第 143 节
作者:
丁格 更新:2022-06-05 14:17 字数:4930
大唐的商业很发达,如果没有贞观盛世,没有发达的商业支持,光赈灾也得把朝廷搞垮。
武周的后期,朝臣的精力主要用于争权,国力日见衰退。
第230章 太平天下
睿宗的四十九天停灵期一到,满朝的文武奉太上皇的灵柩到桥陵去下葬,唐睿宗先后两次为帝,共在位八年,先后让位三次,他的三次让位,他的心里并不是甘心,在武则天称帝之前把皇位让给了武则天,明摆着武则天瞪眼要篡大唐的江山,李旦二十多岁的人怎么会看不出来,从当皇帝那一天他也没有掌过权,武则天是太后临朝称制,军国大事没他一点事儿,连正宫都不许他居住。
武则天想当皇帝了,假惺惺的让权给他,他看出武则天的意图,只有假戏真做的让位了,武则天顺水推舟,就接了皇位。
李旦他怎么敢就不让位呢,他的两个哥哥李弘李贤都是怎么死的,二十多岁的人,会想不明白吗?李弘只是说了句萧淑妃的两个女儿都三十多岁了,就触犯了武则天的逆鳞,反倒自己被关押起来,武则天这样不解气下毒毒死亲孙子。
李贤监国和武则天争权,也是被武则天毒死的,李旦祥知其中的厉害,不让位只有死路一条,他接受了哥哥们死亡的教训,才保留了性命一条。
第二次让位给中宗李显,他不让也不行,张柬之发动政变强迫武则天让位,李旦可是皇嗣,武则天让位应该让给李旦,李显已经发动了政变抢皇位,李旦如果不让李显也不会放过他,李显如果不被韦氏毒死,李旦不可能与皇位有缘。
第三次让位给儿子李隆基,就是被太平公主挤兑的,太平把持朝政他没有实权,等他让了位,太平只顾和李隆基斗,他到掌了一年实权,他的一生,不要别人看,他自己一定是很窝囊的。坐皇帝没有权利,不如不做。
生在帝王家,受了一辈子的气,他们的气受的。不是普通百姓之家的儿女不收父母待见,不给吃不给喝打骂挨白眼。
他们是整天担惊受怕濒临死亡的感觉,两个哥哥的下场摆在他们前边,只要一听到个风吹草动,就吓得要死,这一辈子人活得,不如穷苦山村的孩子,真算是一个可怜人。
李继送灵回来,沉默了好几天,青青也没有劝他。他和李旦还算有感情的父子,虽然李旦让位是拿他抵挡太平,如果李继得不到消息,或许被太平杀掉,不管怎么说他们毕竟是父子。
现在大唐天下太平。内乱已平,睿宗如果多活几年,可是个享福的命,可能是年轻就担惊受怕,致使心脏病越来越重,突发就猝死,可怜生在皇家。一辈子不能当家做主,她的母亲寿命还长,管了他们一辈子,如果武则天的寿命短点儿,他们的寿命长点,一定比这个活的好。
青青看到李继难过。自己也觉得为睿宗伤感,好可怜的命啊!
自己一定不会人自己的儿子活得像睿宗那样窝囊,一个女人不好好对待儿女,为了那点权利杀儿女,拿自己的儿女的生命铺路夺权利自己是不惜得干的。
也没有那样狠的心。也下不去那样的手,掌权坐江山坐皇帝有那么好吗,可能是自己没本事才这样想,青青是不齿武则天的行为。
走了一个太上皇,李继才真正是天是老大他是老二,太上皇虽然自从除掉太平基本不管朝政,可是军国大事他也要问一问,避免不了的意见不一,虽然双方都是忍着,总是避免不了小摩擦。
不愉快归不愉快,总之父子的血缘还是最近的,就看李继蔫了这些个日子,就看得出来他与李旦的感情,武则天死的时候李继可没有悲伤和低落的情绪。
一晃几个月过去,睿宗的七天圆坟五七几个祭日都过去,只等过了睿宗的周年就操持苗苗和郭子仪的定亲仪式。
李继以前对苗苗好,那是看青青喜欢苗苗爱屋及乌,以后处下了感情和苗苗真的了父女情分,现在的好就不是以前的样子了,那是他的亲生女儿,自己的骨肉,对别人的孩子多好也是和对待自己的有区别,只要不是武则天那样狠毒之人,对自己的子女都差不大格。
对她阿娘有愧疚之心,对她更要尽一份心,李继现在正要好好考察郭子仪的人品和他的能力,不能马马虎虎的把女儿错许人,以前李继也认真,就是没有现在认真,以前知道苗苗和青青他俩都没有血缘,并没有对苗苗的婚姻这样担忧过,觉得郭子仪配苗苗是绰绰有余,如今觉得是郭子仪配苗苗是不足的,人的心就是这样的,孩子是自己的好,东西是人家的好。
李继见青青默默的,一定是在想太上皇的事:“青青,你是不是想太上皇这辈子活得窝囊?”
青青摇头:“这个倒不是窝囊的问题,环境使得一个人的意志不可以随意,父母也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太上皇如果不窝囊,恐怕活不到这个岁数,他难道不想叱咤风云吗,他不见得没有理想宏图大志,因为他有一个野心极端的母亲挡在他前头,他施展不出去他虽然是皇帝,可是他没有过权利。
他只有窝囊才能保命,李弘说的话在咱们听来算不得什么,可是他却被谋杀丢了命,有这样的母亲横着他不窝囊能怎么办?没有机会啊。
你祖母的条件和他们就不一样了,你祖母再能在太宗的手里怎么施展不开?要不是高宗软弱用她帮,她岂有掌握权力的机会,几十年的皇后生涯,使她在朝野树立的威信,在多年任免官员的大事中,她安排足了自己的人,她在政权机构盘根错节的扎满了根须。
一声令下有人听她的,连高宗想废后都办不到,皇帝没有她的话语权。
这是高宗给她的权利给她的机会,没有权利和机会,她凭什么坐女皇,她坐得稳吗?不给她机会,她连太宗的才人都做不成。
你祖母不是给别人机会的人,一切机会都被她抢走了,她的儿女能得志才怪。
所以太上皇窝囊,不是他的本意,他没有机会不窝囊,所以他窝窝囊囊的活了一辈子,有这样的母亲儿女你不窝囊?
太平看似很风光,实际在你祖母的面前也是个窝囊的,自己的丈夫无缘无故就被她母亲杀害,她又怎么样了呢?还不是照样听命嫁给武家,在你祖母面前他们都是窝囊的。
就是你在你祖母面前又能这样,除非像诛韦一样杀了她,以她掌握的权利恐怕你也办不到。”
青青的一席话令人深思,李继的眼睛就是一亮:“要是你早出现二十年,我祖母就篡不了大唐江山了。”
“你的意思是把她装空间改造?”青青一说 ,李继就喊:“对对对,就得那样。”
“我?我可不掺连你们大唐的事,谁坐皇帝碍我什么事,暴露了空间或许会被某某皇帝杀掉,我可没有那么闲得慌。”青青不屑道。
“要是李贤是我,被祖母贬谪又下毒,你能不能把祖母装起来?”李继想知道青青对他到底有多爱,关键的时刻能不能帮他,是啊,都是青青帮他收拾了韦氏和太平,自己问的不是废话吗?
“你说呢,尽是废话,我不装她,让她把我们杀光?”青青瞪李继几眼:“分不出远近来,谁跟自己的利益最近就维护谁,这个道理还不懂。”
李继就嘿嘿的笑:“还是媳妇向着我。”
青青想想问李继:“你说,要是你祖母的儿子打着平叛的旗号杀了你祖母,道义上说得过去吗,世人会不会认为是忤逆不孝,大逆不道的杀母大罪?”
“这个谁还没有想过,也没人想过要杀她,她也没有给过儿子杀她的机会,就把儿子迅速的杀掉了。”李继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祖母那样厉害,谁敢想杀她。
“从大唐的江山社稷来说,你祖母改唐为周,就是篡位的叛逆,就是她的儿子打着平叛的旗号杀了她,天下人也不会特别的诽议,也不像扑通的儿子杀母亲那人受人谴责,这是一种为江山的大义,只有以公而论,不能以私事论。”青青一说李继就是一震,自己的叔伯父亲没有一个要杀祖母的吗?
这还真是不了解,军政大权都把持在祖母的手里别人一分的权利也没有,谁能杀了她?,估计是没人敢想过。
“没人杀得了她的,有没有人想过谁知道,她伸手就杀了两个儿子,不但是震慑朝臣还震慑宗室,震慑了其他儿子,没人敢反抗的,反抗就是死,谁瞪眼找死?”李继摇头,从没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估计是谁也不敢想的。
“她躺在床上的时候,她的人就那样不堪一击吗?没有一个人帮她?她的军政大权就那样不牢靠?她的人就没有一个为她拼命的?
大概是她的江山来之不正,就是树倒猢狲散,她一躺倒床上就另行不通了?几个人一逼宫她就束手就缚了?”
这可不是你祖母的性格,他为何不弄个鱼死网破,至死不让位呢?
第231章 卖货
ps:
求订阅,求收藏!
时间过得是飞快得很,李继天天观察郭子仪的武功和学业,经常的找太学的教授问郭子仪的表现和功课,也找郭子仪的武术教师聊一些关于郭子仪的人品和他的悟性,几处对郭子仪的评价都好,李继才确定了郭子仪这个女婿。
苗苗也是个精灵的,也在偷偷的观察郭子仪变相的和人聊天了解郭子仪,感到也是较满意。
青青对郭子仪还是较他们了解的方便,赵妈妈对郭子仪的评价特别好,青青就信赵妈妈的话,郭子仪确实也是好。
等太上皇过了周年,青青给了赵妈妈准话,问问郭子仪家里有什么亲属没有,赵妈妈已经了解了郭子仪的全部情况,这个大唐的郭子仪和那个大唐的郭子仪大不相同没做过郭子仪可是平民出身,祖居在河南商丘一带,因为黄河发水一家人都葬身洪水,他是被一个渔翁捞上来运到了水浅之处。
亲属和家里人没有幸存的,他就讨饭流落在此,被赵妈妈救了。
郭子仪的身份太不清楚了,只有独身一人,青青不在乎家世富贵人家穷困与否,只要人品好,有头脑有志气,青青可不缺银钱,陪嫁多少都不疼得慌,也不贪世家大族给皇帝助力,只有对苗苗好就够了,自己就完成了她阿娘的嘱托,了了一码心愿。
郭子仪要定亲,心里很惭愧,手里没有银钱,他来到这里七年,他们的月例每月是一贯钱,他一文钱都没有花过,都交给了了赵妈妈,赵妈妈全都给他存起来,七年。八十四贯钱,他只花了四贯钱到年节时候给赵妈妈买些礼物,赵妈妈不许他买,给他就是攒媳妇钱。
皇帝选驸马。特别是郭子仪这样的驸马,皇帝也不会让他掏钱,驸马府、公主府,都是皇帝给的。
青青和李继商量了,最好还是让公主和驸马住住一起,不要分居两处,没有公主的召见驸马就不可以进公主府,那样的规矩会疏离了公主和驸马的感情,公主也应该和扑通的女子一样,夫妻天天相聚。
有很多公主装派头。养面首,把驸马拒之门外,驸马虽然不可以纳妾,需求女人的时候也会胡来,逛妓院。养女人,明着不敢,偷着也不少干,俩人的感情日渐崩裂,对谁都没好处,所以历代的公主都没有幸福可言,也没人愿意尚公主。最后公主都成了联姻的牺牲品。
青青不想让苗苗是那样的命运,怎么能让女儿做养面首那样丢人的事,只有让他们是两情相悦,和和美美的的过日子的恩爱夫妻。
拿女儿去联姻青青是绝对不干的,她也问了郭子仪的心思也不会勉强郭子仪。
如果他看不上苗苗,是不会强求的。不要有什么话不敢说出,憋屈在肚子里,以后闹情绪是不行的,不愿意就痛快说只当没这事,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如果你现在不说。以后对苗苗不好青青可是不饶人的。
赵妈妈两头递话,就算媒人。
李继还是多考虑一些,把定亲的日子推迟了半年苗苗最早也得十六岁成亲,郭子仪十八岁,俩人的年龄比较合适,两下商量妥,就是李继赐婚,成亲还得二三年,准备什么时间都是充裕的,不要急着订婚,婚姻不是仓促的事情,还是谨慎为妙,能往后拖一拖就是好事情。这样就往后拖了半年。
九岁的田田整天被李继逼迫着学坐皇帝,吩咐郭子仪监督他的学业,再次立太子以来,就给田田请了太子太傅,大学士张九龄成了太子师,郭子仪替了李白的伴读,有了张九龄的教导,郭子仪的学业运势突飞猛进,二人都是文武全才,李继觉得他们做一对君臣太合适了。
青青觉得整天这样闲着还不如出去溜达,就和李继说了,她要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