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节
作者:吻火      更新:2022-05-10 16:17      字数:4695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功以存其位者也。
  释谦九三爻义。坎为劳。震为言语。为功。艮为位。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释乾上九。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巨。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节初九爻辞。节二至五亦正反震。故曰言语。而兑为口舌。二至四震言。三至五如言而反。故曰不密。震为君。艮为臣。为身。兑毁折。故曰失。曰害。升九五云。升阶。以震为阶也。故曰言语以为阶。艮为慎密。此与上中孚节。皆演正覆象。而注家无知者。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来。致寇至。盗之招也。
  解六三爻辞。坎为盗。为寇。艮为背。故为负。上卦震为覆艮。故曰负。坎为车。六三下据坎。故曰负且乘。古在上之君子。方得乘车。故曰君子之器。若负戴则小人之事也。今而乘车。是君子也。乃又负戴。是以君子而行小人之事。故致寇至。震为言。故曰诲。于鬯云。招者射之的也。吕氏春秋本生纪云。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高注云。招墩的也。又尽数纪云。射而不中。反攸于招。注。反修其标的。毕校云。招一作的。按的的同。说卦的颡。说文作的颡。是其证。面的古音勺。与招声近。故通用。盗之招即盗
  之的。言负且乘与盗以的也。虞翻命二变成艮。取艮手释招义。非。冶。释文郑陆虞姚作野。言妖野容仪。愚谓冶野音义并同。故通用。汉学家必谓野是。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卦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力力(左手)以象闰。五岁再闯。故再而后卦。
  此言煤蓍之法。并用数之根本也。凡占必极数。方能知来。五者生数之极。不能再生。又一二三四五五数皆无偶。于是由五加一为六。以与一偶。加二为七。以与二偶。加三为八。以与三偶。加四为九。以与四偶。加五为十。以与五偶。故十者成数之极。不能再加。衍郑云演也。乾云合也。蜀才云广也。五十既为极数。故大衍以此为本也。太玄玄图云。一与六共宗。二与七共朋。三与八成友。四与九同道。五与五相守。正五十也。孔子曰五十以学易。正谓此也。然五十居生数成数之极。极则穷故不用之。用五十之次数四九。由四十九方能衍出六七八九。然六七八九之生。仍由于一二三四。虚一用一也。分二用二也。挂一用三也。象四用四也。揲余不一则二。不三则四。本一二三四。衍出六七八九。而六七八九。无不含五。十仍五也。非果不用也。此所以为大衍也。象两者天地也。挂一者。别以一策挂于左手之小指。象三者三才也。揲之以四。谓每揲四策。一策象一时也。奇者揲余之策。虞翻云。不一则二。不三则四也。力(左手)马云指间。范望云。并之于两手指间。归奇于力(左手)者。言将揲左揲右之所余。并挂一。统归于两小指间。以为一力(左手)。即一变也。一变既已。将过揲之策合之。如式再分挂谍。并力(左手)之于次小指间。以为二变。二变既已。仍公正策。如式再分挂揲。并力(左手)之于有三指间。闪为三变。故曰再力(左手)。再者相续之词。至三力(左手)则卦矣。故不言三力(左手)。三变既毕。视每变所余策数。少则四。多则八。如三变皆少数。则三四十二策。合挂十一策。共十三策。则正策为三十六。四数之得九。贾公彦周礼太卜疏所谓三少为重。为九。为老阳也。如三变比多数。则三八二十四策。合挂一共二十五策。则正策为二十四。四数之得六。贾公彦所谓三多为交。为六。为老阴也。如三变两多一少。则为二十策。合挂一共二十一策。则正策为二十八。四数之得七。贾公彦所谓两多一少为单。为七。为少阳也。如三变两少一多。则十六策。合挂一共十七策。则正策为三个二。四数之得八。贾公彦所谓两少一多为拆。为八。为少阴也。求七八九六之法既得。三变后视所得而画于版。故曰再力(左手)而后卦。卦者挂也。说文挂画也。言画其所得之一爻于版也。闰者一岁之余。左传文元年。履端于始。归余于终。归余于终。与归奇于力(左手)同也。每月必有闰。至年终而计其余。大率一年闰十日。每揲必有奇。至一变终而并归于力(左手)。天时积至五岁。约盈五十余日。闰二月以为结束。
  揲蓍力(左手)一变之余。二变之余。至第三变再力(左手)之。并合前力(左手)。总计其数。视所得而画出一爻。以为结束。故曰再而后卦也。虞氏云。初力(左手)挂于小指间。再力(左手)挂于次小指间。三力(左手)挂于第三指间。必挂于指间者。须知古人多立筮。又无高几凭抚。以存放蓍策。故必暂挂于指间。以待三变之终也。卦从京氏。实虞氏曰。则布挂之一爻。虞亦作卦。挂字皆后人妄改。卦挂本通。孔疏引易纬云。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人也。而挂与挂尤通。惟挂为后出之字。故每以卦讹挂。求爻之法。至再力(左手)而后卦已毕。后人误以揲左为初。揲右为再力(左手)。因疑卦为二变之挂一。改卦为挂。诚如是。是求爻之法未竣也。未竣人胡能明。且揲半不能谓为一力(左手)谓为一力(左手)。则一变终也。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此以天地数明大行数之本也。一三五七九。天数。二四六八十。地数。五位谓奇耦之位。一与六合为北方水。二与七合为南方火。三与八合为东方木。四与九合为西方金。五与十合为中央土。故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此全以数位言。天地数为大衍数之本。而大衍数却不用天地数。变之化之。其妙通于鬼神。
  乾之册二百一十有六。六乘三十六坤之册百四十有四。六乘二十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册。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全经阴阳爻各一百九十二。以三六乘百九十二。得六九一二。以二四乘百九十二。得四六O八。
  十二月为一期。乾坤策正三百六十。故曰当期之日。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仲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醉作。可与佑神矣。分二。挂一。揲四。归奇故谓四营。四营成一变。三变成一交。十有八变成六爻。九变成一卦。故曰八卦而小成。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晌。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孰能与于此。
  以上言易之神。释文。晌亦作响。朱子云。晌古文响字。言易受筮者之命。如响之应声。而告以来物之吉凶也。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交。极
  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爻数至三。内卦终矣。故曰必变。乾四云。乾道乃革是也。此从三才而言也。若从五行言。至五而盈。故过五必变。乾上有悔。泰上城复于隍是也。故曰三五以变。一二三四。与六七八九同。而阴阳则异。故一与六相错。二与七相错。三与人相错。四与九相错。综者来往上下也。数至三而终。终则复始。故三变成一爻。至五而盈。盈则返初。五加一为六。加二为七。加三为八。加四为九。故曰错综其数。错则阴数与阳数相合。相得。故曰成天地之交。综则阴阳往复。循环不穷。而四象以出。此明易用六七八九之所以然。古今说此者。人执一辞。旋无定解。姑申其本原如此。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成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四谓尚辞尚变尚象尚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子曰。夫易何为而作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如斯而已者。言易道尽包括于十数之中也。本义从程氏。置于大衍章之前固谬妄。即据汉书置于天数五之上。仍未得也。如在彼处。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数语。尚何指哉。须知如斯二字。即指天地数。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国而神。卦之德方以知。
  六支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石经作先。诸家训先为尽。实先洗古通用。庄子德充符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与此洗义同。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衰也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表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阳生于复。齐于巽。万物相见。故曰辟户。阴生于午。闭藏于亥。万物收缩。故日阖户,一辟一阖。往来不穷。故曰通。即消息卦之理也。贡释文告也。京陆虞作工。荀作功。工功古通。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枚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说文。极栋也。中也。从坎至离。南北正中。中即极。极以西万物终。是为阴仪。极以西万物终。是为阴仪。阳少于子。老于已。阴少于午。老于亥。四象生矣。四象即四时。春少阳。夏老阳。秋少阴。冬老阴也。老阳老阴即九六。六阳少阴即七八。故四象定则八卦自生。太极者中。天地定位则阴阳分。两仪也。坤下一阳生震。少阳也。二阳生兑。三阳乾则老阳矣。才阳之下生一阴巽。少阴也。二阴艮。三阴坤则老阴矣。六卦备矣。而水火则横互于中。水火者乃交后之乾坤也。竖则为天地。东阳西阴。横则为日用。南阳北阴,是故坎下震上艮。离上兑下巽。乾坤生六子。离坎兼四隅。故四象生八卦。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AA?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天地者乾坤。四时者离坎震兑。离坎又为日月。艮山为崇为贵。巽为高为利市。故为富。合乾坤离坎。震兑艮巽。而八卦之用全。故下曰备物致用。左传定四年。会同离喷有烦言。注啧至也。喷赜通。探赜者。探其深至也。隐者伏也。索隐者言正象之旁。尚有伏象。须索之也。河出图。洛出书。自然属于感应符瑞之事。故与神物并言。以见易之所自出。而圣人则之也。惟图书究为何物。集解引孔安国注云。河图八卦也。按五行志云。刘歆以为伏羲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又礼运河出马图。郑注。龙马负图而出。疏引中侯握中纪云。伏羲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作八卦。是伏羲则河图作八卦。汉人多如此言。然曰则之法之。则河图别为一物。非河图即八卦明甚。若河图即八卦。尚胡云则之法之乎。孔说非也。惟河图究为何状。莫有言者。至宋人以五行数当之。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东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中央土。共五十五数。此数之见于古籍者。如太玄云。三八木。二七火。四九金。一六水。五五土。月令其日甲乙。其数八。其日丙丁。其数七。其日庚辛。其数九。其日壬癸。其数六。其日戊已。其数五。墨子书迎敌。其方数东方八。南方七。西方九。北方六。大戴礼。孤子朝。孤子八人以成春事。司马爵士之有度者七人。以成夏事。食农夫九人。以成秋事。司空息国老六人。以成冬事。黄帝素问。其方数东方八。南方七。西方九。北方六。其方。其时。其数。皆与此图同。而
  墨子在春秋时即言之。可谓古矣。然各家只言其数。不言其名。不知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