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节
作者:淋雨      更新:2022-05-10 16:13      字数:4830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诗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诗题是“送武判官归京”但这首诗表现的不仅仅是岑参和他朋友武判官的友情。他描绘的是边塞将士集体送别归京使臣的慷慨热烈的场面。“中军置酒”,显然不是岑参置酒,而是中军主帅置酒;鼓乐齐鸣,也不会只是岑判官和武判官对饮话别,而是边塞将士为归京使臣举行的盛大宴会。因此,如果说表现了友情的话,那么,应该说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边塞将士对一位同甘共苦过的战友的情谊。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将士的团结精神和昂扬的斗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已没有诗人刚到边塞时那种过于低沉而单纯的思乡之情,它已将怀念祖国的思乡之情,与保卫祖国以苦为乐的精神统一起来,因此它的基调是积极乐观、昂扬奋发的。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
  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诗人和将士们自然对天气格外关心。昨夜北风呼啸,天气骤然变冷了,早晨起来一看,发现仲秋季节就下起雪来?不过,大雪初积,雪还不厚,被风吹折的干草还没有被雪覆盖。虽然下雪会给归客带来麻烦,但在这些久经大风大雪考验的将士眼中,这点风雪算得了什么!充满他们心头的,只有为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因此,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就象美丽的春天突然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
  “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此时的雪景分外迷人。
  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诗人的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似乎此时才意识到,难怪昨夜盖着狐裘还那么冷!那些起床后着甲引弓的将士也似乎在喊:“好冷啊!”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读到这里,读者也似乎觉得寒气袭人,仿佛身临其境。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无论天气多么冷,他们也没有忘记训练,还在拉弓练兵;“冷难着”,说明尽管铁甲冷得刺骨,他们还是全副武装,时刻准备战斗。这里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威严雄伟。诗人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写出人们的乐观精神。生活环境的艰苦,更能说明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这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第一部分用“冷”来写“热”;这一部分则是用“愁”来写“欢”,表现手法一样。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那水晶一般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多么绚丽!这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不正是将士的象征吗?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很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虽然描写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但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全文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象一首边塞壮歌,时促时缓,抑扬顿挫,刚柔相济,正是盛唐时代精神的反映。
  在艺术上,这首诗给人一种奇丽新奇的情趣。之所以能达到这种艺术效果,一是因为诗人有长期边塞生活的基础,能准确地把握边塞风景的特点,写出它的奇处;同时因为诗人富于想象,善于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主观的体验和联想,而不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上。其次是它写景抒情极富变化。诗人善于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写景抒情。有时实写,有时虚写。有时大笔挥洒,有时又精雕细刻。先用比喻手法写清晨的雪景;再用反衬、夸张手法写雪天雪地;后用烘托、对比手法写暮雪。从雪中的树、雪中的人、雪中的天地、到雪中的军营,雪中的红旗,雪中的天山。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由外及里,又由里及外;由地面写到空中,又由空中写到地面。立体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形象和诗人的丰富感情。
  暮秋山行
  岑参
  疲马卧长坂,
  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
  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
  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
  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
  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
  自然多苦辛。
  岑参诗鉴赏
  这首诗写暮秋山行的所见所感。
  诗的开头就以“马”、“长坂”写山行,但并非写山间行走,而是写山间停歇。而且这种停歇又并非那种充满雅致逸兴的停歇,而是“疲卧”,以马的疲于山行,衬托了人的倦于奔波。接着,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阳来烘托诗人的心境。
  诗的下面四句写“暮秋”,是山行的环境。“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幽深静寂的环境写得十分生动。“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正值秋日凉雨初霁,路上行尘不起。前两句从左右,这两句从上下将山间景色点染得更为幽静空寂。这四句所写的山色极其生动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就其本身而言,如唐代殷担恰耙顺朴闹隆钡模欢诖耸贝说兀吵牡娜词鞘丝招殂扳甑男木场J酥浴拔浴保⒎怯捎谏缴难乓巳耍怯捎谇О惴衬沼氤钚骷谝簧恚怯捎凇捌!薄!?br />
  以下由“千念”一转,写所感。此时正是岁暮时节,而迎萧瑟秋风,诗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调则是一“悲”字。以“千念”统领,说明诗人感触很多,这一切都由“暮节”而引发。“万籁”表明其声响之多,然而这一切音响只能越发触动诗人悲愁心绪。客观环境中的“万籁”,反衬主观心境中的“千念”。“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在这里,诗人用屈原诗意,以鶗鴂已鸣,芳草色陈,比喻盛时已过,年岁渐高,抱负难以施展;流露出对岁月,实际是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诗的最后两句在上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处境:岁月已晚,而自己仍在异乡漂泊奔波。“远行”二字呼应题目“山行”,表现此行之遥远艰辛,同时暗示出远行奔波之毫无成就。诗人所疲于山行的原因,就在诗的这四句中说明了;而“苦辛”二字则为“暮秋山行”作了总的归结。
  这首诗将暮秋景色与山行所感紧密结合,使之相互衬托,从而突出了诗人倦于仕途奔波的心境。其中写山色四句,语句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意境幽远凄清,与全诗格调极为和谐。
  经火山
  岑参
  火山今始见,
  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
  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
  何独烧此中?
  我来严冬时,
  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
  孰知造化工!
  岑参诗鉴赏
  诗人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京师长安赴安西上任,途经蒲昌,火焰山横亘眼前,烈焰飞腾,奇景壮丽,激起他满怀豪情,因此赋《经火山》。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始”字,发出了百闻不如一见的慨叹。“突兀”一词,既勾勒出火山巍峨高耸之貌,又描绘出火山拔地而起、扶摇直上的宏伟气势。起始之句,气势宏大。
  继而写火山的威势:“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虏云”、“塞空”,既表示其空间的高远,又象征着异族活动的天地。而那火山的烈焰,却能燃烧那远天的云朵,灼烫的气浪蒸热了广漠的塞空。将火山置于广阔的塞空虏云之间,以烘托其热力威猛之势,联想合理,夸张恰到好处,炼字精当,意韵喻长。尤其是一个“烧”字,将火山烈焰指向虏云;一个“蒸”字,使火山热气威及远塞,由低向高,由近及远,顺着火山热力的漫延,形象地刻划出火焰山名不虚传的威势。
  这种浪漫主义色彩的夸张,并非不着边际地虚叹,而是基于生活的真实和诗人志向的高远。在这里,诗人没有拘泥于火山近景红岩焦土的精雕细刻,而是从远处的“赤焰”和“炎氛”,“ 虏云”和“塞空”着眼,以山比军、以热喻威,使诗歌饱含深广的意境。
  接着,诗人在反问中发出惊叹:“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前汉贾谊作《服鸟鸟赋》说:“天地为炉兮,造化为之;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岑参化用贾文,幻化出一种新奇的意境:火炉之大,如天高地阔,燃料之多,集全部阴阳于一地,从而燃着了这座石山。意为火山举世无双,为世上万物之佼佼者。
  收尾四句:“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以反衬手法,再现火山威势,一物多咏,造成连贯的气势。诗人自长安来,一路天寒地冻,唯独边塞火山热气蒸人,人马大汗淋漓。这种驱寒使热之工,若不是神力造化,人力岂能为之?
  这里,诗人通过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真实地描绘出火山奇特怪异的景象和无穷无尽的强大威力。可以想见,来到火山前,诗人触景生情,气贯长虹,更加激发了在边塞施展宏图的志向。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塔势如涌出,
  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
  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
  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
  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
  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
  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
  官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
  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
  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
  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
  觉道资无穷。
  岑参诗鉴赏
  天宝十一年(752)秋,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僚诗友,出城郊游,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
  这首诗,前十八句描摹慈恩寺塔及周围景色,末尾四句,抒发情怀,流露出怅惘之情。
  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诗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又给宝塔
  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
  接下去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