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2-05-05 13:47      字数:4935
  惊伤
  属性:x桂枝龙骨牡蛎汤x 治失精,亡血,目眩,发落,女子梦交。
  桂枝(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龙骨(二钱) 牡蛎(四钱) 枣
  (二枚) 姜(三片) 水煎服。
  x天雄散x 治阳虚亡血失精。
  天雄(三两)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四两) 共为末,每服五分,日三服。
  x黄 建中汤x 治气血虚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
  桂枝(三两) 黄 (二两) 白芍(六两) 甘草(三两) 姜(二两) 大枣
  (十二枚) 饴糖(一升) 水七升,煮三升,分服。
  x乐令建中汤x 治脏腑虚损,身体消瘦,潮热自汗,将成痨瘵。
  前胡(一两) 细辛(五钱) 黄 (一两) 人参(一两) 桂心(五钱) 橘
  皮(一两) 当归(一两) 白芍(一两) 茯苓(一两) 麦冬(一两) 甘草(一
  两) 半夏(七钱五分) 共研末,每服二钱。
  x十四味建中汤x 治营卫不调,积劳虚损,形体瘦弱,短气嗜卧。
  当归 白芍 白术 麦冬 甘草 苁蓉 人参 川
  芎肉桂 附子 黄 半夏 熟地 茯苓(各等分) 每用三钱,姜三片,枣
  三枚,水煎服。
  x薯蓣丸x 治虚劳不足,风气百病。
  薯蓣(三十分) 当归(十分) 桂枝(十分) 地黄(十分) 神曲(十分)
  豆卷(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川芎(六分) 麦冬(六分) 白术(六分) 白芍
  (六分) 杏仁(六分) 人参(七分) 柴胡(五分) 桔梗(五分) 茯苓
  (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二分) 白蔹(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
  (百枚) 共研末,蜜为丸,如弹子大,空心酒服一丸。
  x酸枣仁汤x 治虚劳虚烦,夜不得眠。
  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川芎(二两)
  水六升,煮三升,分温服。
  x炙甘草汤x 治诸虚劳不足,汗出而闷。
  甘草(四两)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麦冬(半升) 麻仁(半升)
  人参(二两) 阿胶(三两) 大枣(三十枚) 生地(一斤) 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
  分温服。
  x十全大补汤x 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
  ,拘挛疼痛,夜梦遗精,面色痿夭,脚膝无力。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黄 肉桂(各等分)
  共为末,每服五六钱,姜、枣煎服。
  x圣愈汤x 治一切失血或血虚,烦热躁渴,睡卧不安,或疮疡脓血出多,五心烦热。
  熟地(三钱) 生地(三钱) 当归(二钱) 人参(二钱) 黄 (二钱) 川
  芎(一钱) 水煎服。
  x还少丹x 大补心肾脾胃一切虚损,神志俱耗,筋力顿衰,腰脚沉重,肢体倦怠,小便混浊。
  山萸肉(一两) 山药(一两) 远志(一两) 牛膝(一两) 五味子(一两) 茯苓
  (一两) 巴戟天(一两) 肉苁蓉(一两) 熟地(二两) 菖蒲(一两) 茴香(一两)
  杜仲(一两) 楮实子(一两) 枸杞子(二两)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x人参养营汤x 治脾肺俱虚,发热恶寒,肢体疲倦,食少作泻。
  白芍(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 陈皮(一钱) 黄 (二钱) 桂心(四分) 当归
  (二钱) 白术(一钱) 甘草(四分) 熟地(三钱) 五味(五分) 茯苓(二钱)
  远志(五分) 大枣(二枚) 姜(三片)
  x参术膏x 治虚弱受风,诸药不应,元气日伤,虚症蜂起,但用此药补其中气,诸症自愈。
  人参 白术(等分) 水煎稠,汤化服之。
  x人参散x 治邪热客经络,痰嗽烦热,头目昏痛,盗汗倦怠,一切血热虚劳。
  黄芩(五钱) 人参(一两) 白术(一两) 茯苓(一两) 赤芍(一两) 半
  夏(一两) 柴胡(一两) 甘草(一两) 当归(一两) 葛根(一两) 共研末,
  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三枚,同煎。
  x保真汤x 治虚劳骨蒸。
  当归(五分) 生地(五分) 熟地(五分) 黄 (五分) 人参(五分) 白
  术(五分) 茯苓(五分) 甘草(五分) 天冬(一钱) 麦冬(一钱) 白芍(一钱)
  黄柏(一钱) 知母(一钱) 五味(一钱) 柴胡(一钱) 地骨皮(一钱) 陈皮(
  一钱) 莲子(一钱) 姜(三片) 枣(二枚) 水煎服。
  x三才封髓丹x 治诸虚发热,心肾不交,遗精梦泄。
  天冬(一两) 熟地(一两) 人参(一两) 黄柏(三两) 砂仁(一两) 甘草
  (七钱) 研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x天真丸x 治一切亡血过多,形体消瘦,饮食不进,肠胃滑泄,津液枯竭。
  精羊肉(七斤去筋膜脂皮) 肉苁蓉(十两) 当归(十二两) 山药(十两) 天冬(一斤)
  以上四味为末,安羊肉内,用陈酒四瓶,煨令酒尽,加水二升,煨候肉糜烂,再入黄 末五两人参
  末二两,白术末二两,糯米饭为丸,如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一百丸。
  x补阴丸x 治阴虚发热,脚膝无力。
  黄柏(八两) 知母(三两) 熟地(三两) 龟版(四两) 当归(一两五钱) 白芍(二
  两) 牛膝(二两) 陈皮(二两) 锁阳(一两五钱) 虎骨(一两酥炙) 共研末,酒煮羊
  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
  x大造丸x 治虚损劳伤,咳嗽潮热。
  紫河车(一具) 龟版(二两) 黄柏(一两五钱) 杜仲(一两五钱) 牛膝(一两) 天
  冬(一两) 麦冬(一两) 地黄(二两茯苓砂仁六钱同煮去之) 人参(一两) 研末,酒
  米糊丸,每服四钱,盐汤下。妇人去龟版,加当归。
  x人参固本丸x 治肺肾劳热。
  人参(二两) 天冬(四两) 麦冬(四两) 生地(四两) 熟地(四两) 蜜
  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x天王补心丹x 治心血不足,形体虚弱,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口舌生疮。
  生地(四两) 人参(一两) 丹参(一两) 元参(一两) 茯神(一两) 桔梗(一两) 远志(五钱) 枣
  仁(一两) 柏仁(一两) 天冬(一两) 麦冬(一两) 当归(一两) 五味子(五钱) 蜜丸如弹子大,朱砂为
  衣,灯芯汤下一丸。
  x龟鹿二仙胶x 治虚弱少气,梦遗泄精,目视不明。
  鹿角(十斤) 龟版(五斤) 人参(一斤) 枸杞(二斤) 桑柴火熬膏,每用
  三钱,温酒服。
  x六味地黄丸x 治五劳七伤,精血枯竭,自汗盗汗,头晕目眩,遗精失血,消渴淋浊,舌燥咽疼。
  地黄(八两) 萸肉(四两) 山药(四两) 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
  泽泻(三两) 蜜丸,盐汤下四五钱。
  x归脾汤x 治思虑太过,劳伤心脾,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倦,食少不眠。
  人参(一钱五分) 茯神(一钱五分) 黄 (一钱五分) 白术(一钱五分) 枣仁(一
  钱五分) 当归(一钱五分) 远志(五分) 木香(五分) 甘草(五分) 龙眼肉(十
  枚) 姜(三片) 枣(二枚) 水煎服。
  x当归补血汤x 治伤于劳役,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大而虚。
  黄 (一两) 当归(二钱) 水煎服。
  卷二
  脑漏
  属性:脑漏者,鼻如渊泉,涓涓流涕。致病有三∶曰风也,火也,寒也。鼻为肺窍,司呼吸以通阳,贼风
  侵入,随吸入之气上彻于脑,以致鼻窍不通,时流清涕,此风伤之脑漏也。阳邪外铄,肝火内燔
  ,鼻窍半通,时流黄水,此火伤之脑漏也。冬月祁寒,感冒重阴,寒气侵脑,鼻窍不通,时流浊涕
  ,此寒伤之脑漏也。致病不同,施治各异。宜随证辨之。
  风伤脑,桑菊愈风汤主之。
  x桑菊愈风汤x(自制)
  桑叶(三钱) 杭菊(三钱) 蔓荆子(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枳壳(一钱) 川贝(二钱) 杏仁(三钱) 川芎(八分) 黑芝麻(一撮)
  火伤脑,清肝透顶汤主之。
  x清肝透顶汤x(自制)
  羚羊角(一钱五分) 夏枯草(二钱) 石决(八钱) 丹皮(一钱五分) 元参(一钱)
  桔梗(一钱) 蝉衣(一钱五分) 桑叶(二钱) 薄荷(一钱) 陈橄榄(二枚) 寒伤脑,通
  阳圣化汤主之。
  x通阳圣化汤x(自制)
  当归(二钱) 川芎(一钱) 香附(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 羌活(一钱)
  白芷(五分酒蒸) 辛夷(一钱切) 天麻(六分) 红枣(五枚) 姜(三片)
  卷二
  鼻衄
  属性:鼻衄一证,与吐血不同。吐血者,阴分久亏,龙雷之火犯肺,日受熏灼,金气大伤,其来也由渐
  ,其病也最深,故血从口出,而不从鼻出。鼻衄之证,其平日肺气未伤,只因一时肝火蕴结,骤犯
  肺穴,火性炎上,逼血上行,故血从鼻出,而不从口出。每见近来医家,因方书犀角地黄汤条下,
  有统治吐血、衄血之语,一遇鼻衄,即以犀角地黄汤治之,究竟百无一效,此其弊在拘执古方,不
  明经络。盖犀角地黄,多心肾之药,用以治肝肺,宜其格不相入矣。予自制豢龙汤一方,专治鼻衄
  ,无不应手而效,数十年历历有验,可知医道当自出手眼,辨证察经,不可徒执古方也。
  x豢龙汤x(自制)
  羚羊角(一钱五分) 牡蛎(四钱) 石斛(三钱) 南沙参(四钱) 麦冬(一钱五分青黛
  少许拌) 川贝母(二钱去心研) 夏枯草(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五分) 黑荆芥(一钱)
  薄荷炭(一钱) 茜草根(二钱) 牛膝(二钱) 茅根(五钱) 藕(五大片)
  卷二
  齿牙出血
  属性:经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此知血生于中焦,而主于心,故五脏各有守经之
  血,而六腑则无之。其散于脉内者,随冲任督三经,遍行经络。其散在脉外者,周流于肌腠毛皮之
  间。凡吐血、衄血,牙龈齿缝出血,皆散在经络之血,涌而上决者也。近人谓巨口吐红,及牙龈齿
  缝出血者,谓之胃血,此说大谬。盖胃为外腑,职司出纳,为水谷蓄泄之要区,其中并无一丝一点
  之血。即牙宣出血一症,不过胃火炽盛,肉不附骨,故血热而上涌。其牙不宣而出血者,乃阴虚阳
  亢,龙雷之火冲激胃经所致。湖州钱左,患齿缝出血,牙并不宣,多则血流盈盏,昼夜十余次,面
  红目赤,烦扰不安,为制苍玉潜龙汤,连服十余剂而愈。
  x苍玉潜龙汤x(自制)
  生地(四钱) 龟版(六钱) 石膏(三钱) 龙齿(二钱) 石斛(三钱) 花粉(二钱)
  丹皮(一钱五分) 羚羊角(一钱五分) 沙参(四钱) 白芍(一钱五分) 藕(三两) 茅根
  (五钱与藕同煎汤代水)
  卷二
  关格
  属性:关格一证,所系最大,《灵、素》诸书及秦越人、张长沙,俱皆论列,而未有成方;后起诸贤
  ,又绝无论及此证者。迨云歧子谓阴阳易位,病名关格。所传九方,动辄脑、麝、硝、黄、皂角,
  非开透,即劫夺,奄奄将毙之人,其能堪此乎!是有方不如无方,医学中反添一重魔劫矣。《素问
  》谓∶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在太阳;三盛在
  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在少阴;三盛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经络
  分明,言言典要,而惜乎治法不传也。秦越人发为阴乘阳乘之论,乃合寸尺之脉并言之。寸上过位
  ,入鱼际为溢;尺下过位,入尺泽为复;此阴阳之偏,各造其极,最为精当,而惜乎治法不传也。
  张长沙谓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又曰∶心脉洪大而长,则关格不
  通。又谓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凡三言之。其曰在寸为格
  ,在尺为关者,乃言阴阳不相荣也。其曰心脉洪大而长,则关格不通者,言五志不安,营卫亏损,
  孤阳独发,故上下不通也。曰趺阳脉伏而涩者,乃胃气败坏之明征也。察脉论证,更为详尽,而惜
  乎治法不传也。至西江喻氏,力讲调和营卫,不偏阴,不偏阳,听胃气之自为敷布,不问其关于何
  而开,格于何而通,一惟求之于中,握枢而运,以渐透于上下,营气通则加意于营,卫气通则加意于
  卫,因立进退黄连汤二方,又立资液救焚汤一方,以为标准,此与云歧子之九方,霄壤悬殊矣。而愚则
  以为所重者尤在于上。苟在上之格者能通,则在下之关者亦无不通。尝见患此证者,多起于忧愁怒
  郁,即富贵之家,亦多有隐痛难言之处,可见病实由于中上焦,而非起于下焦也。始则气机不利,
  喉下作梗;继则胃气反逆,食入作吐;后乃食少吐多,痰涎上涌,日渐便溺艰难。此缘心肝两经之
  火煎熬太过,营血消耗,郁蒸为痰;饮食入胃,以类相从,谷海变为痰薮,而又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