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节
作者:
上访不如上网 更新:2022-05-01 22:29 字数:4864
走于肾宫,而肾气恶肝木之犯,杜绝而不许入境,腰以下正肾之部位也,所以无汗
而发黄耳。治法开肝气之郁,佐之分湿散邪之剂,则黄胆自愈矣。方用利肝分水饮∶
龙胆草(二钱) 茵陈(三钱) 茯苓(一两) 猪苓(三钱) 柴胡(一钱) 车前子(三钱)
白蒺藜(三钱) 甘菊花(五钱) 水煎服。二剂而目之黄澹矣。又服四剂,身之黄亦澹矣。再服
四剂,气逆、汗出之病止,又服十剂全愈。
此方开郁于分湿之中,补肝于散热之内,既善逐邪,又能顾正,两得而无失矣。
此症用利目汤亦妙。
龙胆草(二钱) 茵陈(三钱) 白芍(一两) 茯苓(五钱) 泽泻 车前子 白蒺藜(各三钱)
柴胡(一钱) 草决明(二钱) 水煎服。
脾疸之症,身黄如秋葵之色,汗 衣服,皆成黄色,兼之涕唾亦黄,不欲闻人
言,小便不利,人以为黄汗之病也,谁知是脾阴之黄乎。夫脾土喜温,黄病乃湿热
也。热宜非脾之所恶,何故成黄?不知脾虽不恶热而畏湿,脾乃湿土,又加湿以济
湿,脾中阳气尽行消亡,无阳则阴不能化,土成纯阴之土,何能制水哉?水存于脾
中,寒土不能分消,听其流行于经络、皮肤矣。凡脏腑之水皆下输膀胱,今脾成
纯阴,则无阳气达于膀胱矣。然水寒宜清,变黄色者何故?盖寒极似土也。夫寒
极宜见水象,水寒宜见黑色,不宜见黄。而今变黄者,以水居于土之中也。其不欲
闻人言者,脾寒之极,其心之寒可知,心寒则胆怯,闻人言则惕然惊矣,故不愿
闻。则治法宜大健其脾,而温其命门之气,佐之以利水之剂,则阴可变阳,黄病
可愈矣。方用补火散邪汤∶
白术(三两) 附子(三钱) 人参(二两) 茵陈(三钱) 白茯苓(一两) 半夏(三钱)
水煎服。连服四剂,而小便利。再服四剂,汗唾不黄矣。
此方白术、人参以补其脾,茯苓、茵陈以利其水,附子以温其火,真火生而邪
火自散,元阳回而阴气自消。阴阳和协,水火相制,何黄病之不去哉。
此症用茵陈分湿汤亦效。
白术(二两) 肉桂 茵陈 猪苓(各三钱) 半夏(一钱) 水煎服。
肾疸之症,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饮食,不得卧,人以为黄胆也,谁
知是肾寒之故乎。夫肾本水宫,然最不能容水,凡水得肾之气而皆化,故肾与膀胱
为表里,肾旺则膀胱亦旺。然肾之所以旺者,非肾水之旺,而肾火之旺也。肾火旺
而水流,肾火衰而水积。水积多则成水臌之病,水积少则成黄瘅之 ,故黄瘅易治
而水臌难治。如肾疸之病,不可治瘅,一治瘅而黄胆反不能痊。必须补其肾中之火,
而佐之去湿健脾之药,则黄胆可指日而愈也。方用济水汤∶
白术(二两) 肉桂(三钱) 茯苓(一两) 山药(一两) 薏仁(一两) 茵陈(一钱)
芡实(五钱) 水煎服。二剂小水大利,再用二剂,饮食多矣。再用二剂可以卧矣。再用二剂,
身体面目之黄尽去。
此方用白术以健脾也。然而白术能利腰脐之气,是健脾正所以健肾。况茯苓、
山药、芡实之类俱是补肾之味,又是利湿之剂;得肉桂以生其命门之火,则肾不寒,
而元阳之气自能透化于膀胱。况所用薏仁之类,原是直走膀胱之品,所谓离照当
空,而冰山雪海尽行消化,何黄之不散哉。或谓发黄俱是湿热,未闻湿寒而能变
黄也。嗟乎!黄病有阴黄之症,是脾寒亦能作黄,岂肾寒独不发黄耶。况肾寒发黄,
又别有至理。夫黄者,土色也。黄之极者即变为黑;黑之未极者,其色必先发黄。
肾疸之发黄,即变黑之兆也。黄至于黑,则纯阴无阳,必至于死。今幸身上发黄,
是内以无阳,阴逼其阳而外出,尚有一线之阳在于皮肤,欲离而未离也。故补其阳,
而离者可续耳。倘皮肤已黑,此方虽佳,何以救之哉。
此症用加减五苓散亦佳。
白术(二两) 茯苓(一两) 泽泻(三钱) 薏仁(三钱) 草(三钱) 肉桂(三钱)
水煎服。
人有心惊胆颤,面目俱黄,小水不利,皮肤瘦削,人以为黄胆之症,谁知是胆
怯而湿乘之乎。夫胆属少阳,乃阳木也。木最喜水,湿亦水也。水湿入胆,宜投其
所喜,何反成黄胆之病?盖水多则木泛,木之根不实矣。少阳之木,非大木可比,
曷禁汪洋之侵蚀乎,此胆之所以怯也。胆怯则水邪愈胜,胆不能防,水邪直入胆中,
而胆之汁反越出于胆之外,而黄病成矣。治法泻水湿之邪,则胆气壮而木得其养。
又不尽然也,木为水浸久矣,泻水但能去水之势,不能固木之根。木虽克于土,而
实生于土,故水泻而土又不可不培也,培其土而木气始能养耳。方用两宜汤∶
茯苓(五钱) 白术(一两) 薏仁(五钱) 柴胡(五分) 龙胆草(一钱) 茵陈(一钱)
郁李仁(五分)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又轻,十剂全愈。
此方利湿无非利胆之气,利胆无非健脾之气也。脾土健,土能克水,则狂澜可
障,自然水归膀胱尽从小便而出矣。
此症用竹茹龙胆汤亦效。
白芍(一两) 龙胆草 半夏(各一钱) 茯苓(五钱) 茵陈 竹茹(各二钱) 白术(三钱) 水煎服。
人有小便点滴不能出,小腹臌胀,两足浮肿,一身发黄,人以为黄瘅矣,谁知
是膀胱湿热,结而成瘅乎。夫膀胱之经,气化则能出水,无热气,则膀胱闭而不行,
无清气,则膀胱亦闭而不行。所以,膀胱寒则水冻而不能化,膀胱热则水沸而亦不
能化。黄瘅之病,无不成于湿热。是膀胱之黄瘅,乃热病而非寒病也。热而闭结必
解热,寒而闭结必祛寒。第黄瘅既成于湿热,宜解热而不宜祛寒矣。然而祛寒者,
必用热药以温命门之火;解热者,必用凉药以益肺金之气。盖肺气寒,则清肃之令
下行于膀胱,而膀胱不能闭结也。方用清肺通水汤∶
白术(一两) 萝卜子(一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一钱) 麦冬(三钱) 桑白皮(三钱)
茵陈(一钱) 泽泻(二钱) 车前子(三钱) 黄芩(二钱) 苏子(二钱) 水煎服。一剂小便
微利,二剂小便大利,四剂而黄瘅之症全消。
此方虽与扬肺利湿汤大同小异,实有不同也。扬肺利湿汤,提肺之气也;清肺
通水汤,清肺之气也。二方皆有解湿之药,而利与通微有异,利则小开其水道,而
通则大启其河路也。
此症用通流饮亦效。
茯苓(五钱) 白术(三钱) 桂枝(五分) 茵陈(一钱) 木通 车前子(各二钱) 水煎服。
卷之七
大泻门(九则)
属性:人有饥渴思饮食,饮食下腹便觉饱闷。必大泻后快,或早或晚,一昼夜数次以
为常,面色黄稿,肢肉减削,此非胃气之虚,乃脾气之困也。夫脾与胃宜分讲也,
能消不能食者,胃气之虚,由于心包之冷也;能食不能消者,脾气之困,由于命门
之寒也。今饥渴思饮食,食后反饱,饮后反闷,是胃能纳,而脾不能受也。但脾不能
受,何至大泻后快?盖脾乃湿土,既无温暖之气,又受水谷,则湿以助湿,惟恐久
留以害土,情愿速传之为快。譬如黄河之水,入于中州,既无高山峻岭以为防,又
少深池大泽以为蓄,水过之处,土松水泛,易于冲决,其波涛汹涌,连泥带水,一
泻千里,不可止遏,亦其势然也。日积月累,非断岸之摧崩,即长堤之迁徙也。脾
正中州之土,其大泻之状,正复相同。治法不宜治胃,而宜治脾;不宜单治脾,兼
宜治肾中之火。方用奠土汤∶
白术(一两) 茯苓(一两) 砂仁(五分) 山药(一两) 人参(五钱) 萝卜子(二钱)
附子(三分) 半夏(一
钱) 破故纸(一钱) 水煎服。
此方白术、茯苓、人参皆健脾之圣药,附子、破故纸助命门之神品,山药补肾
之奇味,砂仁、半夏醒脾之灵丹,而萝卜子又厘清浊之妙剂也。一、二服便能止,
泻止不必多用。然多用亦无妨碍,自能回阳于既危,生阴于将绝。
此症用加味四君汤亦效。
人参 小茴香(各三钱) 白术 山药(各一两) 肉桂(一钱) 萝卜子(一钱) 甘草(一钱)
肉豆蔻(一枚 茯苓(五钱) 水煎服。
人有长年作泻,五更时必痛泻二、三次,重则五、六次,至日间又不作泻,人
以为脾胃之虚寒,谁知是肾与命门之虚寒乎。此等之病亦从脾胃虚寒而起,乃久泻
亡阴,脾传入肾。苟肾中之火不衰,脾即传肾,久之而肾仍传于脾而自愈。惟其命
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脾遂传水湿之气于肾而不返矣。五更乃亥子之时也,其位
在北,正肾水主令之时。水寒而火不能温,水乃大泻,此泻即《内经》所谓大瘕泻
也。用止水之剂,反不能止,必须用补水之味,使亡阴者速生。尤须于补阴之中,
兼补其火,则阳旺始能摄阴也。方用填坎汤∶
山茱萸(一两) 茯苓(一两) 巴戟天(五钱) 肉桂(三钱) 车前子(三钱) 北五味(三钱)
人参(三钱) 芡实(一两) 白术(二两) 水煎服。一剂泻轻,再剂泻又轻,连服十剂,断不再
泻。
此方脾肾兼补,又是分水止泻之药,则湿气自解。况得肉桂以温命门之气,则
膀胱易于化水,宁复走大肠而作泻哉。
此症用五神丹亦佳。
熟地(二两) 山萸(一两) 五味子(二钱) 破故纸 肉桂(各二钱) 水煎服。
人有腹中大痛,手不可按,一时大泻,饮食下喉即出,完谷不化,势如奔马,
不可止抑,顷刻之间,泻数十次,一日一夜约至百次,死亡呼吸,此肝经风木挟邪而
大泻也。其病得之夏日贪凉,向风坐卧,将暑热之气遏抑不宣,藏于脾胃之内。一
过秋天,凉风透入,以克肝木,而肝木之风,郁而不舒,乃下克脾胃。而脾胃之热,
遂与风战,将腹中所有之水谷尽驱而直下,必欲无留一丝以为快,故腹中作痛,其
势甚急。脾胃欲止而风不肯止,脾胃欲闭而热不可闭,下焦之关门大开,上焦之关
门难阖,所以食甫下喉,不及传化而即泻也。治法必须急救其脾胃之气,而后因势
利导之。然非多用药饵,星速补救,则王道迟迟,鲜不立亡矣。方用逆挽汤∶
人参(一两) 茯苓(二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三钱) 栀子(三钱) 甘草(三钱)
水煎服。一剂腹痛除,泻亦顿止。
此方用人参以固其脾胃之气,则气不至于骤脱,然最奇在用大黄也。盖此泻乃
火留于肠胃,非用大黄迅逐,则火不遽散,水不尽流。然徒用大黄不用黄连、栀子,
则火邪甚炽,盘踞于断涧曲溪,未必骤涸。三味并用,则大小河渠,无不尽行启泄。
然分消无法,则壅塞阻滞亦未可知。益之茯苓以厘清浊,且是健脾开胃之药,则土
气既坚,自无冲决之患。更虑过于迅逐,邪去虽速,未免伤损肠阴,又佐甘草之和
缓,以调剂于迟速之间,使人参易于生气,所谓剿抚并用,无激而死斗之虞,自然
风浪息平,水归故道,平成立奏也。
此症用参连汤亦效。
人参 茯苓(各一两) 白芍(二两) 黄连(三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愈。
人有口渴饮水,忽然大泻,一日或十余行,或数十行,昼夜之间,泻至数百次,
完谷不化,直下无留,人以为火泻也,谁知是肾水不足以制火乎。夫胃为肾之关,
胃火必得肾水以相制,肾水一亏,胃火必旺。而内火无资,自索外水以相济,然外
水只可少止上焦之炎,不能竟助下焦之水,故外水入而肾不受。肾与膀胱为表里,
而膀胱亦不纳,水无从而化,乃直趋于大肠而作泻矣。但胃火既盛,渴饮凉水,宜
变为汗。今不为汗,而作泻者,故因肾水不能制胃火之炎,胃火必欺肾水之弱,于
是挟水以侮肾,不泄汗而泻水耳。及其后也,不特水之骤崩,且火亦骤降,关门不
闭,上下尽开,不啻如崩湍倒峡,建瓴而下也。论其治法,自宜急救其标,然而
徒止其泻,不急救其阴,则亡阴立尽,何以制火以存其胃气乎?方用生阴止泻汤∶
山茱萸(二两) 车前子(一两) 茯苓(一两) 白芍(二两) 肉桂(三分)
白术(一两) 甘草(五钱) 山药(二两) 薏仁(一两) 水煎服。一剂泻减,再剂泻又减,
三剂泻全止矣。
此方纯是补肾补胃之药,非止泻之剂也,然而止泻之妙,已存于补阴之中,盖
阳火得阴而即止也。倘作胃虚有火治之,亦能止泻,然下多亡阴,虽止泻于一时,
而阴虚何能骤复?何若此方既能止泻,而阴阳两不相伤之为得哉。
此症用存阴汤亦效。
熟地(二两) 山药 茯苓(各一两) 车前子(五钱) 白术(二两) 甘草 泽泻(各二钱)
水煎服。
人有终年饮酒,不知禁忌,逞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