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节
作者:上访不如上网      更新:2022-05-01 22:29      字数:4885
  脾之唾血,更甚于胃之吐血矣。然而脾之所以唾血者,仍责之胃土之虚,不特胃土
  之虚,而尤责之肾水之衰也。盖胃为肾之关门,肾衰则胃不为肾以司开阖,而脾之
  血欲上唾,而胃无约束,任其越出于咽喉之上矣。故脾之唾血,虽脾火之沸腾,实
  肾胃二火之相助也。治法平脾之火,必须补脾之土,更须补肾水以止胃之火也。方
  用滋脾饮∶
  人参(三分) 茯苓(二钱) 玄参 丹皮 芡实 茅根 山药(各三钱) 熟地(一两)
  沙参(五钱) 甘草(五分)水煎服。一剂而唾血止,再剂全愈。
  此方轻于治脾,而重于补肾,诚探本之法也。倘止泻脾火之有余,必致损胃土
  之不足,胃气伤,而脾气更伤,然后始去补肾,则不能生肾水矣,何能制脾火之旺
  哉,毋论唾血难止。吾恐胃关不闭,而血且大吐矣,此滋脾饮之所以妙耳。
  此症用同归汤亦神效。
  白术 玄参(各一两) 熟地(二两) 北五味(一钱) 荆芥(炒黑,三钱) 贝母(五分)
  水煎服。一剂即止血。
  人有双目流血,甚至直射而出,妇人则经闭不行,男子则口干唇燥,人以为肝
  血之妄行也,谁知是肾中火动乎。夫肾中之火,相火也,若君火宁静,则相火不敢
  上越,惟君火既衰,而后心中少动于嗜欲,则相火即挟君主之令,以役使九窍,而
  九窍尊君之命,不敢不从,听其所使矣。心之系通于目,肝之窍开于目,肝中有火,
  亦相火也,与肾中命门之相火、心中包络之相火,正同类也。同气相助而沸腾,不
  啻如小人结党,比附而不可解,直走心肝之窍系,血不下行而上行矣。治法似宜补
  心君之弱,以制肾火之动,然而心火既虚,补心而心不易旺,必须补肾以生心,则
  心火不动,而肾火亦静耳。方用助心丹∶
  麦冬(一两) 远志(二钱) 茯神(三钱)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玄参(五钱)
  丹皮(三钱) 芡实(三钱) 莲子心(一钱) 当归(三钱) 柴胡(三分) 水煎服。一剂而血止,二剂不再发。
  此方心、肝、肾三经同治之药也,补肾以生肝,即补肾以生心耳。或疑肾中火
  动,不宜重补其肾,不知肾火之动,乃肾水之衰也,水衰故火动,水旺不火静乎。
  况心火必得肾水之资,而火乃旺也,心火旺而肾火自平,非漫然用之耳。
  此症用 膏汤亦神效。
  熟地 白芍(各一两) 山茱萸(五钱) 柴胡(五分) 荆芥(炒黑,三钱) 北五味(十粒)
  竹沥(一合) 同水煎服。二剂愈。
  人有舌上出血不止,细观之有小孔标血,此心火上升以克肺金也。夫鼻衄犯气
  道也,舌中衄血,不过犯经络之小者耳。然有血出于口者,犯胃而不犯心;血出于
  舌者,犯心而不犯胃。犯胃为腑,而犯心为脏,乌可谓经络细小之病而轻治之乎。
  治法内补其心中之液,而外填其舌窍之孔,则心火自宁,而舌血易止也。方用补液丹∶
  人参(三钱) 生地(三钱) 麦冬(五钱) 丹参(二钱) 北五味子(十粒) 山药(三钱)
  当归(五钱) 黄连(一钱) 玄参(五钱) 贝母(一钱) 水煎服。外用炒槐花、三七根各等分,
  为末,掺之即愈。
  夫槐花、三七本能止血,似不必借重于补液丹也。然而内不治本而徒治其末,
  未必不随止而随出也。
  此症用柏子安心汤亦神效。
  人参 茯神 柏子仁(各三钱) 远志(一钱) 菖蒲(三分) 当归 生地(各五钱) 五味子(十粒)
  贝母 黄连(各五分) 水煎服。
  二剂即止血。
  卷之三
  遍身骨痛门(四则)
  属性:人有一身上下,由背而至腰膝两胫,无不作痛,饮食知味,然不能起床,即起
  床席,而痛不可耐,仍复睡卧,必须捶敲按摩,否则其痛走来走去,在骨节空隙之
  处作楚,而不可忍。人以为此症乃痛风也。然痛风之症,多感于风湿,而风湿之感,
  多入于骨髓。风湿入于经络则易去,风湿入于骨髓则难祛,以骨髓属肾,肾可补而
  不可泻,祛风湿则伤肾,肾伤则邪欺正弱,将深居久住,而不肯遽出矣。虽然肾不
  可泻,而胃与大肠未尝不可泻也。泻胃与大肠之风湿,而肾之风湿自去。盖胃为肾
  之关,而大肠为肾之户也。方用并祛丹∶
  黄 (一两) 白术(五钱) 茯苓(五钱) 甘菊花(三钱) 炙甘草(一钱) 羌活(五分)
  防风(五分) 水
  煎服。一剂而痛减,二剂而痛除,三剂而痛全愈矣。愈后,用八味地黄丸调理,永无再犯之患。
  论理,不治肾而治胃与大肠之风湿,去风宜用干葛也,去湿宜用猪苓也。有风
  有湿,必化为火,去火亦宜用石膏、知母也。然邪在骨髓,必须用气分之剂提出,
  在气分,使微寒之品,与轻散之味以和解之,则邪易于速化。然后用补肾之药补其
  肾中之水火,真水足而邪水不敢再入,真火足而邪火不能再侵也。
  此症亦可用 术两活汤∶
  人参 肉桂(各三钱) 白术 黄 (各一两) 茯苓(五钱) 甘草(一钱) 羌活 独活(各五分)
  水煎服。四剂愈。
  人有遍身疼痛,至腰以下不痛者,人亦以为痛风也,谁知乃火郁于上中二焦,
  不能散而成者也。若作风湿治之,全不能效,然而仅治其火,亦正徒然。盖火生于
  郁。则肝胆之气不宣,木必下克脾胃之土,而土气不升,则火亦难发,以致气血耗
  损,不能灌注于经络而作痛矣。方用逍遥散加味治之。
  柴胡(二钱) 白芍(五钱) 当归(一两) 甘草(一钱) 炒栀子(三钱) 陈皮(一钱) 茯苓(三钱)
  白术(二钱) 羌活(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痛如失矣。
  逍遥散专解肝胆之郁,栀子尤善于解郁中之火,肝胆之火既盛,则胆中之汁必
  干,肝中之血必燥,多加当归、芍药,更于平肝平胆之内而济之滋胆滋肝之味也。
  血足而气自流通,复加羌活以疏经络,自然火散而痛除耳。
  此症用和肝消火散。
  柴胡 栀子 丹皮 苍术 天花粉(各二钱) 白芍(五钱) 茯苓 生地(各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川芎(一钱) 水煎服。四剂全愈。
  人有遍身生块而痛者,此虽是痛风,然因湿气不入脏腑而外走经络、皮肤以生
  此块,乃湿痰结成者也。消痰于肠胃之内者易为力,而消痰于经络、皮肤者难为功。
  虽然经络皮肤固难治,而肠胃可易治也,吾治其肠胃而经络皮肤之痛块自消。方用
  消块止痛丹∶
  人参(三钱) 黄 (五钱) 防风(一钱) 半夏(三钱) 羌活(一钱) 白术(三钱) 桂枝(五分)
  茯苓(五钱) 薏仁(五钱)水煎服。二剂而痛轻,四剂而痛止,十剂而块消,二十剂而块尽消也。
  夫块结不散,正气虚也。气虚则痰结,吾用人参、 、术以补其气,而痰之势
  衰矣。况益之茯苓、薏仁以利湿,半夏以消痰,防风、羌活以去风,桂枝以逐邪,
  则痰之党羽既孤,而不能留其块垒矣。倘徒治经络皮肤,反耗损肠胃之气,而气不
  能行于经络皮肤,则块且益大,何以消之哉。
  此症用防 分湿汤甚效。
  黄 白术 茯苓(各五钱) 薏仁(五钱) 防风 柴胡 天花粉(各一钱) 桂枝(三分)
  麻黄(五分) 水煎服。四剂愈。
  人有遍身疼痛,殆不可忍,然有时止而不疼,人以为风湿相搏,谁知是气血亏
  损,凝滞而不通乎。夫风寒束于肌骨,雨湿入于肢节,皆能作痛,然其痛必一定不
  迁,非时而痛,时而不痛也。惟气血既虚,不能流行于肢节肌骨之中,每视盛衰以
  分轻重,气到之时则痛轻,气散之后则痛重,血聚之时则痛轻,血滞之时则痛重也。
  倘认作风寒雨湿之邪,而用祛除扫荡之药,则气血愈虚,而疼痛更甚。治法必大补
  其气血,而佐以温热之味,则正旺而邪不敢侵,不必止痛而痛自止也。方用忘痛汤∶
  当归(一两) 黄 (二两) 肉桂(二钱) 延胡索(一钱) 天花粉(三钱) 秦艽(一钱)
  水煎服。一剂必出大汗,听其自干,一服即愈,二服不再发。
  此方即补血汤之变方也。补血汤名为补血,实气血双补之神剂,今益以肉桂之
  祛寒,延胡索之活血化气,天花粉之消痰去湿,秦艽之散风,即有外邪,无不兼治,
  何痛之不愈乎。
  此症用化凝汤亦妙。
  当归(五钱) 黄 (一两) 肉桂(五分) 茯苓(五钱) 柴胡 甘草 羌活 半夏(各一钱)
  水煎服。四剂愈。
  卷之四
  五郁门(六则)
  属性:人有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涎
  ,如呕清水,或泻利暴注,以致两足面 肿,渐渐身亦重大。此等之病,初起之时,必
  杂然乱治,及其后也,未有不作蛊胀治之,谁知乃是土郁之病乎?土郁者脾胃之气郁也。《
  内经》将土郁属之五运之气,而不知人身五脏之中,原有土郁之病,正不可徒咎之岁气,而
  不消息其脏腑之气也。夫土气喜于升腾不喜下降,肝木来侮,则土气不升;肺金来窃,则土
  气反降,不升且降,而土气抑郁而不伸,势必反克夫水矣。水既
  受克,不敢直走于长川大河,自然泛滥于溪涧路径,遇浅则泻,逢窍必钻,流于何经,既于
  何经受病。治法宜疏通其土,使脾胃之气升腾,则郁气可解。然而脾胃之所以成郁者,虽因
  于肝木之有余,与肺金之不足,然亦因脾胃之气素虚,则肝得而侮,肺得而耗也。倘脾胃之
  气旺,何患成郁哉!故开郁必须补脾胃之气,补脾胃而后用夺之之法,则土郁易解耳。方用
  善夺汤∶
  茯苓(一两) 车前子(三钱) 白术(三钱) 柴胡(一钱) 白芍(五钱) 陈皮(三分) 半夏(一钱)
  水煎服。连服四剂,而诸症渐愈。
  此方利水而不走气,舒郁而兼补正。不夺之夺,更神于夺也,何必开鬼门、泄净府始谓
  之夺哉!
  此症用疏土汤亦佳。
  白术 茯苓(各一两) 肉桂(三分) 柴胡(五分) 白芍(三钱) 枳壳(三分) 半夏(五分)
  水煎服。四剂愈。
  人有咳嗽气逆,心胁胀满,痛引小腹,身不能反侧,舌干嗌燥,面陈色白,喘不能卧,
  吐痰稠密,皮毛焦枯,人以为肺气之燥也,而不知乃是肺气之郁。夫肺气之郁,未有不先为
  心火所逼而成。然而火旺由于水衰,肾水不足不能为肺母复仇,则肺金受亏,而抑郁之病起
  。然则治肺金之郁,可不泄肺金之气乎!虽然未可径泄肺金之气也,必须大补肾水,水足而
  心火有取资之乐,必不再来犯肺,是补肾水正所以泄肺金也
  。方用善泄汤∶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玄参(一两) 荆芥(三钱) 牛膝(三钱) 炒枣仁(三钱) 沙参(三钱) 贝
  母(一钱) 丹皮(二钱)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十剂全愈。
  此方滋肾水以制心火,实滋肾水以救肺金也。肺金得肾水之泄而肺安,肾水得肺金之泄
  而水壮,子母同心,外侮易制,又何愤懑哉!此金郁泄之之义,实有微旨也。
  此症用和金汤亦效。
  麦冬(五钱) 苏叶(一钱) 桔梗(二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黄芩(一钱) 半夏(五分) 百
  合(三
  人有遇寒心痛,腰 沉重,关节不利,难于屈伸,有时厥逆,痞坚腹满,面色黄黑
  ,人以为寒邪侵犯也,谁知是水郁之症乎?水郁之症,成于土胜木复之岁者居多,然而脾胃
  之气过盛,肝胆之血太燥,皆能成水郁之症也。然则治法何可舍脾、胃、肝、胆四经而他治
  水郁哉!虽然水郁成于水虚,而水虚不同,水有因火而虚者,
  真火虚也;有因水而虚者,真水虚也。真水虚而邪水自旺,真火虚而真水益衰。大约无论真
  火、真水之虚,要在于水中补火,火足而水自旺,水旺而郁不能成也。方用补火解郁汤;
  熟地(一两) 山药(五钱) 巴戟天(五钱) 肉桂(五分) 杜仲(五钱) 薏仁(五钱)
  水煎服。连服四剂自愈。
  此方于补火之中,仍是补水之味,自然火能生水,而水且生火,水火两济,何郁之有,
  正不必滋肝胆而调脾胃也。
  此症用浚水汤亦效。
  白术(一两) 杜仲(三钱) 山药(一两) 薏仁 芡实(各五钱) 防己 桂枝(各五分)
  水煎服。四剂愈。
  人有少气,胁腹、胸背、面目、四肢 胀愤懑,时而呕逆,咽喉肿痛,口干舌苦,
  胃脘上下忽时作痛,或腹中暴疼,目赤头晕,心热烦闷,懊 善暴死,汗濡皮毛,痰多稠浊
  ,两颧红赤,身生痱疮,人以为痰火作祟也,谁知是火郁之病乎?夫火性炎上,火郁则不能
  炎上而违其性矣。五脏之火不同,有虚火、实火、君火、相火之异。然火之成郁者,大约皆
  虚火、相火,即龙雷之火也。雷火不郁,则不发动,过于郁则又不能发动
  。非若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