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
上访不如上网 更新:2022-05-01 22:29 字数:4803
书名:辨证录
作者:陈士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属性:九流莫难于医,亦莫慎于医,盖人之性命所攸关也。是必奉其传于名师,穷其
理于素习,小其心于临时。一遇其人之病,先审其人之气质,按其人之性情,据其人
之居处、服习,循经辨络,以得其致病之原与夫病之所在,然后随节气,就方舆,
切脉对症而投之以药,无不有随手而效焉者也。顾自张仲景以后,名医代出,其所
着述,几于汗牛充栋。后之学人,于茫茫大海中,非埋首读书、潜心味道、得名师
之指授,而能知三昧者盖寡。余少留心于方书,稍稍知本草,每有疾而不轻服药,
惟恐庸医之误也。
兹奉圣天子命抚粤东。粤东山海 区也,在天文星躔鹑火,其气多燥,而又
近于大海,群山叠抱,其间,溪涧泉窦,莫非潮湿也。以天燥地湿之乡,而人之生
于其中者,苟不自谨,立即致病。其气之壮者,感之轻而发之速,固可不药而愈。
然疾甚者必延医,讵知粤东之医,其能记诵《汤头》,耳熟《脉诀》、者,十无一二,
甚而不解《内经》为何文,《条辨》为何意。略知药性,拘守陈方,究之胸中不
通,指下不明,是以投之剂而多死。今夫病之寒热,有表里之分焉,有疑似之别焉,
有浅深、主客之攸殊焉。其于似热症者辄投凉剂,岂知凡感于寒则为病热,寒郁则
热盛,须温以解者,而凉剂直利刃矣;于似寒症者辄投暖剂,岂知食重内蒸,热极
反寒,六脉全伏,须下以解者,而暖剂尤利刃矣。更可骇者,不论其人之形气与天
行之节候、致病之根源,而擅用桂、附、人参,以为能用贵药者为通方、为老手,
而不知杀人于三指,而卒不自认其罪者,莫若此等庸医之甚也。余抚粤未及三载,
而闻医之杀人者不可数计,殊悯粤人之甘心送命于庸医而不自知也。比山阴余子
庵来粤,携函秘藏《辨证录》一书,余假一观,真有仲景诸公所未及者,而辨证折
衷补求,诚为仁人济世寿物之至宝。即为捐俸授梓印本普行,愿吾粤之医家熟读精
思,悟其今之所是,故不惮琐琐以为之序。
x大清雍正三年岁次乙巳中 钦命巡抚广东等处地方x
x提督军务兼理粮饷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宁年希尧撰x
序
属性:医,小道也,而益于民生者甚大。习医,曲艺也,而关于民命者最深。岐黄以
下,代有名贤,其间,着书立说以传于世者,千百年来不啻汗牛盈栋矣。然而,意
见各别,言论参差,求能去糟粕、掇菁华、更相表里,若出一人之手,不少概见。无
惑乎医道之难明,而医门之贻祸匪浅也。余于斯术,夙所未娴,迩年屏弃尘事,颇
爱闲居,尝检东垣李氏、丹溪朱氏之书,排遣寒暑,反复寻绎。一主清凉,一主温
补,以故宗朱者 李,宗李者 朱,两家考难,犹如水火。愚窃谓药性有温凉,病
症亦有虚实,参观互取,不惟可以相通,兼可以相济,则证之疑似,不可不亟辨也
彰彰矣。庚午秋间,汉川友人客于邗上,假馆小斋,业工医术。因举平日疑义相质,
乃为予条分缕晰,洞开胸臆,而于证候一节,尤有发明。询其所传,则会稽陈子远
公也,叩其所读之书,亦即陈子自着《辨证录》一编也。予索观焉,即启箧笥,
抄本持赠。展阅数过,凡辩论证候,别具新裁,实能阐扬《灵》、《素》所未备。亟
商付梓,公诸当世。客欣然笑曰∶此予与陈君有志未逮者也,若果行此,厥功懋矣。
于是汇辑全稿,细加厘订,卷分一十有二,门分九十有一,脉诀、外科、幼科以次
类附焉,越期年而告竣。陈君笃实君子也,自言授受之际,踪迹甚奇,要皆救世婆
心,而非故为大言以欺人者,学人服膺。是编穷其辨证之精微,究其制方之妙旨,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毋按图而索骥,刻舟而求剑,是则陈君之矢念也夫,抑予
之所浓望也夫。
x时维x
x乾隆十二年秋八月望后六日天都黄晟别号退庵书于槐荫草堂x
序
属性:余素不知医。二十年前家居时,见戚里中多为庸手所误,每戒病者,勿轻延医,
勿轻服药。嗣于家表兄宗之山处,得见陈子远公所着《辨证录》,试之无不奇效。知
其书自浙得来,惜其为抄本,无以广其传也。十六年,余官于浙,亟求是书,乃得
黄退庵刻本。奉使来滇,置一部于行箧,试之亦无不奇效。惜其板之在浙者,久经
散失,窃欲付梓以广其传,而独力难成,商之李石渠、周宁斋、硕致堂,各愿共襄
此举,遂于滇中付剞劂焉。前人有言∶药虽用于己手,方多出于古人。是书不但传
方,而先辨证,证见乎外者也。人之虚实、寒热,伏于内者不可知,见于外者显可
辨。得是书者,先即其证审之,症确而药可有功,即是书亦不至无补云。
x时嘉庆二十二年岁在丁丑秋九月安邑郭淳章识x
自序
属性:丁卯秋,余客燕市,黄菊初放,怀人自远,忽闻剥啄声,启扉迓之,见二
老者,衣冠伟甚,余奇之,载拜问曰∶先生何方来,得毋有奇闻诲铎乎?二老者
曰∶闻君好医,特来辨难耳。余谢不敏。二老者曰∶君擅著作才,何不着书自雄,
顾 时艺,窃耻之。余壮其言。乃尚论《灵》、《素》诸书,辨脉辨证,多非世
间语。余益奇之。数共晨夕,遂尽闻绪论,阅五月别去。训铎曰∶今而后君可出而
着书矣。铎退而记忆,合以所试方,日书数则,久乃成帙。夫医道之难也,不辨脉
罔识脉之微,不辨证罔识证之变。今世人习诊者亦甚多矣,言人人殊,究不得其指
归,似宜辨脉,不必辨证也。虽然,辨脉难知,不若辨证易知也。古虽有从脉不从
证之文,毕竟从脉者少,从证者众,且证亦不易辨也。今人所共知者,不必辨也,
古人所已言者,不必辨也。必取今人之所不敢言,与古人之所未及言者,而畅辨之。
论其证之所必有,非诡其理之所或无,乍闻之而奇,徐思之而实未奇也。客曰∶布
帛菽粟,可以活人,安在谈医之必奇乎。余谢之曰∶布帛菽粟,平淡无奇,而活人
之理实奇也。日服之而不知其何以温,日食之而不知其何以饱,致使其理之彰可乎,
铎之辨证,犹谈布帛菽粟之理耳。客又笑曰∶君辨理奇矣,已足显著作之才,奚必
托仙以 奇耶。铎,尼山之弟子也,敢轻言著作乎。闻二先生教,亦述之而已
矣,何必讳其非仙哉。仙不必讳,而必谓是书非述也,得毋欺世以 奇乎。书非
奇,而仍以奇闻名者,以铎闻二先生之教,不过五阅月耳,数十万言,尽记忆无忘,
迷之成帙。是则可奇者乎,岂矜世以 奇哉。
x山阴陈士铎敬之甫别号远公又号朱华子题于大雅堂x
凡例
属性:一、是编皆岐伯天师、仲景张使君所口授,铎敬述广推以传世。实遵师诲,非敢自矜出奇。
一、辨证不辨脉者,以证之易识也。苟能知症,何必辨脉哉。虽然,辨证更能辨脉,则治病
益精,又在人善用之耳。
一、辨论证候均出新裁,阐扬《灵》、《素》所未备,于二经不无小补云。
一、编中不讲经络穴道,以经络穴道之义,已显载于《灵》、《素》二经,人可读经自考也。
一、各门辨证,专讲五行生克之理,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经权常变,颠倒纷纭,贵人善读
之耳。
一、铎壮游五岳,每逢异人传刀圭之书颇富,凡可引证,附载于各辨证条后,以备同人采择。
一、祖父素好方术,遗有家传秘本,凡关合各症者,尽行采入,以成异书。
一、吾越多隐君子,颇喜谈医,如蒋子羽、姚复庵、倪涵初、金子如、蔡焕然、朱瑞林诸先
生,暨内父张公噩仍与同辈余子道元、叶子正叔、林子巨源、钱子升 、丁子威如、家太士,或
闻其余论,或接其片言,均采入靡遗。
一、兹编不讲针灸,非轻之也。盖九针治病之法,已畅论于《灵》、《素》书中,不必再为
发明耳。
一、人病最多,集中所论,恐不足概世人之病,然生克之理既明,常变之法可悟,此编旁
通治法,正有余也。
一、二师所传诸方,与鄙人所采诸法,分两有太多过重之处,虽因病立方,各合机宜,然而气
禀有浓薄之分,生产有南北之异,宜临症加减,不可拘定方中,疑畏而不敢用也。
一、铎年过六旬,精神衰迈,二师传铎之言,愧难强记,恐至遣忘,辨论之处,或多未备,
尤望同人之教铎也。
一、是编方法,亲试者十之五,友朋亲串传诵者十之三,罔不立取奇验,故敢付梓告世。
然犹恐药有多寡、轻重,方有大小、奇偶,又将生平异传诸方,备载于
后,便世临病酌用也。
一、岐天师传书甚富,而《外经》一编尤奇。篇中秘奥,皆采之《外经》,精鉴居多,非无
本之学也。铎晚年尚欲笺释《外经》,以求正于大雅君子也。
一、铎勤着述,近年以来广搜医籍,又成一编,决寿夭之奇,阐生克之秘,有益于人命不浅。
怅卷帙浩繁,铎家贫不克灾梨,倘有同心好善之士,肯捐资剞劂,铎倾囊付之,不吝惜也。
x大雅堂主人远公识x
卷之一
伤寒门(四十三则)
属性:冬月伤寒,发热头痛,汗退场门渴,人以为太阳之症也,谁知太阳已趋入阳明乎。若徒用干
葛汤以治阳明,则头痛之症不能除;若徒用麻黄汤以治太阳,则汗出不能止,口渴不能解,势必变症
多端,轻变为重。法宜正治阳明而兼治少阳也。何则?邪入阳明留于太阳者,不过零星之余邪,
治太阳反伤太阳矣。故太阳不必治,宜正治阳明。盖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府,邪入其中,正足大恣
其凶横,而挟其腑之气血,为炎氛烈焰者,往往然也,故必须用大剂凉药,始可祛除其横暴也。
方用∶
石膏(一两) 知母(二钱) 麦冬(二两) 竹叶(二百片)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人参(三钱) 柴胡(一钱) 栀子(一钱)水煎服。一剂而头痛除,二剂而身热退,汗止而口亦不渴矣。
此即白虎汤变方,用石膏、知母以泻其阳明之火邪;用柴胡、栀子以断其少阳之路径;
用麦冬以清补其肺金之气,使火邪不能上逼;用茯苓引火下趋于膀胱,从小便而出,而太阳余邪
尽随之而外泄也。至于人参、甘草、竹叶不过取其调和脏腑,所谓攻补兼施也。
或惧前方太重,则清肃汤亦可用也,并载之以备选用。
石膏(五钱) 知母(一钱) 麦冬(一两) 甘草 人参 柴胡 栀子(各一钱) 独活 半夏
(各五分) 水煎服。
冬月伤寒,发热口苦,头痛,饥不欲饮食,腹中时痛,人以为太阳之症也,谁知少阳之病乎。
夫伤寒未有不从太阳入者。由太阳而入阳明,由阳明而入少阳者,传经之次第也。何以邪入太阳,
即越阳明而入于少阳耶?人以为隔经之传也,而孰知不然。盖少阳乃胆经也,胆属木,木最恶金,
肺属金而主皮毛,风邪之来,肺金先受,肺欺胆木之虚,即移其邪于少阳,故太阳之症,往往多
兼少阳同病者。然则,此症乃二经同感,而非传经之症也。治法似亦宜二经同治矣,而又不然,
单治少阳而太阳之病自愈。方用∶
柴胡(二钱) 白芍(五钱) 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 黄芩(一钱) 神曲(一钱) 白术(三钱) 茯
苓(三钱)
水煎服。一剂而热止,二剂而腹不痛,头不疼,而口亦不苦矣。
此方即逍遥散之变方也。盖病在半表半里之间,逍遥散既解散表里之邪,而太阳膀胱之邪何
能独留,况方中原有茯苓、白术,以利腰脐而通膀胱之气乎。余所以止加神曲、黄芩,少解其胃
中之火,以和其脾气,而诸症尽除也。
此病用舒经汤亦佳。
薄荷(二钱) 白芍(五钱) 甘草(八分) 黄芩(二分) 白术(二钱) 茯苓(五钱) 桂枝(三分) 水
煎服。
冬月伤寒,发热口渴,谵语,时而发厥,人以为热深而厥亦深也,疑是厥阴之症,谁知为太阴之症乎。
夫太阴脾土也,脾与阳明胃经为表里,表热而里亦热,此乃胃邪移入于脾经也。此症最危最急,盖人以
脾胃为主,脾胃尽为火邪所烁,而肾水有不立时熬干者乎。治法宜急救脾胃矣。然而救脾则胃火愈炽,
救胃则脾土立崩,此中之消息最难,惟当速救肾水之干枯而已。方用∶
玄参(三两) 甘菊花(一两) 熟地(一两) 麦冬(二两) 芡实(五钱) 水煎服。
此方名为救枯丹。用玄参以散其脾胃浮游之火,甘菊以消其胃中之邪,麦冬以滋其肺中之液,助
熟地以生肾水,庶几滂沱大雨,自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