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节
作者:
敏儿不觉 更新:2022-04-27 10:12 字数:4934
熬砂糖为丸,每服二钱,淡盐汤下。若有热者,去附桂。(《心悟》)(按∶此本《众妙方》回春丸,今去
白术、山楂、枳实,加川楝、桂、附、木香,以砂糖代炼蜜。又据彼方,每服二钱,服字恐丸字讹。)
暖肝煎,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证。
当归(二三钱) 枸杞(三钱) 茯苓(二钱) 小茴香(二钱) 肉桂(一二钱) 乌药(二钱)
沉香(一钱或木香亦可)
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再甚者,加附子。(《景岳》)
八味丸,治劳疝,房劳伤精,损气气陷,但天寒时举作多而且甚,天暖举作少而且轻,本方加川楝肉、巴
戟天,以鹿角胶为丸。(《医经会元》)
胡桃散,治小肠气。
胡桃肉(汤浸去皮) 破故纸(炒) 大枣(煮去皮核)
上件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杨氏》)
养正丹,治奔豚气痛,呕吐身冷,调气散下。(《直指》)
x通气方法x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之聚散也,故曰治疝必先治气。(《金匮翼》)
治育肠气,小腹连阴疼痛, 香散方。
香子(一两) 苦楝子(一两炒微黄) 槟榔(一两) 木香(半两) 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和滓不计时候热服。(《圣惠》)《杨
氏》茴香散,于本方去槟榔,加京三棱、蓬莪术、甘草、当归。
治育肠气疼痛,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半两) 胡芦巴(半两) 肉豆蔻(半两去壳) 槟榔(三分) 木香(三分) 桂心(半两)
香子(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
聚香饮子,治七情所伤,遂成七疝,心腹胀痛,引腰胁连背,不可 仰。
檀香 木香 乳香 沉香 丁香(并不见火) 藿香叶(各一两) 玄胡索(炒去皮) 片子姜黄(洗)
川乌(炮去皮尖) 桔梗(去芦锉炒) 桂心(不见火)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按∶
此《和剂》匀气散变方。)
金铃散,治疝气腹痛,投诸药后,愈而复作。
金铃子肉(六钱) 三棱(炮锉) 莪术(醋煮锉)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各二钱半) 赤茯苓(去皮)
茴香(各半两) 南木香(二钱) 甘草(四钱炙) 槟榔 枳壳 钩藤(和钩各三钱)
上除木香、槟榔不过火,余十味锉焙,仍同木香、槟榔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仍用炒茴香煎无灰酒,空
心调服。不饮酒者,煎炒茴香汤调下。(《活幼心书》)
立效散,食积者用。
青皮(一钱二分醋炒) 小茴香(盐水炒一钱) 山楂(一钱五分醋炒) 枳实(麸炒) 苍术(米泔浸
一宿炒) 香附 吴茱萸 山栀(炒黑) 川楝肉(各一钱)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统旨》)又川
楝散,治诸疝定痛如神,于本方去枳实,加橘核、玄胡索。
乌苓通气汤,治一切疝气,无问远近、寒热、风湿、寒气。
乌药 当归 芍药 糖球 香附 陈皮(各一钱) 茯苓 白术 槟榔 玄胡 泽泻(各五分) 木香 甘草
(各三分)
上剂,姜三片,水煎服。如恶寒脉沉细,加吴茱萸。(《回春》)(按∶此方本出《入门》,名乌附通气
汤,有猪苓,无槟榔、玄胡,曰痛甚,加槟榔、玄胡索。)
x和血诸方x 治小肠气,断弓弦方。
五灵脂 蒲黄(等分)
上二物,先用酽醋一合,熬药成膏,以水一小盏,煎至六七分,热呷,此又名失笑散,疗妇人血气尤验。
(《苏沈》)《直指》加玄胡索,各等分。
牡丹丸,治寒疝,心腹刺痛,休作无时,及治妇人月病,血刺疼痛。
川乌头(炮令焦黑去皮尖) 牡丹皮(四两) 桂心(五两) 桃仁(炒去皮尖五两别研)
上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下,妇人醋汤下。(《三因》)(按∶此牡丹五等散变方,彼
见《 病》中。)
桃仁当归汤,瘀血者。
桃仁(去皮尖二钱) 当归尾(酒洗) 玄胡索(各一钱半) 川芎 生地黄 赤芍药(炒) 吴茱萸
青皮(醋炒各一钱) 牡丹皮(八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统旨》)
x寒热兼行方法x 疝气有寒束于外,郁热在内,攻刺急痛
者,法必寒热兼行,如仓卒散之类,丹溪云用之无有不效,盖川乌头治外束之寒,山栀仁治内郁之热也。(《金
匮翼》)(按∶丹溪说出《格致余论》。)
柴胡桂枝汤,治肾气冷热不调证。(《直指》)
治小肠气,仓卒散。
山栀子(四十九枚烧半过) 附子(一枚炮)
上每服二钱,酒一小盏,煎至七分(馆本八分),入盐一捻,温服。脾肾气挛急,极痛不可屈伸,腹中冷,
重如石,痛不可忍,白汗如泻,手足冰冷,久不瘥,卧欲死者,服此药一剂,忽如失去,甚者两服瘥。予自得
效,亦屡以治人皆验。(苏沈)(按∶又治胸痹,栀子汤,亦此二味,宜参。)《宣明论》蒺藜汤,治阴疝,
牵引小腹痛,诸厥疝即阴疝也,嗜欲劳痛,不可忍之,于本方加蒺藜,水煎服。
玄胡索苦楝汤,治脐下冷撮痛,阴冷大寒。
肉桂(三分) 附子(三分) 熟地黄(一钱) 甘草梢(炙半钱) 苦楝子 玄胡索(各二分) 黄柏
(一分为引用)
上都作一服,水四盏,煎至一盏,稍热服,食前。(《试效方》)(按∶此本出《妇人》门,今从《纲目》
拈于斯。)
十味苍柏散,治疝作痛。
苍术(盐炒) 香附(盐炒) 黄柏(酒炒为君) 青皮 玄胡索 益智 桃仁(为臣) 茴香(佐)
附子(盐炒) 甘草(为使)
上为末,作汤,服后一痛过,更不再作矣。(《丹溪》)(按原无方名,今从《入门》标之。)
x荡实急治方法x 文仲疗卒得诸疝,少腹及阴中相引绞痛,白汗出欲死。(原此有沙参捣筛酒服方,不
录。)若不瘥,服诸利丸下之,走马汤亦佳。此名寒疝,亦名阴疝。
(《外台》)
赤岸朱同道,年四十岁,八月望,雨后得凉,半夜后腹痛甚,汗如雨,两脚蹈破壁,痛在少腹,手不可近,
六脉弦而细实,重取如循刀刃责责然。问之,云六月大热时,于深潭浴水,病或起于此。与大承气汤,大便微
利,痛遂顿止。至次日酉时,其痛复作,痛在小腹,坚硬手不可近。又与大承气加桂两服,研桃仁同煎,大便
下紫黑血升余而痛顿止。至次日酉时,痛复作如初,脉虽稍减,而责责然犹在。与大承气汤加附子两帖,研桃仁
同煎,下大便五行,得黑紫血如破絮者二升许,痛遂顿止,一夜得睡。次日酉时,痛复如初,询知小腹和软,
痛在脐腹间下,脉亦和,似若无病,但呻吟如旧。询知乃食萝卜菜苗羹两顿,与小建中汤一帖而愈。(《纲目》
引《丹溪》)(按∶汪石山有小承气汤加桃仁按,其意相似,仍不录。)
愚谓子和七疝之治,虽各有不同,然无非用下,则不能无偏。故刘宗浓徐用诚,皆疑而议之,亦谓其太过耳,
非谓尽不可用也。再观丹溪之法,则曰治疝大不宜下,是又相左之甚矣。余因考子和治案,如治蔡参军,因坐
湿地,疝痛不堪,用导水丸下之而愈。又治一人,因疟渴过饮浆水,病疝,医进姜附,为燥热所壅,以致阴囊重
坠,大如升斗,乃先以导水丸,后用猪肤散,大下之而愈。又治一人病卒疝,赤肿大痛,数日不止,诸药如石
投水,遂以导水丸,次以通经散,大下之而愈。若此类者,岂皆不可下乎。故但宜酌其虚实缓急,如或为邪热
所闭,或以少年暴疾,或以肿硬赤痛之极者,则如导水丸、三花神 丸、禹功散之类,皆所当用。盖邪盛而急,
势不可当,又非行气利水等剂所能及者,则不得不攻。此子和之法,亦自有必不可废者,是不可不察也。(《景岳》)
导水丸。
大黄(二两) 黄芩(二两) 滑石(四两) 黑牵牛(四两另取头末用)
上为细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或加至百丸,临卧温水下。(《三法六门》)
禹功散。
黑牵牛头末(四两) 茴香(一两炒) 或加木香(一两)
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一二钱,临卧服。(同上)
通经散。
陈皮(去白) 当归(各一两) 甘遂(以面包,不令透水,煮百余翻)
取出,用冷水浸过,去面焙干。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汤调下,临卧服。(同上)
x荡实缓治诸方x 治小肠气,下元闭塞不通,川楝散。
川楝子(一两和皮破为四片) 巴豆(一两并壳捣令碎)
上同和匀,入铫内炒令紫色,取出去巴豆,只取川楝子净刷为末,每服一钱,先炒茴香令香,秤一钱,用
酒一盏冲,更煎三五沸去滓,调川楝子末,连进二服,得下泄立瘥。此方同治远年内外 疮方,于建安军人吴
美得之。(苏沈)(宜考前“治不可以虚骤补”条。)《经验方》治丈夫本脏气伤,膀胱连小肠等气,金铃子
一百个,温汤浸过,去皮,巴豆二百个,捶微破,麸二升。同于铜铛内炒,金铃子赤熟为度,放冷取出,去
核为末,每服三钱,非时热酒、醋汤调并得。其麸、巴豆不用也。(《本草》)(《本事续集》名金莲散,曰∶
古今一切名方,无如此方奇特有效。)《圣济》治小肠受邪,控睾上而不下,疼痛,楝实散,于本方加
甘草、青盐。《幼幼》赵氏家传,治大人小儿诸疝偏气方,于本方加丁香、青橘皮。《直指》金铃散,治膀胱
小肠气,外肾肿痛,于本方加木香(用舶上茴香)、连根葱白煎。
《叶氏》金铃子丸,治膀胱小肠肾经疝气攻作,脐腹撮痛不可忍者,于本方加破故纸、胡卢巴为末,面糊丸,如
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细嚼炒胡桃仁三个,热葱盐酒送下。《示儿仙方》借性丸,于本方去茴香,金铃子末为丸,
每服十丸,服以得利下不妨。(金铃子巴豆各四十九个)
天台乌药散,治小肠疝气,牵引脐腹疼痛。
乌药 木香 茴香(炒) 良姜(炒) 青皮(去白五钱) 槟榔(锉二个) 川楝(十个) 巴豆(十四个,
微打破,同川楝实用麸炒,候麸黑色,去麸、巴不用,只用川楝。)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痛甚者,炒生姜热酒调下亦得。(《宝鉴》)(《按∶此方系《圣惠》 香
散,合《本事》金莲散,加乌药、良姜者。)
麝香丸,治心腹冷疼,男子小肠气。
麝香(一钱别研) 胡椒(一两) 木香 巴豆(四钱去皮心研) 全蝎(四钱去毒微炒)
上件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心腹痛,煨姜汤下。小肠气,腹胁攻痛,茴香汤下。
(《杨氏》)《尊生书》曰∶此方无麝香,即神保丸,凡膀胱气、胁下痛最难治,此药主之。(神保丸见《胁
痛》)
金铃丸,治小肠气,一服立愈。
牵牛子(炒) 青皮(去白) 良姜(各等分) 川楝子 舶上 茴香(各半两) 玄胡索(四两)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烧绵为灰浸酒下,不计时候。(别
本《中藏经》)《神效名方》荡疝丹,于本方去良姜、玄胡索,加破故纸、陈皮、广术、木香,用好酒打面
糊为丸。《本事续集》立效散,于本方去良姜、玄胡素,加川芎、桃仁为细
末,每服二钱,无灰酒一盏,煎至八分盏,温服。《杨氏》橘核散,治寒湿腰痛,小肠气,壮筋骨,暖下元,
于本方去青皮、良姜,加五灵脂、破故纸、庵 草、橘核、棠球子,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气宝丸,治一切气滞,心胸痞满,及酒食所伤,脾胃积滞,膀胱疝气,攻注腰脚。
茴香(炒秤二两) 陈橘红(一两) 木香(一分) 黑牵牛(四两,以吴茱萸二两慢火同炒,候茱萸焦
取出,不用茱萸,只用牵牛头末一两。)
上件为细末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汤下,更看虚实加减,食前服。小
肠气痛,盐汤下。(《杨氏》)
复元通气散,治小肠气,肾痈便毒,腰疼气刺,腿膝生疮。
玄胡索(擦去皮) 陈皮(去白) 白牵牛(炒取末) 甘草(炙各一两) 南木香(不见火一两半)
茴香(舶上者炒) 穿山甲(锉蛤粉炒去粉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热酒调,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