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节
作者:      更新:2022-04-12 12:00      字数:4859
  周期加重者加当归、白芍、郁金、柴胡各30g;将诸药烘干研末,装
  胶囊,每日3次,每次8~10粒口服,1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隔休
  1周。
  本法有调整肺、肝、脾三脏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痤疮80
  例,结果痊愈52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
  93.75%。
  24.耳穴揿针法
  选取主穴:肺、膈、皮质下、内分泌,相应部位;配穴:肠、心、神
  门、肝。方法: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用WQ-10DI型多用电子
  穴位测定治疗仪,将选择开关拨向“探穴”侧,输出线插头的正端
  (红色)接金属“手极”;负极(黑色)接探笔杆,在杆端装上探头,然
  后将两极相碰,喇叭发出尖声,说明探穴功能正常。将手极握于患
  者手中,医生持探头在耳穴相应穴位的部位进行测试,一旦探头触
  及穴位,喇叭声变尖,穴位处有轻微电刺感,即是该穴。施以压力
  作标志。两手各持镊子,将消毒后的揿针分别刺入所探各穴中,再
  用0.75cm见方的胶布固定,使之粘贴牢固。嘱患者每日得闲自
  行按压各穴数次。严重者3日换贴1次,一般患者5天换贴1次,
  每次选6~8个穴位,两耳交替,10次为1疗程。严重者休息1周
  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
  本法有清热消炎、凉血活血、除湿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痤疮161例,结果:1个疗程治愈58例,2个疗程治愈96例,显
  效5例,无效2例。
  25.耳穴割治法
  选耳穴:肺、大肠、内分泌、子宫(精宫)、面颊区。血热者配小
  第十一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方·575·
  肠;顶端有脓疮者配心;湿甚者配肾上腺;风甚者配神门;皮脂溢出
  重者配脾;气虚者配胃。方法:轻轻搓患者耳廓,使其红润充血,常
  规消毒,在选择穴位上刺破皮肤,溢血1~3滴。再擦净后用食用
  香油和胡椒粉配制的药糊固定在穴位上,隔日或2日割治1次,两
  耳交替进行,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酒之品,禁用化
  妆品。
  本法有清热解毒,益气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痤疮
  450例,结果痊愈304 例,显效140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
  97.7%。
  26.耳穴放血法
  取耳穴:以肺、内分泌、子宫、面颊区或额为主穴;以脾、胃、皮
  质下、肾上腺、神门为配穴。操作:请患者自己轻揉一侧耳郭4分
  钟,至其完全充血发红,然后用消毒手术刀尖在选定的穴位(一般
  取主穴2~3个,辅穴3个交替选用)上划破皮肤约0.1~0.2cm,
  以不伤及软骨为度,每次以血浸湿2~3个消毒干棉球为宜,术后
  包扎伤口。隔3天在另一侧耳部施术,两侧交替进行。另又抽取
  自身肘静脉血3ml,立即注入双侧足三里穴,每6天1次。耳穴放
  血8次与自体血注射4次为1疗程。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20例,结果痊愈9例,
  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27.系列秘验方
  (1)大黄、硫黄各等份为细末,饱和石灰水加至1000ml,外搽
  患处。
  (2)煅石膏、枯矾、浙贝母、硫黄各10g,冰片3g。上药共研细
  末,稀蜜水调搽患处。
  (3)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份。共研细末,以上药粉10~
  15g,加入蒸馏水100ml,医用石炭酸1ml。临用时摇匀,外搽患
  处。
  ·576·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4)大枫子仁、杏仁、核桃仁、红粉、樟脑各30g。先将三仁同
  捣极细末,再加红粉、樟脑,一同研细如泥,如太干加麻油少许调
  匀。每日搽患处1次。
  (5)京红粉、轻粉、元明粉各等量。共研细末,用温水调涂患
  处。
  (6)银花、野菊花、丹皮、大黄、白芷各10g。上药碎末,提炼,
  脱色制成水包油型药霜作面部按摩,然后将医用石膏300~400g,
  以水调浆自鼻根部向下均匀摊开成面具型,15~20分钟后去膜。
  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
  (7)紫草、大黄各等份,菜油适量。上药入茶油内浸泡7天后,
  外搽患部。
  (8)轻粉、黄芩、白芷、白附子、防风各3g。上药各研细末和
  匀,蜜调为丸,于每日洗面时,以丸涂擦数遍。每日2次。
  (9)天花粉、香附、白牵牛、甘松、香附各30g,官粉、大黄、藁
  本、白蔹、白及、白芷、白附子各15g,皂荚(去皮、子)500g。上药共
  研细末,每以少许擦面。
  (10)胡粉2两,水银2分,上2味,和猪脂研匀以敷患处。
  (11)黄连8分,糯米、赤小豆各5分,吴茱萸1分,胡粉、水银
  各6分。捣黄连等下筛,先于掌中研水银极细使和药相入,以生麻
  油调,洗后敷之。
  (12)白蔹12株,白石脂6株。上2味捣筛,以鸡子白和,夜卧
  涂面,且用井花水洗。
  (13)白附子、青木香、麝香、矾叶、细辛各2两。上5味,研细
  末,水调涂面。
  (14)蒺藜子、栀子仁、豉各1升。上3味,捣合如泥,以碱浆和
  如泥,临卧涂面上,日出便洗。
  (15)硫黄、蜗牛壳、木香、朱粉、杏仁各半两。上药共研细末,
  入腊月猪脂调成膏。夜卧时,用浆水洗面令干,以药涂患处。
  第十一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方·577·
  (16)白芷、藿香、牙皂各2钱,甘松、山柰子、木泽、白丁香、细
  辛、密陀僧、杏仁各1钱,天花粉、白茯苓各1.5钱,樟脑5分,白及
  3分。上药共研细末,临卧时用津唾调,或乳汁调敷面上,明早用
  温水洗去。
  (17)蜜1两,白丁香10粒。将丁香浸在蜜中,早晨夜晚点在
  面上,酒刺自落。
  (18)滑石25g,黄蜡3g,巴豆5个。上药各研细末,每用少许,
  如常法洗面。
  (19)黑牵牛不拘多少,以童子小便浸,令软烂,研极细。先以
  生姜自然汁涂患处,再以前药涂之,至天明用温酒洗净。
  (20)雄黄、硫黄、蛇床子各等份。上药研细末,临睡时洗面后
  用真酥一匙涂之。
  (三)食疗方
  1.银花枇杷粥
  金银花、枇杷叶各12g,生石膏15g。诸药用布包好,文火取
  汁,再加粳米60g煮粥服食,每日1剂。适用于肺经风热型痤疮。
  2.茅根石膏粥
  白茅根30g,生石膏25g。上药加水适量,水煎取汁,加粳米适
  量煮粥,加白糖服食,每日2次。适用于热毒型痤疮。
  3.三味苡米粥
  甜杏仁、海藻、昆布各12g。上药加水适量,煎汤取汁,加薏苡
  仁30g煮粥服食,每日1~2剂。适用于痰瘀凝结型痤疮。
  4.白果玉竹汤
  生石膏(布包)20g,玉竹、沙参、白果各9g,莲子15g,白糖适
  量。将莲子、白果去心,加水适量煎汤,取出石膏后,以白糖调服,
  每日1剂。适用于肺胃积热型痤疮。
  ·578·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5.杏仁海带汤
  海带、绿豆各20g,甜杏仁12g。上药加水适量文火取汁,加红
  糖适量,喝汤,食海带、豆、甜杏仁。每日1次。适用于痰瘀凝结型
  痤疮。
  第十一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方·579·
  三、酒皶鼻方
  酒皶鼻,因鼻色紫红如酒皶而得名。本病多见于中年以后的
  男女,或嗜酒之人。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是在皮脂溢出的
  基础上,由于某些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致使皮肤血管运动神经功能
  失调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如胃肠功能障碍(如便秘等)、病灶
  感染(如扁桃体发炎等)、毛囊虫感染、内分泌失调、情绪激动、嗜
  酒、喜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等饮料和巧克力等)、冷热刺激
  等,都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本病具有家族遗传性。
  本病好发于鼻头、鼻翼两侧,个别也可延及两颊,局部皮肤初
  起为弥漫性红斑,以后鼻头红赤,并有血丝显露,在红斑上出现散
  在的小丘疹、脓疱;病情严重至晚期,鼻部肤色渐变紫红或紫褐,局
  部增生肥厚,最后呈瘤状隆起,形成鼻赘。本病在红斑、丘疹期注
  意忌辛辣、酒类等刺激食物,少饮浓茶,多食清淡食物及蔬菜、水
  果,保持大便通畅,并积极配合对症治疗,一般愈后较好,可不留痕
  迹。进入鼻赘期,治疗比较棘手,愈后欠佳。
  本病中医称为“酒齄鼻”、“酒糟鼻”、“鼻赤”、“赤鼻”、“鼻准
  红”、“红鼻子”等。对其认识较为深刻。认为系中年肺经阳气偏
  盛,郁而化热,热与血相搏,血热入肺窍,使鼻渐红而生病;若脾胃
  素有积热,复因嗜食辛辣之品,生热化火,火热循经熏蒸,亦会使鼻
  ·580·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部潮红,络脉充盈;风寒客于皮肤,或冷水洗面,以致血瘀凝结,鼻
  部先红后紫,久则变为黯红。针对肺胃积热、血热壅聚、寒凝血瘀
  等病因病机,分别辨证施以清泻肺胃积热、凉血清热、活血祛瘀、通
  络散寒诸法,内服、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常能收到满意疗效。
  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一)内服方
  1.七叶饮
  枇杷叶10g,侧柏叶12g,桑叶、人参叶、荷叶、竹叶各6g,大青
  叶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另配合外用药:大黄、硫
  黄、杏仁、白果、密陀僧各10g;共研极细末,温开水调匀,睡前外敷
  患处。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本方有泻肺解毒,凉血散结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酒皶鼻
  23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为91.3%。治愈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5个疗程,一般以2~3
  个疗程治愈者较多。
  2.消皶汤
  生地20g,赤芍、当归、山栀、黄芩各10g,丹参、野菊花、枇杷叶
  各15g,桑白皮12g,红花6g,桃仁、甘草各8g。气虚者加黄芪
  20g;血虚者重用当归;阴虚者加石斛、元参各10g;脓疱明显者加
  银花20g,白花蛇舌草30g;发热口渴者加石膏15g;大便秘结者加
  大黄10g;腹胀纳差者加陈皮、山楂各10g。每日1剂,水煎2次,
  早晚分服。药渣再加水1000~2000ml煮沸,放温后洗涤患处,每
  日2次,每次洗15~20分钟。4周为1疗程。
  本方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酒皶样
  皮炎、酒皶鼻60例,病程3个月~8年。结果痊愈38例,好转17
  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
  第十一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方·581·
  3.消斑汤
  僵蚕、当归、赤芍各15g,蝉蜕、大黄、生甘草、姜黄各9g。肺胃
  热盛者加黄芩、栀子、生石膏;血热明显者加生地、丹皮、紫草。每
  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活血通络消斑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酒皶鼻21例,
  结果痊愈15例,好转5例,无效1例。
  4.清震汤
  升麻、苍术各15g,荷叶1张。鼻尖红赤者加枇杷叶、辛夷各
  10g;脓疱多者加山栀10g,金银花15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5~
  10g;消化不良者加焦三仙各15~20g,炒陈皮10g。每日1剂,水
  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外用复方硫黄洗剂,每日2次。
  本方有清湿透表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酒皶鼻80例,结果
  痊愈35例,好转36例,总有效率88.75%。
  5.去皶方
  黄连10g,黄芩、栀子各20g,地肤子、白鲜皮、土茯苓各15g,
  炒大黄6g,蒲公英、石膏、焦黄柏各3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
  2次口服。同时可用氯霉素酒精外搽鼻部,每日2次。
  本方有清热解毒,杀虫祛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酒皶鼻
  多例,均收到较好疗效。如患者何某,男,45岁,患酒皶鼻十多年
  未愈。诊见:整个鼻部发红,油腻发亮,伴有散在脓疱。予以本方
  煎服配合外搽氯霉素酒精,6剂后症状好转,但纳食减,原方去石
  膏、炒大黄加淮山药15g,继续6剂后诸症全消,只在局部留有散
  在玫瑰色小点和色素沉着。
  6.茵陈二花汤
  茵陈30~50g,凌霄花、丹皮各10~15g,野菊花、丹参、乌梅各
  15~30g,山楂20~30g,黄芩、栀子各10g,大黄5~10g。每日1
  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消瘀杀虫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582·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疗酒皶鼻74例,结果痊愈42例,显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