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节
作者:      更新:2022-04-12 11:59      字数:4872
  醋调敷患处。
  (11)扁豆叶60g捣烂,调拌白矾水,外敷患处。
  (12)蛇床子、百部各25g,50%酒精100ml。药入酒精中浸泡
  24小时过滤即成,外搽患处。
  (13)雄黄、细辛各等量研末,冷开水调搽患处。
  (14)大黄研细末,鸡蛋清调敷患处。
  第四章 寄生虫、昆虫及动物性皮肤病方·225·
  第五章
  物
  理
  性
  皮
  肤
  病
  方
  一、烧烫伤方
  烧烫伤是由于沸水(油)、烈火、电、放射线或化学物质灼伤人
  体表皮而引起的病变。烧烫伤部位根据损伤程度分为Ⅰ~Ⅲ度,
  Ⅰ度以表皮红肿热痛为主;Ⅱ度以真皮层损害为主,表现为剧痛,
  有水泡,基底层呈红色或苍白色;Ⅲ度则损伤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组
  织、肌肉和骨骼,出现皮肤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严重
  的烧烫伤还会导致电解质平衡失调,全身感染,休克等严重后果。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是由于火毒之邪灼伤肌表,内攻脏腑,伤
  阴损阳。对面积小而浅表的烧烫伤,只须外治即可。若大面积的
  烧烫伤,火毒炽盛,内攻脏腑者,必须内外兼施。内治以清热凉血
  解毒、益气养阴为大法;外治则以攻毒消肿、祛腐生肌为要则。西
  医治疗重在清洗创面,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休克及败血
  症的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下述诸方,
  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一)内服方
  1增液汤
  玄参30g,连心麦冬、细生地各24g。水煎,每日1剂,分2
  ·228·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次服。
  本方出自《温病条辨》,有增液润燥之功。适用于烧烫伤之火
  毒伤津,症见口渴,大便秘结,舌干红,脉细数者。
  2参附汤
  人参12g,熟附子9g。水煎,每日1剂,少量频频饮用。
  本方出自《正体类要》,有回阳固脱之功。适用于烧烫伤之火
  盛伤津,阴伤阳脱,体温不升,呼吸气微,表情淡漠,嗜睡,四肢厥
  冷、汗出淋漓者。
  3四逆汤
  附子9~12g,干姜6~9g,炙甘草6g。先以水煎附子1小时,
  再加余药同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出自《伤寒论》,有回阳救逆之功。适用于烧烫伤之火盛
  伤津,阴伤阳脱,体温不升,呼吸气微,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四肢厥
  冷,汗出淋漓者。
  4清营汤
  犀角、玄参、麦冬、金银花各9g,生地15g,竹叶心3g,连翘(连
  心用)、丹参各6g,黄连45g。用水1600ml,煮取600ml,每服
  200ml,每日3次。
  本方出自《温病条辨》,有清营解毒,泄热养阴之功。适用于烧
  烫伤属热毒伤阴,发热、口干、唇干,舌苔黄或黄糙、或舌光无苔,舌
  质红而干,脉细数者。
  5八珍汤
  当归、白芍、川芎、熟地、人参、白茯苓、甘草、白术各30g。上
  药共为粗末,每服9g,用水300ml,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
  200ml,去渣,不拘时候温服。
  本方出自《正体类要》,有养气血、调营卫、补虚损之功。适用
  于烧烫伤,形瘦神疲,面色少华,疮面肉芽组织苍白不鲜,久不愈合
  者。
  第五章 物理性皮肤病方·229·
  6益胃汤
  沙参9g,麦冬、细生地各15g,冰糖3g,玉竹(炒香)45g。水
  煎服。
  本方出自《温病条辨》,有滋养胃阴之功。适用于烧伤、烫伤属
  热伤胃阴,口干津少,嗳气呃逆、舌苔光剥、脉细数者。
  7五汁饮
  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各适量。取
  上5种汁,和匀凉服或温服。
  本方出自《温病条辨》,有甘寒清热、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烧
  烫伤之火热伤津,症见发热,口干引饮,便秘,尿短而赤者。
  8元妙饮
  天花粉、玄参各6g,陈皮、桔梗、山栀、黄连各45g,灯心草1
  撮,竹叶20片。水煎内服,治疗期间不可服寒凉之物。
  本方出自《仙拈集》,有清热益阴、解毒祛脓之功。适用于烫火
  疮(烧伤)。
  9银花甘草汤
  鲜金银花30g(干者15g),甘草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
  服。亦可水煎外洗疮面。
  本方出自《外科十法》,有清火解毒之功。适用于烧烫伤之热
  毒伤津,症见发热,口干,便秘,溲短赤者。
  10生津解毒汤
  银花、连翘、生地、丹皮、赤芍、知母、水牛角、玄参、石斛、郁金、
  夏枯草、黄芩、黄连、黄柏、山药、鸡内金各适量。水煎内服,重证者
  可每日2剂。
  若热盛伤阴加石膏、栀子;小便黄者加竹叶、滑石;大便燥结实
  证者加大黄、芒硝;虚证便秘用麻仁、郁李仁、蜂蜜;脾胃虚弱者加
  沙参、炒白术、神曲,并加重鸡内金用量。若见阴损及阳,上方去水
  牛角,加棉花根、红参。若热毒传心加服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若
  ·230·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火毒传肝,症见动风、黄疸,加钩藤、珍珠母以平肝熄风,加栀子、茵
  陈、花斑竹根清肝经湿热利胆。若火毒传脾,而胸腹胀满,便结,苔
  黄脉实者,加生大黄、枳实、厚朴;便溏而臭,次数多,加银花、山药;
  口舌糜烂,嗳腐呃逆者,加藿香、佩兰,加大石斛用量;呕血者加大
  小蓟、侧柏叶、藕节;便血者加地榆、槐花、炒刺猬皮;若火毒传肺,
  加鲜芦根、远志、杏仁、桑白皮,重者加石膏、知母;若火毒传胃,加
  泽泻、车前草、天冬、五味子、代赭石;若火毒内攻,影响内脏,症见
  败血症,又全身感染,宜及时中西医结合抢救,中医宜养阴增液,用
  西洋参、玄参、生地、二冬、石斛、天花粉、丹皮。若火毒未净,又兼
  气血两虚应补养气血,用八珍汤。
  本方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调和营卫之功。临床证实其为烧
  伤初期通用方,可以预防休克。
  11祛火外消汤
  地榆、炒栀子各6g,白及、侧柏叶各9g,白芍、当归各15g,生
  甘草3g。水煎服,伤轻者减半。
  本方出自《洞天奥旨》,有凉血解毒之功。适用于烧伤。
  12四顺清凉饮
  连翘、赤芍、羌活、防风、当归、山栀、甘草各3g,炒大黄6g。用
  水400ml煎取汁,空腹服。
  本方出自《外科正宗》,有通腑泻火解毒之功。适用于烧烫伤,
  热极逼毒入里,或外被凉水所汲,火毒内攻,致生烦躁,内热口干,
  大便秘实者。
  13参苓白术散
  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炙甘草各60g,炒扁豆45g,莲子肉、薏
  苡仁、桔梗、砂仁各30g。共为细末,每服6~10g,开水或枣汤送
  服。亦可减量改为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补气健脾、渗湿和胃之功。
  适用于烧烫伤,邪热已退,脾胃受伤、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者。
  第五章 物理性皮肤病方·231·
  14托里消毒散
  人参、川芎、白芍、黄芪、当归、白术、茯苓、金银花各3g,白芷、
  甘草、皂角刺、桔梗各15g。用水400ml,煎至320ml,空腹温服。
  本方出自《外科正宗》,有补益气血,托毒消肿之功。适用于烧
  烫伤重症后期,邪热渐退,气阴未复,形瘦神疲、面色少华、纳差,创
  面皮肉难生者。
  15抗休克合剂
  红花6g,当归、赤芍、丹皮、山萸肉、五味子、远志、淡竹叶、泽
  泻各9g,党参、生地、石斛(先煎)、麦冬、酸枣仁各15g,黄芪、金银
  花各30g。水煎,每日1剂,浓煎至100ml,分3次服,首次剂量加
  倍。
  本方有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之功。适用于烧烫伤早期,壮热烦
  躁,口干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者。
  16雷真君逐火丹
  当归120g,生黄芪、茯苓各90g,大黄、甘草各15g,荆芥炭、黄
  芩各9g,防风3g。水煎内服。切不可内饮冷水,亦不可外用冷水
  淋洗及涂以凉药,令毒火逼入于里。
  本方出自《医略存真》,有清热凉血、疏风解毒之功。适用于烫
  火伤。外用之药,莫过于小粉(即小麦面除去面筋后的淀粉),且最
  简便,较诸烫火伤方为胜。
  (二)外治法
  1四黄散
  黄柏、黄芩、大黄、虎杖各150g,地榆200g,黄连、紫草各60g,
  甘草45g,冰片30g。上药各研细末,用适量麻油调成粘糊状装入
  瓶内备用。用时创面常规清洁,以无菌针头抽出水泡内液体,尽量
  不撕脱皮肤,涂药于创面,每日1次,取暴露疗法,如有擦掉处随时
  ·232·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补涂,药层不宜过厚,以不见创面为度。
  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烧烫伤
  110例,结果均获痊愈,对Ⅰ、Ⅱ度烧烫伤可很快止痛。
  2冰寒散
  生石膏、寒水石各30g,冰片5g。上药混研极细末,入瓶固封
  备用。用时创面常规清洁,以冰寒散与香油调成糊状,涂于创面,
  每日1~2次。
  本方有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烧烫伤
  480例,结果均获痊愈,对Ⅰ、Ⅱ度烫伤,愈后不留疤痕。
  3清疡散
  大黄、七叶一枝花、石膏各30g,青黛、龙骨、血余炭、血竭、儿
  茶、海螵蛸、珍珠、五倍子各6g,炉甘石15g,冰片03g。上药分别
  研末,过120目筛后混和拌匀。用时创面常规消毒,清除皮屑、脓
  痂,薄撒清疡散于创面,残余创面直径小于2cm 者以略大于创面
  的灭菌氧化锌胶布覆盖;直径大于2cm 者以灭菌紫草油纱布覆
  盖,视病情取半暴露或包扎,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
  本方有清热解毒、化腐生肌、活血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烧伤残余创面患者50例,结果治愈42例,好转5例,无效3例,
  平均愈合时间为14天。
  4紫草油
  干紫草800g,麻油5000g。将紫草轧碎入麻油中煎枯去渣,装
  入灭菌瓶中备用。用时患处常规清洁,涂以药物,涂药后根据情况
  以消毒敷料包扎或暴露。对于大面积Ⅲ度烧伤,最好配合植皮。
  本方有清热解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烧烫伤1153例,结
  果治愈1152例,死亡1例(烧伤面积达85%)。
  5烫伤油
  干地黄、红花、当归、麦门冬、陈皮、甘草、地榆、冰片各120g,
  朱砂12g,虎杖500g,菜油或花生油5000ml。以上诸药除冰片、朱
  第五章 物理性皮肤病方·233·
  砂研细末外,其他药物均放入油内浸泡24小时,然后用文火煎熬
  至麦门冬变为褐黑色为度,滤去药渣,待油温降至60℃再投入冰
  片、朱砂末搅匀,油凉后装瓶消毒备用。治疗时直接外搽患处。
  本方有安神镇痛、收敛燥湿、清热解毒、祛瘀生新之功。有报
  道运用其治疗烧烫伤75例,其中沸水烫伤35例,火焰烧伤14例,
  汽油烧伤12例,石灰烧烫8例,热沥清烫伤与电灼伤各2例,钢水
  烫伤与氧焊烧伤各1例。结果痊愈64例,显效6例,好转5例。
  6生肌油
  全蝎45只,蟾蜍7~10只,小麻油1000g,鲜蛋黄500g。上药
  共煎去渣,瓶装备用,用时配制成纱条。先用生理盐水或1∶1000
  新洁尔灭液清洗处理干净创面上的脓性分泌物,再用生肌油纱布
  按创面的大小贴敷,行半暴露或包扎疗法。对无脓性分泌物的创
  面,一般不用换药即可治愈,对脓性分泌物较多的创面,每天换药
  1次至创面愈合为止。
  本方有攻毒消肿、祛腐生肌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大面积
  烧伤后期残余创面450例,结果全部愈合。
  7紫白油
  紫草、白芷、金银花藤、地榆各50g,大黄15g,冰片25g,香油
  500g。将上药(冰片除外)放入香油内文火煮沸30分钟,过滤去
  渣,冷却后加冰片调匀即成。用前对创面进行清创,将药液纱布贴
  于创面。小面积四肢伤多用包扎法,无感染者5~7天换药1次。
  对颜面部或大面积烧伤,采用暴露疗法,外加灯烤,每日局部滴药。
  本方有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烧伤
  104例,结果平均治愈时间:Ⅰ度19例,62天;浅Ⅱ度62例,145
  天;深Ⅱ度15例,36天;Ⅲ度8例,653天。
  8烧伤液
  虎杖、地榆、夏枯草、白及各100g,黄连500g,冰片50g。将洗
  净的虎杖、地榆、夏枯草、黄连加蒸馏水(浸过药面量)浸泡12小
  ·234·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时,另将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