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节
作者:
凉 更新:2022-04-12 11:59 字数:4871
8四黄散
大黄末、黄柏末、雄黄末、硫黄末各15g。共为细末,麻油调
搽。
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发际疮(毛囊
炎)、疖肿、脓疱疮,取得较好疗效。
9神异丹
轻粉3g,孩儿茶、炒黄柏各9g,铅丹6g,枯矾15g,冰片1g。
上药为末,湿则干掺,干则用麻油调敷。
本方出自《洞天奥旨》,有清热解毒,燥湿敛疮之功。适用于燕
窝疮(颈项部多发性毛囊炎)、羊胡子疮(下颏湿疹)。
10雄麝散
雄黄30g,麝香、肉桂、胡椒各3g。共研极细末,装入瓶内,密
封,用时掺在膏药内,外敷。
本方有解毒消瘀,散肿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毛囊炎、
第二章 细菌性皮肤病方·129·
疽、流注等有良效。
11解毒洗剂
黄柏、苦参各30g,艾叶、川椒、薄荷各20g,白矾10g。每日1
剂,加水浓煎,滤取药液,乘热外洗患部,每天2~3次。药液洗后
保留,下次加热再用。7天为1疗程,至症状缓解消失。同时用解
毒搽剂(大黄、五倍子各50g,白芷、雄黄各30g,黄丹10g,冰片3g。
上药分别研极细末过100目筛,贮瓶加入蓖麻油调成糊状,密封备
用)。用时先剪去患处头发,用洗剂清洗后,刺破脓点,除去痂皮,
取搽剂每天2~3次涂搽患处,7天为1疗程,治愈为止。治疗期
间忌酒、醋、鱼腥、生冷、辛辣刺激之品,以促其早愈。必要时用消
毒纱布包扎固定患处。
本方有清热燥湿解毒,收敛止痒生肌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毛囊炎38例,结果痊愈26例,好转9例,无效3例。一般2~3
天痛减、肿退、痒止;5~7天红肿热痛消失,疮面结痂生肌。
12如三醋膏
(1)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g,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
甘草各10g,花粉5g。共研细末。
(2)黄连、黄柏、黄芩各等份共研细末。
(3)食醋煮沸去水而成醋膏,约500g食醋熬成150g醋膏。
(1)方与(2)方按4∶1的比例,加入适量醋膏,调成糊状,即成
本方。用时先将患处洗净,擦干,以消毒棉签将本膏点在患处,盖
上无菌敷料,胶布固定。
本方有清热除湿、散瘀消肿、止痒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多发性毛囊炎、疖肿及外伤感染等202例,结果均获满意疗效。
绝大多数单用外敷本方即治愈。少数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根
据病情配合内服清热凉血解毒中药。
13五倍冰黄方
五倍子末8g,冰片15g,鸡蛋2个。将鸡蛋煮熟取蛋黄,捣碎
·130·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放在铁勺内,先用温火炒至蛋黄变焦,然后用武火炒至出油,去渣
取油,再把五倍子末、冰片研匀调入蛋黄油内,成粥状备用。用时
患部洗净,外涂配好的蛋黄油,每日1~2次。
本方有杀菌消炎,收敛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经抗生
素治疗无效的多发性毛囊炎3例,结果均获痊愈。
本方中五倍子宜取整个的再轧成末疗效更好。鸡蛋黄出油量
有多有少,配药时可酌情加五倍子和冰片,防止太稠或太稀。患处
毛发过长者可剃去再涂药。
14收湿解毒汤
明矾、黄柏、苦参各30g,蒲公英90g。加水2500ml,煎40分
钟,不过滤,待药温降至40℃时,取干净白毛巾1条,浸药液湿敷
患处(先将头部毛发剃净)。每日湿敷4~6次,每次半小时,复用
药液时再加温,每日更换1剂。
本方有收湿解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脓疱性毛囊炎48
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湿敷2~3天治愈18例,4~5天治愈21
例,6~7天治愈9例。湿敷后患者自觉有凉爽之感,痒痛好转消
失,脓头溃破,丘疹逐渐消退,经随访无1例复发。
15葱归溻肿汤
独活、白芷、当归、生甘草、连翘、皂角刺各15g,葱头5个,芒
硝、苦参各30g。水煎适量,趁温热频洗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2
次,3天用药1剂。
本方有清热解毒除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毛囊炎21例,
结果全部治愈。其中用药3剂者15例,4剂者6例。
16挑刺治疗法
选取毛囊炎挑刺点(大椎穴稍下处,相当于第1胸椎处)。操
作:先令患者坐位垂首,局部常规消毒。医者左手将穴位周围皮肤
绷紧,右手持三棱针先将皮肤挑破,再挑断纤维样物数根(一般5
~7根);局部敷以消毒纱布,胶布固定即可。每隔3日1次。挑
第二章 细菌性皮肤病方·131·
刺时有轻微痛感,无其他反应。糖尿病、慢性肾炎及营养不良等患
者忌用此法。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毛囊炎15例,结果均在挑治1~3次后
痊愈。1年后随访均未再复发。
17系列秘验方
(1)盐炒吴茱萸5份,海螵蛸4份,黄连、硼酸粉各3份,枯矾
2份,硫黄15份,冰片05份。诸药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成药膏
外敷患处。有清热解毒,燥湿排脓之功。用治毛囊炎100例,效果
满意。
(2)吴茱萸9g,虎杖5g,紫花地丁6g,胆南星3g。共研细末,
醋调外敷。
(3)夏枯草、连翘、川芎各50g,白及20g,板蓝根、栀子各30g。
共为细末,冷开水调敷患处。
(4)大黄、芒硝、赤小豆各50g,白矾10g。共为细末,与凡士林
150g调膏外用。
(5)赤小豆、青黛各30g,大黄15g。共为细末,鸡蛋清调搽患
处。
(6)土蜂窝50g,蛇蜕1条。上药用泥裹,火煅存性,研末外
用。
(7)蛇皮1张,全蝎2个,蜂房1个。一同泡入适量食醋中,24
小时后取汁外用。
(8)雄黄、枯矾、煅文蛤各6g,冰片、轻粉、黄柏、白芷各3g。共
研细末,麻油调敷患处。
(9)苍耳、明矾末各150g,朱砂2g,黄升丹15g。共研极细末,
干掺疮上。
(10)五味子、天花粉各6g,黄柏、大黄、白芷、陈皮各12g,姜黄
3g。共研细末,鸡蛋清或麻油调敷患处。
·132·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六、甲沟炎方
甲沟炎系指甲周围组织化脓性感染。常因修甲不慎、嵌甲、外
伤、过度浸泡于水中或撕扯指甲旁倒刺或因湿疹而继发引起。可
为白色念珠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初期表现甲沟一侧发生
红肿、疼痛、炎症逐渐蔓延到整个指甲周围而引起化脓。脓液或自
行在甲沟处穿破,但因排脓不畅而久治不愈,形成慢性甲沟炎。
西医以局部用药、使用抗生素或手术分甲或拔甲等治疗。中
医属“甲疽”范畴。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为法。下述诸方,可供临
床参考选用。
1黄地膏
黄芪、地榆、土鳖虫各100g,血竭80g,川芎、大黄、当归、红藤
各60g。将以上药物捣碎加凡士林煎熬而成。用时将局部用75%
酒精消毒,溃破者用生理盐水清洗,再将黄地膏涂在比红肿范围稍
大的消毒纱布上,胶布固定。溃者每天更换1次,未溃者隔日换1
次。
有报道运用本膏药治疗甲沟炎29例,结果:除8例已化脓者
有3例拔甲外,其余26例均获痊愈。治疗最快3天,最长13天,
平均8天。
第二章 细菌性皮肤病方·133·
2提吊膏
轻粉、铜绿各4g,巴豆霜3g,黄蜡40g,松香30g,凡士林10g。
将轻粉、铜绿、巴豆霜共研细末,过80目筛;把黄蜡、松香、凡士林
置锅内,在文火下熔化,倾入纸盒内(盒内层用麻油涂刷过);最后
将药末缓缓调入待凝的基质中,至冷却凝固,剥脱纸盒,即成提吊
膏。用时取略比黄豆大膏药1块,搓圆捏扁,贴盖于患处,外用胶
布固定,隔2日换药1次。
有报道运用本膏药治疗指部急性甲沟炎85例,结果痊愈76
例,无效9例(转为手术处理)。经观察发现,本膏药对于已形成较
完整的甲下脓肿无效。
3斑蝥外治方
将生斑蝥干品拣尽杂质(不必去除头、足、翅),研成细末,贮瓶
密闭备用。用时取斑蝥末少许(如米粒大),均匀地撒于患处一薄
层,然后用黑膏药文火烘软贴上,8~12小时后患处有微黄色液体
渗出,即可揭去黑膏药,清除药泥,外涂2%甲紫溶液。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甲沟炎105例,仅1次用药,全部治愈。
4系列秘验方
(1)芙蓉膏:黄柏、黄芩、黄连、芙蓉叶、泽兰叶、大黄各10g,凡
士林适量。上方药共研细末,过重罗,用凡士林调成20%软膏,外
敷患处。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
(2)红油膏:凡士林300g,九一丹30g,东丹45g。诸药制膏,
将药膏涂纱布上贴患处。有防腐生肌之功,适用于甲沟炎属于溃
疡不敛者。
(3)白玉膏:熟石膏9份,制炉甘石粉1份。将熟石膏研粉,加
入制炉甘石粉和匀,以麻油少许调成膏,再加入凡士林使成70%
的软膏。用时将膏药少许涂纱布上外敷患处。有润肤生肌,收敛
之功,适用于甲沟炎溃脓已尽者。
(4)生肌散:制炉甘石15g,滴乳石、血珀各9g,滑石30g,朱砂
·134·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3g,冰片03g。诸药共研极细末,掺疮口中,外盖膏药。有生肌收
口之功,适用于甲沟炎溃脓已尽者。
(5)平胬丹:乌梅肉(煅性)、月石各45g,轻粉15g,冰片
09g。诸药共研极细末,掺疮口上,外盖膏药。有腐蚀平胬之功,
适用于甲沟炎有胬肉高突者。
(6)九一丹:熟石膏9份,升丹1份。共研极细末,掺于疮面。
有提脓去腐之功,适用于甲沟炎有溃脓者。
(7)清解片:大黄、黄芩、黄柏、苍术各500g。诸药共研轧片,
每次5~10片,每日2~3次,儿童酌减。有清热解毒,化湿通便之
功。适用于甲沟炎属于湿热内盛,便秘里实者。
(8)化毒散软膏:化毒散20g,祛湿药膏(或凡士林)80g。诸药
混匀,制成软膏,直接外用或摊纱布上贴敷患处。有清热解毒,消
肿止痛之功。
(9)解毒清热汤:蒲公英、野菊花、大青叶各30g,紫花地丁、蚤
休、天花粉各15g,赤芍9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清
热解毒之功。
第二章 细菌性皮肤病方·135·
七、臁疮方
臁疮是发于小腿下部内外侧的慢性溃疡,又称“裙边疮”、“裤
口毒”、“老烂脚”等,相当于西医下肢慢性溃疡。本病好发于长期
站立工作,并伴有下肢静脉曲张者,初起局部痛痒,煟炻祝淘?br />
破溃,滋水淋漓,日久不愈,疮口下陷,边缘形如缸口,疮面肉色不
鲜,流溢灰黑色污水,甚则外肉脱尽而见胫骨,疮口经久难收,或虽
经收口,每易因损伤而复发。
本病多因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致下肢脉络瘀滞不畅,肌肤失
养,复加湿热下注或搔抓、碰伤、虫咬、烫伤、湿疮等因素而诱发。
其治疗早期以清热利湿,和营消肿为主,后期一般不需内治,如营
血不足,可予养血和营,通络止痛之剂;外治根据其病变的不同时
期予以解毒利湿,散瘀消肿,祛腐生肌等法。下述诸方,可供临床
参考选用。
(一)内服方
1五色汤
茯苓、薏苡仁、黄芪、乌桕根各9g,黄柏、荆芥、红花、白矾各
3g。每日1剂,水煎服。外用大枫膏(大枫子100个,枯矾15g,
·136·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川椒末、轻粉各3g。用真柏油调搽)。
本方出自《洞天奥旨》,有益气祛湿,解毒消痈之功。适用于裙
边疮(小腿慢性溃疡)。
2防苓汤
土茯苓120g,茯苓、防己、防风各60g,木瓜、黄芪、当归各
30g,羊蹄(后蹄)1只,鱼腥草500g。煮羊蹄、鱼腥草,滤汤煎药,去
渣内服。另外煎鱼腥草汤洗去瘀,后用桑白皮、樗白皮共捣成饼,
麻油和敷。
本方出自《医林纂要》,有益气和血,解毒祛瘀之功。适用于臁
疮及牛轭疮生于足胫近内廉者。
3臁疮饮
黄芪50g,当归、桃仁各20g,人参9g,白术、赤白芍、连翘、金
银花、白芷各10g,茯苓、川牛膝、蒲公英、地龙各15g,红花12g,柴
胡、甘草各6g,全蝎5g,皂刺18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另
用芝麻捣为糊状,炉甘石碾细末,以3∶1制成散剂,外敷臁疮上,
每日换药1次。
本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