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旅游巴士      更新:2021-02-17 13:08      字数:4882
  公元前323年夏,亚历山大突然暴病而亡,这时他正准备着一次新的远征。是何种疾病夺去了亚历山大的生命?史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他死于恶性疾病,苏联学者塞尔格叶夫曾在《古希腊》中提过。在《亚历山大新传》这本书中,美国学者高勒将军认为“亚历山大由于长期在沼泽地区作战而染上恶性疾病,在6月13日晚上发作,从此离开人世”。他来不及留下遗嘱,更没时间指定由谁来继位,持同样看法的还有我国史学家吴子谨教授。
  第二种看法是,英国著名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认为:“在巴比伦,亚历山大有一回酩酊大醉以后,突然发烧,从此一病不起,不久就死去了。”《大英百科全书》也有这样的看法:“在一次超长的酒宴之后,他突然一病不起,10天之后,即公元前323年6月13日去世了。”
  第三种说法是亚历山大为毒药所害。在古希腊史学家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说部将安提帕特鲁送给亚历山大一副药,正是这副药让亚历山大命丧黄泉。还说药是盛在一个骡蹄壳里,由安提帕特鲁的儿子卡山德送到亚历山大那里去,这副药是亚里士多德替安提帕特鲁配的。卡山德的弟弟埃欧拉斯里是亚历山大的御杯侍从。由于亚历山大不久前曾冤枉过他,他一直怀恨在心。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正处于人生、事业巅峰的亚历山大大帝一病不起,至今仍让人不得而知,只有让后人面对着他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大发感慨。
  第一部分:宫廷恺撒大帝是让私生子杀死的吗
  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莎士比亚曾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而在《裘力斯·恺撒》中,与此话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他对布鲁图的高度赞扬——“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布鲁图何许人也?传说中是恺撒大帝与其情人塞尔维利娅的私生子,也是后来阴谋刺杀恺撒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罗马历史上已有尼禄弑母夺权的事迹,那么布鲁图杀父又是为什么呢?他真的亲自参与了刺杀行动吗?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庞培议事厅,当每个谋杀者都向恺撒身上捅刀时,布鲁图也刺了一刀,恺撒对别的刺杀者拼命进行反击,并一面喊叫一面挣扎,然而当他看到布鲁图手里的匕首时,竟然默默地用外袍蒙上了头,心甘情愿地挨刺。另有一些人写道:“当布鲁图向恺撒行刺时,恺撒用希腊语说道:‘是你!我善良的孩子?为什么?’看来,恺撒在将死之时,仍认为布鲁图就是自己的孩子。”
  普鲁塔克在给恺撒和布鲁图作传时,是以这些为基调的:“恺撒不但深爱塞尔维利娅而且也爱布鲁图,虽然他不过是私生子。”在普鲁塔克看来,恺撒如此仁慈地对待布鲁图,正是源于这种爱。
  但当恺撒和庞培为争夺最高权力而开始内战时,人们没有料到的是,布鲁图没加入恺撒一方,而是站到处死自己的父亲的庞培一边。尽管如此,恺撒仍爱着布鲁图。他告诉下属,不许在战争中令布鲁图死亡。如果布鲁图投降,就俘虏他,如果他誓死不当俘虏,就随他便,总之千万不可伤害他。
  恺撒对布鲁图可谓仁至义尽。普鲁塔克说,假如布鲁图愿意,他甚至可以成为恺撒最亲密的朋友。那么布鲁图到底为何要一向反叛恺撒,甚至一定要杀死他呢?从根本上说,布鲁图与卡西约一伙作为共和派,他们极端仇视君主专制制度。面对有称王企图的恺撒,布鲁图表示了坚决的立场:“为国家自由而死,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
  种种迹象表明,大义凛然的布鲁图对恺撒大帝可谓是恨之入骨,积怨不浅。在他心中,恺撒即是暴君的代表,而除暴安良是他作为“真正男人”所必定要做的。刺杀恺撒天经地义。但以上只是作者普鲁塔克的一些主观倾向而已。究竟恺撒大帝身死谁人之手,还有待做进一步的考察。
  第一部分:宫廷埃及艳后自杀之谜
  在埃及,几乎无人不识克里奥帕特拉。她常像诡异壮观的金字塔群一样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这不单得益于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般的容貌和维纳斯般的身段,更得益于她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及至今不为人知的死亡之谜。
  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逝世后,依照埃及当时法律和遗诏规定,21岁的克里奥帕特拉和小她6岁的异母弟弟结为夫妻,共同执掌政权。公元前48年,在宫廷争斗中失败的她被其弟从亚历山大城逐出去。克里奥帕特拉野心极大,她在叙利亚和埃及边境一带招兵买马,打算重返埃及从弟弟手中夺取王位。
  此时,适逢罗马国家元首恺撒追击庞培来到埃及,克里奥帕特拉的一个同党在此过程中为她献计:派士兵扮成商人,把包在毛毯里的女王抬到恺撒的行馆。恺撒打开来看,惊喜万分,在他面前出现的竟是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她的美貌立刻使恺撒着迷了。自此,两人共浴爱河,成为一对佳偶。
  作为克里奥帕特拉夜闯军营这一“壮举”的回报,她成了埃及女王,独揽大权。克里奥帕特拉不久后便为恺撒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恺撒·里昂或托勒密·恺撒。天有不测风云,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遇刺身亡,她失意地离开了罗马。
  公元前31年,屋大维与安东尼在阿克提乌姆海角会战。
  公元前30年,屋大维逼近埃及,此时埃及军队发生内乱,安东尼眼看大势将去,便把披甲解去,抽出佩剑,自杀了,时年52岁。
  被屋大维活捉的克里奥帕特拉得到她将被作为战利品带往罗马游街示众的消息后,便请求屋大维让她祭奠去世的安东尼。之前,她已把自己的遗书写好了。沐浴后,她用了一顿丰富的晚餐。此后,便失落地进入自己的卧室,躺在一张金床上,非常安详地睡去,但从此没有再醒过来。
  匆忙赶到的屋大维把她的遗书展开,女王请求把她与安东尼埋葬在一起,对她的自杀屋大维虽然有些失望,但由衷地佩服她的伟大,便依照她的遗书,把她的遗体葬在安东尼身边。
  那么她究竟是用何种方法自寻死路的呢?
  大多数人认为,女王提前安排将一只藏有一条叫“阿斯善”的小毒蛇的盛满无花果的篮子带进墓中,再让小毒蛇咬伤自己的手臂,因中毒昏迷而死亡。抑或是,女王早就在花瓶里喂养了毒蛇,然后用一支金簪在蛇的身体上刺,引它发狂,直到把她的手臂缠住。持这种观点的人依据考证资料提出:卧室朝向大海的一边开着一个窗户,从这里受惊的毒蛇完全可以溜走。此外,女王的医生证明:“她的手臂上,的确有两个不是很明显的疤痕。”
  也有不少人不同意上述两种观点,因为咬伤或刺伤的痕迹没有在死者尸体上发现,在卧室中也没有发现任何有毒的小蛇。他们认为服毒而死的可能性最大。
  第一部分:宫廷古罗马皇帝提比略为何选择自我流放
  古罗马的诸多皇帝在合上眼的那一刻不是轰轰烈烈战死疆场,就是暴虐过度被碎尸万段,要不就是毫无防备遇刺身亡。惟有提比略显得如此另类与安静。喜欢过离群索居生活的提比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驻守在自我放逐之地康帕尼亚。
  可是,他为什么自我流放呢?罗马史学家塔西佗认为,提比略自我流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提比略手下大将谢雅努斯的阴谋。但是塔西佗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谢氏被处死后,他同样离群索居达6年之久,所以另一面怀疑是出于己意,“目的是想借此来掩盖那由于他的行动而昭彰于世的残酷和淫乱”。这可能是其经过深思熟虑和下定决心才实施的。苏托尼乌斯则认为因为提比略的儿子分别不幸在叙利亚和罗马死亡,所以他想独自一人静一静。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提比略老年时对自己的外貌特别敏感。他长得比较高,肩部下垂,却又瘦得出奇,脑袋上一根头发也没有,满脸又都长着脓疮,经常涂着各种膏药。当他隐退后已经习惯于不和人们见面,而只是自己偷偷地享乐。
  与前述众说截然不同的是,提比略的出走是由于他母亲的专横性格而致。他不能容忍他母亲与他一起共掌大权,但又不可能除掉她。
  总地说来,古代人对其放逐的原因侧重在他的体质弱点和伦理道德方面,而近代史学家对此的看法和猜测则偏重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考虑。前苏联史学家科瓦略夫认为:“早在公元26年,在病态的对人的厌恶和谢雅努斯的劝说的影响下,提比略离开了罗马。”爱德华·特·萨尔蒙则认为:提比略的目的可能是“第一使他的继承人可以获得经验,第二是为了逃避阿格里帕那的对一个自然海岛堡垒的密谋”。
  无论如何,猜测与推断终不能最终得出提比略长期自我放逐的真正原因。自我恐惧也好,心理变态也好,都可能只是诸多原因之一。现在,大量的中外史学家们正在全力以赴地揭开这个谜。至于提比略,只要死得其所,足矣!
  第一部分:宫廷英王威廉二世真是死于意外吗
  自古宫廷多纷争。在权势和财富的驱使之下手足相残、杀母弑父之事可谓比比皆是。人称“红面庞”的威廉二世似乎也是因为此类原因而丧命于狩猎场的。
  1100年8月的一个下午,黄昏时分,英王威廉二世在新林骑马狩猎。新林占英国南部一大片土地,当时是皇家狩猎苑。威廉的弟弟亨利和一些随从同行。一行人分为几个狩猎小组,国王和他的亲信顾问蒂雷尔一组猎鹿。国王看见一只赤鹿跑过,立刻射了一箭,射中了赤鹿,但是它没有死。很长一段时间威廉坐在马鞍上不动声色,他用手挡着夕阳的斜照光线,想看清楚那只受伤的赤鹿的行走路线。
  蒂雷尔就在此时射了一箭,鹿没有射到,却把国王射中,国王向前面倒下去,那支箭在国王摔到地上的时候更深地插入他的胸膛,国王当时便没了气息。蒂雷尔急忙跑出树林向法国逃去。亨利则和其他的人策马飞奔,赶到临近的收藏皇室财宝的曼彻斯特,亨利把财宝抢到并确实予以掌握后,便马上赶回伦敦,加冕登基为亨利一世。此时,距威廉去世之日仅3天,众人从猎鹿的树林离开时,威廉二世仍然暴尸荒野。
  但是国王之死至今仍是疑点重重:威廉二世是死于意外,还是被他那充满野心的弟弟谋害了呢?或是如最近有人所说的威廉二世心甘情愿依照异教徒的可怕教规自杀身亡呢?大多数人当然相信传说中所出现的凶兆,这凶兆是威廉到新林行猎前夕所做的一个噩梦,梦见自己躺在血泊中而被惊醒,惊醒时不断狂叫。此外,还有人说听见国王命令蒂雷尔杀死他,因为根据威廉信仰的“宗教”,他已经老而无用,作为一个权力逐渐衰落的国王,必须在仪式中引颈就戮。
  威廉一世共有3个儿子,威廉二世是老二。威廉一世在世时已给3个儿子分家,留给长子罗伯特的是法国的诺曼底,给次子威廉的是英国,亨利则没有土地,只获得一笔财富。大哥与二哥经常争执不下,甚至兵戈相见,但是二人在1096年以诺曼底为抵押,向威廉借了他们所需的钱。罗伯特在1100年夏季启程返国时,还娶了一个十分富有的女人。威廉决定,决不让哥哥还债把诺曼底赎回,他开始计划强夺诺曼底。新林猎鹿驾崩事件就是在做这种准备的时候发生的。
  同时,如果亨利真的企图篡夺英国王位,他一定已把形势看得非常清楚,出乎意料之外的新发展对他篡位的计划有所妨碍。所以亨利先下手为强,其后只须对付一个哥哥而不必再与两位兄长争雄。威廉驾崩,罗伯特又远在他乡,亨利就能篡夺他原本无权过问的王位。证明亨利要对猎鹿时发生“意外事故”负责的一个有力证据是:他从未试图抓蒂雷尔回来以弑君之罪论处,甚至没有没收蒂雷尔的土地以示惩罚。
  可是,以亨利的本领和为人是否能组织这样一个谋朝篡位的大阴谋呢?蒂雷尔跟主谋勾结杀掉恩公和朋友,又会得到什么好处呢?事实上自惨祸发生后直到去世时,蒂雷尔都不承认他有弑君行为。
  依上所述,亨利的嫌疑不可不谓是最大。但他要策划这样一个缜密的阴谋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真凶何在,我们拭目以待。
  第一部分:宫廷亚瑟王及其圆桌武士传说之谜
  被誉为樱花之国的日本自古以来就极其崇尚武士道精神,其忠君、坚毅的主旨也正是大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古老的西方也曾流行着武士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