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节
作者:
津股巡览 更新:2021-12-25 18:20 字数:4762
2。各地相继起义
六镇起义 六镇是沿长城一线之北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位置南北交错,是北魏为防御柔然等漠北民族而设立的。镇将和镇兵都是鲜卑族人。另有镇民,为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居民以及内地因犯罪而发配北边的人等。这里的生活条件本来就很艰苦,镇兵和镇民又受镇将和各族豪酋的残酷剥削和奴役,生活更加痛苦。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柔然南侵,怀荒镇兵、民缺少食粮,请求镇将开仓发粮,以便抵御柔然。镇将拒绝开仓,兵、民异常愤怒,随聚众捕杀镇将,举行起义。次年春,沃野镇镇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也聚众杀镇将起义,其他各镇的兵、民纷起响应,一时北边都处于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形势之下。
北魏朝廷屡派军队前往镇压,都遭到失败。正光六年春,北魏统治者勾结柔然主阿那瓌(guī龟)联合镇压起义军。阿那瓌以十万大军进攻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拔陵战斗不利,率众渡过黄河南移,当时尚有众二十余万人。不幸为北魏军所截击,起义军大败。破六韩拔陵被杀,起义失败。河北起义 在破六韩拔陵失败以后,他的二十万兵民都成为北魏官府的俘虏,被官府分散安置到定(治今河北定县)、冀(治今冀县)、瀛(治今河间)三州就食。当时河北连年遭受水旱之灾,人民四处逃散。这些被俘的兵民前来,更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困难。于是,这年八年,柔玄镇兵杜洛周率领被俘兵民在上谷(治今怀来县大古城)起义,安州(治今隆化)一带的戍兵两万多人和汉族人民群起响应。次年(孝昌二年,526年)四月,大败魏军于蓟城(今北京城西南)北。十一月,攻破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逮捕魏幽州刺史王延年及行台常景,声威大振。孝昌二年初,怀朔镇兵鲜于修礼亦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起义,六镇余众和汉族农民纷起响应。八月,鲜于修礼死,部众在怀朔镇将出身的葛荣率领下继续战斗,曾击杀魏章武王元融。葛荣自称天子,国号齐。这时,杜洛周和葛荣两支起义军所向披靡,已控制了今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可是葛荣怀有个人野心,于武泰元年(528年)二月杀杜洛周,吞并了杜洛周的部众。九月,葛荣在滏口(今磁县西北)为魏柱国大将军尔朱荣击败被俘,在洛阳就义,余众败散。山东起义 在河北大起义期间,河北地区约有二十多万汉族流民逃到了青州(治今山东益都)一带,他们生活无着,饱受当地官僚、地主的欺凌。公元528年(孝庄帝建义元年)六月,邢杲领导河北流民在北海(治今潍坊市西南)起义,山东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部众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邢杲自称汉王。邢杲是河间(今河北献县)大地主,曾任北魏幽州北平府主簿,后随流民到青州。他起义后,曾攻占光州(今山东掖县)等地。次年,为北魏上党王、大将军元天穆所败,邢杲投降,在洛阳被杀,起义失败。关陇起义 六镇起义不久,关陇地区也发生了各族人民大起义。这里的起义军主要有两支,一由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敕勒族①酋长胡琛率领,一由原秦州城兵、羌人莫折大提率领。胡琛是响应破六韩拔陵起兵的,自称高平王,遣军进攻豳(今甘肃宁县)、夏(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北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三州。他死后,部众由万俟(mò qí末其)丑奴率领。丑奴为鲜卑族人(亦说匈奴别部)。他攻占魏的东秦州(今甘肃夭水),复围攻岐州(今陕西凤翔),自称天子。公元530年(孝庄帝永安三年),丑奴为尔朱天光击败被俘,在洛阳就义。莫折大提起兵后,自称秦王。他派兵攻破高平镇,杀镇将赫连略和行台高元荣,不久病死。其子莫折念生继续率众战斗。念生自称天子,国号秦。在攻占岐州时,杀北魏都督元志和岐州刺史裴芬之等,一度攻占潼关,威胁洛阳。后来念生为叛徒所杀,所部并入万俟丑奴的领导下,又战斗了三年,最后失败。
3。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是鲜卑、匈奴、敕勒、氐、羌、汉族的民族联合大起义,共同反抗北魏鲜卑族统治集团和汉族大地主阶级而进行的阶级斗争。起义或战斗地区遍及北魏全境,斗争十分残酷。主要意义有如下三点:一、这次大起义,攻陷了许多州、郡,杀死了许多北魏的贵族、重要将军、官僚,摧毁了许多政府机构,使北魏王朝的黑暗腐朽的统治濒于崩溃。二、这次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各少数民族的贵族首领,亦沉重打击了汉族地主,调整了土地占有关系,改善了劳动人民的人身隶属关系或社会地位,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三、这次各族人民联合大起义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阶级斗争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各民族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这次大规模的共同斗争的过程中,改善了民族关系,加深了民族之间的了解,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五、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各族人民大起义给予北魏统治集团以沉重打击,也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孝明帝武泰元年(528年),战争方炽,可是胡太后却毒死己子孝明帝元诩(Xǔ许),另立宗室三岁小儿元钊为帝,自掌大权。尔朱荣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借口,率兵南渡黄河,进攻洛阳,将胡太后和元钊小皇帝一并投入黄河溺死,又杀王公卿士一千余人,这就是“河阴之变”。另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孝庄帝杀尔朱荣,尔朱荣之侄尔朱兆又杀孝庄帝,另立元恭为帝,是为节闵帝。尔朱荣的大将高欢于普泰二年(532年)四月,打败尔朱兆,杀节闵帝,另立元脩为帝,是为孝武帝,欢自为大丞相,总揽大权。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逃向关中,投靠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从此北魏分裂为东、西两国。
1。东魏 北齐
东魏 高欢,原籍渤海郡蓨(tiāo挑)县(今河北景县),世居怀朔镇,为兵户,是鲜卑化的汉人。他所立元善见才十一岁。高欢将国都自洛阳迁至邺(治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史称“东魏”,控制着洛阳以东的疆域,高欢掌大权。东魏时期,在长期战乱之后,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仍很紧张。高欢一再设法调和这种关系。他对“诸勋贵掠夺百姓者”采取宥容的态度。他说:“诸勋人身犯锋镝,百死一生,虽或贪鄙,所取者大,岂可同之常人也!”又经常讲缓和民族矛盾的话。对鲜卑人说:“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陵之?”对汉人说:“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何为疾之?”①这些作法在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及调和民族关系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高欢执政十六年,于公元550年病死,其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而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亦称高齐。北齐 北齐在河清三年(564年),再次颁行均田令。均田制基本上和北魏的相同。均田令规定:“一夫受露田八十亩,妇四十亩。”②授田数较北魏加倍,是为了休耕。又每丁给永业二十亩,为桑田,规定用来种植桑、榆、枣树等,不在还受之限。农民授田只限于此数;可是又规定:“奴婢依良人”,“奴婢受田者,北齐帝系表(550—577年)
亲王止三百人,嗣王止二百人,第二品嗣王已下及庶姓王止一百五十人,正三品已上及皇宗止一百人,七品已上限止八十人,八品已下至庶人限止六十人。”①按照这样一个标准,贵族、官僚、地主们仅以奴婢之名合法领受的田地,其数量已极大了。所以必然出现“强弱相凌,恃势侵夺,富有连畛(zhěn诊)亘陌,贫无立锥之地”②的局面。公元559年,高洋死,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长期激烈的权力之争,政治黑暗,赋税徭役一再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也很严重。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出兵北齐,俘齐帝高纬(时已让位给子恒),北齐亡。
2。西魏 北周
西魏 北魏孝武帝于公元534年逃到关中,依靠宇文泰。宇文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汉化的鲜卑族,曾参加河北大起义。后投降尔朱荣,并在尔朱军中参加镇压关陇起义军。只有几年的时间,他全部控制了关陇地区。孝武帝逃到长安,他于当年十二月将孝武帝毒死,另立宗室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以长安为都城,史称“西魏”,控制着洛阳以西地区。宇文泰自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掌大权。宇文泰以鲜卑族原有的部落兵制为基础,建立府兵制,共有二十四军,分别由六柱国率领,总统于宇文泰。军士另立户籍,与民户有别。公元556年,宇文泰死,其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称天王,国号周,史称北周,亦称宇文周。北周 宇文觉即帝位不久,为其堂兄宇文护杀死。公元560年,宇文邕为帝,是为武帝,宇文护仍掌大权。572年,宇文邕杀宇文护,亲自掌权。
周武帝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他掌权后,做了许多改革,如整顿吏治,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地主,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积极训练军队。他还发动对佛、道二教的打击,烧毁大量佛像和佛经,强制三百余万僧尼还俗,寺院占有的大量田地被没收,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要向国家纳税服役。周武帝的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北周的人力、财力和军力。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出兵灭北齐。至此,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的上游,都由北周统一了。杨坚代周 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后,次年病死,太子宇文赟(yūn晕)即位,是为宣帝,时年二十岁。宣帝骄横狂妄,荒淫无度,重用亲信,大杀异己。搜天下美女充实后宫,整日沉湎(miǎn免)于酒色,不理政事。他于即位之次年,就传位给七岁的儿子宇文阐(chǎn产),自为太上皇帝,称天元皇帝;又次年即病死。宇文阐继位,是为静帝。宣帝皇后之父杨坚以假黄钺、左大丞相总理朝政①。杨坚祖上为弘农杨氏,是著名的世家大族。后居武川镇,累世有功于北魏王朝。其父杨忠在西魏时,屡有战功,赐姓普六茹氏。北周代魏,进位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杨坚以父功,十五岁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后袭父封随国公。在灭齐时,立有大功。坚之妻为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之女,坚之长女为宣帝之皇后。所以坚在宣帝时,已官高极大,“位望益隆”①。杨坚辅政,曾引起宇文氏贵族和皇亲国戚的疑忌,有的曾起兵反对,但都被镇压下去。杨坚在掌权后,进行了许多改革,《隋书·高祖纪》(上)说他“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这时,周取消左、右丞相之制,以杨坚为大丞相,又加大冢宰之称号。十二月,进爵为王。次年(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废静帝自立,国号隋②。从此,北朝结束,隋朝开始。
复习题:1。“五胡”是指哪些民族?“十六国”是指哪些国家?* 2。略述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3。简述北魏寺院经济的状况。* 4。北魏末年发生过哪几支人民大起义?这些起义有什么重要意义?5。高欢执政时期东魏的政局怎样?重要名词:* 刘曜石勒石虎王猛* 魏孝文帝冯太后* 杜洛周葛荣* 破六韩拔陵* 尔朱荣* 宇文泰* 高欢* 宗主都护九品混通* 均田制* 三长制六镇
…① 十六国为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和夏。 ① 愍帝以秦王即帝位,都长安,改元建兴。 ② 《晋书》卷五《愍帝纪》。大半:半数以上,三分之二。 ③ 《魏书》卷九五《刘聪传》附《刘曜传》。 ④ 《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下)。 ① 《太平御览》卷一二○引《十六国春秋·后赵录》。 ② 《晋书》卷一○七《石季龙载记》(下)。 ① 《太平御览》卷三三四引《十六国春秋》。 ① 以上均引自《晋书》一一三《苻坚载记》(上)。 ① 《魏书》卷八三上《外戚传·贺讷传》。 ① 《魏书》卷四下《恭宗景穆帝纪》。 ② 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 ③ 《魏书》卷八四《儒林列传·序》。 ①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旧制,民间所织绢布,皆幅广二尺二寸、长四十尺为一匹”。 ②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③ 《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纪》(上)。三老为乡邑小吏。 ① 《魏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