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
津股巡览 更新:2021-12-25 18:20 字数:4734
三、文化艺术:商朝统治者为了他们的政治或生活的需要,强迫一大批奴隶脱离体力劳动,专门从事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工作,创造了辉煌的商代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奠定了基础。甲骨文 商代已有文字,现在已发现的文字资料都是商代后期的遗物。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今人称之为甲骨文。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在少量铜器上亦铸有一些文字,称为铜器铭文。甲骨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商统治者非常迷信,凡遇祭祀、征伐、田猎、疾病、农业的丰歉、天气的阴晴风雨等大事,都要用占卜的方法询问鬼神。每次占卜,要将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都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章。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文献资料。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约有十万多片,所记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四千五百字左右,今已确认者约有两千字左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将汉字按其构造分为六种,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谓之“六书”。甲骨文虽仍以象形为主,但基本上具备六书。如象形:■、鱼,■、月;指事:■、上、■、下;会意:■、明,■、涉;形声:■、河,■、鸡。有些卜辞的文字整齐,笔画均匀,刻技熟练,字形美观,足证此种文字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了。卜辞一篇约四、五十字,最长的有百字左右。铜器铭文长的有四、五十字,短的只有一、二字或五、六字。天文、历法 商代已有了早期的天文学。在甲骨文中已有鸟星、火星等星名。这两个星是测定春分和夏至两季节的重要标志。甲骨文中还有关于日蚀、月蚀、风、雨、云、雷等记录。商代的历法已相当完善,为阴阳合历,以太阴(月)纪月,以太阳纪年,用闰月调整季节。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年终置闰,叫做十三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商代后期,也在年中置闰。用干支纪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合,六十日为一个周期。在甲骨文中发现有完整的干支表,这是我国最早的干支记录。甲骨文中还有“今春”、“今秋”和“日至”等记载,当时已有季节划分,可能已有了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商代的天文学和历法的进步,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艺术 商代的艺术已相当发展,尤以造型艺术最为突出。多数作品是雕在各种实用器物上,也有专供观赏之用的。商代前期的铜器和部分陶器上,往往刻有精美的花纹,而以带有浓厚的神秘意味的饕餮(tāotiè涛帖)纹作为整个花纹的主体,再用云雷纹等点缀其间,壮丽大方。商代后期,青铜艺术进一步发展,花纹增多。除饕餮纹外,还有夔纹、羊纹、鹿头纹、牛头纹、虎纹、鸮纹、蝉纹、人面纹等,造型庄严匀称,且富于变化。其他用玉、石、角、骨、牙等质料雕成的作品也很好。在妇好墓出土的四百件玉石制品中,有各种立体或浮雕像,如有全身人像、人头像,有的跪坐戴冠,腰束宽带;有的赤足盘发,裸体文身;还有的一面是男像,另一面是女像。动物制品有虎、豹、熊、象、牛、羊、马、猴、狗、兔等兽类,有鹤、鸮、鹅、鸽等鸟类,还有龙、凤和龟、蛙、蝉、鱼、螳螂等。这些制品都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四、商朝的灭亡:奴隶主的残暴统治商朝后期,绝大多数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对待奴隶十分残酷。例如商王常用人祭祀祖先、鬼神。一次用人祭要杀奴隶数十人至数百人,最多达五百人。有的奴隶被砍头、焚烧、宰割或活埋。如用火烧死女奴以求雨,将女奴投入水中以祭神等。奴隶主还用人殉葬。少的用一二人,多的用数十人,二三百人,最多达四百多人。安阳武官村的商王陵墓仅在墓室与墓道内已发现殉人七十九个。殉人有大人、小孩;有男人、女人。生活奢侈的事例极多。妇好墓的殉葬品多达一千四百多件,仅青铜器就有四百多件,其中多数为酒器。商纣王(帝辛)“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①又大修离宫别馆,作“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大小贵族无不沉湎于酒色。于是对平民和奴隶们的剥削和奴役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激化。《尚书·微子》曰:“小民方兴,并为敌仇。”奴隶们和破产平民们的反抗斗争在发展。周武王伐纣 商朝后期,除了统治者生活腐朽、统治残酷以外,还连年对外进行战争。纣王之父帝乙征夷方达二年之久。他死后,纣王即位,更大规模地对夷方用兵,几乎将国内青壮年都征发出去。国内矛盾加剧。这时渭水流域的周族已建国,而且日益强大,乘商国内空虚之机,发兵进攻商的别都朝(zhāo招)歌(今河南淇县)。纣王将俘来的夷人编成军队迎战,在朝歌南郊牧野大败,自焚而死。商朝建国六百余年,至此灭亡。我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也至此基本结束。
复习题:1。商代的青铜工艺怎样?*2。甲骨文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中国古文字的创造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3。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重要名词:契*汤*盘庚 商纣王 司母戊鼎 *甲骨文…① 成汤:即汤、商汤,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唐、大乙汤。 ① 商迁殷后,国号亦称殷。商代亦称殷代、商殷或殷商。 ① 《史记》卷三《殷本纪》。
第三编(上) 封建领主制社会(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第三章 西周春秋战国(前11世纪——前221年) 我国的封建社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西周至战国,为封建领主制社会,或谓之农奴制社会;第二阶段,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至清朝鸦片战争之前,为封建地主制社会。周武王灭商,我国古代史上的奴隶制时代基本结束,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即封建领主制(亦称农奴制)阶段开始。这一社会阶段经历了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时期,至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这一社会阶段才告结束,时长约八百年。此后,中国的历史进入封建地主制阶段。 第一节 西 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西周的建立:周族的兴起 周族原居于今陕西渭水中游以北,是戎族的一支。传说有邰(tái台)氏之女名姜原,踩了“巨人”的脚印而生弃,弃是周族的始祖。学术界认为,此时周族可能以熊为图腾,并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弃善于经营农业,为尧的农师。舜封他于邰(今陕西武功),号后稷,以姬为姓。弃的四世孙公刘时,迁居于豳(bīn宾,今陕西旬邑),社会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公刘之后又九世,传到古公亶(dǎn胆)父,为了躲避戎、狄的侵扰,又率领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周原一带的土地较肥沃,适宜耕种,周族在这里定居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发生了,贫富分化日益显著,阶级也在形成之中。《史记·周本纪》曰:“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这说明了早期的国家组织已经产生。古公亶父被后世尊为太王。这时的周族尚臣服于商,接受商的封号。但由于势力日益强大,和商也有矛盾。古公亶父死,子季历立,季历后被商王文丁所杀①。季历之子昌立,商封之为西伯,后世上谥号为文王。文王也曾被商纣王囚于羑(yǒu友)里(今河南汤阴县),后又被放回。文王治岐 关于周文王这时所行制度,《孟子·梁惠王》(下)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②“耕者九一”就是说当时已行“井田”制度,封建贵族对广大农奴进行劳役地租剥削,地租率约为耕作面积的十分之一。“仕者世禄”就是以农奴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治上层建筑——世卿世禄制度。这时的周人已进入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封建领主制社会,或谓之封建农奴制社会。周自迁岐以后,与商的往来关系较多,从商文化中吸收了不少对周有用的东西。其中极重要的一项,就是文字。一九七七年,考古工作者在周原的一组宫殿遗址中,发现占卜用的甲骨一万五千余片,其中有文字的为一百七十片,计五百八十字左右,字数最多的一片有三十字。字体有的较多用刚劲的直笔,有的较多圆笔,契刻的技巧都很熟练。占卜事项也与商相同,为祭祀、征伐、田猎、祈年等。因当时周臣服于商,也有记商王入周境田猎之事的。③在这里还发现了一批器物,内有铜镞,玉削、青釉硬陶豆及其他陶器。此时周族已掌握了铸造青铜的技术。周文王治岐时,周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很迅速,武力也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邻近许多小国或戎狄部落,后又将国都迁至崇(今西安沣水西),改崇为丰。此时周虽在名义上仍服从于商朝,其势力却已构成对商的严重威胁。武王伐纣 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是为武王,迁都于镐(hào号,今沣水东)。丰、镐隔水相临,同为都城。这时,商忙于对东夷用兵,损耗很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周武王乘机联合庸、蜀、羌、髳(máo矛)、微、卢、彭、濮等族或方国①,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一战打败纣王。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周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正式建立。周公东征 周武王灭商以后,对商的残余势力实行羁縻政策。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②,为诸侯,利用他统治商的遗民。又将商的王畿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自殷(今河南安阳)以东为卫,由管叔鲜驻守;殷都以西为啵▂ōng雍,亦作庸),由蔡叔度驻守;殷都以北为邶(bèi背),由霍叔处驻守。三叔都是武王之弟,其任务是监督武庚和商的遗民,史称“三监”③。武庚表面上臣服于周,但时刻想复辟旧国。周武王灭商才两年,即因病死去。其子成王继位,年龄很小,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篡权,便与武庚勾结,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公率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杀掉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又在洛水北岸修建雒邑(今河南洛阳)①,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从此以后,周对黄河下游的控制比较牢固。后来,其势力又向外扩展,其疆域西到今甘肃东部,东到海滨,南到淮水流域,北到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南部。②二、政治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西周灭商之后,基本上废除了商朝的奴隶占有制度,将封建领主制(农奴制)推行于全国。国王(天子)是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又是最高政治统治者。因之,《诗·小雅·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当时最高原则,一切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都是在这一最高原则的指导下制定或行事。学术界称这时的土地所有制为封建土地国有制。西周的封建领主制基本上是一种封建家长制统治。主要特点有三:(1)周王以家长制君临天下,是最高统治者;(2)政治制度与宗法制度相结合;(3)对土地的占有与对人民的统治相结合。王位世袭制 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此制度是与宗法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其嫡长子为宗子,是王位继承者,称世子;庶子为小宗,周王封其为诸侯,或留在中央为卿、大夫。诸侯、卿大夫或士,各为本支的大宗,其嫡长子为职禄继承者;庶子为小宗,再分封。此小宗又为本支的大宗。如此推演无穷。周王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所以称“天子”。①这是“君权神授”观念。六官制 西周的中央官制,由于缺乏资料,还不很清楚。据《周礼》记载,周有六官,亦称六卿。为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冢宰就是宰相,统率百官,辅佐天子。司徒管土地和人民,宗伯管王族事务,司马管军事,司寇管刑法,司空管公共工程。其他文献和金文中还记有一些重要官名。有文官,也有武官。这些官员统称为卿大夫或士,都由大小贵族充当,父死子继。官员都以采邑为俸禄,采邑在王畿内②,亦世袭。这就是“仕者世禄”,或谓之“世卿世禄”制。此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周王室有三支军队:一为虎贲,是王室的禁卫军;二为周六师,是国家主力军,由周人组成,驻在京师丰镐一带,称西六师;三为殷八师,由商遗民组成,主要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