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空白协议书      更新:2021-12-04 15:43      字数:4747
  ”憨儿,来一下。“
  正在院子里劈柴的大儿子仕德,听到娘的喊声,放下斧头,奔到屋里:”娘,叫我有事?“
  ”这镯子,你三弟忘了带。快快赶路给他送去吧。“
  ”娘。“仕德感到为难了,”他们走了快一顿饭的工夫啦,让俺咋赶得上呢?再说,他要是不要呢?“
  ”叫你去你就去嘛!不去怎么知道他不要。翻山走小路不就近啦!“娘的话,不容他再作迟疑。
  大儿子仕德只好接过娘手中的银镯,换上了一双布鞋,匆匆上路了。
  夕阳西下,森林、山野又升起了蓝色的雾,雾气弥漫着,好似老天放下一个巨大的青纱幕幔,把天空、高山和大地统统遮掩起来。在天空潜伏的乌云也乘机向山顶挤压下来,像和那雾幔争夺着一席之地。在云和地、云和雾交接处奔跑着的仕德,已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他紧赶慢跑脚不停息,不觉十几里山路已在脚下走过,直到天将黄昏的时候,才在田铺村附近的车店里找到了弟弟丑伢。
  ”哥,是你!“丑伢有些吃惊。
  ”三弟,你不该把镯子丢在家里!娘发火了,非让俺给你送来不可。“仕德擦了一把汗,从袖筒里取出镯子递给丑伢。
  ”俺不要。“弟弟嗔怪着哥哥,”你不会说俺不要吗?真是个死心眼!“
  ”俺说了,娘不依嘛!“仕德有苦难言。
  兄弟俩推让了许久,丑伢看到自己不接,仕德就不走,无奈只好接过镯子,长叹一声,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噗噜噜地滚落下来。
  看到这情景,就连坐在一旁的老僧师也禁不住为这母子之情所感动。
  ◎为救师,许世友甘当贵妇人的踏马石
  这天晚上,师徒二人送走了世友的哥哥仕德,在大车店昏暗的油灯下,欣赏了一会儿银镯,然后便上床歇息了。第二天天色将亮,师父高义唤醒了熟睡中的小世友,又匆匆赶路了。
  大别山的初春,暖中带有寒意。太阳照射到的地方暖洋洋的,背荫处却还隐匿着残冬的微寒。特别是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小北风嗖嗖地刮着,似钢针刺脸入骨。可他们翻过云峰,从山南转入山北,小世友却看到了另一番天地,只见山北积雪还覆盖着少有人迹的山路,玉树银花,远天近山,呈一色银白。这时他才理解那首流传的民谣:
  山南绿荫荫,山北雪银银。
  同是大别山,为何不同仁?
  师父高义看到小世友禁不住打了个寒噤,身子也颤抖起来,赶忙打开红包袱,为他取出一件衣服,帮他穿在身上。二人踏着薄雪,伴着”吱吱“作响的声音,向山下走去。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了一深一浅的两行脚印儿。
  还没有走出大别山的余峰,娘塞在世友包袱里的几个菜团和鸡蛋早已进肚了。此后,师徒二人便沿路卖艺,走走停停。世友为师父鸣锣开场,师父在场上耍拳卖艺,为两人挣些吃的和盘缠。他们就这样走走演演,演演走走,三个月已过,路程却还未走完一半。
  这是一个暴风雨的黄昏,师徒二人来到了淮河岸边。
  风怒吼着,撕扯着衣裙;雨劈头盖脸地抽打着他们又饥又寒的身躯;平静的河水,激起了浑浊的波浪。天连水,水连天,天地被迷迷蒙蒙的雨水连成一片。
  ”师父,这河中没有船,咱们怎么办?“
  ”那我们先到前边树林里避避雨,挡挡风寒吧。“
  小世友搀扶着师父,踉踉跄跄来到了柳树林,二人依树而坐。这树身虽然粗大,但叶子却小而稀疏,哪能挡雨避风呢!
  雨水落在脸上,像条小河,刷刷下流。小世友紧闭双唇,生怕老天爷毫不吝啬地把他肚子灌饱。
  ”徒儿,冷吧?“师父关切地问。
  ”不冷!“世友咬咬发紫的嘴唇。
  不冷是假,冷又有什么办法呢?小世友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八十高龄的师父。这时,他见师父脸色发青,嘴唇发紫,牙齿打颤,说道:”师父,咱们还是找个村子住下,改天再过河吧!“
  ”这里是有名的马家洼,村子比较稀。只有顺河岸东去十八里有个龙泉寨的村子。要去,那里还近些。“师父高义牙齿打颤哆哆嗦嗦地说。
  风更狂了,雨更大了。
  师徒二人偎依着,好不容易来到龙泉寨,找到了一个破庙住下来。
  小世友帮师父脱掉路上被雨水打湿的衣服,让他躺在土台上。然后架起柴火,烘干衣服。当他把干衣服放在师父脑头时,碰到了师父的额头,他吃了一惊,那额头滚烫滚烫的。
  ”师父,你发烧了!“他喊叫师父,师父却双目紧闭,昏迷不醒。往日力大如牛的师父,今日却像死了一般。他害怕了,伏在师父身上呜呜地哭起来。好一会儿,师父矇矇眬眬地听到了哭声,慢慢地睁开双眼,说:”好孩子,莫要哭。我的病不要紧,喝碗开水,出出汗就好了,佛主会保佑我平安无事的。快去给我取碗水来。“
  小世友擦擦泪,向村子跑去。
  师父高义一连喝了三碗白开水,直到第二天凌晨,大汗未出,高烧未退。
  师父自己也感到奇怪!这可如何是好呢?
  ”药。“小世友想起了药。可是钱从哪里来呢?无奈中,他想起了娘给的银镯,便和师父商量说。
  ”师父,把镯子当了,抓剂药吧?“
  ”镯子不能当!那是你家的传家宝啊!“师父喘了一口气,”要不,我衣袋里还有几个碎铜钱,就用它抓剂药吧。“
  ”好,俺就去。“世友翻出师父的衣服,取出零钱,向离村十五里的集镇跑去。
  太阳移到头顶,青龙镇赶集的人还没有散,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小世友手攥铜钱,在人群中冲冲撞撞,穿过大街,向前走。
  哟!大街尽头的草坪上围着一圈人,这是在看什么?
  真吓人!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面前放着一只大竹篓,竹篓里装的全是蛇呀!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各种各样花纹的,大大小小都有。这些蛇,像被触怒了似的,昂起头,吐出尖尖的血红的舌头,向四周呼呼地喷气。
  小世友无心观看,绕过人群,挤进集市中心广场,找到药店,向店老板叙说了师父的病情,店老板放下药书,随即开出药方,递给了二掌柜交钱付药。
  ”两串铜钱。“二掌柜扒拉一下算盘珠,扫视了一下还没柜台高的小世友喊道。
  小世友抬起手腕,把攥得紧紧的碎铜钱放在柜台上。二掌柜扒拉一下,点了点,道:”小兄弟,这钱还差一个铜板哩!“
  ”差一个铜板!“许世友额上沁出了汗珠,”师傅,俺手中就带这么多铜板,救人救命,看在俺师父落难的面上,能不能少收一个铜板?“
  ”不行不行,药店没有这个先例,你还是另想办法吧!“二掌柜把铜钱随手一推。
  世友自知钱不够,便又挪步去求那位开药方的老板:”老板,俺求求你,你就给个人情吧!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老板望了望衣着破烂的小丑伢,没作声,接着又去埋头看手中的药书。
  ”怎么办呢?“真是一个小钱难倒了英雄汉。心急如火的世友,攥着铜板,走出店门。
  街上人来人往,哪一张面孔都是陌生的。天啊!难道今天真要绝俺师父的生路。
  在这嘈杂的人群中,小世友钻动着,来到街头,幻觉中的铜钱在他眼前闪动着。
  可真正映在他面前的是一群乞丐龟缩在街头。他们衣着褴褛,满身汗渍腥臭,身上布满蚊蝇,就像盖着一层带斑点的黑布一样。有一个只盖着一张莲叶入睡的贫民,他身旁的竹篮内,唯一的一个破碗还是空空的。他睡得正香。正是这当儿,洋人的高头大马突然闯了过来,踏碎了乞丐的梦。那骑在大马上的洋人含混地吼叫着,压根就不想让人们听懂他的叫唤。霎时间,把个风平浪静的街头,搅得尘土飞扬,鸡飞狗跳。一阵鞭打抽得那些乞丐四下逃窜。那鞭子抽着乞丐,也抽着小世友的心--一颗中国儿童纯洁善良的心!那骑马的洋人在前面不远的一家高台阶下收缰勒马。大门开启处,闪出一位阔太太,由洋人陪同,莲步点点,下了台阶。
  ”夫人,快上马吧!“那骑马的洋人叩首作揖。
  ”这叫我咋上呢?“贵妇人娇滴滴地道。
  ”踩马凳没带,你就将就着吧。“那陪同的洋人歉意地说道。
  可叹那贵妇人是吃雪花团儿的,光长肥肉不长骨,个儿太矮,一连几次都没有登上马鞍,从马屁股上溜了下来,招来过路行人的围观。旁边的洋人又不肯在大庭广众之下屈身相助,便向周围的众人喝道:”谁能屈身,让太太踏上一脚,上去马背,两个铜板就赏给谁!“
  围观者哗然。
  ”俺来!“这声音干净利索。
  正处在筹措无门、心急如火的小世友,挺胸走过来。他虽然对洋人疾恶如仇,但是此时此刻,师父的病要紧!
  他走到马前,咬紧牙关向贵妇人屈下身子。这黑白颠倒的时代,命运之神竟如此惩罚他、捉弄他,使他变成了夫人的”垫脚石“。
  贵妇人上了高头大马,喝开人群,扬长而去。
  ”拿钱!“小世友伸出手,理直气壮。
  ”给。“盛气凌人的洋人,把脸朝天一仰,随手从裤兜里掏出一把铜钱扔在小世友脚前,转身走上台阶。
  ”呸!狗日的!“小世友终于憋不住了,骂了起来,那环眼里射出了两溜火星。
  那洋人听了,知道小孩儿是在骂他,马上驻足,回首审视着小世友。小世友也不示弱,以牙还牙,以目还目。这下更激怒了洋人,他上前去扇小世友的耳光。小世友一没躲闪,二没还手,三没啼哭。此时,他认为躲避有失中国人的尊严,还手是不聪明的表现,啼哭那更是无能和软弱。他坚信中国人决不都是无能之辈,只等将来,只等将来。
  身遭一阵毒打之后,小世友站起身,想着师父还在病中,他不能在这里久留,于是,躬身只捡起一个铜板,匆匆向药铺跑去,付了钱,抓了药,赶回龙泉寨。
  老僧师高义吃了药,大汗淋漓。当天夜里,病情就有了好转。世友高兴了,紧锁的盾头顿时舒展开了。但在高兴之中,他却忘不了贵妇人的一脚、洋人的几记耳光。只是他宁愿把这仇恨永远深深埋在心底,也不愿把这一切告诉师父高义。
  ◎山道弯弯,少林在望
  师徒二人离开龙泉寨,北渡淮河、沙河,披星戴月,向五岳中的嵩山奔去。月余,临近了嵩山脚下。那名扬中外的少林寺就在嵩山的怀抱中。
  少林寺虽然在望,路还在脚下宛转延伸。
  许世友的心已似河里的浪花蹦跳翻滚,像山上的小鸟在跳舞歌唱。他那双聪颖的眼睛里,闪着希望的火花。
  天在黎明前,往往最黑暗。师徒二人愈临近少林寺生活愈困难,因为当地人对少林的奇功棍技早已熟知不鲜。卖艺已不能糊口,二人只好乞讨,可常常是甩一天的脚板,爬一天的大山,饿一天的肚子。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许世友的肚子虽然久经饥饿的考验,但长途跋涉中的饥饿,同在家里的饥饿也还不是一个滋味儿。在家里饿慌了可以躺在床上不动弹,心烧火燎时还能喝口水,而在旅途中则找不到在家时对付饥饿的那种”妙法“了。
  ”师父,俺爱听书听唱看武打,你就给俺讲段少林的故事吧!“饥饿难耐的小世友提出了这个要求,分明是想分散对饥饿的注意力。
  ”好。“师父是个聪明人,他理解小世友的心情,抿了抿干裂的嘴唇,讲起少林寺来。
  少林古寺,又名天下第一古刹,是北魏孝文帝为接待印度高僧师跋陀而建立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因为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在漫长的岁月中,少林寺培养出了一批批武艺娴熟的弟子。
  师父讲着,小世友插言问道:”师父,当初你是怎样来到少林寺的?“
  ”说起来话长。我也是和你一样,家中无米下锅,无布遮身。我十一岁那年,霪雨连绵,洪水泛滥,黄河突然决口,淹没了家乡的五州四府十八县。全家六口人,趴在一根檩子上被洪水冲了三天,才漂上岸来。后来,全家人又回到了故乡。房倒屋塌,粮食冲走。全家只好沿村乞讨,讨饭路过少林寺的时候,父亲就把我送到了寺院,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了。“
  ”那你家中还有亲人吗?“许世友关切地问。
  ”后来,我只回过一次家。亲人全都饿死了。“
  许世友听罢心里很难过。他深情地望着师父,顿时觉得师父那么仁慈可爱。
  师徒二人来到青云山脚下的时候,夕阳已给大山镶上了金边。
  ”师父,咱们还是歇歇脚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