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节
作者:
美丽心点 更新:2021-10-11 20:51 字数:4775
诸经之疝也。《难经》云。五藏谓之疝。六府谓之瘕。又云。男子谓之疝。女子谓之瘕。《病源论》云。阴
气积于内。复为寒气所加。故使营卫不调。血气虚弱。故风冷入于腹内而成疝也。疝者痛也。或小腹痛。不得
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绕脐痛。自汗出。或冷气逆上抢心腹。令人心痛。或里急而肠痛。此诸候非一。故云诸
疝也。《病源论》又云。七疝者。厥逆心痛。足寒。诸饮食吐不下。名曰厥疝。腹中气乍满。心下尽痛。气
积如臂。名曰 疝。寒饮即胁下腹中尽痛。名曰寒疝。腹中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腹中痛在脐左旁。名曰
盘疝。腹痛在右脐下有积聚。名曰 疝。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名曰野狼疝。皆由血气虚弱。饮食寒温不调
之所生也。《录验方》七疝丸。治前七疝证。方用(人参、桔梗、黄芩、细辛、干姜、蜀椒、当归、芍药、浓朴、
乌头各五分。)凡十物。治下筛和。以白蜜丸。如梧子大。食先服四丸。日三。不知稍增。禁生鱼猪肉。按
《僧深方》有八物。(桔梗、细辛、桂心、芍药、浓朴、黄芩各一两半、蜀椒二两半、乌喙二合。)服三丸。
日三。范汪方有十二物。(蜀椒五分、干姜、浓朴、黄芩、细辛、芍药各四分、桔梗二分、乌喙、茈胡、
茯苓、丹皮各一分、桂心二分。)先 食。以酒服七丸。日三。张子和因有筋、水、狐、 、气、血、寒、
七疝之名。与《病源论》以
厥、 、寒、气、盘、 、野狼、为七疝。其病名与证候多不相同。特将张氏七疝病状及疗法。汇录于下。以备
参考。
筋疝者。即《经》之疝瘕。《病源》谓之 疝。有因房劳及服壮阳邪方得之。其证阴囊肿胀。或溃或痛。
而里急筋缩。或茎中痛。甚则兼痒。或挺纵不收。小腹热痛。出白物如精。随溺而下。宜治肝经湿热。以龙胆
泻肝汤加减。丹溪谓内郁湿热之证。用乌头栀子汤。(乌头末、山栀子。)
水疝者。即《经》之 疝。得
之酒醉使内。过劳汗出而遇风。寒湿之气。聚于囊中。其证囊肿而痛。阴汗时出。或囊肿如水晶。或囊痒搔之
出黄水。或小腹按之有水声。由寒湿乘虚下注。故内宜逐水之剂下之。如禹功散。(黑丑、茴香、为末。)加
肉桂末。或加生姜汁木香汁调服一二钱。或用胃苓汤。外宜用漏针去水法。
狐疝者。(狐则昼出穴溺、夜入穴
不溺、此疝出入与狐相类、故名。)《经》云。肝所生病为狐疝。其状如仰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
如狐之上下出入无定也。与气疝同。宜逐气温经之药。如《金匮》蜘蛛散。(蜘蛛十四枚微炒、桂心五分、共
为末、白汤调服。)或酒煮当归丸。(当归、附子、茴香、川楝子、丁香、木香、玄胡、全蝎为末、酒和丸酒
下。)治之。
疝者。得之地气卑湿所生。其证阴囊肿而如斗。不痒不痛。甚则溃流脓水。二便涩滞。宜辛香
燥利之方。如荔枝散。(荔枝核、沉香、大茴香、小茴香、木香、川楝子、青盐、共为末。)三层茴香丸。
(大茴香、川楝子、沙参、木香各一两、为末、饭糊丸、每服三钱、空心盐汤下、此第一层服完、照前方加
荜茇一两、槟榔五钱、丸法服法如前、此第二层再不愈、服第三层、即前二方、加入茯苓四两、附子一两、丸
法服法如前、此方虽数十年之久、囊肿如升如斗、皆可除根。)或香附散。(香附、青皮、二味为末。)或越
鞠丸。加茯苓皮、海藻、昆布、白术、泽泻等治之。
气疝者。其证上连肾俞。下及阴囊。偏坠而痛或不痛。此得之忿怒号哭。气郁而胀。悒郁不泄故也。内服辛香
利气。如气疝饮。(吴萸、炒川连、人参、白术、白芍、陈皮、甘草、生姜。)聚香饮子。(乳香、沉香、
檀香、藿香、木香、丁香、广郁金、乌药、桔梗、延胡、肉桂、甘草、姜、枣。)外治以微针出气。而愈更速。
婴儿患此者。名胎疝。因父阴痿。强力入房。或父素有疝疾。或母怀孕。悒郁不伸。皆能致此。惟灸筑宾穴
(穴在内踝上 分中阴维之 。)可消。大抵睾丸偏坠。有大小左右之不同。在左因怒气伤肝。外寒内郁。在
右因肾气亏损。湿痰食滞。皆使真气不升。客邪下陷故也。又有阴虚偏坠一证。用一味龟板为末。茴香煎汤送
下。如不应。乃入厥阴也。加醋炒蝎尾三分更效。
血疝者。得之盛暑入房。气血失道。渗入脬囊。留而不去。或情欲太浓。当泄不泄而成。其状如黄瓜。
在小腹两傍。横骨两端约纹中。结成痈肿。脓少血多。俗名便痈。宜调气通瘀为治。如当归尾、赤芍、牛膝
梢、延胡、木香、五灵脂、鼠粪、乳香、没药、人中白、郁李仁肉等味治之。寒疝者。得之坐卧湿地。及寒月
涉水。或坐卧砖石。或当风凉处使内过劳。其证阴囊冷。结硬如石。阴茎不举。如控睾丸而痛。久不愈。则
无子。宜辛热散寒。以吴茱萸加附子汤。(吴茱萸、附子、人参、姜枣。)《短剧方》。治寒疝心痛如刺。绕
脐绞痛。用蜀椒、附子、干姜、半夏、粳米、大枣、甘草等治之。若疝气在小腹左右。久不愈。而聚坠者。
高丽昆布一斤。米泔浸去咸味。切细煮烂。和以盐醋、生姜、橘皮、花椒、粉、作 服。
小肠气。奔豚偏坠。及小腹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大人小儿均宜用(胡芦巴八钱、小茴香六钱、巴
戟肉炮乌头各二钱、川楝子四钱、淡吴萸五钱。并炒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钱许、淡盐汤下、日三服。)
凡外疝掣引肿冷。用大荔枝核十枚。炒焦黑存性。小茴香二钱。炮川乌一钱。研细酒调。空腹温服。凡小肠疝
气。阴囊偏坠或肿大。得热称快。小便清白。内无渴热者。用生姜切薄片。铺凑板上。上堆蕲艾一尖丛。
点火烧之。候将完。即连姜并艾。捣极烂。盛生菜叶内。随手兜托于肾囊。更护以棉絮。令其坐定。
初时其冷如冰。须臾便热。直至有汗自愈。此法甚验。弗轻视之。
【廉勘】疝气虽有因虚而得者。不可以虚而骤补。《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故必先涤蓄邪。然后补之。至有虚甚迫痛。上为呕逆。或下有遗精者。此邪实正虚之甚。恐补之无益。
泻之则正气愈虚。幸而获生者鲜矣。总之内外邪气所感。攻于脏腑。则为腹中之疝。会于阴器。则为睾丸
之疝。李士材云。疝之为病。受热则挺纵不收。受寒则腹中牵引作痛。因湿则胀满重坠。因虚则其痛必轻。
在血分不移。在气分多动。患左丸者。痛多肿少。患右丸者。痛少肿多。其论甚确。王肯堂云。疝与小
肠气、膀胱气不同。小肠气。小肠之病。膀胱气。膀胱之病。疝气。肝经之病。疝必睾丸先痛。次连小
腹。次攻胸胁。有自下而上之象。小肠气者。脐傍钓痛。连及腰脊。或绕脐走注。少腹攻刺。若膀胱气。
在毛际之上。则小腹之分肿痛。不得小便是也。又有肾气。脐下绕身撮急。周身皆痛。便数而清。诸脉洪
缓。惟肾脉弦急。宜肾气丸。及酒煮当归丸治之。三证之发。必从腹而下及睾丸。有自上而下之可辨也。
因小肠膀胱。并于厥阴之经。所以受病连及于肝。亦控引睾丸而痛。然只是二经之病。不可以为疝也。
又有木肾一症。外肾则坚硬顽痹。不痛不痒。阴茎不垂。常如麻木。便溺之时。闷胀不顺。此因肾虚。
而沉寒痼冷凝滞其间。先当温散温利。以泄其邪。如二妙丸、加肉桂、吴萸、半夏、茯苓之类。亦有囊痒
不已。甚则疙瘩顽麻。破流脂水。谓之肾囊风证。是由肝经风湿。宜敷药。或薰洗以治之。宜蛇床子、
绣球花。或大叶杨柳。煎汤。乘热薰洗。再以蚯蚓焙为末。掺之即愈。如无脂水。以井水调敷。或吴萸
煎汤薰洗。若但阴囊开花。以枸橘七枚。煎汤薰洗。三日可愈。
【炳章按】疝气初病在气分之间。聚则塞痛。高突攻冲。散则鸣响。上嗳气。下泄气而休。宜青木香散。
(青木香、槟榔各二钱、川楝子三钱、淡吴萸、炮川乌、小茴香各一钱、乌药、橘核、木通各钱半、
降香八分、公丁香四分、食盐少许、生研为末、以酒水各半、葱白五枚、煎汤调送之、少顷再进、一日三
服)最效。若 疝水疝。因败精恶血结气凝湿。伏风积在阴囊所致。延及胀大、麻木、钓痛、奔突等候。
宜七制金铃子丸。(大川楝子四十九个、分七处、每处七个。各以酒浸胀取起、俟干、秤小茴香五钱、
阿魏三钱、破故纸三钱、黑丑三钱、槟榔三钱、巴豆肉十四粒去衣、斑蝥十四个去头足各以炒川楝子
七个、炒至焦黑为度、惟巴豆斑蝥、炒后拣去不用、余药与川楝子共研末、再加肉桂、广木香、香附各
三钱、合为细末、酒面糊为丸、梧子大、空心每服三十丸、青盐汤送下、日一服。)二方皆屡经效验。
故附录之。亦有因春温风温时毒喉痧。先发热自汗。曾经发颐。误用凉遏。余毒由少阳循经。传入厥
阴。下流睾丸。亦偏坠肿痛。形似疝气。宜疏通血络。以鲜生地五钱、捣豆豉二钱。黑山栀、延胡索
各二钱。土贝母二钱。川楝子三个。蝉衣钱半。苏木、红花各八分、赤芍钱半、丹皮二钱。桃仁十四粒。
水煎服。此证甚多。是方亦验。古今方书多未载。特附志之。
第九章·伤寒夹证
第十三节·夹痨伤寒
属性:(一名伤寒夹虚痨)
【因】痨之一症。皆因气虚怯弱之人。困乏劳伤之后。中气不足。下流肝肾。阴火独旺则发热头痛。
营卫失守。则恶风恶寒。或兼感风寒。内外生热。其势更剧。
【证】头痛发热。或肌肤壮热。恶风恶寒。须渴引饮。日晡转甚。或昼夜不息。证似阳明白虎。
但脉不长实洪数为异。或气短而烦。气高而喘。怠惰嗜卧。而四肢不收。自汗不敛。而口不知味。亦有
阴火沸腾。歇息凉处。阳气抑遏而不行。无以卫外。故不任风寒。与外感相似。惟气息短促。懒言困倦
有别。凡元气不足。而心火独旺。上乘阳分。
则头痛口渴。烦躁肌热。脉虽洪大。重按无力。名曰热中。若脾胃久虚。阳气衰少。则骨乏无力。足不
任身。不渴不烦。而多溺多汗。脉盛大而涩。名曰寒中。阴病则胃冷恶心。饮食难化。痰涎倦怠。溏
泻溺多。阳病则口干声哑。咽痛心烦。嗜味燥结溺赤。蒸上则喘咳痰血。唇焦面红。耳鸣目眩。
肺痿肺痈。蒸中则胁肋疼胀。肢体倦怠。多食易饥。善食消瘦。蒸下则阳强盗汗。腰痛脚 。燥结便闭。
淋浊遗精。盖思虑劳倦。外感等症则伤阳。伤于阳者。病必自上而下也。色欲醉饱。内伤等症则伤阴。
伤于阴者。病必自下而上也。自上而下者。先伤乎气。故一损损于肺。而病在声息肤腠。肺主皮毛。
故皮聚毛落。二损损于心。而病在血脉颜色。心主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
胃。而病在饮食不调。胃主肌肉。故肌肉消瘦。饮食不润肌肤。四损损于肝。而病为螈 疼痛。肝主筋。
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肾。肾主骨。故骨痿不能起于床。肾司二便。故二便不禁。此先伤乎阳。
后及乎阴。阳竭于下。则孤阴无以独存。而不可为也。自下而上者。先伤乎精。故一损于肾。而病
为泉源干涸。二损于肝。而病为血动筋枯。三损于脾。而病为痰涎壅盛。四损于心。而病为神魂失守。
五损于肺。而病为短气喘呼。此先伤乎阴。后及乎阳。阴竭于上。则孤阳无以独存。而不可为也。
然二者之损。又皆以脾胃为生死之大关。盖脾胃者。土也。万物之本也。若上过乎此。则传肝传肾
不可治矣。下过乎此。则传心传肺。不可治矣。故曰心肺损而神衰。肝肾损而形敝。脾胃损而饮食不
归血气。迨其传变已深。而希望回生。不亦戛戛乎其难哉。
【脉】内伤从内而出。故右脉阔大。外感从外而入。故左脉浮盛。平人脉大为劳。脉虚极亦为劳。
内伤劳倦。豁大不禁。若损胃气。则隐而难寻。劳损之脉。或弦或大。大而无力为阳虚。甚则脉细。
弦而无力为阴虚。甚则脉数。
大者易治。血气未竭。犹可敛而正之。弦者难治。血气已耗。挽回补救需难。尺脉洪大。为阴虚火旺。左细
右劲。为正虚邪盛。脉细而数。或濡而散者。皆不治。
【治】外感风寒。是伤其形。内伤脾胃。乃伤其气。伤其形为有余。有余可泻。伤其气为不足。不足当
补。故汗之、吐之、消之、皆泻也。温之、和之、养之、调之、皆补也。如虚劳兼挟外感。宜扶正祛邪而治之。
大抵劳伤脾胃。兼夹外感。以补中益气汤。随六经见证。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