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节
作者:
美丽心点 更新:2021-10-11 20:51 字数:4780
景所谓面戴阳。下虚故也。急急温通回阳。通脉四逆汤主之。(三)下寒上热。热在膈
脘。水在肠中。心下痞硬。嗳腐食臭。腹中雷鸣下利。医误吐之。遂致水食入口即吐。
复认作热结旁流。更逆以下。从此下利不止。舌苔黄白相兼。脉弦而涩。此寒格于下。
热拒于上。火逆水泻之错杂证也。当清上热开寒格为君。佐以益气健胃。先与生姜泻心
汤去甘草。(生姜汁一小匙、冲、干姜六分、姜半夏三钱、川连八分、青子芩钱半。米
炒潞党参二钱、大红枣四枚劈)加淡竹茹(三钱)枇杷叶(五钱,去毛筋炒黄)。止其吐
。继与乌梅丸。(乌梅肉三十个、干姜一两、川连一两六钱、细辛、淡附片、桂枝、川
柏、潞党参各六钱、炒川椒、当归各四钱各研细末、加醋与蜜、共杵二千下、丸如
梧桐子大、先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食臭等)。止其利。(四)
上寒下热。水结胸胁。热结在肠。呕吐清水。或吐黄黑浊饮。饥不欲食。食则吐蛔。肢
厥心悸。腹痛热泻。泻而不畅。或便脓血。里急后重。溲短赤热。舌苔前半白滑。后根
黄腻而浓。脉右弦迟。左沉弦数。此寒格于上。热结于下。水逆火郁之错杂证也。法当
先逐其水。蠲饮万灵汤主之。继则清肝泄热。加味白头翁汤主之。
x以上太阴。少阴厥阴。各脏变证。皆伤寒邪从水火合化之传变也。x
就予所验。凡太阳伤寒。其邪有但传少阳阳明而止者。有不传少阳阳明。越传三阴者。各随其人之
体质阴阳。脏腑寒热。从火化者为热证。从水化者为寒证。从水火合化者。则为寒热错
杂之证。医者能审其阴阳盛衰。寒热虚实。为之温凉补泻于其间。对证发药随机应变。
心灵手敏。庶可以治伤寒变证矣。若拘守朱南阳传经为热。直中为寒。则执一不通。活
人者适以杀人。良可慨焉。
【秀按】此节论伤寒传变证。抉择原论之精华。补助仲景之缺略。发明火化、水化
、水火合化三端。独出心裁。非经验宏富者不能道。学人当奉为准绳。
【廉勘】四时皆有伤寒。惟冬三月乃寒水司令。较三时之寒为独盛。故前哲以冬月
感寒即病者。为正伤寒。非谓春夏秋并无伤寒也。医者苟能求原确实。辨证清楚。用药
自不泥于时令矣。所最误人者。一切时感证。古人皆谓之伤寒。遂致后世只知伤寒。且
但知温散发汗。若温热暑湿诸病。随时感发。并不由于风寒诱起者。自当辛凉开达。芳
淡清化。对病定方。奈医家病家。无不通称曰伤寒。一见此等方药。即斥为凉遏。世俗
竟成为习惯。以致冤死载涂。不得不归咎于创始者之定名失实也。至循经传递。太阳由
阳明而少阳。而太阴。而少阴。而厥阴。自临证经验以来。千万人中实无一人。无怪南
方无真伤寒之说。若照俞氏所论。经验上数见不鲜。可谓知所取舍。不为古人所欺。但
予犹有怀疑者。伤寒一证。轻则用葱白香豉汤加味。重则用苏羌达表汤加减。或用麻黄
汤减其用量。往往一汗即解。热退身凉而愈。何至于缠绵床席。传变有如斯之多。变证
轻重如斯之不一耶。推原其故。半由因循失治。半由纵横杂治。或由别兼他邪。或由另
夹宿病。或由素禀阴虚多火。或由素体阳虚多湿。或由素性嗜好太多。或由素情忧怒无
常。有此种种原因。故变证层出不穷。方法亦随机策应。俞氏特立火化水化水火合化三
端。已握传变之主脑。然后审定各人之特性素因。再将气候。风土。寒热燥
湿。老幼男女等之各异。及其体质强弱、脏性阴阳,与夫生活状态、旧病有无等关系。
辨其经络脏腑之外候。断其寒热虚实之真相。以决方剂。虽多引用成方。略为加减。而
信手拈来。适中病情。细绎其诊察之法。大抵以头项背腰之变化察表。以面目九窍之变
化察里。以血脉睛舌之变化。察其病势之安危。断其病机之吉凶。予平日研求。服膺叶
法。旁参众法以补助之。兹将叶天士先生伤寒看法及其治例。节述于后。为初学作导线
。(一)凡看伤寒。先观两目。黑白分明者内无热。目视不明者里有热。(二)看唇舌
。唇红而润者内无热。唇干而焦者里热重。若舌白滑者表未解。舌黄者热渐深。舌黑者
热已剧。(三)审胸腹。胸满而痛者为结胸。不痛者为痞气。如未经下而有之。上焦痰
水也。已经下而有之。误下坏证也。腹中痛硬者燥粪。脐下痛硬者燥粪与蓄血。脐间动
跃或痛。上冲于心者冲气。腹中响。气下趋者欲作泻。燥粪者小便不利。脐下如疙瘩状
。蓄血者小便利。脐下如怀孕状。(四)问口渴否。渴不饮水者邪在表。渴饮水多者内
热甚。漱水不欲咽者欲作衄。(五)凡治伤寒。先辨表里。不论日数。但有头疼身痛。
怕风恶寒。脉来浮紧浮数。皆是表证。虽有便难。小便不利。亦当先解其表。后攻其里
。脉浮紧者为正伤寒。宜用辛温之药以发之。浮数者为寒包火。宜用辛凉之药以解之。
既有腹疼吐利。溺白或赤。脉来沉弱沉滑。皆是里证。间有恶风怕冷。亦当先治其里。
后解其表。脉沉弱者为中寒证。宜用辛热之药以温之。沉滑者为里热证。宜用苦寒之药
以攻之。如病在表而反下。则邪乘虚入里。微为痞气结胸。甚为肠滑洞泄。此皆误下坏
证。在里反汗。则表益虚而里益实。轻为衄血斑黄。重为痉厥亡阳。此皆误汗坏证。凡
服汗药。如一剂无汗。再与之。复无汗。此营卫乏绝。当养阴辅正而再汗之。三治无汗者
死。凡服下药。先燥后溏者已解。如但利清水而无燥粪。痞满如故者未解。再下之。三
下不通者液枯肠燥。当镇润之。通者生。不通者死。(六)详辨阴阳。初起时。头疼身
痛。发热恶寒。脉来浮紧浮大。即是阳经之表证也。此后烦躁作渴。纯热无寒。便闭溺
热。即是阳经传入阳腑之热证也。脉虽沉伏。不可误作阴证
治。如初起时。脐腹绞痛。肢厥唇青。脉来沉迟沉微。即是直中阴经之寒证也。虽面赤
烦躁。不可误作阳证治。阳证宜汗宜透。宜清宜下。阴证宜温宜补。其大要也。然亦有
辨。阳证而其体素虚。不胜下。下之太过。忽然脐腹绞痛。洞泄不止。手足厥逆。此阳
证而转为阴证也。急温之。阴证而其体素热。勿过温。温之太过。忽然烦躁大渴。自汗
昏谵。二便不通。此阴证而转为阳证也。速清之。(七)凡伤寒得死证。脉尚可治者。
弃证从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八)凡伤寒得死脉。证有可治者。弃脉从证。表急
解之。里急攻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总之定其名。分其经。审其证。察其脉。明表
里。识阴阳。度虚实。知标本。此八者。为治伤寒之要诀也。
第七章·伤寒本证
第三节·两感伤寒
属性:(内经与伤寒序例皆谓之两感于寒)
【因】身受阴寒之气。口食生冷之物。表里俱伤者为两感。其病多发于夏令夜间。
因人多贪凉。喜食冰水瓜果故耳。
【证】头疼体痛。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少气懒言。手足微冷。虽身热亦不渴。下
利清谷。甚则两脚筋吊。舌苔白而嫩滑。甚或灰而淡白。或灰黑腻苔。舌质嫩滑湿润。
【脉】沉而迟。甚则沉微。沉为邪陷。迟为寒凝。微则阳气欲绝。此朱丹溪所谓表
里皆寒。难分经络。无热可散。温补自解。不急治。去生甚远是也。
【治】素问谓两感于寒者必死。不治。仲景谓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朱南阳谓宜
先救里。以四逆汤。后救
表。以桂枝汤。然就余所验。禀有虚实。感有浅深。虚而感之深者必死。实而感之浅者可治
。法当先温其里。附子理中汤加公丁香(二十支)煨肉果(钱半)。俟里温阳回。则下利
止而手足转温。若犹头身俱痛。恶寒筋急者。则以桂枝加附子汤。温通阳气以解表。表
解而胃口不开者。则以香砂二陈汤。温运中阳以健胃。其病自愈。
【秀按】两感伤寒。夏月最多。后贤皆名曰中寒。世俗又谓之吊脚痧。多死于挑痧
及香散痧药。目击心伤。俞君参用丹溪南阳两家治法。确是对症良方。然则两感证亦有
可治之道。不可遽必其死也。
【廉勘】两感伤寒一症。俞氏求原固确。惟救里救表。其间先后缓急。当消息之。
如下利不止。肢冷筋吊者。则先救里。若下利尚微。足筋不吊。而头身剧痛。发热恶寒
者。宜先解表。随证权变可也。
第七章·伤寒本证
第四节·伏气伤寒
属性:(古人名肾伤寒)
【因】朱奉议云。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足少阴经。始不觉病。旬
月乃发。此病古方谓之肾伤寒。就余所验。多由于其人好色。色欲伤肾。肾经先虚。故
偶感暴寒之气。得以伏匿于其经。古称肾伤寒者以此。但其病有一。二因肾主水。水性
寒。伏气从阴化者多。故病多阳虚伏阴。一因两肾之间有命门。其中虽藏阴精。而却含
真火。火性热。伏气从阳化者多。故病多阴中伏阳。
【证】伏阴者身虽大热。反欲得衣。面赤戴阳。足冷蜷卧。先咽痛。继即下利。甚则
肢厥自汗。烦躁不得眠。舌苔虽黑。却浮胖而滋润不枯。伏阳者身虽大寒。反不欲近衣
。胸满恶心。头痛脊疼。指末虽冷。而内热烦躁。舌苔绛底浮白。甚或嫩红胖大。
【脉】浮取洪大而数。略按则软而无力。重按即空大而散。此热在皮肤。寒在骨髓
。陶节庵所谓阳虚伏阴是也。若六脉沉伏不见。深按至骨。却似牢而有力。此寒在皮肤
。热在骨髓。许学士所谓阴中伏阳是也。
【治】伏阴证当大剂温补以救其本。反佐童便凉通以滋其标。先与加味金匮肾气汤
。浓煎冷服。俟阳虚证退。继以桂枝橘皮汤。温调营卫以和表。朱南阳但用半夏桂甘汤
。固属病深药浅。谓病只二日便瘥。更未免轻视此证。陶氏主用局方五积散。中有麻黄
、苍芷。深恐大汗亡阳。香燥劫阴。阴阳两伤。必死不治。伏阳证当遵许氏破阴达阳法
。使水升火降。得汗而解。重用破阴丹(阿硫黄、水银各五钱,熔结成砂、加青陈皮、
各二钱半各为细末、面糊丸、如桐子大。)百粒。冷盐汤下。服后若烦躁狂热。手足
躁扰。此伏阳外达也。不必惊慌。须臾神定而睡。汗出热退而病除矣。或用来复丹
(阿硫黄、玄精石、牙硝各一两、橘红、青皮、五灵脂各二钱、醒糊丸)。钱半至
二钱。热童便下。小便连解青黑色。其热亦退。盖少阴与太阳为表里。破阴丹使伏阳从
足太阳经外泄。来复丹使伏阳从足太阳腑下泄。方虽不同。而交通阴阳之功则一。终以
育阴养胃法调理收功。
【秀按】肾伤寒一证。予见时医误汗误清。治无不死。许叔微所谓伤寒偏死下虚人
是也。俞氏断其证有阳虚伏阴。阴中伏阳两路。分际极清。治法亦食古而化。足补长沙
之未备。
【廉勘】俞氏所用两路方药。虽皆是对病真方。然处今之世。医家固不敢遵用。病
家亦不肯信服。盖世俗执定伤寒无补法。此种谬见。早经印入脑筋。俗见难除。积习难
返。古今同慨。岂独一伏气伤寒为然哉。此笃志好学人。所以有时废书而三叹也。
第七章·伤寒本证
第五节·阴证伤寒
属性:(内经名中寒。即直中阴经真寒证。)
【因】其人胃肾阳虚。内寒先生。外寒后中。如内经曰。阴盛生内寒。因厥气上逆
。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泄。不泄则溢气去。寒独留。留则血凝。血凝则脉不通。故中寒。
中寒者。寒邪猝时直中阴经。阴邪横发而暴也。病较伤寒为尤甚。当分三阴经证为首要
。
【证】寒中太阴者。初起即怕寒战栗。头不痛。身不热。口不渴。便四肢厥。
上吐下利。脘满腹疼。小便不利。舌苔白滑带灰。甚或灰而滑腻。灰而淡白。寒中少
阴者。初起恶寒厥冷。蜷卧不渴。心下胀满。小腹绞疼。下利澄澈清冷。水多粪少。
小便白或淡黄。甚则面赤烦躁。欲坐井中。身有微热。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少饮即脘
腹胀满。复不能饮。甚或咽痛气促。或郑声呃逆。舌苔淡白胖嫩。或苔虽灰黑。舌质嫩
滑湿润。或由淡白转黑。望之似有芒刺干裂之状。扪之则湿而滑。寒中厥阴者。初
起即手足厥冷。上吐涎沫。下利清水有生腥气。心下胀满。汤药入口即吐。手足指甲皆
青。恶寒战栗。甚则自汗淋漓。筋惕肉 。面赤戴阳。郁冒昏沉。舌卷囊缩。舌苔青滑
。或青紫而滑。或淡紫带青。色黯质滑。
【脉】寒中太阴。沉濡而迟。甚或沉濡而微。寒中少阴。脉沉而微。甚则
沉微欲绝。寒中厥阴。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