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
无组织 更新:2021-10-11 20:41 字数:4921
,举身俱痛,柴胡百合汤。
瘥后昏沉∶初愈错语少神,属气血虚。似疟,可微汗。日轻夜重,宜归、地、芍、参、 、麦
冬、知母。余热遗胞络,导赤各半汤。
劳复∶新瘥,略有劳烦,忧怒复病,小柴胡汤加减。复感风寒,微汗之。复见胸满,腹痛、大
便秘,微下之。犯房室(方见阴阳易,)但初病易治,病后元气已虚,易于感病而难治,患人多坏于此
。
食复∶脏腑受伤,脾胃尚弱,不能健运,多食触助余热,仍以小柴胡加山楂、神曲、麦芽、砂
仁消食。腹胀,枳实、浓朴、陈皮、白芍。
热入血室∶妇人冲脉为血海,得热则妄行,寒热作而似疟,昼静夜剧,如见鬼祟,小柴胡加丹
皮、赤芍,合四物(妇科。)未安,针灸期门。
胎前∶血能养胎,凉则固而热则行。热邪传里,护胎为主,药宜条芩、白术,兼清凉,毋活血
、毋耗气,则胎气无犯。外用井底泥、靛青、灶心土频敷脐腹。遇大满大实证、黄龙汤下。大黄可
,芒硝禁。
产后∶虽云产后宜补,如感冒风寒,仍宜主方轻表微汗,不可大汗。食积遇下证,大柴胡轻剂
攻之,邪去兼补。产后风邪易侵,谨防为要。
小儿伤寒∶治疗悉与大人同法,但剂轻小耳。(宜于幼科,伤寒参酌)伤寒阴、阳、表、里、虚、
实、寒、热,辩认不真,慎勿妄治。所谓不药为中医,病邪传尽,自能气复而安,误用药必死矣。
圣人悯生民病苦而医药兴,若不能精明至理而妄治,是不死于病而死于医药也。
卷之二伤寒
辩证大要
属性:头痛骨痛,身热恶寒属太阳,宜发散表邪;按其胸腹胀满,兼消导食积。如口燥鼻干,目痛,
不眠属阳明,宜解肌;胸宽而大便秘,宜攻下;如寒热口苦,胁痛耳聋属少阳,宜和解。如前一经
之证未罢,又见一经之证,名 病;如见两经之证,名二阳合病。如手足冷、脉沉,乃阴证也,尤
宜验舌色。伤寒切要分别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字,生死系焉。舌色红润属表,属阴,属寒,
属虚;舌干有苔属里,属阳,属热,属实。如舌青紫,阴寒也;泥色,虚极也。舌干白苔,邪初入
里也!黄苔热甚;黑苔如芒
刺或卷缩,极热也。凡面赤病炽,面目黄色,病已。舌无苔,结成干赤光皮,似煨熟猪肾,乃阳中
伏阴也。舌苔黑而湿滑者,脏结证也。舌苔黄燥,足冷脉沉,亦非纯阳证,切忌硝、黄。
卷之二伤寒
察脉大要
属性:伤寒之脉,浮、大、动、滑、数属阳;沉、涩、弱、弦、微属阴。阴证见阳脉者生,阳证见阴
脉者死。外感、内伤之脉最宜察,人迎紧盛受风寒,气口紧盛伤饮食。初病脉浮紧有力,为伤寒;
初病脉浮缓无力,为伤风。有不浮者,一手无脉曰单伏;有不浮者,两手无脉曰双伏。略有头疼发
热,表证悉具,即当主方发汗,乃证书不凭脉也。有热邪传里,脉必沉,沉滑有力为里实,沉滑无
力为里虚。间有脉沉微无力者,但口渴便秘,身大热,手足温,实热证悉具,亦当大柴胡汤微下也
。阴证脉沉迟,微细无力,为虚,为寒,为脏病,宜甘温补益或辛热温散。阳证脉浮洪、实数有力
,为实、为热,为胃腑病,宜甘寒清解或苦寒下泄。虚证脉浮芤,细数无力,为表虚,宜参、 、
桂、芍以实表;沉涩微弱无力,为里寒,宜参、术、姜、桂、附子温里。实证脉洪大、滑数有力,
如斑狂谵语之证,为在经,宜三黄石膏汤或白虎汤清利。若便秘,舌苔之证为在腑,宜服大柴胡汤
或承气汤攻下。
卷之二伤寒
用药大法
属性:初感发热,头疼骨痛,项强,拘急,恶心,有食积,先宜淡盐汤吐之。不吐药兼消导,浓盖卧
,腿足裹,烘极暖,次服药。
x主方x (羌活冲和汤) 羌活 苍术(各一钱半) 防风 川芎 白芷 黄芩(各一钱) 生地黄(一
钱) 甘草(七分) 北细辛(五分)
上加生姜三片,葱头三个,水煎二次,热服。取汗出至足,即愈。天凉减生地黄、黄芩,加紫
苏一钱;胸满有食积加山楂(二钱)、麦芽(一钱)、神曲(六分);夏月大热,主方加石膏(三钱、)
知母(一钱五分。)
脉浮紧,无汗恶寒,属寒伤荣,宜发表散邪,出汗安,根据主方。脉浮缓,有汗恶风,属风伤卫
,宜实表疏邪,止汗安,根据加减。
减苍术、葱,加白术(一钱半、)枣(二枚);微汗,苍、白(各一钱)同用;汗多,去苍加
黄(蜜炒,钱半;)有食,楂、芽、曲;汗不止,加桂枝(五分)、芍药(一钱。)上二方,春分后
至霜降用。如霜降后天暖,亦用。
冬月正伤寒,脉浮紧,无汗恶寒,头疼骨痛,发热,宜发汗,麻黄汤。减苍术、生地、黄芩、
细辛,加麻黄(二钱)、桂枝(三分)、杏仁(一钱)、升麻(五分)、姜、葱、楂、茅、曲。食
不消,将所伤之物烧灰服,更用葱熨(见后)。
冬月正伤风,脉浮缓,有汗恶风,头痛脊强,发热,宜止汗,桂枝汤。减苍、地、芩、辛、葱
,加桂枝(五分)、赤芍(一钱)、白术(一钱)、枣(二枚)、楂、芽、曲。上二方,霜降后至春分用。如春分后
天寒及有微汗,麻(七分)、桂(三分。)
两感伤寒,因日传阴阳两经,表里俱病,故为死证,冲和灵宝饮。主方减苍术、葱,加柴胡、
葛根、石膏、枣(二枚),黑豆(一撮),煎服,取微汗。次根据两感论调治。
凡服麻黄、桂枝药,面赤身痒,汗不出者,用紫苏、姜、葱煎汤热饮助汗。已有汗,切勿过表。
前发表四方服后,头疼骨痛、拘急皆减,惟热未尽退,四时可接服柴葛解肌汤疏余邪退热,则
不传阳明、少阳也。如再有余热,宜小柴胡汤加减清之。胸犹未宽,加黄连、枳实、栝蒌仁,兼姜
、葱熨。切勿早用大黄,必待胸中食积消化,俟下至脐腹间,方可攻之。如邪热渐传阳明,口大渴
,热不解,如神白虎汤。若胸宽,惟脐腹硬痛,大便秘,宜大柴胡汤下之。甚至热邪传入阳明之本
,大渴引饮,舌上白苔渐变黄黑,谵言狂乱,扬手掷足,揭去衣被,唇焦睛红,小便赤短,大便秘
结;或直泄清水,乃协热自利,旁流秽汁,肠中燥屎未下,宜六一顺气汤。小便不通,五苓散合六
一散加栀子、灯心。若燥硬宿粪以下,热虽减未清,小柴胡加减。热甚者,凉膈散、黄连解毒汤之
类退余热。有伏阴证及妇人邪传冲任血海,舌如煨熟猪腰子,服小柴胡、凉膈散之类。如不效,宜
归地养荣汤滋养。有虚人病至七、八日,忽发寒战,悚身大冷,乃邪正相攻,急宜浓盖,火烘极暖
,用生姜数两捣细,泡汤一壶,放病患怀中频饮,以助正胜邪去,汗出热除。如多日犹大热大渴舌
苔,服诸退热药不效,为过经不解,名坏证,宜鳖甲散、归地养荣汤调理。如病已退、神昏懒言、
短气无力,参、 、归、地、白术、茯苓、麦冬、五味、枣仁、远志之类补益气血、安养心神,健
脾助胃。随余证加减。如暴感风寒轻浅之证,以十神汤至参苏饮八方采用亦可。又有发表药二、三
剂,汗不出,乃阳虚不能作,勿强发,宜再造饮。有身热头疼,不烦便躁,面赤饮水,不能入口,
名戴阳证,宜益元汤。无头疼恶寒,惟身热渴,大便黑,口无伦,邪传心脾,名挟血;如见祟,当
归活血汤。有头疼身热,恶寒微汗,身痛,腿脚酸疼无力,沉倦脉空,误发
大汗为害,此名劳力感寒,宜调荣养卫汤。有因过发汗出不止,宜温经益元汤。患人叉手冒胸,寻
衣摸床,乃热乘肺经,宜升阳散火汤。病后无热,二便清利,神思渐昏,不语或独语,目赤唇焦,
不饮水,与稀粥则咽,乃邪传心经,导赤各半汤。
卷之二伤寒
伤寒方法(通计一百二十)
属性:x主方x (总合七方)治足太阳膀胱经,初感春温、夏热、秋湿、冬寒等证。散邪发表随证用∶
大青龙汤、加味麻黄汤、加味桂枝汤、羌活冲和汤、桂麻各半汤、冲和灵宝饮。
x十神汤x 时令不正,瘟疫妄行,发热头疼,咳嗽无汗,阴阳两感。
麻黄 川芎 甘草(各八分) 干姜 紫苏 升麻 赤芍(各一钱) 白芷 陈皮 香附 (各六分)
姜五、葱三,煎服取汗。
x不换金正气散x 伤寒岚瘴,商旅远方,不伏水土,霍乱吐泻诸证。
苍术 陈皮 藿香 半夏 浓朴(制。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x神术散x 四时伤寒发热,头疼项强,咳嗽鼻塞等证。
苍术(钱半) 羌活 白芷 川芎 本(各七分) 甘草 北细辛(各五分)
上加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热服取汗。
x香苏饮x 伤寒、疫疠、时气,胸满呕逆。
紫苏 香附子 陈皮(各二钱) 甘草(七分)上加姜、枣,水煎服。
x对金饮x (即平胃散) 风寒湿气,岚瘴雾露,霍乱吐泻,不服水土,腹满胀闷等证。
苍术(八两) 浓朴 陈皮(各六两) 甘草(四两)
上加木香、砂仁尤佳。为末,姜枣汤或煎服。
x冲和散x 寒温不常,阴晴时作,客途旅邸,将理失常,头疼拘急。
苍术(三两) 荆芥 甘草(各七钱)为末,每三钱,姜枣汤下,煎亦可。
x败毒散x 四时不正之气,天行疫疠,妊妇伤寒(方见瘟疫主方。)
x参苏饮x 感冒风寒,发热头疼,咳嗽声重,流涕,有痰胸满(方见伤风)。
x大羌活汤x 治两感伤寒。
防风 羌活 独活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 白术 甘草(炙) 细辛(各五分) 知母 川芎 生地(各钱半。)
水煎热服。不解再服,见效则止。余证根据两感论。
x柴葛解肌汤x 服药汗出,表证已除,热犹未退,四时可接服此汤。
柴胡(二钱) 葛根 黄芩(各钱半) 羌活 白芷 芍药 桔梗(各一钱)甘草(五分)
上加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口渴加石膏;汗出不透彻,犹头疼骨痛,冬、春加麻黄,夏、
秋加紫苏;胸满加山楂、麦芽。
x小柴胡汤x 少阳寒热往来,口苦,胁痛耳聋,和解余热。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半夏 人参 甘草(各一钱) 姜、枣煎服。
x柴胡桂枝汤x 本方加桂枝。
x柴胡双解散x 本方加芍药、陈皮。小便涩,加茯苓;呕加姜汁、竹茹;胁痛加青皮;痰加栝
蒌、贝母;似疟加桂;渴加天粉、知母,甚加石膏;嗽加五味子、金沸草;胸满未可下,加枳实、
桔梗、黄连、栝蒌,效。少阳阳明合病,加葛根、芍药。
x如神白虎汤x 身热大渴,有汗不解,或汗后舌干,脉微洪、中 。
石膏(五钱) 知母(二钱) 甘草(一钱) 加麦冬(三钱) 栀子(钱半) 人参(七分)
五味子(十五粒,打)
加姜一、枣一、竹叶二十片。背寒,去栀,加天粉;心烦,竹茹。
x三黄石膏汤x 伤寒汗不畅,发热脉大,表里皆实,阳盛拂郁;或医谓汗后不解,复下之,致大
便频,小便涩,目红面赤,齿黄大渴;或以下脉数,身热拘急。解表清里。
石膏(五钱)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各一钱) 豆豉(半合) 麻黄(冬一钱,夏五分。)
水煎服,未效再服如神。汗下误治后,三焦生热,脉洪,谄语,喘息,鼻衄,热不懈,身目黄,
狂叫欲走,或过经坏证。
x三黄巨胜汤x 阳毒斑、狂、渴、目赤、脉大气喘,便燥,舌卷囊缩。
石膏汤去麻黄、豆豉,加大黄、芒硝、姜一、枣一,煎服。入泥渍水二匙。
x小陷胸汤x 小结胸胀闷,按之而痛。
栝蒌(三钱) 半夏(二钱) 黄连(钱半)
上先煎栝蒌,次入半夏、黄连煎,热服。口渴去半夏,加枳实。
x大陷胸汤x 大结胸满实,不按而痛,兼用熨法;或六乙顺气汤去甘草,加甘遂。
大黄(二钱) 芒硝(一钱) 甘遂末(一分)
水煎成,纳硝;滚一沸,入甘遂。分为二服,勿多服。
x大柴胡汤x 内实大便难,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有下证先用此。
柴胡(三钱) 黄芩 芍药(各二钱) 半夏 大黄(各一钱) 枳实(八分)
上加生姜五片,黑枣二枚,水煎热服。渴减半夏,加天花粉。
x调胃承气汤x 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用承气汤。先此。
大黄(一钱) 甘草 芒硝(各五分)
煎成去渣,入芒硝,滚一沸,服。
x小承气汤x 五、六日不大便,胸腹胀满,阳明无表证,潮热狂言。
大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