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作者:冷如冰      更新:2021-08-14 15:28      字数:4698
  然而,你美丽的倩影,动听的音韵,温馨的情怀,敬业精神,感人的事迹,不仅未随十年岁月流逝从脑中消失,反而愈益鲜明。
  祥龙腾飞
  一提起峨眉山,略知它的人们都会以喜悦的情愫述说着:
  峨眉山,雄、秀、幽、险。
  峨眉山,是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是生物、地质学研究中心和教学课堂。
  峨眉山,有文学家、诗人、画家、摄影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寺庙庄严肃穆,古朴典雅,僧人爱国。每年朝山居士万万千。
  峨眉山,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各级政府重视、领导几十万峨眉人艰若卓绝拼搏,开发建设使它走向辉煌,走向世界,成为旅游胜地。
  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批准峨眉山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1998年7月8日批准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相继又批准为首批优秀旅游城。更令世界刮目相看。
  这就够了吗?不,峨眉山还有丰富的水资源用以发电。黄湾乡龙洞村已成为峨眉山的电业工业窗口。
  一
  假如你站在峨眉山“零公里”以上雷洞坪以下海拔约2800米的山坳上,将视线移向山的西北隅,便见茫茫苍苍的山峦环绕着一个约10平方公里的平原。由于周高中低状似脚盆,素有“脚盆坝”之称。远眺环顾,山外有山,而属“脚盆坝”
  (龙洞)村域约有23平方公里面积。村里住着想430户人家,1400余人,与它毗邻的是洪雅县高庙,吴河等地,距峨眉城内35公里。
  “脚盆坝”何以名为“龙洞”?因为“盆底”东南隅有个深不可测又见不到源头的水沱。据传,从前“脚盆坝”有一条龙想去看看大渡河风光,又嫌峨眉山太高难爬难翻,决定凿个洞钻过去。刚一凿被违沱、普贤菩萨觉察到,怕影响峨眉山的稳固,就用拐杖在金顶狠狠拄了几十下,那龙转身朝洪雅河钻。到了洪雅河,觉得没有“脚盆坝”的气候温和,环境也不如“脚盆坝”优美。于是又返回来,还随身把雅鱼、瓦鱼也带了过来,它钻的无底洞叫“龙洞”。
  曾几何时,“脚盆坝”人觉得这个地名听起来有点闭气。自古人们把龙比作吉祥物或象征物。有人把黄河比作金龙,长江比作银龙,流光溢彩的珠江比作锦龙,黑龙江比作乌龙,把连绵起伏的苍山比作绿龙,把长城比作一条腾跃于边塞群山众谷间,游弋于历史长河洪波中硕大无朋的蛟龙;龙的象征就更多了,龙舟、龙井、龙宫、龙门、龙茶、龙眼果、龙眼酥、龙灯、龙泉、龙柱、龙王庙可以说只要你所向往的吉祥物都可带个“龙”字。“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这不,干脆把中国比作一条龙,中国人全是龙的传人。龙洞人想:我们“脚盆坝”既有个传奇的而美丽的龙洞,何不将“脚盆坝”改为龙洞村呢?
  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被淡忘而“龙洞村”随着时日增长越来越响亮。
  从此我们脚盆坝,既有个传奇而美丽的龙洞,何不将“脚盆坝”,改为“二洞村”呢?
  龙洞村不仅有竹木、药材、原煤,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在龙洞人的耳边哗哗流过了多少岁月,可他们没有想到利用它,只知肩挑背磨,将竹、竹麻、木,运往外乡、外县、外省,而自己却用竹篙、桐油、煤油照明,竹木、原煤作炊,连看一场电影也要派三、五个全劳力到三十余里外的县城搬运发电机。龙洞人生活艰难。
  龙洞人的路多凄迷,然而这重复的生活方式也会有突破的时候。在磋磨中,他们终于醒悟,既然我们有茫茫竹海,何不自己造纸卖而要为别人送原料!于是龙洞村各组都办起了造纸作坊。可要将竹海中一根根竹,制造成即使很不起眼的土纸,也不容易,至少要六、七十道工序。尤其是锯、刨、煮、捣等劳作极为艰辛。十八岁入党,二十二岁就当农业社社长,后又任村长的杨启森朝思暮想,怎样把乡亲父老从强度劳动中解放出来。也许是龙洞龙启开了他的心扉,没进过中学门的杨启森仅凭小学《自然》课本上所学的一点电知识,蓦地把水、发电、造纸联系在一起。可发电不仅要设备,还要专业人员。正在此时,县水电局下达通知,各村可派一人学水轮泵操作技术。
  杨启森如鱼得水,便派了村里唯一的初中毕业生刘大富。学习回村后于1966年,龙洞村开天辟地建起了水轮泵电站,后又将水轮泵改建为两台水轮机发电站,发电量450千瓦。然而犹如有了勺又没有了羹,电站投产后,纸却大垮价,造纸路已走不通,于是转为生活用电,终于结束了龙洞人用竹篙、桐油……照明的历史。1977年5月1日是龙洞人永远难忘的日子,电站建成剪彩庆祝,没有理想的会场,县乡领导暨全体村民,随意立在电站周围地埂、山坡上,欢呼雀跃,龙洞龙开始起飞了,全村沸腾,有的老村民忆往抚今激动得滴下了热泪。
  他们怎么不兴奋呢?万事开头难,老祖宗们连想也没敢想的事,今天成为现实。不容易啊,从领头燕杨启森苦苦思索,领导支持,统一思想,集资、勘测、施工,买设备,安装摸索的十年,拼搏的十年,磨难的十年。备料施工那段历程,谁能忘记,每天百多人背岩石风化沙,象一条巨龙在游动,漆黑的夜晚打着竹篙火把或手电运输的场面尤为壮美,象金龙在龙洞村熠熠生辉。安管道的正蹬和机窝,必须一次性完成,百余方混凝土全是人工搅拌。搅拌、施工连续几个昼夜不下火线,三餐也送到工地换着吃,衣裤湿透也来不及换,腰疼得象要断掉,身子象要散架,汗从额上往下淌,有的小伙累得流泪也咬牙挺着,不知是汗是泪。它是汗泪交融的苦泪。昨天的苦泪与今天的喜泪之间隔着多少磨砺!
  盏盏电灯照百家,灯光映着千张笑脸,劳动之余看电视。
  但他们不满足与药材、茶叶、竹木等方面的经营生活方式,也不满足于电的照明,他们要充分利用本村水利资源优势建立更大更多的电站,专以水电为龙头的多种经营道路。首先他们准备在水资源充足的曾板沱附近创建发电量2500千瓦以上的曾板沱电站。虽经批准,中途却有人作梗,说什么小小一个村只能建150千瓦以下电站。龙洞人并不气馁,继续按他们的既定方针思考。继续集资百余万元。有胆有识的杨启森一班人相位红灯之后必亮绿灯。1979年是个不平凡的春天,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给全国指出了方向,1980年,他老人家视察峨眉山后嘱咐:“峨眉山应停耕还林。”停耕还林后,龙洞人向何处去?别着急,他们不是已迈出步子么?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进了龙洞村,绿灯终于为搁了两年的曾板沱电站筹建工程打开。村民们的激情象冷却了的开水蓦然又沸腾起来;如突地拎开了水笼头,积压已久的水喷薄而出。一时间,村民们把多年积攒下来准备盖新房、娶媳妇、养老等专用款都投给了电站指挥部。九组的熊春兰靠丈夫给人挖煤打工供两个孩子读书,只好紧缩家里开支省吃俭用节约点钱投到电站,几年的时间,前后交了二十多次,好不容易才交了一万三千元;四组的杨玉珍孤身一人,扯草药卖点钱防老的,也全投到了电站。涓涓细流流成大海,众人拾柴火焰高。二十年来,龙洞村村民们共集资1650余万元,村组投股354万元,合计人民币1704万元。省地市乡各级政府鼎立支持并贷款1749万元,总共投资3453万元。现有固定资产3430万元。
  三
  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指引,各级领导支持。村领导一班人有魄力,吃苦耐劳,廉洁奉公,大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群众的积极性使龙洞村建站工程大踏步迈进。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几个电站几乎是同时摆开阵势。从1987年11月开始至1994年底,仅仅7年时间就建成曾板沱、李纸厂、岩湾、李河坝、杨茶房等五个电站投产。总共装机容量5610千瓦。1994年至1998年10月建成的王家山电站装机容量3830千瓦。1983年全村实现了小电气化。1988年并网送电;每年送电率占总量的91%以上。每年收电费264万元,上缴总数约40万元,占总额6.3%自用和损耗用电约占总量8%。我的读者看到这些数字,也许觉得枯燥,然而,这每一个数字都凝聚着龙洞人沉甸甸的汗滴或留下了他们深深足迹。为蓄水发电,龙洞人在海拔1850米距雷洞坪仅10公里的雷神湾修建了一万平方米的大水库。为修水库,他们花8个月的时间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劈出一条10公里的汽车道。凡从峨山旅游公路去各电站都修有这样的汽车道,总长达40余公里;为保持水的落差,每个电站的高山台上修有前池(即蓄水池)然后在悬崖壁上凌空两米高架起直径60公分至1米大口径,600至900米长的引水钢管。6个电站安装钢管总长近3000余米,为安管道得修比管道更长的水泥梯级便道,总计达3千余米,为使山上每一滴水都注入水库、前池或者直接流向水轮机,他们挖修渠道几千米长,共架高压线50余公里,低压线40余公里。
  如果说每个电站是龙头,晶莹剔透的前池是龙眼,那么一节连一节的钢管就是龙身,钢管旁的梯级水泥道就是龙的鳞片,构成一条条攀峰走岩的巨龙;如果说穿林荫绕山岩蜿蜒盘曲通往各电站的公路车道是腾跃的白色蛟龙;那么总长近几千公里的高低压线就是凌空腾飞的长龙,那几千米潺潺流淌的渠道就是一路欢歌的亮丽的玉龙。
  这些腾飞的、气势恢宏的“龙”是龙的传人龙洞村人的杰作,它们体现着龙的传人的伟大气魄和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风格。
  四
  我在龙洞村的日子里,每天都被龙洞人勤劳朴实、艰苦创业的精神感动着,可我不能将每个人一一展开叙述,仅举几例创业者生涯中点点浪花,就足以说明龙洞村龙的传人有着怎样的气质与情怀。
  老村长杨启森着一身洗旧了的劳动布中山装。一说话脸上总带着真诚的微笑。他生于1938年,小学毕业就回村与父老乡乡亲跌打滚爬在一起,一谈起村里创业来,便情致盎然,滔滔不绝,娓娓道来,象叙述自己的家史,对村里人尤如对家里人一般熟悉。那天村委安排他陪我参观村建水电站。小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进行,他时而指指车窗外公路,时而指指管道,时而指指渠道:“你看,这些都是我们龙洞人几十年来披荆斩棘,顶风冒雨,开山挖石所修。修下面那条公路,正值酷暑烈日,安架曾板沱、岩湾、李纸厂、李河坝等电站管道又是霜雪严寒期,我们龙洞人不怕任何困难。”车行至岩湾的路上,他突然叫“欧师傅停一下,快停车,我下去耽误一下。”他下车后,径直朝水沟边走、蹲下,伸出双手刨泥转来上车时,他说:“你们没注意到那渠道边有个缺口,水流到坡上不到管,多可惜啊!水对于电机尤如粮食对于人,生死攸关呀!”他这些话深深触动了我的神经。
  在龙洞村的创业征程上,杨启森是个指挥为定的指挥员,又是个勇往直前,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战斗员,,漫长几十年,一年平365天,从早到晚,从春到冬,他是实实在在干过来的不是随随便便走过来的。
  杨启森精神矍铄,谈笑风生,谈到兴奋时还弹冠击掌象孩子似的跳起来。要不是头发飘“白雪”,看不出已年届花甲。
  1995年,他主动退居二线,把亲手培养的接班的一个个扶上马锻炼,又被选为电站监事会主任兼出纳,忙忙碌碌,有时还到电站走走看看。每到一站都要指点青工们:“严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培植优美环境,保持清洁卫生”他德高望重,给青工以春天般的温暖。
  杨启森是农村老干部,老党员,看起来很平凡。他没有记载功绩的个人档案,没有文凭职称,没有什么特殊待遇。然而,他是龙洞村电站创业元勋,把他的青春与生命都奉献给了龙洞村。有23平方公里的土地作证,有全村龙洞人作证,各级党和政府领导也可作证。峨眉山黄湾乡在专题总结他的材料中就称“杨启森是龙洞村一颗闪亮的明珠”。
  无论哪天,即使是节假日,你走到龙洞村电站集资办公室,便见一位头发花白、面黄,不胖不瘦的老人,不是拔算盘,就是写着什么。最令人惊讶不已的是能双手进行珠算。他说,左手拔珠,右手记帐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