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1-07-17 08:32      字数:4722
  顾一生。自传结在“十月,金婚纪念,儿辈建议全家旅游杭州志庆。晚景欢乐,夕照满天。七十四岁(1995年)六月,街道修志工作完成,南市区志初版油印问世。“有杂志开出“民间语文”栏目,这类文字记录了民间真实的脉动。它难得地以外孙女的笔道出,是三代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本期刊载的是她悼念父母的文字,她安葬父母的当晚所写,写得没有章法。一个人身处旧语说的“如丧考妣”,绝无再求工稳的念头,只一段段要碎下来。我上网看罢只跟了“读了”二字,让帖子提起来。在网友们的跟帖之后,她有这样一段话:
  “本来不想再回这帖子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深夜,我疲倦得几次忽然栽倒在桌上睡着,脑袋当中几乎一片空白,能打下完整的句子已属不错,根本无法抚平文字上的皱褶,让它变得节奏舒缓起来。但是我想,潦潦草草也罢,言不及义也好,我应当给今天作个记号,所以我拼了条老命写完了,然后睡觉,然后一夜噩梦不断。我诉说得很艰难,也很无趣,理当遭到宛然流转等的鄙视。大家都向着我,还哄我说伟大,我很高兴,但是有些受宠若惊。说宛然是冷血,我不能同意,因为终究会有人没能被怜悯堵住了口,我也挺高兴。我也喜欢郡种充满了实在的温情细节的文章,但是都要在心情平和的时候才能写得出来,是写给大家看的。而我的文章,很自私,是写给自己和爸爸妈妈看的,几近于在发一种久违的嗲,因此也就省了那些忆甜思苦。”
  “我对爸爸的感情非常复杂,一不小心就成了宛然流转说的‘在努力的拼凑关于父爱的词语’,大概吧。我只是不知道如何说爱他而已,因为我曾经如此地恨过他,我的父亲,我最后的至亲。”
  “谢谢所有怕伤害我而夸我的人。谢谢所有为这篇私人的文章所感动的人,你们的感动才令这篇文章变得宽容博大,虽然终究是瑜不掩瑕。而我也热爱它的缺陷,因为它生来如此。普普通通,正如我们—家。”
  网上有很多纪念亲人的文章,大多写得感情真挚、单纯。像小转铃那样,把失去亲人的那种状态写出的很少。
  人小的时候,对许多小东西入迷,长大了,目光渐渐朝上。年轻时看大不看小,动辄要说到人类、宇宙。网上有些不肯长大的人,他们爱小不爱大,对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非常入迷。古清生就是这样的…位。他写过许多植物,还写了如何吃它们的烹饪法,因此在网上颇有人缘。他写动物,那篇《我爱老鼠》我读后曾说,如我是老鼠,要将此文刻碑传世。,蚂蚁这种动物,比人类的数量大得多,比人类的历史也长得多。它们恐龙都见过!已不知多少年了,它们兴致勃勃地在地球上生活,勤劳勇敢忠诚。无数种动物灭绝了,它们依然毫无“挂了”的迹象。蚂蚁要是有它们的史书,一定比我们的史书精彩多了。不知它们是否有口口相传的爱好,哪天被破译出来无疑惊天动地。
  古清生写动物跟著名的《昆虫记》不同,他要说说自己跟动物的纠纷,读来十分亲切。在此我忏悔少年时的恶行:为证明那句“热锅上的蚂蚁”,烧饭时我曾把那小生灵捉来放在铝饭锅的锅盖上,看它们如何奔突踉跄直至蜷缩一团。也曾用食物吸引蚂蚁,然后举起放大镜聚了焦追杀。人心中是有恶的吧。丰子恺的《护生画集》无法再提了,最势利地说,它们也并没半点碍着我,我的虐杀罪大恶极。我们总是不习惯“地球是大家的”,我们希望地球上剩下人类自己和所谓的益虫益鸟益兽,对动植物施行种族灭绝毫无恻隐之心。写到这里,我倒是希望人类放聪明一点,不要让蚂蚁像告别恐龙一样看了我们的笑话。
  在网上,我们也不过是蚂蚁。
  先锋档案
  古清生1998年上网,先进“263聊天室”,后主持世界文学论坛、“天涯旅游”和“天涯国际观察”,此间写作关于网络的长篇小说《2038》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0年,参加由博库网与中国青年出版社联合组织的“走马黄河”活动,由黄河口至黄河源,边走边吃边写边上网,主要上帖《美食地图》,传播至各大小网站,由作家出版社以《左烧烤右煨汤》成书出版。小说《一头知识分子的猪》是网络转帖最广泛的一篇,由美国加州大学葛凯伦教授从网中获得译成英文投美国主流文学刊物发表。现在′99读书小众菜园发帖美食文章,正结集《旅食天下》个人丛书,兼职搜狐网汽车评论员,从事网络汽车评论三年,发评10余万字。
  小转铃2032年上网,除了发邮件外没有其他不轨举动。2003年底被拉到天涯的“关天茶社”、“闲闲书话”,从此过着专业潜水的勾当。流年不利,互联网上接触到了巨牛无数,于是更加不敢随便吱声,偶尔喜欢像老头子一样讽刺别人。贯彻着不聊天、不网恋、不拍砖的三不政策,直到2003年底发了第一个帖子,大概因为太正常,反。而在疯狂的世界中显得另类了,断断续续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照。虽然至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仗着自己还小,再没出息都不害臊。
  我爱蚂蚁
  ■  古清生
  一
  蚂蚁是贯穿我生命最重要时间段的虫子,我的童年就几乎是在与蚂蚁的游戏中度过,我见识过各种各样的蚂蚁和蚂蚁五彩缤纷的生活情趣,在我的橙色梦想中仿佛听见过蚂蚁的歌唱,并且也逐渐学会了多种捉弄蚂蚁的手段。我亦是不能忘记赣南秋天的山冈上,那巨大的、黑色的、皮质充满了蚁孔的大黑蚁巢,它悬挂在高大的充满果实气味的茶树之上,或者是依附在柞树及栗子树的枝叉上。那是恐怖的景象,受到外来惊动,数以万计的大黑蚂蚁纷纷涌出蚁巢,它们焦急地挥舞黑色爪子,摇动黑色触角,蚁巢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蚂蚁就像磁铁吸引的无数的铁粒和铁钉,很多的铁粒及铁钉因为磁力场渐渐减弱而纷纷掉下。如是有风,蚂蚁会乘风飞去,落到很远的狮毛草的叶子上。大黑蚂蚁给我的意象是无数的黑蚂蚁爪子,这些爪子以极快的频率挥动着,它的集合像黑色的火焰,如果它趴在人的脖颈上,我知道不仅仅是咬一口的问题,那巨大的蚁巢我只敢在很远的地方用弹弓对它实施偷袭。
  通常我是与屋檐下的小蚂蚁游戏,观察它们。我家屋檐下的小蚂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黑蚂蚁,个头儿稍大一些,一类是棕蚂蚁,个头儿小一些。偶尔能见到另一类红蚂蚁,小得就像蚂蚁的儿童,我并不常见到它们。上述蚂蚁在我心中有家蚂蚁的概念,那种在树上筑巢或者在田地的裂缝中钻进钻出的大黑蚂蚁,我认为它们是野蚂蚁。家蚂蚁喜欢跟人类一起,它们生活在屋檐下的青石板的缝隙里面,总是排列成长队,将一些饭粒、菜渣和昆虫浩浩荡荡向家里搬去。蚂蚁真是不辞劳苦,永远是匆匆奔走的身影,一只蚂蚁出门以后,就沿着队伍的路线往前走,走到一定的距离,它就主动离开队伍,独自去寻找食品。有的时候,蚂蚁会寻到一些大的物件,比如它们找到一枚蝴蝶的翅膀,一群蚂蚁就会一溜小跑地抬着它往回走去,到了家门口着急了,横着进不了蚁洞,竖着也进不了蚁洞,蚂蚁们于是就开始热烈讨论。我不能参与它们的讨论,但能感受到它们讨论热烈的程度,并且想知道它们讨论的结果。当然,蚂蚁的讨论大多数也是不了了之的,天黑下来,它们就都扔下蝴蝶翅膀回家去了。
  在我家的屋檐下,蚂蚁没有什么天敌,小鸡都不吃它们,记得小狗还会冲着列队浩浩荡荡出征的蚂蚁发愣,但是小狗长大了一些,也不会关注蚂蚁们的生活。我一直认为,蚂蚁是一群古怪的人,为什么没有看见有谁组织,它们就自觉地排成大队行走?这个队伍有往前走的,还有匆匆从前方归来的,它们碰碰嘴就算打过招呼,这种阵式总是让我疑惑,蚂蚁是不是要开打世界大战?有时候蚂蚁的队伍达到一丈多长,如果有水洼子,它们就绕大弯子,或者水沟这边有草叶抵达对岸,它们就巧借为桥梁。总之蚂蚁是从一个看不见的洞里出来,再进人一个看不见的洞里面去。最可怜的是那些搬着蚂蚁蛋的家伙,它们走哇走哇,绝不敢疏忽把蚂蚁蛋摔了,也不停留脚步。
  小红蚂蚁我后来不喜欢它们,它们一点规则没有,四处乱爬,特别是爬到锅盖上和碗柜里。它们很小,在光线不好的厨房里,稍不留神就把它们打了汤,我觉得它们的死轻如鸿毛。但是,小红蚂蚁也是灭绝不了的,有时候我甚至想让黑蚂蚁出兵去消灭小红蚂蚁,这种想法无法传达给黑蚂蚁。我又发现,蚂蚁的战争也总是在同类中间爆发,就是黑蚂蚁跟黑蚂蚁战斗,棕蚂蚁跟棕蚂蚁战斗,战斗的时候会有大片大片的蚂蚁死掉。以蚁制蚁的想法过于天真,我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很彳:脆地用沸水灭掉小红蚂蚁。用沸水灭蚁十分简单,蒸饭以后的沸水,是没有用处的,用大葫芦瓢舀起泼到小红蚂蚁集结的地方,它们就大片大片地壮烈牺牲了,有的浮在水上,有的沉入水底,连一丁点儿反应都没有。
  黑蚂蚁不爱进入厨房,棕蚂蚁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喜欢到水缸底边去筑巢,这是危险的游戏,所以有时候棕蚂蚁也会引来沸水泼身之祸。一般而言,我不喜欢用沸水的方式伤害蚂蚁,除非它们惹恼了我,比如趁我午睡的时候,爬到我的腋下或钻人裤裆在某个部位狠狠地咬我一口,那我是很愤怒的,不仅要掐死掉本蚁,还要用沸水去灌它的老巢,株连它的九族。我迫害蚂蚁的方法多半是一种智力的游戏,比如将一根棍子架到水洼子的中心岛去,中心岛上搁一块骨头,蚂蚁们就会列队去到中心岛,这时候再把棍子撤掉,于是集结的蚂蚁们就炸开了,它们不再围绕着骨头讨论或者沉思了,它们纷纷四散希望找到——条出路突围出中心岛去,一些脾气急躁的蚂蚁失足跌人水中,尝试泅渡突围,多数蚂蚁在泅渡中被淹死,小部分蚂蚁居然顺风游过了水洼,历尽艰险,寻找着回家之路。
  二
  蚂蚁有六只脚,两根触角。蚂蚁的脚是呈放射状支撑的,一边各有三只脚,支点集中在胸部,与其生着大颚的头部非常接近,这可能是蚂蚁特别有力的原因。在十六倍的放大镜下观察,显然可以发现蚂蚁身体的力学结构方面的优势。蚂蚁的触角特别值得科学家来研究,因为它可能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测试仪。在蚂蚁的身上,最发达的感觉器官当然也就是这两根触角了。蚂蚁的触角为膝形,工蚁12节,下颚领6节,下唇须4节。雌蚁触角13节,雄蚁触角14节,但是工蚁的触角最为发达。蚂蚁触角的基部最长的一节叫作柄节,其余合称鞭节。鞭节的最尖端的一节,也就是最后那一节,主要用来感受蚁巢的气味;倒数第二节,用来判断同种但来自其他家族工蚁的年龄,即判断对手;倒数第三节,则是用来辨别自己或其他工蚁在路上留下的足迹信息素,这三节如果去掉,蚂蚁就会迷失方向。其他几节,主要用来感受蚁后、卵、幼虫和蛹发出的信息素。蚂蚁触角的构造与笛子一样,是一根多孔的中空管,蚂蚁无时无刻不将这两根触角摆来摆去,其中的原因便可以请楚了。
  蚂蚁是一种用气味说话的动物,它释放信息素而不是用声学语言来表达思想,这就难怪小时候我们都不愿意吃被蚂蚁爬过的饼子,那是有蚂蚁的思想的饼子,它是类同于霉腐后又被烘干的气味。也许有许多种,我只大体上知道这一种。在赣南的山冈上,那皮质的大黑蚁巢,它确实有烘烤牛皮的气味,这样的信息素释放在哪里都不易消失。我进城到湖北以后,学着别的孩子用樟脑丸在地上画圈,把蚂蚁圈在里面团团转。其时不理解为什么蚂蚁会被一种味道给困住,学人一样捂着鼻子不是就可以逃走了吗?晓得了蚂蚁必须打开感觉系统才能行走的秘密以后,我为此感觉乐不可支。蚂蚁的化学语汇如果破译了的话,我们就可以像戈培尔那样骗蚂蚁上钩,而且是集团的,并且还要开发出许多革命性的效率模型。
  在蚂蚁的智慧照耀下,美国人现在根据蚂蚁找食的方式开发出新的电脑计算方法,瑞士朋U根据这种算法,去安排运油车的行进路线,英国电信公司又据此为通信网络内的信号传输安排最佳路线,提高通信效率……若干方法可以统一为“蚁群优化计算法”。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发现蚁群寻找食物时,蚂蚁们会分头四周游荡,如果一只蚂蚁找到食物而又自己拿不动,它就会返回巢中通报同伴,走时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