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
团团 更新:2021-06-17 09:39 字数:4726
某晒Γ牵蠖嗍硕济挥心欠荨靶以恕薄?杀氖牵颐侵械暮芏嗳耍簧枷嘈琶恕⒒觯床幌嘈湃松梢杂勺约豪瓷杓疲蠢从Ω糜勺约豪纯矗幌嘈湃松杓朴Ω么油昕颊飧龅览怼?br />
我在这里奉献给大家的是,怎样通过科学理性的设计,依靠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在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下,让普通的孩子可预见性地获得必然成功的思想方法和途径。
自序:设计人生 开创未来
毋庸置疑,教育已经成为在规范化的社会里可能获得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但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科学规划的教育未必可以使人事业成功,甚至不能让获得“良好”教育的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获得基本的就业机会。
目前,很多中国学生没有理想,不知道今后做什么。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缺少职业发展教育,没有在孩子的童年、少年时代,对他们理性、科学、“超前”地进行长远的职业指导。这一点,与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所规范的,从6岁开始就对孩子进行职业发展指导相比,有巨大的差距。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早在1989年就发布了这个指导方针,规范了职业指导从小学就要开始!从6岁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接受职业发展的指导,进行与就业有关的12种、六七十项的能力训练,学会“自我认识”,了解“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实施“职业计划”; 让他们对职业发展的这三大环节有相当的认识。
在中国,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考大学、上大学、拿学位,这不仅使得中小学生没有基本的职业意识,更没有职业规划,甚至包括很多大学生、研究生也没有足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学生没有职业意识,没有足够的技能和专业化的态度,大学毕业时也没有很强的、立即独立工作的能力,可能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并不是学生们的错,错在整个社会没有一个规范的、科学的职业指导教育,以致学生们没有意识到,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刻意地去练就令人信服的、为职业市场追捧与渴求的,能够立即为企业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技能。
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与成熟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只有长期的有目标的磨炼和准备,才能使他们成为某一行、某一业的“最好”。只要成为“最好”,就一定会被社会追逐、渴求,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就将成为必然。
可惜,大学四年的时间太短,四年的职业预备期显然不足以达到这个目标。四年时间可以把几百万学生训练成大致相同的、没有明显特色的“螺丝钉”。要想脱颖而出,只有依靠自己长期的观察、思考、研究与额外的发展和努力。
中国人民是勤劳的,然而,新世纪的全球化竞争并不仅仅是体力、智力的竞争,更是观念的竞争。中国学生未必天生比外国人聪明,外国学生也不一定比中国学生更有智慧。为什么能够刻苦学习,并且长久以来一直为功课所累的中国学生,不但没有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最具开创性的一族,相反的,甚至成为令人担忧的一代呢?问题和责任都不在他们。实际上,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长辈,他们的父母、老师、教育者和全社会,正在津津乐道地用陈旧的观念和思维,把他们束缚在教科书里,让他们十数年如一日地为考试而“操练”,使他们视野局限,思维拘束,能力有限。这是因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没有把可能影响一生的人生规划和自我塑造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竞争是观念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更新观念。
在对专业人才和技能的要求不断细化和提高的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只有具备“超前”的职业指导思想,才有可能使个人的愿望获得最大的满足,使就业率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使社会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才是对公民负责; 对社会负责。
在这本书里,我用自己和女儿一起成长的故事,结合其他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以及我长期、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向读者传递一个理念:在一个日趋完善和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
早期的人生设计,应该是家长引导、孩子主导、教师和社会共同协作的课题。只有孩子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经过长期的思考、研究和自我提高,在对社会、经济、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并经过反复的筛选和淘汰之后,才能提炼出他们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只有发自内心的理想之火在他们心中燃烧起来,成为他们如痴如醉的自我追求,才会成为巨大的内动力,推动他们去自我奋斗,获得成功。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知识教育,大学申请、专业选择,个人素质以及各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人生目标,职业规划、就业环境等因素,都在这个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一个需要科学地设计和规划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掌握在家长、教育者、社会和孩子们自己的手中。是否科学合理地规划,决定了孩子们的人生路线是平平坦坦,顺利地实现理想,还是曲曲折折,甚至永远无法达到目标。
有了科学的人生设计,依靠从小就开始的长期努力,就能达到“最好”,就能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成功,在这个基础上,机遇的眷顾将会使人生更加辉煌。人生规划确实改变了人生,创造了许多奇迹,使很多平常的孩子,最终走向令他们的父母永以为傲的成功。
人生不是股市,失去的,就不可复得了。令人痛心疾首的是,由于家长的不智,很多孩子付出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多年不可逆转的惨痛的时间代价!失去了可以创造辉煌人生的时机,造成永远的遗憾!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就我亲眼所见,这样的悲剧年年都在上演。
自序:设计人生 开创未来
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变化,世界也正处于历史上变化最快的时期,中国的教育必将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庞大的传统教育体系具有很大的惯性,在这个体系产生深入的改革之前,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们应该大胆解放思想,吸收先进理念,付诸行动,切不可消极观望、等待!市场经济正在给中国带来富强,正确、有效的教育是国家民族崛起的基础。挣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呼唤全新的人生设计理念,必将是引导中国学子们踏上坦途的有效方法,是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与观念。
高 燕 定2005年9月24日凌晨写于呼啸着丽塔飓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
人生设计在童年
人生设计在童年
孩子长大了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许多家长和孩子并没有认真思考。没有理想,人生迷茫,使许多孩子从小没有奋斗的目标,长大成人后,才开始考虑人生,仓促培养就业技能,为时已晚。
社会在高速发展,很多家长和老师却忽视了对孩子的理想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指导,无形中将整个民族的幼稚年龄往后推了好几年,甚至还视其为自然、正常,以为没有理想的自我发展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这种没有人生目标的教育正大行其道,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从小就开始人生规划,设立人生目标,家长和孩子可以及时找出差距,调整学习内容,培养相应的能力,有意识地为孩子的未来作准备;可以在教育资源有限、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上保有立足之地,拥有美好的人生。
孩子长大了要干什么?能干什么?
无论身居何地的家长,其实多少都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深入、细致地和孩子们一起研究过这个问题。很多人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应该如何与孩子一起,共同规划未来,“设计”人生;应该如何用科学、理性的思想方法引导他们,并且和他们一起,把基础教育的成果引向明确的人生理想、职业目标。
在中国,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和家长一起跟着高考指挥棒转,家家户户只求拼过高考,届时凭着分数在几天时间内临时选择专业,把孩子送进大学,糊里糊涂地塞进一个专业,糊里糊涂地锁定他们的人生,哪里谈得上什么人生设计。
美国是个特别崇尚自由独立人格的国家,很多人忌讳干涉孩子的个人爱好,更不用说包办他们的前途。不少“西化”了的家长,“融入”主流社会,接受“主流”思想,放着孩子的前途不管,没有从小引导孩子思考职业和就业的问题,任由孩子自由发展,感到这就是在实践先进的美国教育理念,以为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精髓——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自由发展。
实际上,这种没有人生理想,没有职业意识,没有职业目标的教育,完全不是美国教育所提倡的。
没有理想,人生迷茫,许多孩子从小没有生活和奋斗的人生目标。这种教育害了很多孩子,使孩子在宝贵的童年、少年时代,白白错失了可能塑造孩子辉煌一生的机会。
自从女儿5岁来到美国,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她长大以后要干什么?也就是说,她的职业归属是什么?
我来美国以前,在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到美国以后,在一所有4万多学生的著名研究型大学工作,接触的都是靠数理化本领谋生的科技人才。初到美国,感觉中国人爱说的那句老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改革开放初期,只有身怀数理化专长的人,才有令人羡慕的出国机会。人文、商科或相关学科的人才出国的机会实在微乎其微。在那个年代,中国社会普遍存在对人文学科的偏见,人们常常认为人文学者多数是些学不了数理化的庸才,以致身不由己、退而求其次地作了这个选择,这是极其片面的看法。岂不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商学院和MBA是中国学生最热门的选择之一。
来到美国以后我很快就发现,如今在发达国家,以人文科学为基础的政经人物恰恰正是真正指点江山、引领世界风骚、推动社会进步的豪杰!
那年,女儿5岁,我设想,她将来要进入哈佛大学,要进入顶尖的法学院,未来的职业生涯是从事律师工作。当时,这种想法似乎是很不实际的。20年前,从祖国大陆来美国的孩子,能站住脚,上个大学,找份过日子的工作就很不错了。上哈佛,当律师?跟做梦差不多。中国孩子在美国当律师,出人头地,那时确实闻所未闻。很多中国朋友都问我,真的想让你女儿当律师?为什么要让她当律师?这个想法现实吗?
人们都知道,在美国,很多政商名人都是律师出身,有人甚至说,美国是一个由律师控制的国家。律师的社会地位高,收入丰厚,名校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前景美好。近年来,美国经济虽不景气,但顶尖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仍高达95%以上,远远高于商学院,6位数的年起薪也没有因为经济不景气而缩水。女儿如果加入这一行业,对她自己而言,既能立足于社会,又能生活富足,也有益于提高中国人的社会地位,是很荣耀的。这些想法,都是身为华人家长、为人父母者的良好而真实的愿望,是完全不必掩饰的。
有了这些想法,我很快就暗下决心,为她设定这个职业目标。我把想法对女儿说了,她二话没说就认定了。这倒不是因为女儿当时有多么成熟的思想,而是因为那时她还是个五六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逆反心理,容易接受大人灌输的思想。马克·吐温说过,孩子7岁的时候,父亲在孩子的眼里是英雄。孩子当然愿意听信于英雄的,英雄给她灌输什么,她都听得进去,乐于接受。
每个有活力的孩子都会梦想成为伟大人物。女儿在我日积月累的“当律师”的宣传鼓动下,从五六岁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这个牢固的志向。同时,由于从小就坚定了专业方向,对我所安排的对语言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她都很愿意接受;我对她在各方面的要求,她也非常乐意配合。因为她在小小的年纪,已经牢牢地把学法律、当律师作为自己的愿望和爱好,所以能够高兴地完成很多同龄孩子不愿做的事情。
人生设计在童年
我认为,在孩子的童年阶段,引导孩子设立一个或几个人生目标是很重要的。虽然许多人在他们自己的成长旅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因素而改变轨道,但是,在人生的最初十几年里,有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