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节
作者:
丢丢 更新:2021-06-17 09:20 字数:4725
不能再耗在这里了,错过了太阳,错过了月亮,不能再错过星星了。”看着丈母娘终于偃旗息鼓,鸣金撤退了,我把一颗心又放回了肚子里。我发现自己实在能力有限,除了修修漏水的水龙头外,我没有能力去修补任何破裂的东西,包括破裂的婆媳感情。
(六十五)
我虽然不舍得让女儿这周就走,但是丈母娘在气头上的断然决定,我是万万不敢违拗的,到时候,她把老脸一拉,劈头指责我挡了她的发财之路,那我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于是我屁颠儿屁颠儿殷勤百倍地上网去帮他们订火车票去了。春运高峰已过,票很轻易地就买到了。为了给丈母娘换换心情,解解闷气,我顺道又在网上搜了搜有关房子的奇闻轶事,我和丈母娘已经很久没有一起对着电脑,齐心协力地痛批黑心开发商了,那时候,我们一家人是多么地其乐融融呀。其实,现在想想,任志强虽然话说得难听点(他盖的房子就是给富人住的),但是大都一一对应了现实——现在的确是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他盖的房了。而那些预言家虽然看似替老百姓说话,整天大声疾呼:“上海房价要下降50%,北京房价要下降30%;大家不要着急买房,不出半年,楼市一定崩盘!”叫了这么多年,不知耽误了多少轻信谣言持币观望的老实人。
突然,我看到了一则大标题——“一间好学校附近的公厕,居然落下28个人的户口”,暴料!暴料!我深知丈母娘这几年最引以为豪的投资不是最初给老婆买的那套小房子,也不是给我们左挑右选买到的二手房,更不是推荐我和我爸妈一起合买的大房子,而是那间毫不起眼而且奇贵无比的10平米的小破平房。它的价值已经远远不只是一间房子的价值了,而是承载了我们一家人的希望和寄托。几年来,我们所有的嘻笑怒骂,悲欢离合都是围绕着孩子,而以丈母娘为首的一家四个大人做出的所有牺牲奉献,归根结底也都是为了孩子,钱虽然重要,但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钱最终是要为人服务的,比如,20万的投资可以让我闺女上历史悠久的优质小学,可以保证她健康向上地茁壮成长。这就叫“有钢使在刀韧上”,这钱花得我心甘情愿,花得人心服口服,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而象我妈那样死死地把钱攥在手心,也架不住会被“通货膨胀的无形大手”一点一点“偷”去。有人说,“钱是长了脚的,钱不会忠贞,今天是我的钱,明天会变成你的钱,而你的钱最终也不是你的钱。”比英女王还富七倍的龚如心死了,她那曾经打了9年遗产官司,浴血争夺留下的数百亿身家,不再是她的了。
丈母娘被我的感叹吸引过来,果真饶有兴趣的看了起来。我突然想起来,既然我爸妈的房子涨了,我们的小平房也不至于原地踏步吧。于是,就去搜索那个区域的房子价格,结果三次搜索的结果都显示为零。原来在那寸土几万金的皇城内外,又临近古老得可以入选文化遗产的好学校,这几年来,几经改造拆迁已经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少部分房子了,人家原来的原住户该出手的大都早已经出售了,而侥幸买到房子的人都是为了给孩子上学,而不是投资获利的,所以是绝不会轻易出售的,如果不是去年“先下手为强”,等到今天的话,不是“后下手遭殃”,而是“后下手没房”了。我立刻顺势拍马:“还是您高瞻远瞩,眼光独到,机敏果断,出手不凡!咱们那20万的小平房现在就是手握金条也买不到了——因为没房了。”
得知这样的消息,比得知房价翻倍还让人欣慰和庆幸。丈母娘也立刻精神抖擞,心理平衡了许多:“总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人家说的没错,钱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值钱了。”我看老太太的血压下降了不少,情绪稳定了很多,马上就坡下驴,紧随其后:“就是,就是,金钱不过是财富的一种,有钱难买时间亲情,有钱难买健康关怀,有钱难买默契信任,有钱难买咱们一家人的团圆喜庆,这些‘软件’不比房子和汽车,虽然不能明晃晃地向人炫耀,但更接近幸福本身呀,就算花钱也不能把它们全都买到,咱们赚钱所求不就是为了这些吗?”在我巧舌如簧的周旋下,一场由钱引起的家庭纷争总算暂时平息下来了。
昏昏沉沉地过了一个周一,总算熬到了下班。我们几个已婚的老爷们儿同坐一辆班车,照例是谈论热得不能再热,俗得不能再俗的话题——“房子”。财务部的老王去年在我推波助澜的的推荐怂恿下,一向犹疑不定不敢把半生积蓄轻易拿出的他终于咬牙以8000元的价格,买了一套四环边上的100平米的期房,刚半年时间,房子还没开始装外饰,价格就已经飙升到13000了。这会儿,他正眉飞色舞地炫耀自己的理想投资,他做梦都没想到,只用半年时间居然赚了自己半辈子的收入。人一得意就难免忘形,他全然不顾其他因为种种原因没买房的同事的心情。为了表示对我的谢意,他还非要请我吃“东来顺涮肉”。当时我已经敏感地觉察到车内空气略显紧张压抑,就推说这两天天干上火,吃不了大补的牛羊肉。
这时候,坐在我们对面和我年龄不相上下的小李终于按捺不住情绪,开始和老王唱反调了:“这房价不可能总这样的!过了奥运总会有一天降下来。”小李是典型的“持币观望派”,他从房价刚开始疯涨的2003年观望到现在,直到自己手中的积蓄从原来能购买100平方米,一直跌到今天只能买60平方米。直到现在,他和老婆还有自己爸妈还挤在70平米的房子里,按照老北京的住房条件,一家几口挤在10平米小平房里的都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花三万把胡同里的公共厕所装修一下当新房的,人家说了,总不能让三代人一起住在7平米小房子里吧!就是弄个高低床它也睡不下呀!所以,四个人住70平已经算不错的了,但是,小李的媳妇上个月刚刚给他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这祖孙三代还生活在这里,可就不能不让人犯难了。而且,如果是当年“买不起”倒也罢了,可明明是“买得起”,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错过,再错过……可怜“单纯善良”的小李,真的就听信了那些说不定早已和开发商串通好了的“房产预言家”的“降价宣言”,还是那些钱,甚至把这几年的收入也加上,反倒从当年的“买得起”到现在的“买不起”了,这世上最憋屈的事,也不过如此了吧!
我们大家听了小李“奥运完,房价跌”的论调后,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默不作声了,连小李都觉得底气不足,不再继续辩驳下去了,也许这个“预言”仅仅只是一个又一个“弥天大谎”的续集。我是一个不能忍受气氛长期沉闷尴尬的人,不禁忍不住多嘴安慰小李:“别着急,你又不是没房住,现在有孩子和老人住在一起方便照应!”谁知道,我的一句多嘴又引来了意想不到的愤怒:“你倒是不用着急,你早早地就买了房了,我能不着急吗?我自己还没房呢,又生出个儿子来,我没房,我媳妇还能勉强跟我凑和过,将来我儿子没房,我上哪给他找媳妇去!再说了,凭什么你们有,我就没有!?”
这一番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的内心之语,可以说代表了大部分至今还没有买房的北京人的心声——“凭什么你们有,我就没有!?”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攀比之心呀,当年大家都四世同堂挤在大杂院里住两间平房的时候,人人喜笑颜开,家家亲密和睦,现在倒好,“有房族”和“没房族”俨然成了对立的两大阵营,有房的盼涨价,没房的盼跌价。“秃子面前尤其不能提头发”,在没买房人的面前就更不能提房价。我一语不慎,就伤了人家七寸;反过来,小李的一句话,一下子就噎倒了众人一片。还好,小李家最近,他终于下车了,沉闷的气氛又被新一轮的争论打破了。
憋了半天的老王急不可耐地辩驳:“这小子真是执迷不悟呀,还做白日梦呢!房价的涨幅能维持在‘0’已经算他烧高香了,还盼着掉价,真是可笑。也没看看,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是2003年的一倍还要多,这么多人才大都是要留在北京扎根立业的呀,就算是房价有下跌的余地,也早被这些人给堵死了,这还不包括那些大量没房住的拆迁户。自己目光短浅,犹犹豫豫,还反倒赖别人,真是的!”老王说这些话的时候好象一夜之间就忘了,就在几个月前,自己也是这样犹犹豫豫,日夜盼望房价有朝一日能下跌的“目光短浅”之人了,自从他一买房,房价又一疯涨,他就立刻摇身一变——变成了“目光高远”的投资高手了。
得意之人还远不止他一个,早一批的拆迁户张姐,当年靠着政府给的50万拆迁费从城里20多平米的小平房里,移民到了通县100多平米的大三居里,从“城里人”变成了“县城人”,起初她天天抱怨,山高水长,路途遥远,每天5点多就得爬起来赶往班车点,晚上8点多才能跋涉回家,别人给她打电话问她在哪,她第一句从来都是“在路上”。这几年来,八通线一开通,通县变通州,那里已经是北京市人气最旺,房价最高的郊区了,从CBD到通县的时间和到天安门的时间也差不多。张姐现在也开始挺直胸脯,开口闭口骄傲地说“我们通州……”的了。这会她正连说带比划:“上周末,我们隔壁那家把房给卖了,还是朝北的,你猜猜卖多少?8000多一平呀,我的妈呀——要不是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我买的时候才3800一平呀!还是最好的楼层和朝向……”
一阵唏嘘感慨后,他们又问我的房子涨幅,我摇头叹息道:“我那儿不行,二手房不保值呀!‘二手房’就象‘二婚女’一样,抬不上价呀,到现在也就10000左右吧。要买还是得象你们一样买新房,虽然投资多,但是升值快,回报高呀!”
听完了我的自谦,他们纷纷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可不是,你家附近的新房早都奔一万五,六去了,好点的高档公寓,前年都超过2万了,你家才涨到一万可真不算高!”他们看着我的眼神好象是“凯旋的英雄”看“失败的将军”一样,言外之意仿佛在说:看你起了大早,赶个晚集吧!来得早不如赶得巧,下手早不如眼光准呀!
一不留神,我居然又成了大家怜悯和同情的对象了,原本我还自我感觉颇为良好,刹那间像吃了一把苍蝇堵在了嗓子眼儿里一样,咽,咽不下去,吐,吐不出来。此刻,我理解了小李为何会愤然而起了。
(六十六)
我本来已经觉得够恶心的了,回家后发现还有一个比我更“恶心”的,那就是我老婆,她说她今天好像吃了两把苍蝇一样恶心。
话说自从我上次小心安抚过我家这个“姑奶奶”后,她倒是心情好了几天,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对镜自照,容光焕发,以一副前途不可限量的模样匆匆上班。可是过完春节后,老板娘对她一再加码,她不仅要在设计部打杂听差而且还要负责客户的简报和档案的编排工作,这家客户是世界知名500强公司的中国分公司,比较刁钻难伺候,而简报的编排繁琐费时,没有技术含量,她们全公司的人都在踢皮球,结果有朝一日,这个“皮球”终于踢到了老婆手里,逆来顺受已成习惯的她,别无选择地接过别人都不爱接的“皮球”。每天忙得四脚翻天,做完设计做简报,而且每天必须层层上报。新工作对她来说并不难,如果不是对自己期望很高的话,这些都是机械性的重复劳动,可是,由于时间有限,工作量大,所以难免出错,今天一大早她就接到了她们客户的“火线”:“上周五的简报你为什么把我们老总的名字放在最后?还有,发给客户的怎么不用‘密送’??拜托,振作一点!你这样不用心会让我很难做的……”
她们客户的公司,最近突然“空降”过来一个美籍广东女老板。然后,简报的收件人里就要加上了这个人,老婆因为缺乏最起码的官场常识,竟然在收件人里随意将这个‘顶头上司’的名字放在了他们前台名字的后面,还有,发给客户的东西因为涉及复杂的人际,不能和其他人放在一起,我为了省事,她也一律把几十个人都一起放在了收件人栏目里,这下,可捅了篓子——本来40多岁的女人就面临更年期的困扰,又加上初来乍到,还以为全公司上下都不把她搁在眼里,借机在员工会上找茬后,这粱子就算是结下了。一层一层查下来,最后就把帐算在了我老婆头上。
窝囊惯了的岳父劝老婆息事宁人:“毕竟是出了错嘛,人家说几句就说几句了,听听就得了。”
我听了以后,连连替老婆喊冤:“要怪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