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节
作者:童舟      更新:2021-06-17 09:15      字数:4718
  会导致他们的情感撕裂。孩子的本能是希望父母始终在一起,让他们看出破绽却又不告诉为什么,会使他们从小对两性关系出现错误判断,以为那种有破绽的关系也是正常关系。至少我这么认为。
  我不知道儿子最终是如何接受父母的离婚决定的,他伤心,但没有反对过。看他那几年的照片,他似乎总是眉头紧锁,一副不太开心的样子。同他聊起来,又好像无所谓。也许,在镜头前最无意识的流露,就是他最真实的心态吧。
  他先同他父亲生活了几年,在我有了房子,安顿好了之后,把他接了过来,同时把我的先生带到了他的跟前。
  第71节:无法弥补情感伤害
  我还记得他来的那天是2000年的国庆节,那天天气晴朗。看见我特别为他准备的小屋,儿子显得很高兴。其实在装修的时候,我就带他来看过。看到那间小屋,他知道要同妈妈生活在一起了,而国庆节那天,他真的来了。
  对于我和先生来说,儿子的到来是件大事。先生曾有过担心,半大小子多难对付啊,要是成心闹别扭,大人就没法过了。
  这是再婚家庭普遍有的担心。
  不知为什么,我似乎从来没有担心过这个问题。我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对如何教导孩子同继父相处充满信心。
  说起来几乎难以置信,儿子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合作的意愿:他一见到先生,就叫了他张爸爸。也许,儿子接受了我的选择,或许他从小就相信妈妈的选择。我曾对他说:相信妈妈的话,张爸爸一定会对你好,他是个特别好的人。
  张爸爸一旦从嘴里叫出来,先生仿佛踏实了许多。儿子的大度是他没有想到的。见儿子如此懂事,惊喜之余,先生开始真诚地走入父亲的角色。
  他们两人的相处,从一开始就进入让人期待的良性循环。
  有时我会说这样的话:幸福是一种能力。在他们两人之间,我的作用至关重要。我的作用就是试图让他们彼此理解,代他们表达彼此见面不善表达的善意。在他们彼此还不够了解的时候,有些话只能由我这个角色来说。替他们表达善意是至关重要的,表达善意,但绝不让任何一方感到善意的压力。
  要理解就必须了解。
  我经常同先生聊到儿子小时侯的〃不幸〃。
  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多次把儿子单独留在家里,将门反锁。那是我独自一人在北京带他的时候。
  有次我去长城采访,中午两点出发。那天正好是星期五,在幼儿园全托的儿子必须接回家。我中午把他接回来,简单安排午饭之后,告诉他妈妈要去工作。对于我离开他去工作,儿子从小就习惯了。他从不反对,知道反对也没用。
  同住在隔壁的同事打过招呼后,我把儿子锁在了屋子里。那时他大约五岁,特别淘气,我不敢把他放到屋外来。我告诉儿子我会尽快回来,儿子相信了,见我走,也没有丝毫的不高兴,相反沉浸在我替他安排的各种玩具中。
  采访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上七点了。走在路上我已有些心慌,我急切地打开房门一看:傻了,见儿子用剪子贴着头皮把自己的头发剪成了癞痢头,一块黑一块白的,还剪坏了我的睡衣枕套门帘……他实在没东西可玩了,实在太寂寞了。看见我立在门口那一副受惊吓的表情,儿子得意地笑着:哈哈哈哈,仿佛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特了不起的事儿。那会儿我的心难过得……〃儿子饿坏了吧,想吃什么?〃说这话的时候我身子都是软的。儿子说想吃麦当劳。哦,尽管累了一天,我二话没说,骑着自行车,驮着儿子,从电视台赶到三站地以外的麦当劳。儿子兴致极好,兴高采烈地饱餐着,而我坐在一旁什么也吃不下,只管静静地看着他。
  这样把他单独锁着,不是一次两次,因为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我也不想太麻烦别人。我不知儿子小小的年纪,是如何度过他的寂寞的。他曾冲着楼道故意大声喊〃救火〃;也曾把音响开到极限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有次我回家,见他把音箱开得震天动地,坐在房间地毯的中央,怀里抱着我的一件外衣,泪汪汪眼巴巴地等着。他告诉我,抱着妈妈的衣服就像抱着妈妈,不害怕了。
  相信儿子现在的胆小,与他多次独自一人毫无安全感的呆着,有直接的关系。
  那时我初来北京不久,生活没有安顿下来,住的地方没有可能请保姆,不得已就让儿子一人呆着。即使上了全托幼儿园,晚上留宿在那里的孩子也经常只有他一个。在我身边的儿子,日子是寂寞的。现在儿子大了,从不主动找伴儿,依旧一个人,已经习惯了。
  至今我明白,不管自己事业如何,儿子因丧失母亲的呵护而造成的心理及情感伤害是无法弥补的。那时意识不到,以为自己生来就得做事,自己的事情比天大,委屈谁也不能耽误自己该做的事,其实,唉——
  也许,有那么一类女人,把自我实现看成高于一切。在自爱与母爱之间,自爱会更多地占上风。这种女人在自我需要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放弃母爱,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没有孩子当然无碍,有了孩子,倒霉的就自然是孩子了。
  每一个生了孩子又企图有所成就的女人,大致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从小时候一个野蛮的二猛子,到现在胆小、内心缺乏安全感,儿子的改变让我彻底意识到,有企图心的职业女性,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生了,孩子就是第一,否则,真的可以选择不生。现在看到有些同行,生了孩子不过两月,就急不可待地出来工作,心里直替她们着急。真想告诉她们,真的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让那么点儿孩子成天见不到妈,何苦呢。
  为了我这个妈妈,儿子自小受的委屈实在太多了。
  记得他平生第一次上幼儿园,那时他两岁半,比规定年龄早了半年。面对从没见过的陌生人,儿子顿生恐惧,在我们转身离开的时候,他尖着嗓子扯声号哭。我和他父亲在门外听了一会儿,听他哭得那样撕心裂肺,他父亲忍不住想把他带回家,被我制止了。第二天,儿子不想去,我就说:不去也得去,哭也没用。我坚定的表情和语气让儿子没有选择,尽管哭着,他还是去了。后来,只要我说,不去也得去,他自己就会接着说:哭也没用。他一说完我就心里一酸。
  第72节:满怀歉意
  我从长沙调到北京的时候,儿子刚好满四岁。1992年9月18日,我进京的日子,全家人到火车站送我。大人围着我说这说那,儿子好像心不在焉,他不明确知道妈妈要去哪里,他也不知道妈妈这一走对他意味着什么,他对我很冷淡,不主动找我说一句话。直到火车开动,大人开始掉眼泪,他仿佛突然意识到什么,大哭了起来。
  刚来北京的头几个月,我非常非常地想儿子,听长沙的一个好朋友说,他要来北京出差,我立刻恳请他:把我的儿子带来,我想看看他。朋友毫不犹豫答应了,他从我的声音里听得出我的感受。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儿子终于到了北京。当天因为有活动,我没有去车站接他。晚上九点多,我找到朋友的住处,推开门,看见儿子坐在一张沙发上。〃儿子!〃儿子冷冰冰的,一脸漠然,对我的呼唤没有任何反应。我永远记得他那一刻的眼神:审视、陌生、埋怨、忧伤,我怎么叫他,他都没有一丝笑容。〃儿子,不认识妈妈啦?是妈妈!〃他哪里是不认识我,他分明是在埋怨我,他不明白大人有什么理由要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让孩子这么小就无处找妈。
  儿子的表情刺伤了我,我愧疚,我要弥补,我要让儿子知道妈妈爱他,妈妈想他,妈妈想死他了。我把他带回我住的集体宿舍,用脸盆打来好几盆热水,给他干干净净洗了澡。到洗澡的时候,他开始同我亲昵,他叫我:妈妈!妈妈!我答应完了他又叫,不停地叫着。我要出门去倒水,他不让,怕我再走了。我告诉他,妈妈就在水房,你可以听见妈妈的声音。我就和他说着话往水房走,在水房我仍能听到儿子一声接一声地叫妈妈,他叫一声,我答应一声,他又接着叫,每一声都拖得老长。
  儿子在北京呆了四天,四天里他和我寸步不离。那四天是我们母子生命最相融的四天,我什么都没做,只守着儿子,关注他的一点一滴;儿子似乎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只需要妈妈在他的视线里。
  和妈妈在一起,儿子仿佛在尽情吸吮妈妈对他的点滴呵护,他是那样的开心,那样的漂亮和灵光四溢。
  然而,四天着实太短,很快就过去了,我没有条件把儿子继续留在身边,和朋友约好,把儿子送到火车站,再请他带回去。
  儿子不知道我还要把他送走,他见我在收拾东西,问我干什么,我只好骗他,连哄带骗让跟我去车站。到了车站,见到带他来的叔叔,儿子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他的情绪一跌千丈。他求我:妈妈我不走,不走。我狠心不理他,牵着他一直往月台走。儿子求我:妈妈,不走。我还是没理他,只是往前走。进到车厢里,儿子知道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但是他还能忍着不哭。儿子的镇定让我产生了些许安慰,我希望他不要哭,否则我会受不了。可是当火车真要开动,我同他打完招呼,开始往车厢外走的时候,他的脸一下子布满恐惧,突然猛哭起来:妈妈——!
  他这一声哭,让我泪如雨下!我看见儿子在拼命挣脱叔叔的怀抱,他想下来,他要跟妈妈回家。儿子的哭声仿佛撕破了他的喉咙,那是真正伤了心的哭,那哭声似乎在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你为什么不把我带回家?别走,我要你,妈妈!
  儿子那样的哭声我又何以承受,我冲他喊:别哭,别哭坏了,听叔叔的话,好儿子别哭!
  火车开走了,儿子的哭声没了。我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样,随儿子去了。
  后来,我的朋友告诉我,和我分手以后,儿子一直在嚎啕大哭,谁也劝不住,直到哭到呕吐。车厢里的人也被儿子哭得直掉眼泪,有人还责备我的朋友:你这个当爸爸的,为什么不让孩子跟着妈妈呢?!朋友哭笑不得,他解释了原委,人们就叹息:妈和孩子太不容易了。朋友也说,看到那样的母子离别,完全可以体会一个女人离家别子独自一人在外奋斗,该有多么艰难了。
  来北京以后的工作,我至少还算努力,因为我必须要对得起我的儿子,对得起他为我的付出。和儿子的这次经历,使我确切地意识到,做母亲的,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轻易不要作出离开孩子的决定。没有谁能替代母亲,没有谁能真正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母亲就是母亲,这点孩子最懂,为什么要剥夺孩子的权利呢?
  由此想到有企图心的女性,到底该如何处理孩子和自我实现之间的关系。很佩服日本二十多年前的当红影星山口百惠,她在二十一岁时嫁了,嫁了就彻底放弃事业了。也许,她的自我实现的愿望,在出嫁之前已经完成,她可以转变角色,心安理得去做好一个妻子和母亲。虽然在所有人的眼里,二十一岁未免过早了些。百惠是一种,林青霞又是一种。干脆晃到四十岁,把该做的想做的都做完,然后一口气再生几个孩子。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条件,但她们的行为提供了一种思路,至少有参考价值。
  和先生说这些的时候,尽管他没有做过父亲,但以他的善良和善解人意,他完全能懂,他真的对儿子有了更多的心疼和怜惜。他多次跟我说,现在好了,都在一起了,儿子再也不会委屈了。
  因为有了感情,平素粗粗拉拉的大男人开始心细了。逛商场的时候,先生会时常提醒说,该给儿子买什么了。儿子如果在跟前,想买什么先生都支持,尽管有时候我都舍不得。每次出差,无论是国内国外,他都会给儿子带份礼物。在他有空的时候,他会去开儿子的家长会,儿子解题不开窍的时候,他会真心着急。有时他会说,你这当妈的不怎么的,一忙自己的事,儿子就不存在了。他这么一说,我就满怀歉意。
  第73节:小黎的发屋
  在儿子的眼里,张爸爸是个有学问的爸爸。爸爸的文章他看不懂,他就知道爸爸天天坐在电脑前,是在做着有学问的事。我们家里,经常三人三个地方,各自看书,儿子喜欢这样的氛围和方式。先生长得严肃,他的同事说,看到他的脸就想起〃国破山河在〃的句子。儿子开始不适应,总认为爸爸拉着脸就是不高兴,我就告诉儿子,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他的性格是什么,他喜欢做什么。我甚至给儿子出主意,建议他不妨回家就直接问爸爸:今天心情怎么样?有兴趣聊天吗?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