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作者:
童舟 更新:2021-06-17 09:15 字数:4706
幌嗤H绻芙峋椋馐俏彝芬惶跻橙〉慕萄担壕低非拔以揪妥孕牛趸咕闷鹉呐露嘁环值目湔藕弯秩尽S绕湓谡秸ǖ乐校魏喂诟鋈嘶亩饕宦刹皇芑队嗣腔崾又哉秸ǖ赖母扇拧?br />
再把话说回来。当我在镜头前开始变得小心的时候,我几乎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也失去了对整个节目控制的欲望。相信明眼人看得出来,我几乎是在放弃。这种放弃变成了一种强迫,强迫自己把自己收敛起来。那种镜头前的状态是我完全陌生的,我不知道如何是好,甚至在播报新闻的时候,我都会高频率地出错,而在此之前,那是我的强项啊!开战的头两三天,我只有兴奋而没有丝毫的紧张,后来的大约一星期左右,我天天在镜头前紧张,紧张导致的出错频率在不断地增加,以至于到播报新闻的时候我的心就会狂跳,只盼望着新闻环节赶快过去,到了访谈环节我反而轻松了,把话题交给专家,心里说:你们谈吧!我再也不会打断你们了!
在这样一种近乎消极的状态下,我经历了直播以来我称之为最恐怖的一夜。那是3月26日,战争没有太大的进展,同步画面加起来没有超过五分钟,没有一个电话连线,除了整点播报新闻,其他的时间全留给了访谈。从晚上六点半开始,到夜里两点结束,我粗算了一下,我和嘉宾谈了将近六个小时。六个小时,先不要说疲劳,又有多少问题值得谈六小时呢?当天的战况谈完了,当天的新闻谈完了,当天准备的核心话题谈完了,当天我自己能准备的所有东西都谈完了,时间还有富余。主持人被置于了一个怎样危险的境地。过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让这样的状况出现在长达近八小时的直播过程中?在那天晚上,访谈成了填补时间的下脚料,我不断地听到导播下达指令:切演播室访谈!
画面切过来,我们除了谈,没有任何选择。谈到没得可谈的时候,我请求嘉宾在话题中掺水。天哪,让专家在自己的讲话中掺水不就是辱没他们的学术清名吗?但是,没有办法了,我们需要把时间打发过去。事后我们说,那晚,为了伊拉克战争节目,我们掺完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的水,在访谈节目中算得上空前绝后了。至今,我都对那晚上的四位嘉宾心存感激,是他们以他们的善解人意和丰富学养同我共渡难关。也许他们心里对节目安排也有看法,但是他们没有任何流露,也没有任何怨言,他们总是平静地应对着一切,包容着我的急躁和不安。
那晚的演播室奇热。三月份北京还没有停止供暖,室外的温度也不高,但长时间的作业使演播室的温度达到了三十一摄氏度。那个季节动力部门不可能想到演播室会需要冷气,他们倒是把暖气关了,冷气自然没有。我穿了一条秋裤和西裤,里外完全湿透了;职业装里的前胸和后背,汗水一直在小河似地流淌。燥热,实实在在的燥热,时间在那个夜晚显得格外地漫长。
那晚的导播也神了,可能是第一次导这么大型的节目,她有种近乎神经质般的紧张,除了下达指令,她总是在不断地说话(通常导播除了下达指令,一般都会避免再说话,因为那样会干扰各工种,尤其是主持人的作业),她的声音透过耳机固执地在我的脑袋里响着,长时间地响着,弄得我几乎要神经分裂。我善意地提醒过,但也许是太紧张,也许是手头的东西太少,对整个节目没有把握,她控制不住地总要说,浑然不觉地长时间地在说。更糟糕的是,她多次下达错误的或是不明确的指令,让我多次措手不及。有一次,我记得是在整点新闻时段,她没有准备好下面的节目,而我播过的内容马上就要播完,她不知道在冲谁喊:接下来是什么?!接下来是什么?!作为播出线上掌控一切的导播都不知道接下来是什么,还会有谁知道呢?可想而知,除了把画面切给我,切换人员没有别的任何选择了。
那晚,在这样的心惊肉跳中,在这样的燥热不安中,在这样的漫长无边中,我艰难地度过了。从播出线上下来的时候,我已近乎虚脱,想吐,心里窝着的无比的愤怒和委屈让那种生理感觉更加剧烈。
我之所以称3月26号晚上是个恐怖的夜晚,是直到现在我在回忆在叙述那八个小时过程的时候,仍然禁不住心惊肉跳。怎样的镜前经历才会给人留下这样深刻的刺激?在我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还会再次遇到吗?但愿不会了。
第26节:小规模交火
已经结束,伊拉克大势已去。金一楠没有明确下结论,他认为两人的观点都有道理,但又不完全赞同。观点一相左,主持人就有事干了,我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把专家各自的观点引向深入,让他们更进一步地交锋起来。三位专家就那样争执起来了,真的争起来了,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抢着说,谁也说服不了谁。事实上,因为他们在争论,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谁说了什么,我根本就听不清,估计他们自己也没法儿听清。事后我看播出带的时候,我特别看了一下我当时的表情:双手撑着下巴(已经直播快五小时了,估计是累了),眼睛含着笑意,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得意,随着话锋在三位专家身上扫来扫去,完全一副脱身事外坐山观虎斗的模样。我就那样好一阵没说话,就那样看着他们争。当然,我不说话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知道节目时间快到了,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氛围中结束谈话不是很好吗?让观众去判断每个专家的观点吧,他们不仅亮出了观点,而且还展示了他们真实的思考过程,判断过程,推理过程,直至争论过程,结论已经不重要了。〃各位专家,你们争论得很投入,好像已经完全忘记了我的存在。〃我说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觉得自己被冷落,〃我知道你们意犹未尽,遗憾的是节目时间到了。对于未来的伊拉克局势,究竟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还是会'于无声处听惊雷',让以后的时间去作结论吧。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感谢各位专家,也感谢各位观众的收看,再见!〃
第27节:战争女主播
节目结束了好一阵,专家们还在说,他们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他们只是在电视台做节目。我再次提醒他们,可以散了,他们这才回过神来,不情愿地从座位上起身。张召中先生说,今天的节目时间好像很短嘛。我告诉他,按照预先的安排,是比平时短了一小时,但是也有五个小时啊。
为什么偏偏今天短了一小时呢?性情的张先生显然觉得不过瘾。
我和专家刚一回到办公室,工作人员就说,从节目结束的那一刻开始,观众电话一直没停,响炸了,接不过来了。专家知道他们的讨论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尤其显得兴奋。他们都表示,这是他们做节目以来最愉快的一天,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在公众面前展示过如此丰富的思考乃至争执过程,他们喜欢这个过程,相信这个真实的过程会有不错的效果。而在我的眼里,这一过程不仅真实,而且珍贵,在如此严肃的谈话节目中属可遇不可求。回家以后很久,我都在回味这场谈话,回味其中的魅力。它带给我的不仅是愉悦和思考,还有未来进一步做好谈话节目的勇气和信心。
我承认,由于战前对我安排的不确定性,我没有做多少非常具体的针对性的准备(战前的一周,我还在澳大利亚做频道宣传),没能去熟记伊拉克的每一个城市地名,军力部署,也没有去弄明白美英联军的各种番号和各类武器等,但广泛意义上的准备我是有的(准备得不细致充分,是到目前为止都不能自我原谅的)。或许,军事与战争同女性有着天然的隔膜,那些在我儿子眼里过目不忘的军事术语,在我脑子里却无法瞬间存盘,看完了就忘,所以关于交战双方的技术性分析,对我来说处处充满陷阱。在谈话中,我总是要小心地越过陷阱(面对军事地图,我甚至会在瞬间失去方位感),提醒自己不要过早地掉下去,实在没绕过去的,我就只好认瞎。过后我发现凤凰台的安排颇为〃人道〃,他们把所有军情放到一个观察室去〃煮〃,交给两个兴致勃勃的男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看见他俩没完没了地说着各种武器,谈着各种战法,我无比同情自己:平时我会听这些东西吗?这跟女人有关系吗?或者跟我这类女人有关系吗?同时,我也无比羡慕凤凰台的那些女主持,把军情扔给男人去煮,对她们来说,战争报道就和其他报道没什么两样了。
关于这一点,我同我先生有过很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既然是新闻主播,应该没有题材限制;我告诉他,对女性而言,在服装与化妆品的品牌和各种军事番号之间,一定是前者好记,后者难缠。我甚至跟他说,在我们请来的那么多军事专家中,为什么没有一个女性呢?这还不说明问题吗?他几乎没有商量地回应我:在很多观众的眼里,你不是个大女人吗?你不是个职业新闻人吗?这时候你能跟观众讲什么限制呢?!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突破啊!
我生长在军人家庭,从小听父亲讲过很多打仗的故事。父亲参加过著名的黑山阻击战,还有湘西剿匪等等。印象最深的是他说过的,他们那时候脑袋成天提在裤腰带上,战友之间见面的头一句就是:你还活着啊!至于打仗的细节,不记得他说过什么,也可能是我本能地忽略不计。比如,他们那会儿用的是什么枪呢?
天哪,我能突破吗?必须承认,战争之初,军事专家说的很多内容我难以听懂,甚至没有听进去,心里一方面排斥,一方面告诫自己,事已至此,没有退路了。那些天,很多报纸都在版面上刊登当天的作战沙盘,我硬逼着自己一点点地去解析,弄懂交战双方的战略意图和战术使用。慢慢地,开始懂了,懂得越来越多了。专家们也不断地鼓励我:徐俐现在嘴里的军事术语越说越多了,什么空中折断哪,一线平推呀,等等,到了战争后期,我和张召中先生专门做了一期关于伊拉克战争分析的节目,从八个方面讨论分析这场战争的特点。
我听到了很多赞扬的声音,有观众甚至说,这是徐俐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做得最好的一期节目。有很多人见面就说,你现在快成半个军事专家了,真厉害!人们认为那是半个专家和一个专家之间的对话,真正聊起来了。
这些恭维在我心里多少有些苦涩,我当然不是什么专家,连边儿都挨不着,我只是尽了最大努力,让那些曾经令我畏惧的东西不再妨碍我,使谈话顺利进行而已。
伊拉克战争报道前后接近五十天,我走过来了,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地走过来了。事后,有家媒体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对这场战争报道的感受,我写下了这样一行字:当一场场谈话内容无比刚性、现场信息无比纷繁的战争直播进行到八小时以上的时候,我知道,考验我的不仅仅是体力、智力,更多的是意志力。作为央视唯一的战争女主播,我与战争同行,并且走到了最后,我为此而自豪!
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有些湿润,真的是百感交集。我不想隐瞒,对于这场战争报道,我唯一满意的是自己的意志力。我脆弱过,真正地脆弱过,但是,我以自己的意志力战胜了自己,战争没有让我这个女人走开,最终我赢了我自己。如果要打分的话,前后综合起来,主持的技术层面我给自己打七十分(这也是综合了一家权威调查机构的结论),但在意志力方面我给自己满分!这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我将终生受用!
伊拉克战争,我要好好地记住你!
上面这段文字写于战争结束的半年后,看得出,无论我当时怎样平复自己,直播战争的过程,仍给自己留下了太深的烙印。那年,我更多的时间在读书,读书思考之余,便把战争的报道经过,以自己的角色位置记载了下来。
第28节:名将之约
相信,许多对我的战争报道持肯定态度的人,读过这些文字一定会惊讶,他们无从想象我还会有这样一段心路历程。持反对态度的人或许多些了解,而我并不指望他们同情修正什么,我欠缺的永远就是我欠缺的,我该如何努力照样会去努力。
现在回过头来,当然已经平和平淡了很多。我之所以采用当时所写,主要是取当时记载的真实。过后,我到台里的资料室去查找有关战争报道的照片,几乎难以相信,台里没有一张留存,当年的台史年鉴也没有一字有关〃四套〃战争报道的记载。那么,若干年以后,还有谁会记得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报道呢。
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人,都有一个成长过程。战争报道使〃四套〃获得了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