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曾氏六合网      更新:2021-02-17 11:49      字数:4815
  于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迁都之举。
  仅仅迁都,并不能彻底改变朝政混乱的局面。盘庚立即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他一扫昔日王族奢侈淫逸的风习,一切从简,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安于质朴。紧张的营建开垦、艰苦奋斗的建设改变了商人的精神面貌,昔日贪污腐化、争权夺利的内耗得到抑制。盘庚选贤任能,惩恶扬善,论功行赏,重新以法度正天下,整顿朝政。另一方面,他也十分注意团结民心,减轻剥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同时打击了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游牧部落,安定了边疆。这样,商的势力才渐渐强盛起来,王权得到巩固。
  盘庚迁都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对商朝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历史证明盘庚是位富有远见卓识、具有非凡魄力的君王,他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迁都成功,去奢就俭,根治腐败,盘庚也因此被称为中兴贤王。
  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西周建立
  周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以公元前771年平王东迁为界分为两段,前一段就是西周,是我国奴隶制文明的最后时期。到了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渐渐瓦解,向封建制过渡。“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的周礼,以及西周开始实行的分封制,渐渐完善的法制,都为以后的封建王朝的统治提供了借鉴。为西周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是周文王,经由文王、武王的努力,于公元前1066年牧野之战中大败商纣之后,西周才正式确立,周朝王业实际上是从太王曾父开始的。
  周族的先祖相传是后稷,国君姬姓。周族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为寻求发展机会,公刘率民征服豳地后定居下来,吸引不少部族来投靠,为周族崛起打下基础。公刘之后九代,古公覃父被立为首领,这时姬姓部落因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已逐渐富裕起来。由于常受到游牧民族侵扰,他们便在覃父带领下迁居岐山下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定居,建立了宗庙城池,设置官吏,形成一个粗具规模的王国。这时新的封建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大大促进了周的强盛。其后季历继位,至朝歌觐见商王,在其支持下攻伐戎狄,解除了他们对周的威胁,但因为遭到商王的猜忌,被杀,也埋下了商周仇恨的种子。
  文王姬昌在即位的第一年便进行了一次伐商战争,结果大败而归。他意识到力量还不够,就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并招纳贤才。通过这些措施,周在远近的方国部落中有了很高的威望。文王表面佯装臣服于商,其实暗中已积极筹备灭商大计。在受到鄂侯之事牵连而被关在里时,纣王杀掉他的儿子伯邑考并将其煮成肉汤给他喝。文王假装不知道,忍悲喝下,还命国人向纣贡纳宝石和美女。纣以为他昏庸无为,就释放了他。文王在被囚禁期间,研究天地万物发展规律,把古人传下来的易经推演为周易。
  被释回国后,姬昌一如既往把机锋藏得滴水不漏,暗自扩展势力,敬老慈少,礼贤下士,赢得天下人心。有一天,文王要出猎,照例先占卜。据卦示,所获并不是异兽珍禽,而是位能辅佐他成就霸王之业的奇才。来到渭水南岸,他果然遇见了一个钓鱼的奇人。这位白发老者心定气闲地稳坐岸边钓鱼,但他的鱼钩却是直的。这就是姜尚,他在此钓鱼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为了投明主。姜尚祖先是舜时“四岳”之一,但到姜尚这一代已家道中落,姜尚虽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却怀才不遇。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施展抱负,听说西伯侯文王礼贤下士,便专门守候在这儿。相谈之后,文王认为他是可堪重任的大才,便将这位钓鱼老者请上自己的车,兴高采烈回到国都,姜尚被封为相,封号“太公望”。文王采取姜尚的意见,孤立商,争取盟国,并大力征伐小国,巩固了后方。还灭掉了宿敌崇国,震撼了其他国家,并在泮水之西建镐京。这时候,三分天下周人实际已占据了其二,灭商的时机已渐渐成熟,但积劳成疾的文王却在这时候去世了,在位共50年。他死后,姬发即位,这就是周武王。
  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毕公等文臣武将的辅佐下,武王静待灭商的契机。即位的第二年,姬发就曾率大军进入商王境内,但因意识到时机尚未成熟,便没有大力征伐。然而这次的孟津誓师,公开举起了反对商纣的义旗,并利用各种机会鼓舞士气,鞭鞑纣的罪恶,无疑是一次灭纣的预演,为伐商大造舆论。纣王残杀了很多亲信重臣,大失人心,气数已尽。武王和姜尚认为灭纣时机已到,便再次出师,大举伐商,周在孟津再次会合诸侯,一路所向披靡。公元前1027年2月甲子日,武王率大军集结在离商都七十多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举行了庄严的誓师典礼,并与商军会战于牧野。周军士气高昂,战阵整齐,而商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主将无能,兵士多为乌合之众,大多是俘虏不久的夷人奴隶。两军一交战,商王军队纷纷阵前倒戈。武王乘胜追击,直捣朝歌,纣王在鹿台自焚而死。牧野大战以周的胜利而结束。第二天,周武王在朝歌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宣告商朝灭亡,周奉天命掌管天下,西周正式建立。
  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春秋争霸
  春秋争霸是发生于春秋时期的重大的政治事件。平王东迁后,奴隶制开始衰落,周王室力量衰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削弱。各国诸侯先后出现了旨在掠夺土地、人口、财物的长期争霸战争。争霸角逐中出现“春秋五霸”,一般认为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齐桓公是春秋时代第一位真正的霸主。齐国位于今山东半岛,靠山临海,进可攻,退可守,处在战略要地。襄公在位时,齐曾一度强盛。襄公死后,避难在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赶回齐国。在鲍叔牙帮助下,小白抢先返齐,路上遇到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放箭刺杀,但逃过这一劫,夺得君位,小白就是齐桓公。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起用管仲为相,开始了争霸大业。管仲的改革强化了对国家的控制,有利于政局稳定,为对外争霸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元前681年,齐约8个诸侯会盟于北杏,但鲁、卫、曹、郑拒不出席,齐便以此为借口讨伐鲁。公元前680年,齐又联合陈、曹伐宋,并请周王室派军相助。宋被迫求和。公元前679年,齐、鲁、宋、卫、陈、郑在卫国的鄄会盟,齐桓公成为诸侯长,这是他称霸的开始。此时南方的楚国也日益强大,齐桓公就率齐、鲁、宋、卫、陈、郑等8国侵蔡伐楚,直抵楚境,楚不得已而求和,两方订立“召陵之盟”,楚承认了齐的中原霸主地位。公元前651年,齐在葵丘召集诸侯国会盟,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的霸主业绩使周王天子虚位得以保持百年之久,同时也避免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践踏。
  齐桓公死后,霸权移至晋。晋本是小国,经献公兼并小国、攻伐戎狄后逐渐强大。献公晚年因为废嫡立庶,迫使公子重耳在外流浪19年。公元前636年重耳返晋即位时已60多岁,称晋文公。当时,周王室发生内乱,晋文公约会诸侯平定叛乱,迎周襄王复位,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后来在城濮大战中,晋与宋、齐、秦联合,大败楚军。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周襄王正式册封他为侯伯,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以后的80年间,晋楚间的斗争成为大国争霸的主要内容。文公死后,晋国霸权受到南楚和西秦的威胁。楚庄王任用孙叔敖,励精图治,开始争霸中原的大业。前598年,楚攻打郑,晋派兵来救,被楚打败,两年后楚又征服了宋国,中原小国纷纷依附,楚庄王遂成为中原霸主。春秋后期,晋楚之间势均力敌,争伐比以前减少,进入了二强相持阶段。两次弭兵(和平)会盟之后,晋楚平分霸权,黄河流域的争霸战争告一段落。
  当时,还曾有宋襄公、秦穆公欲争霸中原而未遂的情况,在长江流域的吴越之间的争斗,构成春秋争霸的尾声。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5年即位,重用伍子胥、孙武治理国家。公元前506年吴大举攻楚,五战五胜,见楚大势已去,便转而与越争雄,但却被越王勾践所败,阖闾战死,儿子夫差继位,继续攻打越国,并于前494年打败勾践。夫差便挥师北上去问鼎中原。勾践卧薪尝胆,在大夫范蠡辅佐下,暗中整顿,壮大力量,于前473年灭吴,一时号称霸主。
  春秋的争霸战争,尽管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局面,但它沉重打击了西周以来的贵族统治体系,使国家数量减少,换来了区域性统一。同时也使各国实施改革,增加国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战争还促进了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
  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它的创始人是圣儒孔子,儒家学说以诗、书、礼、易、乐、春秋的思想为育人内容,以君子人格为理想范本,宣扬仁的思想,重民生,行教化,实行德治,旨在维护以等级制度和纲常秩序为核心的封建社会,是几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3岁丧父,生活贫贱,与下层社会接触较多,知识面很广。孔子自幼便勤奋好学,少年时就已颇有见识。为了谋生,他曾做过鲁国权臣季氏家的委吏,管理账目,还做过公家的牲畜管理员,工作十分负责。
  春秋末期,官家垄断学业的局面已被打破,私学渐兴,孔子从中受惠良多。30多岁时,他就开始聚众设教,创办私学,是最早创立私学的人之一。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所教弟子中间,有贵族也有贫贱之士;在讲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重视德育的培养和性情的陶冶,鼓励学生闻道济世,传说他曾收徒3000人,其中突出的就有72人,著名的有子路、颜回、子夏等。
  孔子在授众教学期间,又时常研读和整理上古的文化典籍,因此对夏商周的礼乐文化十分了解,形成自己关于礼乐的看法。通过对夏商周文化的研究,孔子确定了周礼的表率地位,并从中发掘出“仁”这一儒家核心。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尊长有序,君臣父子关系应该有一定的标准,“仁”的思想反映到政治上就是以德为政,它主要包括反战,禁暴,重民,举贤。在人际关系中,孔子将“仁”看作礼的基础,“仁”表现出了强烈的道德意识,使礼论前进了一步,君子就是孔子为人们树立的理想人格的典范。在几十年的政治教学实践中,孔子及其弟子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的学派,这就是儒家学派。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怀着积极的热情,在鲁国担任了中都宰之职,很快又被提升为司空、司寇。由于贵族统治者不可能采纳实施自己的主张,孔子便毅然辞官出走,开始了周游列国的历程。孔子率弟子先到卫国,后经由曹、宋、郑来到陈、楚,沿途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屡屡受挫。孔子63岁又到了卫国,晚年后回到自己的祖国鲁。孔子14年间,共游说72个执政者,但政治抱负始终没有得到施展。
  尽管如此,孔子的蒙荫余泽却没有因此而逝去,他的弟子们景慕老师高山仰止的品行,大力宣扬孔子学说,并述其言行语录,编了《论语》一书,使孔子思想得以流传后世,而儒家学说也因此日渐昌盛,日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中庸之道也是孔子儒学的重要内容,他认为任何事都有一个适当的标准,过犹不及,应不偏不倚。但中庸又不同于折衷,它是一种辩证思维的方法,是巧妙地把握两个极端的动态平衡。中庸思想还表现在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理论上,这种求同存异的思想既有包容的气度,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是孔子学说的精妙表现。
  孔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华夏民族的心理性格,是功不可没的。
  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之交,晋国被赵、韩、魏三家贵族瓜分而亡的历史事件,这是春秋后期公室与私家之间激烈斗争的结果。公室是指诸侯国君,私家指卿、大夫之家。在西周宗法封建制下,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自己之下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有自己的封邑和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至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国势力扩张,卿大夫势力也随之发展,并开始互相兼并。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