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作者:辩论      更新:2021-05-23 21:20      字数:498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祖国呈现出一片安定团结、建设“四化”的景象,与海外亲友通信、往来,再也用不着担惊受怕了。孩子的母亲常常来信说很相念她,希望她能去香港玩玩。女儿当然也很思念母亲,希望能去香港一趟,叙叙三十年母女阔别之情。
  我拿着女儿的申请去找文史办公室的领导。他看完之后,问了我一句:“你为什么不一同申请去呢?”“我?我能得到批准吗?”“我认为按照党的政策和有关规定,你也有条件可以申请的。”“那我就试试!”
  三个月不到,女儿兴高采烈地拿回了两张“港澳通行证”,注明“有效期一年”。这一切竟是真的吗?我一再问自己。我很清楚,这不只是个别领导对我的照顾,而是党对我的信任。我和女儿在没有离开北京之前,便都已下了这样一个决心:党这样信任我们,我们决不能做出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
  到香港的第二天,女儿一起床,就给她妈妈去电话。一会儿,她就和后夫一道把女儿接走了。我只听到从女儿房内传出欢乐的笑声。我不便急着和她们见面,分别三十年了,彼此的心情都不了解,要先通过女儿去试探和转达我的情况,再作决定。女儿一开始并没有告诉他们我到了香港,而只说我送她到广州,先问一下,看她妈妈愿不愿意见我,如果她想见见,我再去香港,否则就回北京。
  三天过去了,女儿打电话给我:“妈妈和叔叔(我的孩子都这样称呼继父)都希望同你见见面。”不难想象,女儿是从中做了一番说服工作的。我过去的凶狠残暴,我的前妻比别人更清楚,她不仅仅是做过我十多年的妻子,更是受过我那一套训练的学生,有很多顾虑也是很自然的。当他们夫妇出现在我住的旅馆房门口时,我赶紧走上前去,紧紧地一手握住一人的手,把他们拉了进来。女儿把房门关上后,我轻声对前妻说:“我很抱歉!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使你吃苦了!我更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孩子们都是由你们抚养成人,今天,我是特地来香港向你们道谢的!”她听后,也许是感到有点儿意外:“你既能原谅我,那我们以后就做朋友好吗?”“不!不是做朋友,我们两家原是一家,你是我的妹妹,你(指她的后夫)是我的弟弟,你们今后都叫我三哥吧!”“三哥这次远道而来,我们应当对三哥敬奉一点……”没有等他说完,我便插上一句:“我这么远来,决不是为钱而来,只是看看你们和孩子。”第二次握手,就是这几句话,以后便是相互往来如一家人。我们一道出去游公园,上馆子,“弟弟”特地新买了一部照相机,为我们拍了不少的照。就这样,我们亲如家人一样过了二十多天。我几次去他们家时,他们也不把我当外人看待。他们认为至少应送点东西给我做纪念,如果这也拒绝,那就太不近情理而太做作了。礼尚往来,我便用比他们更加贵重的礼品还送了他们。她只悄悄地说了一声:“你给我争了面子!”我一时体会不出她这话的意思,过后我想,可能是有一句不用说出的下文:“瞧瞧我过去的丈夫!”
  二十多天中,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次饭,每次吃饭,我总是挑点清淡的东西吃,而且吃得少,我的前妻每次总是挑些好吃的给我送过来,我立刻暗示她,不能这样做。她的个性,是不考虑这些的。我担心坐在她身边的后夫不高兴,便躲闪着不让她给我夹菜。相反,他却诚恳地说:“三哥爱吃什么,我不知道,敬的菜不合三哥口味,反而不好,她是知道三哥的喜爱的,就请她替我来敬吧!”专程从美国赶来的女儿高兴地告诉我:“妈妈背了二十年的包袱,叔叔担了多年的心,现在这疙瘩都解开了,我们做儿女的真感到高兴!”
  
  Number : 3381
  Title :语丝
  Author :
  Issue : 总第 44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你应将心思精心专注于你的事业上。日光不经透镜屈折,集于焦点,决不能使物体燃烧。
  ——贝尔
  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培根
  矛盾和不幸并非最坏的事。有什么样的经验,结果就成为什么样的人——经验越丰富,一个人的个性就越坚强。
  ——英迪拉·甘地
  不要做任何你想隐瞒的事。因为存心隐瞒任何事就是说你有所恐惧。
  ——尼赫鲁
  
  Number : 3382
  Title :袈裟争夺记
  Author :
  Issue : 总第 44期
  Provenance :中国通史简编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衣钵相传”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成语。成语中所说的衣是僧人在做宗教仪式穿的披风式衣服,叫袈裟。钵就是他们在化缘(向别人索取钱财、物品和食品)时用的大碗。从前教派的主持僧人选定了自己的继承人后,便将自己的这些物品传授给他,作为正统相传的凭证。僧人们为争当教的领导,也就常拼死争夺传代衣钵,下面就是发生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故事。
  大约在南北朝后期,有个叫达磨的天竺僧人从海路来我国传教,先在南方,后辗转到北方。他自称是佛教禅宗派的第廿八代传人,还带有一件自称是禅宗开山祖师传下来的布袈裟。达磨在晚年选中了一个叫慧可的弟子,欲立为法嗣。他要慧可表示舍身为佛的诚意,慧可自断一臂以示决心,达磨才正式将天竺袈裟传授于他。后来慧可再传衣于僧粲。四传于道信,五传于弘忍。这时已是唐代初年了。
  弘忍在湖北黄梅县双峰山传教,有僧徒千余人。一日弘忍欲选法嗣,令众僧徒各书见解,写成一个偈(和尚唱的词句)让他审视。有个叫神秀的弟子在门徒中地位最高,深得弘忍赏识。众弟子都自知不是人选,便一致推崇神秀写偈。数日后,神秀写就,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见偈后唤来神秀说,你这个偈只是到了门前,还不曾入得门来,回去想想,再写一个来。如入得门,我将法衣传你。神秀回房苦思多日,终写不出新偈。
  这时寺内有个叫慧能的舂米行者(带发僧人),他不识文字,请人在墙上写就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佛性常清静,何处染尘埃。
  继而又作一偈,曰: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静,何得染尘埃。
  他将佛家的空无观点作了引深。神秀虽为高僧,但终究领会不深,认为世间还有尘埃,需要经常抹拭。慧能则认为佛性(指身心)是染不上尘埃的,自然用不着拂擦了。
  禅宗的基本精神是“见性成佛”,谁领悟到这个“性”(即空无观点)谁就可以成佛。因此,慧能自然成了禅宗在中国的第六代传人。弘忍给他秘密讲授了金刚经,并将祖传袈裟传授于他。慧能在寺中地位卑下,得了传衣就会有人来谋害他,故弘忍命他急速返回新州(现广东新兴县)原籍。慧能离去三日后,弘忍才宣布法子南去。
  众僧徒得知慧能携袈裟南下,立即紧追而来。在江西广东交界的大庚岭上,一个叫惠明的追到了慧能,慧能随即交出法衣。惠明深知自己是个普通僧人,不合取得这般法物,便对慧能说,我不是为袈裟而来,我是想知道弘忍和尚所传密言。慧能如实以告,他满意了,要慧能急速离去。次日,后面追赶的人陆续来到岭上,惠明对他们说,我先到此等候,没见着那人,询关岭南来的人,也说没见过那人,想必还没到达此地。众人果真相信,返回原路细细查访去了。
  慧能得惠明帮助,躲过众人追赶,方得回到岭南,隐姓埋名,在山林猎户中藏伏十六年之久。
  当时广州有个制旨寺,高僧印宗法师在寺内住持,常讲经布道,拥有僧俗听众三千多人,慧能见局势渐平,也到制旨寺混在听众之中听经。一日,几个僧人辩论幡(寺庙门口杆上的旗帜)动的道理。一僧说幡是无情物(非生物),因风而动,另一僧说风幡都是无情物,如何动得?如此你我争执不休。慧能听后大声说:“你们说这个动,那个动,都不过是你们自己的心动罢了!”这可是相当彻底的空无观了。印宗法师在室内听着大吃一惊,连忙找到慧能,收入寺内为徒。日后经询问,才知其为禅宗传衣法子,立即拜慧能为师。慧能得印宗等人拥戴,自立门户称南宗。
  神秀虽然没有得到达磨传代袈裟,但仍以禅宗首领自居,称北宗。唐武则天当政崇佛,公元691年迎神秀来国都长安。公元696年,尊神秀为国师,神秀推荐慧能。武则天派专使迎慧能进京,慧能恐北上有险,故托病坚辞不从。武竟毫不客气索取传代袈裟,慧能无奈,只好献出。武赐还袈裟一件,绢五百匹。慧能虽换得袈裟,仍当是达磨所传,以示正统所在,但却不再传衣了。
  武则天取得达磨袈裟,不久意欲赐人。一日,武集合弘忍的大弟子神秀、玄约、慧安、智冼、玄赜等人问道:“你们有欲否?”神秀等人都回答无欲,唯智冼答有欲。又问:“何得有欲?”答:“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武则天认为智冼回答实在,便将达磨袈裟赐给他。智冼得衣后怕被劫杀,一直深藏若虚,直到临死才秘密传人。
  
  Number : 3383
  Title :唾面自干
  Author :
  Issue : 总第 44期
  Provenance :文史知识
  Date :1984。10
  Nation :
  Translator :
  (语出《新唐书·娄师德传》)
  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就谦虚退让以求得别人的原谅,不在脸上露出恼怒的颜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走路,娄师德长得肥胖,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气地说:“被乡巴佬拖累!”娄师德笑说:“我不做乡巴佬,又有谁做呢?”
  他的弟弟被朝延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告辞,他教导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痰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它擦干净就行了。”娄师德说:“还不行。你自己把它弄干净,是想躲开别人的怒气,应该让它自己干了。”
  
  Number : 3384
  Title :梁上君子
  Author :
  Issue : 总第 44期
  Provenance :文史知识
  Date :1984。10
  Nation :
  Translator :
  (语出《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
  陈  在他的家乡,居心公正,可以做别人的表率。人们有时争执起来,就请他来判断是非,讲明是非曲直,这些人离开后没有一个有怨言的。以至于他们叹息道:“宁愿受刑罚惩处,也不愿意让陈先生责备。”
  当时正赶上年景不好,老百姓非常穷困。一次,一个小偷在夜里偷偷进入了他的住房,爬在屋梁上。陈  暗中发现后,就从床上起来,整理、拂拭好衣服被褥,然后把儿孙们喊了过来,脸色严肃地教训他们说:“一个人不能不勉励自己。坏人的本质未必不好,是因为坏事做多了,形成了习惯,最后便成了坏人。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小偷听后大惊,自己跳了下来,伏在地上,叩头认罪。陈??慢慢地开导他说:“看你的样子也不象是恶人。你应该好好的约束自己,返回正路。不过,这首先得从忍受贫困做起。”他让人给小偷两匹绢,放他走了。
  从此,整个县再没有发生一起盗窃事件。
  
  Number : 3385
  Title :他赢得了光明
  Author :李连春  傅琳
  Issue : 总第 44期
  Provenance :天津日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1983年6月19日;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对1982届的毕业生进行验收考试。
  考场上摆出了奇特的阵容:三对一。一个老师念考题,一个老师记录考生的口述答案,一个老师专管录音。但考生却只有一个!这个考生三十七八岁,中等身材,衣着整洁,面容俊秀,双目紧闭。
  他是个盲人,叫郑荣臣,天津市重光五金厂工人。
  没有任何照顾,盲人的试题和明眼人一样。但奇迹却出现了。郑荣臣回答问题条理分明,周密严谨,口齿清楚,从容自若,对答如流。考试难度之深,比明眼人的普通笔试不知要难多少倍。然而,他却以自己智慧的光彩,使所有目睹者叹为观止。他征服了考场!
  不久,考试揭晓,盲人郑荣臣在近两千名明眼人考生中,各科成绩名列前茅,作文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独占鳌头。
  人们难以理解,难以接受。只有郑荣臣自己清楚这其中的甘苦,他脸上掠过了一丝微笑。
  不知足者
  1979年,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第一次公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