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节
作者:开了      更新:2021-05-21 16:19      字数:4877
  宋医彩龅摹督鸶站难芯俊罚杂诰雍腿缡四昝咳赵绯磕钜槐椤督鸶站返募窃兀醯媚睢督鸶站酚姓庋母1ǎ翟谔昧耍坏坝幸桓龊谜煞颍篮蠡乖焱际楣菁湍钏苁芨卸O衷谒部济刻煸绯磕钜槐椤督鸶站贰?br />
  各位,她是为了求福呢?还是在修福?
  (回答颇不一致。)
  第四个例子:就拿《了凡四训》中袁了凡的第三个愿──做一万件善事,求中进士为例。袁了凡中了进士之后,派去四川做县官。明朝时代,县官的权很大,他可以不必请示上司就决定更变老百姓应缴纳的粮税。袁了凡做了县官后,体恤农民的艰苦,下令减税,万民腾欢,感得神明托梦,说他这件减税善举,已满足了他做一万件善事的誓愿。
  各位,袁了凡减税这一个决定,是为了求福呢?还是在修福?
  (有的答:袁了凡是在还他求中进士的愿,应该是求福。有的答:袁了凡的减税,是为万民著想,心中甚至于并不一定有还愿的想法,因此他这一举动,应该是修福。)
  各位,你们都答得很好。
  求福似乎比较简单明了。所以让我们先来研究修福。因为我近年来读诵研习,都以《金刚经》为中心,所以想以《金刚经》中对‘修福’的观念,和各位加以研究。
  各位所常念的《金刚经》是鸠摩罗什大师所译。在他所译的《金刚经》中有这么一段:佛说后世‘有持戒、修福者’,于佛所说的教理,‘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里鸠摩罗什用了‘持戒、修福’四个字。在《金刚经》的另一种译本中,即玄奘大师的《大般若波罗密经》第五七七卷,玄奘大师将这四个字译成‘具足尸罗,具德具慧。’尸罗是戒字的梵文音译,所以‘具足尸罗’即是‘持戒’;而‘具德、具慧’即是‘修福’。换句话说,要具备德及慧两个条件,方是修福。
  什么是‘德’?佛书中有一句经文叫‘善满称德’。通俗些讲,就是说你善事做到家了,称为有德。德又有‘福德’和‘功德’之分别,这其间相差很远,我们在第二点讨论中,将细细研究。这里玄奘大师所用的‘具德’,应该说是福德和功德两种都具备。换句话说:修福的人不是单做福德,也须做功德。
  什么是‘慧’呢?慧即是智慧,大智慧在佛经中就叫般若,这是梵文的音译,读作‘钵弱’。
  所以修福的人,不但是修德──修福德,修功德;还得修慧,六波罗密中的禅定、般若都包括在内。
  因为修功德又修智慧,所以修福的人必定心胸广大,我执轻微,以众生为对象,以普渡为愿力,这就和求福的只为了自己或小我的幸福、财富、名望、权势等有了极大的不同。
  不过话得说回来,‘修福’固然是我们学佛的应该致力学习的法门,但‘求福’还是值得提倡的。不但能求福总远比不知求福的好,而且在这个时代,高谈修福,怕有拒人千里的流弊。所以一切善事,不论为己为人,不论是大是小,我们都要赞扬称颂。对十善道行之有素的人,自会慢慢的懂得‘不住相布施’及做功德的优胜向往,这是修菩萨行的同修们所应该特别注意的善巧方便。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么不同?
  禅宗里有一个很出名的掌故,那是达摩祖师初到中国和梁武帝的一段不相投机的对话。
  梁武帝听说西天有一位大德来临,就兴致很高的接见他,并问达摩祖师:‘我一生造庙度僧,布施设斋不计其数,请问我的功德大不大啊?’达摩祖师回答:‘实无功德。’这一来话就讲不下去,很可能梁武帝就此拂袖下殿,迳回后宫去了,自此不再见达摩大师。
  在《六祖坛经》中韦刺史以这件掌故请教六祖慧能。六祖的回答是:‘武帝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六祖讲了很多道理,他的结论是:‘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不是我祖师有错。’六祖所讲的道理,恐怕不是我们完全能听得懂,各位有兴趣研究,不妨请看《六祖坛经》的疑问品。我现在只选出其中一二点,相信是我们可以逐渐做得到的,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做真功德。
  六祖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吾我自大,常轻一切,即自无德。’又说:‘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即不轻’就是说不轻视别人,‘常行普敬’就是普遍的尊敬别人。
  所以功德这件事,说它容易,却又很艰难,像梁武帝造了这么多寺庙,做了无数的供斋、布施,可是达摩祖师说他并无功德;说它难做,却又似乎人人都能做得到,因为只要内心谦下,常能尊敬别人(重视别人的意见,对人有礼貌),不自己以为了不起,即是功德,各位听了觉得如何?
  现在我们对‘功德’已有了一个约略的概念,我想和各位再研究一下《金刚经》中对‘福德’和‘功德’是怎样区别?使我们可以更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我在研究《金刚经》的时候,曾有过一个有趣的问题:鸠摩罗什大师有时用‘福德’,有时用‘功德’,他是不是随便使用这两个术语呢?今天我就不会有这样幼稚的问题了,因为几年来我觉得鸠摩罗什大师对于字眼的选择,是十分认真和严格的。
  所以我们如果能研究出,他在什么情况下用‘福德’,又在什么情况下用‘功德’,则对这两个术语的了解,一定更能清楚。
  我于是做了一番统计的工作,发觉他在全文中一共用了十八个‘福德’,用了八个‘功德’。分析下来,概括的说,凡是提到众生的布施,都用‘福德’(有十五处),凡是说到对《金刚经》,信心清净,受持读诵,则用‘功德’(有六处)。
  各位也许会问,还有三处‘福德’,及二处‘功德’是指什么呢?
  这二处‘功德’,一是佛说他自己曾供养了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供养诸佛,是有极大功德。一是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佛也说有功德,但不及另一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所得的功德大。这里请各位注意,佛说的是菩萨的布施,并不是我们凡夫的布施。佛在《金刚经》一开始即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又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所以四相未除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梁武帝所布施的,大都是得人天福德的果,而菩萨的恒沙世界七宝布施,则在无量福德之外,更有功德。为什么呢?佛说:‘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不贪著,故说不受,广行布施而若无其事,所以有无量功德。希望各位细心体会。
  还有那三处‘福德’呢?那是闻《金刚经》经义而生净信,受持读诵及至四句偈等,都有福德。换句话说,布施固然有福德,诵经也有福德。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佛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
  一、福德是由布施(包括持戒、忍辱、精进)的因所产生的果。
  二、功德是对般若经典信心清净,受持读诵的因而产生的果。
  也可以说,功德是智慧(包括禅定)的结晶,而功德中也包含了福德。
  三、我们应该怎样修福?
  我希望各位不曾被我讲了一大堆的福德、功德、求福、修福而弄得头昏脑胀。让我来说一个掌故,各位也许可以轻松一下。
  据传说在中国苏州有一条自乡间通到城市的要道,每天有很多乡下人进出。这条街只有六尺宽,名叫六尺巷。这条巷在两家大园宅之中间,至于这条巷的由来,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不知道是在那一个年代,其中一家园宅的主人是在京中做丞相。有一天他收到家乡管家的一封紧急报告,说隔壁邻居无理,硬说两家之间的园地划界不清,照邻居的意思,我们得退进三尺,园地极大,若退进三尺,要损失很多土地,请示主人应该如何处理?这位丞相,看了管家的报告后,在他的报告后面,批了几个字:‘让他三尺亦无妨。’管家收到主人的覆示后,就将主人‘让他三尺亦无妨’的意思去告诉邻居,邻居听了,哈哈大笑,对管家说:‘你看!你家主人多么大方,我可也不能小气,我也让他三尺亦无妨。’于是辟出了一条六尺宽的通道,便利了很多乡人,不必再绕道进城。这条通道就叫‘六尺巷’。
  现在言归正传,我们应该怎样修福呢?各位自己及各位所熟悉的大德亲友,修福修得很多,我多少有些班门弄斧,不过尽我所想到的,提供各位三个半方法,以供作各位的参考,欢迎大家来信批评讨论。
  (一)不要批评人。这说说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一个值得介绍的心得,是尽量发掘对方的长处,欣赏他的长处,学习他的长处,赞美他的长处。当我们注意对方的长处时,自会减少批评。又千万避免在许多人面前批评一个人,或搬弄是非。这是修福,是修功德。
  (二)实践普贤十大行愿。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每一行愿都在修福,其中对一般学佛来讲,忏悔业障及恒顺众生最易引您走上修功德的正路。
  (三)受持读诵《金刚经》。劝您每天至少念一遍。这是出于我亲身的经验,体会到《金刚经》实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也是顶容易做得到的修福,而其功德无量。
  至于什么是半个方法呢?
  如果您和人争吵生气,或被人欺辱时,倘能生起‘让他三分亦无妨’的心,往往可以堵造业之途,开修福之门。这是半个修福的法门,供各位一笑。祝各位福慧双修,谢谢各位。
  一九九三年讲于纽约大觉寺
  (三十二)缘
  今天我们在庄严寺聚会,依佛法来讲,是因为我们彼此宿世因缘成熟,或者说众缘具足,所以能聚在一处,并非偶然。这个‘缘’字在佛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诸法缘生,性空缘起,都是佛陀亲证的重要教义。
  今天我准备和各位讲两件我亲身遇到的事实,想在这些事实中,让各位体会到缘的重要性及微妙处,供各位参考。
  在未讲这两件事实前,应该先对这个题目‘缘’字稍有交代。根据《辞海》,这个缘字,音‘沿’,‘因也’。所以在中国文字中,也可以说缘即是因。可是在梵文中,‘因’是Hetu,‘缘’是Pratyaya。Hetu是指结某种果必须要有的主因。譬如结瓜结豆,必须要有瓜或豆的种子,所以种子是主因。而Pratyaya是指所有帮助这主因结成果的助因,助因就是佛经中的‘缘’,没有缘,这主因就不可能结果。譬如种子必须有日光、水分、泥土等方能结瓜或结豆,所以日光、水分、泥土等就是助因。中国的佛经多从梵文翻译过来,所以在佛经中也将因和缘分开,主因称因,助因称缘。没有缘,或者缘不具足、不够,这个主因也就会迟迟结不出果。这一个真理,十分重要。我们如果能彻底掌握住这个真理,对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事情,都会渐渐地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可以帮助您减少因为这类事情而引起的梦想颠倒,甚至于身心受苦。
  一九七四年,我有缘认识了西藏密宗白教的领袖第十六世大宝法王。那是他第一次到美国来弘法,住在我长岛的菩提精舍中,因此有相当多的机会亲近他,他的弘法热忱与慈悲和蔼,给我极深的印象。
  一九七五年,他第二次来美,要我帮他在纽约建一所白教的北美道场。那时美国佛教会已发动造庄严寺。敏智、仁俊、圣严等各位法师,带领著不少同修,真所谓筚路蓝缕,正在一片荒山森林中觅径辟路。我记得仁俊法师那时曾口占一诗:
  一片天青一片禅山深水活意超然
  他年最是宜人处岭上梅花谷口莲
  今天正好仁法师亦在座,不知仁法师还记得这首诗否?目前还是岭上无梅谷缺莲,不知仁法师愿发心来完成您的诗意否?
  美国佛教会那时已在我四百六十英亩的土地上,选了一百二十五英亩(相当于五十二甲余)的土地,包括一个五英亩大小的湖。所以,当大宝法王嘱咐我帮他兴建北美道场时,我就将剩下的三百三十五英亩地全部让他选用。可是说来奇怪,他们踏遍整块山地,竟找不到一处像庄严寺那么背山面水,三边怀抱的适当地形、各位!请注意,这是缘不具足的第一个象征。
  一九七六年中,大宝法王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