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开了      更新:2021-05-21 16:18      字数:4931
  奔湫扌心兀〉群⒆用嵌汲扇肆耍夷鞘本涂梢园残男扌辛ǎ 魑唬谧哪昵崮盖缀芏啵恢忻挥猩鸸庵帜钔罚课铱梢愿嫠吒魑坏模幸晃荒盖资嗄昵霸庋倒墒撬衷谡χ媾樟虾⒆樱?br />
  也常听见在做事的朋友讲:我很喜欢学佛啊,可是现在每天上班,事情实在太多,不如等我退休之后,一定可以专心修行了。也有人说:现在那里有时间修行,现在得尽力赚钱,不然等退休之后,连生活都没有保障,还谈甚么修行。
  各位,我和我的妻子和如都曾有过这种念头。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到这个问题时,和如曾问我一句话,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她说:‘您知道您能活到几岁?’我说:‘这件事可没有人能知道呀!’她说:‘那么算盘不能打得这样如意呀!’各位,您们觉得怎样?六十年来,我亲眼看到不能等到孩子成人或等到退休就先走的,已有好几位了!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显公法师在大觉寺主持的佛七,令我回忆起十七年前我在大觉寺第一次参加佛七的情景,不觉生起极大的感慨。因为在这短短的十七年中,共同参加第一次佛七的在家佛友,竟没有一人在此次重见。就我记忆所及,其中已有七位先后去世!如果这种事实还不能使我们相信无常的真理,实在可以说沉迷得太可怕了!
  所以,以为一定有明天,等明天再修的观念,是在家人修行的大忌。
  【不要批评】
  我所讲的批评是包括了批评事及批评人。
  不批评并不是说不辨是非,在您没有证入本性或空性之前,应该要辨别是非,应该对是非有所取舍。我的不要批评的警惕,一是要慎重三思,不要轻易批评;二是减少造恶业的可能。各位,我们得自己承认,我们的智慧实在不够,也没有天眼通,看不到一件事今后的影响如何,因此批评很容易有错误,或者有所偏,不够公正。错误、有偏或不公正的批评,害人害事,就会造成恶业,而最易犯的是口业。
  各位,喜欢批评人是我见我相强烈的明显表现,是成佛的极大障碍,也是我们在家人极易犯的毛病。其实天下很少有绝对的坏人,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及短处,重视一个人的长处,帮助他发展及发挥他潜伏著的长处,是真正善于教人用人的人。批评往往会增加自己的烦恼和我慢。
  也有人讲,我是为他好,所以批评他。也有人讲,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民主国家,就靠老百姓可以公开批评,以防止作威作福的弊病。这些话都有它的道理。我所警惕的不批评是不要轻易任性的批评,须知道批评也会使人生反感,错误冤枉的批评更容易伤阴德。
  【不要为烦恼所转】
  各位,烦恼并不可怕,所怕的是为它所转及由它所引起的业障。怨嗔、灰心、退心都是由烦恼所引起,也即是为烦恼所转而产生的后果。
  记得中国对日本抗战的时候,我从德国回来,在中国昆明负责电话厂的制造部门,赶造军用电话机,上面逼得很紧。我那时才二十八岁,督促著员工日夜加班,根本没有休息,还要跑空袭警报,也没有星期日或假期。可是后方昆明的工业条件极差,甚么工具都没法补充,往往有因为缺少一件器材而不能制成成品的现象。近半年的工作,真可谓心力交瘁。有一天黄厂长到我工场来,说我们还有近一千架的军用电话机没有交货,重庆又有电报来催。我听了黄厂长的话,一声不响。他走了之后,我马上回家。写了一封辞职信,叫妻子和如送去给黄厂长。和如看著我,也一声不响。两个人都流了泪。那天晚上两个人几乎没有说话,和如知道我十分烦恼。第二天恽总经理及黄厂长同来我家中看我,半软半硬的叫我将辞职信收回。各位,毫无疑问,我那天是生了烦恼,而且为烦恼所转,因为我怨了黄厂长,我自己认为已经卖命到这种程度,而他还要来催逼我,因此灰心不干。后来想想,实在惭愧。我那时既没有想到军用电话机对抗战的重要,也没有顾虑到失业之后在昆明将怎样,和如及我两人的父母都在沦陷中的上海;更没有体会到黄厂长受到重庆的压力,而他却不能像我这样年少气盛,一气就辞职不管!各位,后果可能如此,这就是为烦恼所转。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有这种情形,觉得已经学了很久一段时候,可是还不得要领,因而生起烦恼,为烦恼所转而灰心、退心、中断。像这样的修行,极难有所成就,结果是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到头来还是没有把握,随著业报流转。
  因此,为烦恼所转是我们修行的大忌。各位,烦恼不必怕,它会自生自灭。一感觉有烦恼时,马上想甚么是这个烦恼可能引起的后果呀?是怨呢?是恨呢?是灰心呢?还是放弃呢?这些后果乃是我们的大患,因为它们会像癌细胞一样扩大,果又变因,因又生果。烦恼已经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后果会造成无穷的业障!所以,各位,我这第三点不要为烦恼所转,是在家人修行的一个重要点,盼望各位细心体会。
  现在是我的总结论,即在家人修行要福慧双修。福慧双修各位都很知道,其实用不著我多讲。我所想贡献给各位的,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我以往的几十年中,虽也零零星星的读过一些佛书,做过一些善事,其中也有可以算是修福的,也有可以算是修慧的,但并无一定的目标、标准或做法,只是随缘做做而已。所以,几十年中我划的这条小船,可以说尽是游荡于大海之中,没有确定的方向,也没有上劲得力的划。近三年来,因为研究了《金刚经》,对佛所讲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颇能相应,遂将这句经文作为我修福修慧的指标。
  【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各位,‘应无所住’是修慧,‘而行布施’是修福。‘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连起来,就成为不住相的修福修慧,是无相功德。
  甚么叫做‘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呢?我举一个例: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说:‘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各位,请想一想,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这福报大不大?这就叫做人天福报。像各位现在赞助庄严寺造大佛像,修复千年破旧的古观音像,都是这种人天福报。可是,人天福报,大是很大,还是有限的,为甚么有限呢?因为您有所住,住在那里呢?住在您是为自己求福,物件狭隘,所以福报有限,这就叫做有相布施,还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佛在《地藏经》中接下去又说:‘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发回向心,即是将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你本来要回向的自己、父母、子女或一切其他人,都已包括在内。各位,法界无边,众生无量,所以您这回向的物件,也是无量无边,这就变成心无所住。如是布施,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福德也就像经中所说,无量无边,终成佛道。
  所以,各位,我们在家人修福慧,只要记住一个最要紧的口诀──随时抓住机会,尽量布施,任何好事,都将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各位,我这里所讲的,比较严格,有些人或者会觉得难以做到,特别是欢喜早上多睡一会的朋友。不过我所讲的,句句出自真心诚意。各位,如是因,如是果,是千真万确的,不经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希望各位不要阅过就算了,要能真正得到益处,这是我衷心所祈望的。
  金刚经的研究
  金刚经的研究
  沈家桢居士著
  缘起
  (一)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建议
  (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三)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四)《金刚经》的功德
  (五)《金刚经》能消业障
  (六)为什么《金刚经》只列了千二百五十大比丘而没有列菩萨?
  (七)为什么有‘尔时,世尊食时’这一段日常生活的记录?
  (八)‘云何应住’和‘应云何住’
  (九)为什么佛答‘诸菩萨摩诃萨’和先答‘应云何降伏其心’?
  (十)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十一)为什么佛列了那么多众生的类别?
  (十二)什么叫做‘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十三)既然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为什么佛又叫我们去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呢?
  (十四)什么是‘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十五)为什么佛要问‘虚空可思量不?’
  (十六)为什么佛要问‘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十七)为什么佛要问‘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十八)万里长江直泻大海祝各位福慧双修
  (十九)‘而实无来’与‘而实无不来’
  (二十)燃灯佛在《金刚经》中的重要意义
  (二十一)《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
  (二十二)‘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浅谈
  (二十三)再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二十四)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一)
  (二十五)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二)
  (二十六)《金刚经》日用
  (二十七)在家人如何修行的商讨
  (二十八)‘苦、空、无我’的三个修行阶段
  (二十九)从因果的观点来研究忍辱
  (三十)愿力
  (三十一)修福
  (三十二)缘
  (三十三)悲
  缘起
  一九八九年我应纽约菩提心基金会之邀,在侨声广播电台菩提心节目中讲‘《金刚经》的研究’,每星期十五分钟,共计二十五次,由庄博慧、傅丽卿两位将演讲稿的录音带整理成文。讲的宗旨,是想抛砖引玉,藉此引发学佛的朋友,研究《金刚经》或读诵《金刚经》的兴趣,因而得大利益,走上菩提大道。亦因此之故,将王沈醒园居士所记录的一篇讲词,‘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列在卷首。在此我谨向她们三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致最大的敬意,愿他们福德无边。
  佛在《金刚经》里说,他从前还未成佛,在做菩萨的时候,他曾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佛,没有漏失过一位。照理来说,他供养了这么多的佛,其功德应该是大得无法想像,可是佛说,他供养了这么多佛的功德,还不及在末法时代,能够受持《金刚经》所得的功德大。谨愿受持《金刚经》的朋友同证佛道,早登无上菩提!
  (一)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建议
  最近在纽约大觉寺讲了两次‘如何读《金刚经》’,著重于字音及如何读断句子,好像颇得听众的欢迎。特别是初读《金刚经》的,发觉有许多地方,和他原先以为是对的并不相同。事后有人建议我应该将它写出来,也许有很多人会得到好处。其实,只要诚心诵经,念错几个字也没多大关系,各地方言就有许多不同,顶要紧的是掌握住经中的意义。又何况我所知有限,所谓对,也是主观的见解,不过能够满足几位同修的愿望,也是应该,所以就写出来,抛砖引玉,望能多得读者的指正,欢迎有新的意见。
  中国的文字很美,包容性极大,古文不用标点,所以往往有各种不同的读法和解释。千余年来,因为抄写及印刷校对的不够精确,差异错误,在所难免。《金刚经》版本极多,各种版本有不同出入的地方,恐怕比任何经典都多,于是许多大德的注解,因为依据不同版本的经文,也可能颇有出入,有的地方,使读者莫知适从!譬如须菩提第一次所问的‘应云何住’,许多近代版本印成‘云何应住’,一字易位,影响极大。又如‘不’字,可有三种不同的读音及意义,也容易为人忽略。
  依据我看了近二十种不同版本的结论,认为台湾大乘精舍印行的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校正本》为最合理,他参考了十一种版本的经文、注、疏、赞述,有敦煌石室发现的一千多年前唐朝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金刚经》(石刻)文,有九百多年前东传到日本再传回来中国的《金刚经注》,以及清朝乾隆时的《金刚经疏记汇编》等等,江居士的校正严谨,是值得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