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节
作者:两块      更新:2021-05-09 17:44      字数:4690
  让你想都不敢想一下。所以“人到中年”之后也就是人类天性覆灭的开始。
  第六章:人类的三大品质属性(15)
  当然,我们必须要声明清楚:人类天性中有关“飞翔”的特质,并不像人类的世俗性生活那样具体和诱人,也不像人类的本性品质那样“恶贯满盈”,它是一种长期被压抑、被世俗生活所冷落的品质特征;因为它的存在是真实无疑的,但它在世俗生活中的具体使用却是非常有限的。天性品质的这种特质往往被世俗性品质讥讽为“想入非非”的不实际行为,除非人类生活的星球发生了灾难和存在的危机,“飞”的品质才能起作用,才能显示出它的威力来,除此的漫漫岁月中,人类普遍的实现“飞”是不可能的。所以它才被冷落,才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压。
  虽然人类普通飞翔生活的梦想是不可能的,但人类对飞翔的探索,特别是对太空和外太空的探索是不会终止的,最普通的比如低空的飞机等飞行是不会终止的;再高一级的比如绕地卫星、绕月卫星和对太阳系各大行星的探索是不会终止的;更高一级的比如对银河系的探索更不会放松。人类实现普遍的飞行生活是不可能的,但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也不会终止,这就是人的天性使然。
  由此可知,在现代文明条件下,人类之中只有很少很少的人才有“飞”的机会和可能,如飞行员、航天员,而绝大部分的人类是没有条件和能力“飞翔”在宇宙世界之中的,这一点毫无含糊。即使到了高度发达的宇宙文明阶段,所有的人类都能实现“飞翔”也是不可能的,除非地球上的人类每10人有一架超级文明条件下制造的“航天飞船”。假如地球人类的文明达到这样的高度,那么在人类好奇心的积极鼓励和促使下,地球人类恐怕都“飞”到外星上生活去了,地球的空间就会大量地腾挪出来,成为地球动物们真正的乐园。
  五、性:“三性品质”的自然体现
  我们断定,人类具有世俗性、本性和天性品质,在上文的论述中,为了论述的方便,我将它们分别开来单独地论述。其实,人类所具有的“三性品质”,既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各自单独发挥着作用。假如我们把人类的“三性品质”放到现实生活中,一一对证的话,那么我们在性爱、权力和财富这三种现代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方面都能找到相应的答案和突出的表现。下面我们就以性爱为例来说明“三性品质”所具有的综合表现。
  性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本能或特质,一般指男女异性之间通过性器官的交融行为达到某种愉悦的状态。人类性行为的这种特质,地球普通动物都具备,但地球动物的性行为和人类的性行为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地球动物的性行为,大多都是季节性的,比如春秋季发情、交配,冬春季生育等。不仅如此,地球动物的性行为大多为了纯粹的繁殖种类而进行的一种本能性活动,应该说是纯本能的行为。动物通过这种有限的纯本能驱动的性行为,达到繁衍后代和延续种类的自然目的。和地球动物比,人类的性行为就完全不同。并非说人类的性行为中没有本能的繁育后代和延续种类的自然目的,也不是达尔文所描述的纯动物式的“性选择”或通过雄性竞争获得“性选择”的权力,而是说在人类的性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是纯人类的性行为方式;而不是纯动物式的性行为方式,具体体现在:
  1。文明的性行为方式:在地球动物的交媾中没有回避、没有制度的约束,更不具有审美的性行为意识,它们在荒山野谷中,或在人类面前,随着季节性的性欲冲动,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它们不知道羞耻,没有任何约束,为了自然进化的需要,至多在雄性之间展开一番交配权利的竞争,然后一切都在自然的秩序中进行。人类的性行为就不同于地球动物,在人类的原始阶段,就已实行“对偶婚”制或一夫一妻制。据史家们说,人类在实行“对偶婚”之前,也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群婚”制,等等,我对这种说法难以接受。人类是一种高级智慧生物,在他的形体中先天性地就具有一种人类的文明意识,这种意识并非哲学上争论不休的“先验论”,也不是“性意识论”或“唯心论”,而是人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人类的这种先天性本质属性要求人类要过文明生活,这种文明生活的创造者就是人类本身创造的基因,就是人类固有的智慧,因此,即使在现代文明的源头上,人类也不可能曾经拥有过动物式的“群婚”制或“群居生活”方式。人就是人,人类就是人类,他因他的本质属性所规定,自古至今过的就是纯属人类的生活,绝不可能与地球普通动物的生活习性相混同。比如,在现代文明的源头上,人类的生活方式就是“神”的生活方式或“半神半人”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地球人类在“前文明”延续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确切地说“神”的生活方式就是“前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一种过度形式,它既是“前文明”的 “终结”,又是现代文明的源头。在这样的文明生活条件下,出现了一系列的“神话”和“神话”人物,他们的生活能力要比现代人类强,文明水平也比现代文明高出很多。在这样的文明生活中,人类绝不可能过上“群居”的甚至是动物式的“群婚”生活。这种“群婚”制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人类从动物进化论中传导出来的,或者说就是古史家们参照地球动物的生活习性编造出这么一个阶段来的,在人类的真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个阶段,人类也不可能过这样的生活。
  第六章:人类的三大品质属性(16)
  举一个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例子:伏羲和女娲既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又是一种兄妹婚。在中华古老的神话界有这种乱伦的“兄妹婚”,我们的古代先祖们不仅没有回避或丢弃,而且仍然把他们当作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这是为什么呢?我在前文中已经论述过:伏羲和女娲的真实身份和真实生活,实际就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真实的发展阶段:“前文明”在“中央文化地带”被毁之后,作为中华原始始祖的“西王母”经营了一个辉煌的“女神时代”,这就是中华文明源头上的“昆仑神话”;昆仑山系保存和孕育了中华先祖,当漫长的冰河期结束时,从昆仑山系中走出的中华始祖们已分布到中国的西北大地上。就在此时,巨大的不幸又发生了,冰期后发生了多次毁灭性的“大洪水”,正是冰期后的这一次大突变又一次冲毁了人类经营多时的文明成果,乃至毁灭了人类的绝大部分。然而人类毕竟是智慧的,即使又一次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纵也有人逃得性命,从这次大灾变中活下来,比如西方的“挪亚”一家,中华文明源头上的伏羲和女娲。一场毁灭性的大灾变中,仅剩下兄妹二人了,除了他们,人类的一个种族就要绝灭。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他们兄妹二人是选择“前文明”中的陈规旧律呢,还是打破常规,结为夫妻继续延续东方人类的种族呢?伏羲和女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的这一历史性选择,才有了黄种人,或中华民族,也因为他们继续延续人类种族的这一重大选择,中华民族才将他们奉为“神”和中华民族的“始祖”。
  不过这一对“始祖”与众不同的是他们是“半人半兽”的形象:上半身代表人类智慧和文明,故为人身;下半身代表性器官和“乱伦”的部分,故以蛇身表现或批判。从中华民族的始祖和始祖神的形成中我们已知,即使在远古的始祖文明阶段,人类也把“人的性行为”方式与“兽的性行为”方式区分得一清二楚、毫不含糊,该肯定的部分给予充分肯定,该颂扬或供奉的内容也不轻易丢弃,该否定和批判的部分益是毫不客气。虽为始祖神,也难免有被人类羞辱和否定的内容,这就是真实的人类原始,也是人类文明性行为一直延续的真实写照。
  除此还有很多人类文明性行为的标志性特征,比如婚姻制度,婚俗文化和人类性行为中形成的一系列审美意识等,都是人类与地球动物相区别的具有本质特征的内容。
  2.快乐、占有、创造原则:这三个原则是人类性行为中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原则。其中的快乐原则意味着人类的性行为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据弗洛伊德的研究,人从小就有性的感觉,比如吃奶和某种吃奶的方式等,所以男性从孩提时期起就建立起他所谓的“恋母情绪”。到了成年,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性伴侣、孩童时的“恋母情绪”逐渐淡化,被后来的性伴侣所取代。人为什么自小就有这种“性”的快乐感受和想法呢?弗洛伊德认为:因为性行为是一种快事。无论弗洛伊德的性学理论有什么缺陷和不足,暂且不论,但人类的性行为是一种快事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缺陷和不足,人类的性行为就是追逐一种快乐的,它首先遵循的就是“快乐原则”,可以说,人类性行为的直接效果就是得到快乐、享受快乐,虽然这种快乐的呈现形式是一种短暂的感官享受和直观的精神过程。
  第六章:人类的三大品质属性(17)
  人类的性行为是一种“快事”,是一种快乐和宣泄,遵循的是快乐原则,所以人类才有那么频繁的、长久的、乐此不疲的性行为。小时候,从母亲的乳头上感受到“性”的快感,长大成人后,以专门的性伴侣相匹配,充分而又长久地享受性的快乐,直到老迈。人类的这种性行为和享受性快乐的方式在地球普通动物中很难找到相同和相近的参照,唯有人类把性作为享受生活的重要标志,比如普通老百姓以一个性伴侣相始终,而有权和有钱的人却以数个性伴侣相伴随,享受性的单一性和多样化又成为世俗人生幸福与否的重要参照以及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志。尼采、福轲等西方现代哲学家都把性与政治、权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原因就出在这个层面上。
  在人类的性生活中,除了遵循快乐原则,还有第二个原则即占有原则。这一原则的起因仍在快乐和享受,但它又不完全是快乐和享受的事。占有原则所体现的是人类对于这种能够得到快乐和享受的美的对象的永久占有心理,也就是人类共有的贪婪、自私心理。人类在物质方面的占有欲是很强烈的,在对性和性伴侣的占有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激烈,一旦确认某人是自己理想的性伴侣或爱人,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将它占为己有,如果这种占有的欲望不能实现,那将成为终生的遗憾和痛苦。因此,人类这种占有的强烈欲望和不能够占有的绝望情愫就构成人类情感历史的主要内容,人世间所谓的纯贞爱情的故事和悲剧性的爱情故事,都是从人自身酿造出来的是是非非中诞生。比如,人文社会中人们比较熟悉和乐以接受的文学,所承载和表现的生活内容中爱情故事占绝对优势,其他如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形式中,也不乏爱和爱情故事。究其根源,不外就是对人类共有的这种占有欲望是否实现的一种曲折地表达和陈述。
  第三个即是创造原则,这一原则也可以称之为自然原则。人在性的诱惑下,享受性的快乐,而享受的过程同时是创造新生的过程,人的延续和繁衍就是通过这种享受快乐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创造新生的原则并非人类自身产生的原初动力,而是大自然的奇妙安排。假如没有享受、快乐这样一些诱惑,人类的性生活就会大幅度减少,甚至很少发生;人类如果没有频繁而长久的性生活,其繁衍和种的延续就成问题,因此创造性原则的前提就是享受快乐以及贪婪的占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大自然的本意并不在人类的享受方面,而是注重其创造性,但人类的世俗性特征太重,他把大自然的这一精心的安排颠倒过来,把人类的性生活的重心放在了享受方面,而淡化了它 的创造性,这又是人类为什么把养育后代当作累赘,而把性生活作为快乐的享受的原因。
  3.性行为中体现出来的“三性”品质。明确了人类性行为的独特性,也就不难理解人类的性行为与人类品质属性方面的紧密关系。人类的性行为所蕴含的重大使命本是繁衍种族,延续后代的大事,可是人类不把这一使命当使命,反倒把它的前提当重心,这恰巧就是人类世俗品质所关心的,人类本性品质所热衷的,人类天性品质所追求的东西。快乐、享受,这是人类天性品质的一个侧面;自私、贪婪、占有欲,这是人类本性品质的一个侧影;而注重这占有和享受的过程,又是人类世俗性品质的具体体现。人类的“三性”品质特征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得到充分体现,而在人类性生活这个领域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和更加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