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节
作者:
悟来悟去 更新:2021-05-04 17:52 字数:5084
血)
走注风游走四肢痛 天应 曲池 三里 委中
浮风浑身瘙痒 百会 百劳 曲池 命门 太阳紫脉 风市 委中 血海 水分 气海
头项红肿强痛。 风池 风府 承浆 肩井
肾虚腰痛。兴动艰难。 脊中 肾俞 委中
闪挫腰痛。 脊中 肾俞 腰俞 委中
虚损湿滞腰痛。行动无力。 刺穴如前。
诸虚百损。四肢无力。 百劳 膏肓俞 关元 尺泽 阳 中渚 足三里
胁下肝积气块刺痛。
支沟 太陵 中脘 章门 阳陵泉
(以上诸症。俱足少阳经临泣为主。)
一凡治病先取外关为主次取各穴应之。
臂膊红肿肢节疼痛 肩 肘 腕骨
手指节痛不能伸屈 合谷 腕骨 阳谷 五虎
足指节痛不能行步 昆仑 内庭 太冲
足内踝红肿痛(名绕踝风) 丘墟 临泣 昆仑 太
五脏结热。吐血不已。
膈俞 心俞 肺俞 脾俞 肝俞 肾俞
六腑结热血妄行不已 膈俞 胆俞 胃俞 三焦俞 大肠俞 小肠俞 膀胱俞
鼻衄不止 少泽 膈俞 心俞 涌泉
吐血。昏晕不省人事。 膈俞 肝俞 通里 大敦
虚损气逆。吐血不已。 膏肓 膈俞 肝俞 丹田
吐血衄血。阳乘于阴。血热妄行。
膈俞 肝俞 中冲 三里 三阴交
血寒亦吐阴乘于阳名心肺二经呕血。
少商 神门 肺俞 心俞 膈俞 三阴交
舌强难言。及生白胎。 关冲 中冲 承浆 聚泉
重舌肿胀热极难言。 十宣 海泉 金津 玉液
舌吐不收。名曰阳强。 少冲 神门 兑端 涌泉
舌缩难言。名曰阴强。 海泉 心俞 膻中
口内生疮。名枯曹风。 兑端 承浆 支满 十宣
唇吻裂破出血干痛。 关冲 少商 承浆
项生瘰 。绕颈起核。名曰蟠蛇 。
风池 缺盆 天井 肘尖 十宣
瘰 延生胸前连腋下者。名瓜藤 。
肩井 膻中 支沟 太陵 阳陵泉
左耳根肿核者名蜂窝 。
翳风 颊车 合谷 后溪
右耳根肿核者名惠袋 。 翳风 肘尖 后溪
耳根红肿痛 翳风。 颊车 合谷
颈项红肿不消。名曰项疽。 风府 肩井 承浆
目生翳膜。隐涩难开。 睛明 鱼尾 合谷 肝俞
风沿烂眼。迎风冷泪。 攒竹 丝竹 二间 小骨空
目风肿痛。 肉攀睛。 睛明 攒竹 和 肘尖 合谷 十宣 列缺 肝俞 委中
照海
牙齿两颔肿痛。 人中 合谷 吕细
上 牙疼。及牙关不开。
颊车 太渊 合谷 吕细
下 牙疼。颊项红肿痛。
承浆 阳 颊车 太
耳聋气痞疼痛。 听会 翳风 肾俞 三里
耳鸣或痒或痛。 客主人 听会 合谷
目暴赤肿疼痛。 攒竹 迎香 合谷
雷头风晕。呕吐痰涎。 百会 风门 太渊 中脘
肾虚头痛。头重不举。 百会 列缺 肾俞 太
痰厥头晕。头目昏沉。 百会 肝俞 大敦
头项痛。名曰正头风。
百会 上星 脑空 合谷 涌泉
(以上诸症俱手少阳经外关为主)
一凡治病先取列缺为主。次取各穴应之。
鼻流臭涕名鼻渊。
百会 上星 迎香 曲差 风门
鼻生息肉。闭塞不通。 迎香 上星 印堂 风门
鼻塞不知香臭。 上星 迎香 风门
鼻流清涕。腠理不密。喷嚏不止。
肺俞 太渊 神门 三里
伤风。面赤发热头疼 合谷 曲池 通里 绝骨
伤风感寒。咳嗽胸满。 风府 风门 合谷 膻中
咳嗽寒痰。胸膈闭痛。 肺俞 膻中 三里
久嗽不愈。咳唾血痰。 太渊 风门 膻中
哮喘气促。痰气壅盛。 府 膻中 三里 丰隆
哮喘气满。肺胀不得卧。
风门 中府 府 膻中 太渊 三里
吼喘胸膈急痛。 肺俞 天突 中 三里
腹中肠痛。下痢不已 天枢 内庭 三阴交
腹中寒痛。泄泻不止 中脘 天枢 关元 三阴交
赤白痢疾。腹中冷痛。
天枢 气海 外陵 水道 三里 三阴交
胸前两乳红肿痛。 少泽 太陵 膻中
乳痈肿痛。小儿吹乳。 少泽 中府 膻中 大敦
妇女积痛。败血不止。 膈俞 肝俞 肾俞 三阴交妇人血沥。乳汁不通。 关冲 少
泽太陵 膻中
乳头生疮名妒(音石)乳。 肩井 乳根 少泽
胸中噎塞痛。 太陵 内关 膻中 三里
口内生疮臭秽
人中 承浆 金津 玉液 合谷 十宣
口气冲人。臭不可近。
少冲 通里 金津 玉液 人中 十宣
三焦极热。舌上生疮。 关冲 外关 金津 玉液 人中 地仓 迎香
冒暑大热霍乱吐泻。 百劳 中脘 合谷 曲池 十宣 委中 三里
中暑。身热小便不利。 百劳 中脘 气海 阴谷 阴陵泉 委中
小儿急惊风手足搐搦。 百会 印堂 人中 中冲 合谷 太冲 大敦
小儿慢脾风。目直视。手足搐。口吐沫。
百会 上星 人中 脾俞 大敦
消渴等症 胃府虚。斗食不能充饥。(消脾)肾藏竭。饮百杯不能止渴。(消肾)及房劳不
称心意。(消中)此谓三消也。乃土燥水消。不能克化故成此病。
人中 关冲 脾俞 中脘 足三里 公孙(治食不充饥)照海(治饮不止渴) 太 (治房
劳不称心)
(以上诸症。俱手太阴经列缺为主。)
一凡治病先取照海为主。次取各穴应之。
小便淋涩不通。 关冲 合谷 阴陵泉 三阴交
小腹冷痛小便频数。 肾俞 气海 关元 三阴交
膀胱七疝。奔豚等症。 太陵 章门 丹田 阑门 三阴交 大敦 涌泉
偏坠木肾。肿大如升。 阑门 归来 曲泉 大敦 膀胱俞 三阴交 然谷 肾囊(横
纹可灸七壮)。
乳弦疝气冲心痛 带脉 大敦 涌泉 太
小便淋血不止。阴器痛 阴谷 三阴交 涌泉
遗精白浊小便频数。 白环俞 关元 太 三阴交
夜梦鬼交。遗精不禁。 心俞 肾俞 膏肓俞 中极 然谷
老人虚损。手足转筋不能举动。
尺泽 合谷 阳陵泉 承山 临泣 太冲
霍乱吐泻。手足转筋。 尺泽 曲池 腕骨 三里 阳陵泉 承山 京骨
寒湿香港脚。发热大痛。 委中 三阴交 太冲
肾虚香港脚红肿大热不退。
血海 三阴交 气冲 委中 太 公孙
干香港脚。膝头及内踝五指疼痛。
阴陵泉 三阴交 膝关 委中 绝骨
浑身胀满。浮肿生水。 合谷 曲池 气海 三里 三阴交 内庭 行间
单腹蛊胀。气喘不息。 膻中 气海 水分 三里 三阴交 行间
胸腹胀大如盆。 膻中 中脘 水分 三阴交
面目四肢。浮肿不退。 人中 合谷 曲池 三里 三阴交 临泣
妇人脾气。水血气石蛊病。 膻中 气海 支沟 三里 三阴交 水分(水) 行间(血)
公孙(气) 内庭(石)
女人血分单腹气喘。
膻中 下脘 气海 三里 行间
女人血气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皆痛。头目昏沉。
百会 膏肓俞 肾俞 曲池 合谷 绝骨
妇人虚损形瘦。赤白带下。
百劳 肾俞 关元 三阴交
女人子宫。久冷。不受胎孕。 中极 子宫 三阴交
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 合谷 阳交 内庭
室女月水不调。脐腹疼痛。 肾俞 关元 三阴交
妇人产难。 合谷 三阴交 独阴
难产胎衣不下
合谷 三阴交 巨阙 独阴
产后脐腹痛恶露不已。
膏肓俞 水分 关元 三阴交
大便不通。
阴陵泉 三阴交 申脉 太
(以上诸症俱足少阴经照海为主)
卷五证治参详
八脉交会八穴歌
属性:(有图见卷三○以下李仙槎着)
公孙为父通冲脉。内关母与阴维接。四经会合胃心胸。心脾有病治堪适。
头面颈项四肢风。后溪申脉当详核。二穴督脉阳跷通。兼属夫妻自和悦。
临泣称男带脉连。外关女与阳维一。气贯耳颊肩颈目。四肢风痛病如失。
若遇喉风藏病凶。客寻照海主列缺。列缺原来任脉通。阴跷照海本同辙。
卷五证治参详
八穴主客证治歌
属性: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翻胃难停。胎衣不下血迷心法泻公孙立应。积块坚横胁抢。心胸痞
胀肠鸣。伤寒不解病深沉。疟疾内关可定
手足背腰疼痛。中风不语痫癫。头眩眼肿项腮牵且向后溪穴针。痈毒四肢麻木。耳聋身
肿绵延。头疼鼻衄泪涟涟申脉针时可痊。
中风手足不举。腿疼胁胀拘挛。头风咽肿项腮连。临泣亟须针砭 肢节肿疼膝冷。背胯
内外筋牵。伤寒盗汗热难捐主客外关有验。
痔疟便肿泄痢。吐红溺血咳痰。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并医噎咽 喉塞便淋酒积昏迷临产
艰难膈中气核并心烦照海行针可散。
卷六论治补遗
中风论
属性: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络脉空
虚。
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
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寸口脉浮而紧。紧
则为寒。浮则为风。寒风相搏。邪在皮肤。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
短气。(金匮原文从医宗金鉴)
喻嘉言曰。伤寒症太阳经之中风者。乃风寒暑湿之风。自外而入者也。真中风之风。乃
人身
自有之风。平素蕴蓄。而一旦内出者也。素问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可见真中风之
病。乃人之数扰其阳所致。数扰其阳惟房室一事为最。房室过勤。纵阴不走而阳气则已动。
动而不已。必渐积于空 之所。而手微麻。足或微瘅。舌或微蹇风信已至。而扰其阳者方未
已。一旦乘虚横发。与大块噫气。林木振响黄沙蔽天。白浪翻海者初无少异矣。其人安得不
卒倒乎。迨至卒倒。而世医方引风寒暑湿之风为治一误再误。外风入而与内风交煽。任凭躯
伟体坚。经年不能少减。而成废人者比比。甚有不旬日而告毙矣。可胜悲哉。大法风既自内
而生。还须自内而熄欲自内而熄。何物是熄风之药。养血乎。风亦与之俱养补气乎。风亦与
之俱补。实腠理乎。风亦与之俱实。将何所取耶养血补气。自不可少。而实腠理之药。断不
可用进而求之于法。然后不患于无药也。盖天地间之风得雨则熄。所以素问又曰。阳之汗。
以天地之雨名之。以雨治风。不言治而治在其中。以故内风之人。腠理断不可实。实则汗不
能出也。气血不可不补。虚则不足供汗之用也。要使元气足以拒风于腠理之间。务如大病退
后之人。饮汤则汗。食粥则汗。如此旬日以听风之自熄然后为当其妙全在助阳而通血脉。不
取驱风散邪为义。与荆防柴葛之轻药绝不相干。世传以羌防等药发散一食顷者此但可治偶感
之风耳。以治内风。不去百分之一岂有经年累积之风。而取办一药。且仅攻皮肤之理哉。中
风病多见于富贵之人。而贫贱绝少。贫贱之人。非无房室也。以其劳苦奔走。身中之气时为
蒸动。才有微风。便从汗解。而富贵之人。身既安逸。内风已炽。尚图乘风纳凉沐泉饮水。
以解其热。致阳气愈遏不舒。加以浓酒浓味之热挟郁阳而为□痰闭塞经络一旦卒然而中漫不
知病所由来古今成方虽多。辨症全不清切盍观平人饮醇食爆。积至无算。全不见其热者阳气
有权。嘿为运出耳。阳气遏郁无权。势必转蒸饮食之物为痰。痰与风相结。迨发之时。其体
盛之人病反加重。盖体盛则阳多。阳多则风与痰俱多也孰知其风为本。而痰为标耶。孰知其
阳气为本。而风痰为标耶。风痰为标。可汗可吐而或者见其昏迷舌蹇。以为邪入心藏。用牛
黄清心之类。驱风散痰。致阳气愈遏。而成不治甚多。夫阳遏在内之人。脏腑有如火烙。平
素喜生冷。临病又投金石。覆辙相寻。明哲罔悟。亦独何耶。阳气为本。势必绝欲而不更扰
其阳。病根始拔。然而阳气素动。习惯渐近自然。多不乐于安养。风痰才得少息。往往思及
欲事。略一举动。复从本及末。蔓而难图矣。古今无人深论及此惟善保生者。见体中痰多风
炽。无俟病发。预为绝欲可矣。
按中风者。乃为风邪所中。卒倒无知之症。西北气寒有之。东南无。中风者。此惟中气
虚惫。
故肝风内煽。东垣主虚是也。虚则无根之火发焉。逆上之痰生焉。河间主火。丹溪主痰是也
。其卒倒痰壅。皆与真中风相似。故曰类中。但无六经形症为异耳。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
者。乃邪气闭塞于外。元气犹存。宜与开关利窍治法。至若口开为心绝。眼闭为肝绝手撒为
脾绝。遗尿为肾绝。鼻鼾为肺绝。此五脏气脱也。心绝者。不过一时死。更有发直头摇。吐
沫面赤。汗出如珠者。皆不治矣。间有中气者。为七情所伤。气厥无痰。宜用苏合香丸灌之
。
卷六论治补遗
风湿
属性:风者百病之长。其变无常。其中人也。风则上先受之。湿则下先受之。俱从太阳膀胱经
而入
。风伤其卫。湿流关节邪相搏击。故显汗出恶风。短气发热。头痛骨节烦疼。身重微肿等症
。此固宜从汗解。第取汗贵徐不贵骤。骤则风去湿存。徐则风湿俱去也。其有不可发汗者缘
风湿相搏。多夹阳虚。阳虚即不可汗。但可用辛热气壮之药。扶阳逐湿而已。凡见短气。虽
为邪阻其正。当虑胸中阳虚。凡见汗出微喘。虽为肺气感邪。当虑真阳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