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节
作者:悟来悟去      更新:2021-05-04 17:52      字数:5135
  十五焦(用灯心蘸清油点火。根据次淬之。)
  以上推法用葱姜煎汁浸染医人大指根据次推之。至于别穴。看症再加揉法。
  卷五证治参详
  幼科杂病
  属性:(有补遗)
  胎寒者。胎有寒而下地复感寒。于半日一日内通面皆青如靛染。口不吮乳。四肢必冷。
  先有
  啼声。后复不啼而昏迷者是也。观儿两眼鼻准无黄色。口不吹嘘。定是胎寒。先于向导威灵
  二穴对拿紧。并将昆仑穴拿紧。其声稍出。即用元宵灯火十五焦断之(法见前)或声不出。亦
  用此穴。则声必出。乳必吸青色必渐退矣。然此症须防作吐。胎寒者。脏腑皆寒。胃寒不能
  纳故必吐。用人参(一分)桔梗(一钱)白术霍香(各五分)水煎服。自愈。亦有发于二三日之间
  (者胎)有寒而外无感冒也。
  胎热者。面色深红而燥。如满口热气。或舌肿而红紫目内红赤。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此
  皆胎热也。如牙龈肿硬不能吸乳。用银簪于牙上下合骨处刺破出血乳自能吸。随用连翘木通
  (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
  胎惊风 惊与风。名异而症同。小儿初生。面青口噤。手足抽掣身热背强。是胎惊风症
  也。
  若目直窜视最为难治。宜先拿精威二穴。并昆仑穴。少顷即曲儿小指重揉外劳宫。随用元宵
  灯火定之
  脐风 婴儿出世。剪落脐带时。风由脐入腹。风性急速。三朝之内便见。七朝之外则非
  是矣
  。脐风初发。吸乳必较前稍松。两眼角挨眉心处忽有黄色。宜急治之,治之最易。黄色到鼻
  治
  之仍易到人中承浆。治之稍难。口不撮而微有吹嘘犹可治也。至唇口收束锁紧舌头强直。不
  治矣。一见眼角及人中有黄色。而唇不撮累者。曲儿小指揉外劳宫。即用灯火于囟门眉心人
  中承浆两手少商各穴一焦。脐轮六焦。未落带于带口火燃。既落带。于落处一焦。共十三焦
  风便止而黄即退矣。
  急惊风 小儿急惊。因闻大声。或惊而发搐。搐止如故。此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
  饮。口中气热。二便黄赤。甚则发搐盖热甚生风。阳盛而阴虚也。宜利惊丸。
  身热而不抽昏迷无知。是心热也。治宜用半夏。陈皮桔梗。甘草连翘。木通。各等分。
  煎服。
  利惊丸
  天竹黄(二钱) 轻粉 青黛(各一钱) 黑牵牛(炒五钱)为末。蜜丸豌豆大。每岁服一丸
  。薄荷汤下。
  慢惊(一名慢症) 小儿慢惊或因病后药饵伤损脾胃或由汁久亡阴。吐久伤胃。泻久绝脾
  而成
  。故曰慢脾之症。其候昏睡露睛。两目无神而多漂泥。咽喉有牵踞之声。四肢厥冷螈 。大
  便泻青。而小便清利。此脾虚也。有见儿眼翻手掣握拳。形状似惊。以惊名之。即或推或拿
  。或火。亦无惊可疗。无风可祛。无痰可除。无热可解。其实惟脾间枯痰。虚热往来耳。治
  宜六君子汤之类
  发搐 惊痫发搐。男则目左视无声。右视有声。女则右视无声左视有声。相胜故也。
  男则握拳拇指叉入食指中为顺。于外为逆。女则叉入食指中为逆于外为顺。
  伤风发搐。口中气热。呵欠烦闷手足动摇。
  伤食发搐。身温多睡。或吐不思食。
  百日内发搐。真者不过二三次必死。假者频发不死。真者内生惊痫。假者外伤风冷。血
  气未实不能胜任故发搐。
  惊痫生死 如惊痰筑不省人事。手不抽掣时。把精威二穴对拿紧。不咬齿。不摇头。不
  直视
  。亦无挣声之状。将儿向我。以我两手骑儿背。大指握前。以第二两指并狠狠揉肺俞二穴声
  虽不出。一挣一挣。恰似有声无音之状。此乃肺被痰筑。如钟磬中塞实。即重扣亦不响。定
  是活症。急灸肺俞穴各三壮若发惊拿醒便知人事。如儿身体不肥。痰不甚盛。不省人事。张
  目视人者。在精威二穴对拿紧。不知痛。竟无挣声之状。惟咬齿摇头。此肺经已绝。治之无
  益。
  惊痫先惊怖啼叫乃发。
  后顶上旋毛中(一名泥丸穴) 耳后青络(各灸三壮)。
  风痫先屈食指如数物乃发。
  丝竹空(针) 神庭 百会 神阙(灸)
  瘰 风热毒邪与血气相搏。郁结成核如贯珠于耳项之间。肿硬白色而有根者。便是瘰
  。
  或溃烂成恶毒用灯火焦法如瘰在左则焦左边瘰在右则焦右边。前自颈上耳脚下起。离六分地
  一点一点。直下乳次过腋。环至肺俞穴至颈上耳后止。在瘰上周遭亦焦第二次。照原路空处
  补之便愈。若只有核而摇得动者。不是瘰 。初起红肿。便是痈疽不可作瘰 治。
  霍乱
  昆仑 水分 天枢
  吐乳汁
  中庭(灸一壮)
  口中转屎 因母食寒凉所致。
  中脘(灸七壮)
  胁下满。泻痢。体重不收。 癖积聚。腹痛。不嗜食 疟寒热或腹胀引背。食饮多。渐
  渐黄瘦者。十一椎下各开一寸五分灸七壮。黄胆灸三壮(当是脾俞二穴)。
  肚大青筋。坚如铁石。于脐之上下左右。离五分地。各灸二壮。即消。
  疳眼 由饥饱失调。致食积伤脾腹大面黄。午后发热日久发稀作泻。泻甚则渴。但见
  白珠红色。渐生翳膜遮满黑珠。突起如黑豆。如香菇之状。是疳眼也。(有补遗)
  合谷(各灸一壮)
  鸡胸(一名龟胸) 由咳嗽喘促肺气胀满。攻于胸膈。渐成此症。
  中府 膻中 灵道 足三里
  龟背(一名鳖背) 由客风吹背。传入于髓。故背突如龟。或咳嗽久而肺虚致肾无所生。
  肾主骨。风寒乘虚而入于骨。髓精血不能流通。故骨弓而驼。
  肩中俞(治咳嗽者) 膏肓俞 肾俞
  癖气久不消。
  章门(三壮) 脐后脊中(即命门灸三壮○治疟母神效)
  秋深冷痢。
  脐下三寸(灸七壮或随年壮)。
  脱肛泻血。秋深不效。
  用姜片置脐上。艾灸三壮千金曰。灸随年壮。
  龟尾(即长强穴。灸三壮。)
  脱肛乃肺气下陷。兼用补中益气汤数帖效。久不瘥者灸百会
  阴肿。
  昆仑(灸三壮)
  卷五证治参详
  戒逆针灸
  属性:(无病而先针灸曰逆。)
  小儿初生无病。不可针灸如逆针灸。则动其五脏。因恐成痫河洛关中。土地多寒。儿每
  成
  。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吴蜀地温。无此疾也。今人不分南北。灸之多有害者不若任其自
  然。免致夭横也。
  卷五证治参详
  徐氏八法证治
  属性:一凡治病先取公孙为主。次取各穴应之。
  九种心疼。一切冷气 太陵 中脘 隐白
  痰涎隔闷胸中隐痛 劳宫 间使 膻中
  气隔五噎。饮食不下 膻中 三里 太白
  脐腹胀满。食不消化 天枢 水分 内庭
  胁肋下痛。起止艰难 支沟 章门 阳陵泉
  泄泻不止。里急后重 下脘 天枢 照海
  胸中刺痛。隐隐不乐 内关 太陵 中
  两胁胀满。气攻疼痛 章门 阳陵泉 绝骨
  中满不快翻胃吐食 中魁 中脘 太白
  胃脘停痰口吐清水 巨阙 中脘 厉兑
  胃脘停食疼刺不已 中脘 三里 解
  呕吐痰涎眩晕 膻中 中魁 丰隆
  心疟令人心内怔忡 百劳 心俞 神门
  脾疟令人怕寒腹痛 脾俞 三里 商丘
  肝疟令人色苍苍。恶寒发热。 肝俞 绝骨 中封
  肺疟令人心寒怕惊 列缺 合谷 肺俞
  肾疟令人洒热。腰脊强痛。 肾俞 大钟 申脉
  疟疾大热不退。 间使 百劳 绝骨
  疟疾先寒后热。 后溪 曲池 劳宫
  疟疾先热后寒。 百劳 曲池 绝骨
  疟疾心胸疼痛。 内关 太陵 上脘
  疟疾头痛眩晕吐痰不已 列缺 合谷 中脘
  疟疾骨节酸疼 百劳 魄户 然谷
  疟疾口渴不已 人中 间使 关冲
  胃疟令人善饥不能食 胃俞 厉兑 大都
  胆疟令人恶寒怕惊卧不安 胆俞 期门 临泣
  黄胆四肢俱肿。汗出染衣。
  百劳 腕骨 至阳 中脘 足三里
  黄胆。遍身皮肤面目小便俱黄。
  百劳 至阳 脾俞 腕骨 三里 隐白
  谷疸。食毕则心眩怫郁。遍体发黄。
  至阳 胃俞 腕骨 阴谷 三里 内庭
  酒疸。身目俱黄。心中痛。面发赤斑。小便赤黄。
  胆俞 至阳 腕骨 委中
  女劳疸。身目俱黄。发热恶寒。小便不利。
  至阳 肾俞 关元 然谷
  (以上诸症俱足太阴经公孙为主)
  一凡治病先取内关为主。次取各穴应之。
  中满不快。胃脘伤寒。 太陵 胆中 中脘 三里
  中焦痞满。两胁刺痛。 支沟 胆中 章门
  脾胃虚冷。呕吐不已。 中脘 气海 内庭 公孙
  脾胃气虚。心腹胀满。 水分 气海 三里 太白
  胁肋下疼。心脘刺痛。 气海 阳陵泉 行间
  痞块不散。心中闷痛。 太陵 中脘 三阴交
  食 不散。人渐羸瘦。 腕骨 脾俞 公孙
  食积血瘕。胸中隐痛。 胃俞 气海 行间
  五积气块。血积血癖。 膈俞 肝俞 大敦 照海
  脏腑虚冷。两胁疼痛。 支沟 通里 章门 阳陵泉
  风壅气滞。心腹刺痛。 风门 膻中 劳宫 三里
  大肠虚冷。脱肛不收。 百会 命门 长强 承山
  大便艰难。用力脱肛。 百会 支沟 照海
  脏毒肿痛便血。 膈俞 肝俞 长强 承山
  痔疾肿痛。 长强 合阳 委中
  五痫口中吐沫。 后溪 神门 心俞 鬼眼
  心性呆痴悲泣不已。 通里 后溪 神门 大钟
  心惊发狂。不识亲疏。 少冲 十宣 心俞 中脘
  健忘易失。言语不纪。 通里 少冲 心俞
  心气虚损。或歌或笑。 灵道 通里 心俞
  心中惊悸。言语错乱。 少海 少府 后溪 心俞
  心中虚惕。神思不安。 通里 心俞 胆俞 乳根
  心惊。中风不省人事。 百会 中冲 大敦
  心藏诸虚。怔忡惊悸。 通里 阴 心俞
  心虚胆寒。四体颤掉。 通里 胆俞 临泣
  (以上诸症俱手厥阴经内关为主)
  一凡治病先取后溪为主。次取各穴应之。
  手足挛急。屈伸艰难。
  曲池 尺泽 合谷 阳陵泉 行间
  手足俱颤。不能握物行步。 曲池 阳 腕骨 阳陵泉 绝骨 太冲 公孙
  颈项强痛。不能回顾。 风府 风池 承浆
  两腮颊痛红肿。 大迎 颊车 合谷
  咽喉闭塞。水粒不下。 商阳 十宣 天突 照海
  双鹅风。喉闭不通。 少商 十宣 金津 玉液
  单鹅风。喉中肿痛。 关冲 合谷 天突
  偏正头风。两额角痛。
  临泣 丝竹空 太阳紫脉 合谷 列缺
  两眉角痛。 头维 横竹 阳白 印堂 合谷
  头目昏沉。太阳痛。 头维 太阳紫脉 合谷
  头项拘急。引肩背痛。 百会 承浆 肩井 中渚
  醉头风。呕吐不止。恶闻人言。
  百劳 合谷 列缺 涌泉
  眼赤肿。冲风泪下。 临泣 攒竹 合谷 小骨空
  破伤风因他事触发。浑身发热项强。
  太阳紫脉 合谷 十宣 大敦 行间
  (以上诸症。俱手太阳经后溪为主。)
  一凡治病先取申脉为主。次取各穴应之。
  腰背强。不可俯仰。 膏肓俞 腰俞 委中
  肢节烦痛牵引腰脚。 肩 曲池 阳陵 昆仑
  中风不省人事。
  百会 印堂 合谷 大敦 中冲
  中风不语。 前顶 哑门 人中 合谷 少商
  中风半身瘫痪。 手三里 合谷 腕骨 风市 绝骨 三阴交 行间
  中风偏枯。疼痛无时
  肩 曲池 太渊 三里 绝骨 昆仑
  中风四肢麻痹不仁。
  肘 上廉 鱼际 风市 膝关 三阴交
  中风手足瘙痒不能握物。
  会 合谷 腕骨 风市 阳陵 行间
  中风口眼 斜。牵连不已 人中 合谷 太渊 十宣 童子 颊车(针入一分。沿皮
  向下透地仓穴。 右写左 左写右)
  中风口噤不开。言语謇涩。
  颊车 地仓 人中 合谷
  中风角弓反张。眼目盲视。 百会 百劳 合谷
  曲池 十宣 阳陵泉 行间
  腰脊项背疼痛。 人中 肩井 肾俞 委中
  腰痛起止艰难。 膏肓 肾俞 委中 然谷
  手臂背生毒。名附骨疸。 天府 曲池 委中
  手背生毒。名附筋发背。
  合谷 液门 中渚 外关
  足背生毒。名曰发背。 委中 内庭 侠溪 行间
  鬓髭发毒。 太阳 合谷 外关 太
  项脑攻疮。 强间 百劳 合谷 委中
  背胛生痈。 曲池 液门 外关 内关 十宣 委中 侠溪
  (以上诸症俱足太阳经申脉为主)
  一凡治病。先取临泣为主。次取各穴应之。
  足跗肿痛久不能消。 行间 申脉
  手足麻痹不知痛痒。
  曲池 合谷 中渚 太陵 三里 太冲
  两手颤掉不能握物。 曲泽 合谷 中渚 腕骨
  手指拘挛。伸缩疼痛。 手十指节握拳指尖(艾炷如小麦灸五壮)
  尺泽 阳 中渚
  足指拘挛筋紧不开。 足十指节握拳指尖(艾炷如小麦灸五壮)
  阳陵泉 丘墟 公孙
  足底发热。名曰湿热 合谷 京骨 涌泉
  足外踝红肿。名穿踝风 丘墟 昆仑 照海
  足跗发热。五指节痛 冲阳 侠溪 足十宣
  两手发热。五指疼痛 阳池 合谷 液门
  两膝红肿疼痛。名鹤膝风。
  风市 膝关 阳陵泉 行间
  手腕骨痛。名绕髁风 腕骨 太陵 太渊
  臂膊痛连肩背。 肩井 曲池 中渚
  腰胯疼痛。寒疝之类 五枢 委中 三阴交
  腿胯疼痛。名腿叉风 环跳 委中 阳陵泉
  白虎历节风疼痛。 肩井 曲池 三里 合谷 委中 行间 天应(遇痛处针。强针出
  血)
  走注风游走四肢痛 天应 曲池 三里 委中
  浮风浑身瘙痒 百会 百劳 曲池 命门 太阳紫脉 风市 委中 血海 水分 气海
  头项红肿强痛。 风池 风府 承浆 肩井
  肾虚腰痛。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