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8 节
作者:猫王      更新:2021-05-04 17:27      字数:4882
  穴位3:肩中间的点。
  按压穴位3的要领:双手伸到用后,抱住脖子,以食指、中指按住左右肩中间的穴位,用中等力量垂直下压10秒,如此反复做三次。
  穴位4:肩根点。
  按压穴位4的要领:将双手拇指充分弯曲,以第二指关节置于左、右肩根点穴位上,用中等力量垂直下压10秒,如此反复做三次。神经衰弱治疗操 其他 针灸推拿
  预备式:双手放在两膝盖上方,放的位置以舒适、放松为度,头正、身直、鼻与脐在一条垂直线上,闭目静坐片刻,全身放松。
  动作:从右向前俯身,以腰为轴,继而向左旋转、舒身、上起,转一整圈归于原位。接着从左向前俯身,以腰为轴,向右旋转、舒身、上起,转一整圈归于原位。旋转时以脐为圆心,鼻朝脐的方向,旋转速度要缓慢、均匀、轻松、意静。每天睡前在床上反复做16—32次。(王恒)旅游徒手治病八法
  其他 针灸推拿
  一、指压少商穴治呃逆:呃逆发作时,指压少商穴即可自制。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一分处。患者可以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持续半分至一分钟,呃逆可止。
  二、指压内关穴止呕吐:因小恙引起呕吐,可用中指压内关穴止呕。内关穴在掌后(掌面方向)二寸处尺桡骨之间,压至有酸胀感即说明已中穴位,约一分钟即止呕吐。
  三、捏脚后跟止鼻子流血:鼻子出血时,马上以拇指和食指捏患者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随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捏左足跟,当可止血。
  四、指压太阳穴止头痛:一般头痛,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一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五、按揉足三里穴止胃痛:胃痛时,用双拇指揉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三至五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至消失。
  六、掐中指甲根缓解心绞痛:当心绞痛发作,一时无法找到硝酸甘油片时,旁人可用拇指甲掐患者中指甲根部,让其有明显痛感受,便可一压一放,坚持三至五分钟症状便可缓解。
  七、捏压虎口治晕厥:晕厥即面色苍白,恶心欲呕,出冷汗甚至不省人事。此时,他人可用拇指与食指捏压患者手之虎口,捏压十余下时,一般可以苏醒。
  八、点压天枢穴治便秘:便秘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上,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一分钟左右,就有便意,然后屏气,增加腹压,即可排便。头痛患者自我按摩法
  其他 针灸推拿
  头痛;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均可引起;有全身性疾病;亦有局部性病变;包括眼、耳、鼻、喉等;必须到医院做有关检查;找出病因;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的前提下;加强自我保健;以免延误病情。这里向读者介绍一种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由内功推拿简化而来的穴位推拿法;简便易行;对下列疾病造成的头痛有较好的疗效。如感冒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头痛、肌肉收缩性头痛、脑供血不足型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神经衰弱头痛、精神紧张头痛等。
  具体操作如下:
  准备动作患者正坐于椅中;含胸拔背;气息调和。
  揉太阳穴:将双手掌根贴于太阳穴;双目自然闭合;作清缓平和的揉动;对上述各型头痛均有较好疗效。
  拿风池穴:用拇指于食指、中指相对捏住颈后肌肉近发际处;手法采用一上一下、一紧一松拿捏;以颈部感酸胀为度;次数自定;不强求一律;左右手可以交替进行;本法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脑组织血液供应。
  浴全头穴:头部有上星、头维、百会等穴;经常浴头部各穴有健脑之功效。操作时将两手五指分开;由前发际分别向后发际抹动;如十指梳头状;手法轻重由个人自行掌握;一般以局部感到发灼热舒适。不使头皮有痛感为度;次数根据病情而定。亦可用木梳代手指浴头。本法具有解除脑部血管痉挛、抽搐;使疼痛减轻、思维敏捷之功效。
  抹额印堂穴:将两手食指屈曲;拇指按在太阳穴上;以食指内侧屈曲面;由正中印堂穴沿眉毛两侧分抹;双目自然闭合。手法以轻中有重为易;次数以30次或适当增加;每日两次为度。本法古代称〃分阴阳〃法。抹后感觉头清目爽;具有清除头晕目眩;减轻头痛之功效。拿合谷穴:合谷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之间肌肉丰厚处。手法以拿捏、点按引穴;有明显酸涨感为度;每次10…15次;每日2…3次。本法俗称〃拿虎口〃。如能经常拿捏、点按此血;具有清利头目、缓解各型头痛之效。
  拿天柱穴:以拇、食两指在颈后部斜方肌上方的天柱穴;作拿捏动作;来回拿动各5…10次。每日早晚各一次。本法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颈椎痛引起的头痛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推拿治疗小儿营养不良
  其他 针灸推拿 点穴方法
  1。用拇指推脾经、大肠、三关、六腑各100次。
  2。用四手指罗纹面绕脐作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以脐周发热为宜。
  3。用食、中二指摩脐2分钟。
  4。用拇指点揉足三里2分钟。
  5。用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捏拿患儿肌肤,两手交替边捏拿边向上推进,自尾骶部开始,捏拿至枕颈部,反复操作3~5遍。
  上述方法每次反复操作两遍,每日两次。针灸治疗呃逆 其他 针灸推拿 一、辨证
  1、食积内停
  主要表现:呃声响亮,脘腹胀满,厌食,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2、气滞
  主要表现:呃逆频频,胃脘胀痛,胸胁胀满,舌苔薄,脉弦有力。
  3、胃寒
  主要表现:呃声沉缓有力,得温稍减,遇寒尤剧,胃脘不适,舌苔白润,脉迟。
  二、治疗
  主要治则为和胃降逆止呃,食积及气滞者针以泻法;胃寒者针灸并用以祛胃寒。
  处方:膈俞、中脘、内关、足三里。
  食积加巨阙;气滞加膻中、太冲;胃寒者加上脘。
  亦可用拔火罐治疗,常用穴位有:膈俞、膈关、肝俞、中脘和乳根。针灸治疗中风 其他 针灸推拿
  中风是一种急性疾病,它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或口呙为主要表现。它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而似“风”,故名中风。
  一、辨证
  一)中脏腑
  1、闭证:
  主要表现:突然昏仆,神识昏昧,两手紧握,牙关紧闭,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有力。
  2、脱证:
  主要表现:突然昏仆,神识昏昧,目合口张,鼻鼾息微,四肢软瘫,小便失禁,舌痿软,脉细弱。重者四肢逆冷,面红如妆,脉来浮大。
  二)中经络
  主要表现: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角呙斜任意,言语不清,伴见头痛,眩晕,肌肉抽掣,面目红赤,口渴咽干,烦躁,脉弦滑。
  三)治疗
  1、中脏腑
  闭证:百会、水沟、丰隆、太冲、涌泉、十二井穴。
  牙关紧闭者加下关、合谷、颊车;舌强语蹇加哑门、廉泉、通里。
  2、脱证:施以灸法于任脉俞穴以回阳救逆。
  处方:神阙(隔盐灸)、气海、关元。
  2、中经络
  主要选取阳经及督脉之穴以熄风、调通气血。先针健侧,继针患侧。
  处方:百会、通天、风府。
  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
  口呙:地仓、颊车。
  注:该症相当於现代医学之脑出血、脑栓塞、禽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针灸治疗产褥感染 其他 针灸推拿
  '处方'气海关元三阴交肾俞太溪血海膈俞心俞脾俞神门太白太冲百会风府金津玉液天柱曲池通里悬钟肩髃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昆仑
  '操作'以上腧穴用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每次4—6穴,轮番使用。
  '治验'李××,女,24岁。1978年8月初诊。自诉1978年6—月初产分娩,产程较长。产后次日开始发热。体温达39—40℃,持续1周,经用广谱抗生素未退烧。至第8天突然神志昏迷,抽搐,诊断:产褥热,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经抢救脱险,但后遗全身瘫痪,不会说话。经细胞色素C、激素、辅酶A、ATP、维生素族及中药等治疗无效,而前来就诊。查:神疲纳差,面色、萎黄,不能言语,口角流涎,四肢瘫痪,动则震额瘈疭,不能起坐,项不能主,遍体肌肉松萎,大便数日1下,小溲不能控制,舌绛,苔少而乏津,脉象细涩。经用上述腧穴轮番使用,针刺40余次以后,恢复健康。
  '按语'本例患者,因产后气血俱虚,复感外邪,邪热久恋,燔灼津液,真阴亏枯,乃精律气血不能濡养经脉舌络,故致舌纵失语为暗,四肢不收,周身无疼的瘫软为痱。故取气海、关元。血海、脂俞以益气养血熄风;取三阴交、脾俞、太白壮其生化之本,濡养四肢及舌本,以疗喑理痱;三阴交、肾俞、太溪滋肾水以涵肝木,内风自熄;神门、心俞取之,以养心和血,运舌利喑;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原穴,泻之以平肝熄风,疗其痿痱;补之以摄阴止溺。百会、风府、天柱以通调手足三阳及督脉经气,以熄风疗痱;曲池、外关、悬钟疗其风痱;金津、玉液、通里治舌纵失语。全方共收益气养血、滋阴熄风、舒筋宣络之功。针灸治疗头痛
  其他 针灸推拿 头痛是指头颅上半部,即眉目以上至枕下部为止范围内的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
  辨证治疗: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
  1.肝阳上亢
  【诊断要点】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太冲、阳陵泉
  2.痰浊上扰
  【诊断要点】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
  【处方】头维、中脘、丰隆
  3.肾精亏损
  【诊断要点】头痛且空,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处方】脑空、肾俞、悬钟、太溪
  4.气血亏虚
  【诊断要点】头痛绵绵,遇劳则甚;兼见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处方】心俞、脾腧、足三里、三阴交
  5.瘀阻脑络
  【诊断要点】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细弦。
  【处方】阿是穴、合谷、三阴交、血海、委中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枕、额、脑、神门、肝
  皮肤针:取穴:太阳、印堂、阿是穴。方法:叩刺出血,加拔火罐。适用于肝阳上亢及瘀阻脑络型。针灸治疗便秘 其他 针灸推拿
  便秘是指多种疾病导致的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粪便干燥艰涩难解。
  主穴:天枢、支沟、上巨虚
  1.热结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干结,坚涩难下;面红身热,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或滑实。
  【处方】大肠俞、内庭、大横、曲池
  2.气滞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秘结,欲便不能,便质正常;胁腹胀满,甚则腹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处方】太冲、阳陵泉
  3.气虚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费力,挣则汗出短气,甚喘促,便后疲乏;面色晃白,倦怠懒言;舌淡或淡嫩,苔薄,脉虚。
  【处方】肺俞、脾俞、足三里
  4.血虚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秘结而干;面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舌质淡嫩,脉细涩或细弱。
  【处方】脾俞、足三里、膈俞
  5.阴虚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燥结,解出困难,状如羊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干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大溪、照海
  6.阳虚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夜尿频,腹中冷痛或腰脊酸冷,畏寒肢冷,面色晃白;舌淡苔白或润,脉沉迟。
  【处方】肾俞、命门、大横、(灸)神阙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直肠下段、大肠、便秘点、皮质下、交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其他 针灸推拿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临床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常见以下二种证型。
  辨证治疗:
  主穴:地仓、颊车、阳白、四白、攒竹、颧髎、合谷
  1.风邪外袭:
  【诊断要点】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感觉异常,耳后耳中隐痛,额纹消失;或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
  【处方】风池、翳风、外关
  2.虚风内动:
  【诊断要点】口眼歪斜,面部麻紧感,面肌蠕动,每于说话或情绪激动时口眼抽动,或有头晕耳鸣,目涩无泪;舌淡或红,少苔,脉弦细。
  【处方】太溪、足三里、风池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面颊区、肝、眼、口、脑、下屏尖、额
  皮肤针:取穴:阳白、攒竹、太阳下关、地仓、颊车、风池。方法:中等刺激,再拔以火罐,隔日一次。针灸治疗功血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