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0 节
作者:
猫王 更新:2021-05-04 17:26 字数:4715
“快心事过必为殃”,自然福寿绵长。在生活调护上,由于年老体衰,“神随物化,气由神消,荣卫告衰,七窍反常”,更应多加注意,薄滋味,节房事。例如,凡体质肥盛强密的老人,衣服、饮食、药物都应当用粗疏和清爽之品,肉食应当减少,水果宜枣、柿、藕,蔬菜宜多吃韭菜和萝卜。饥饿时宜先吃热的食物,然后再吃温、凉及应时的当季果菜。不要随意进食粘滑、辛辣、燥热的饮食。形体虽然消瘦,但体质壮实兼有痰证的老人,可仿体质强密的老人处理。凡体质消瘦羸弱的老人,自壮年至老年,衣服与药物都宜温厚,对于那些性寒伤胃、腥膻脍炙、生冷油腻的食物,都应该少吃。凡体质肥胖而大便常稀、虚寒易感风邪的老人,也可采用体质消瘦羸弱老人的方法调养。天凉好个秋秋冻有讲究
其他 中医养生
初秋暑热未消,气温仍高,显然“冻冻”无妨,无须急忙加衣。仲秋气温开始下降,虽凉却不甚寒,这时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青壮年,穿衣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晚秋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特别是秋冬交接之时,常有强冷空气侵袭,以致气温骤降,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我国南北两方因地理位置不同,在气候上亦有所差异。一般南方秋凉来得迟,日间温差变化不是很大,甚至入冬仍不甚寒冷,故不必过快添衣,并可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而北方则不同,说冷就冷,白昼温差大,因此切勿盲目去“冻”,以防感受风寒。
就人体而言,儿童为稚阴稚阳之体,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自身调节能力较差,遇到寒冷刺激,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人到老年,阴阳俱衰,全身抵抗力下降,御寒能力减弱,寒冷刺激可导致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不但易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旧病复发,甚至有些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病人发生中风。所以,小儿及老年人“秋冻”当慎之又慎!养生:顺其自然寿而康
其他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笔者从医30余年,根据自身体验,就中医养生的概念、养生与循道、养生与养德等,略述管见。
一、养生的概念
简言之,养生就是顺应自然,系统安排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恰当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等),适应自然规律的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方式,就叫中医养生。其目的是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其关键是强壮脏腑,扶正固本,保养真气,起到保健强身、防病抗衰的作用。
二、中医养生必须循道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道教鼻祖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之道,乃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认为和。”《淮南子·原道》云:“道生一,一生二”,这里“一”指宇宙间气的总称。“二”即指阴阳。《内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妙真经》云:“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相当于现代哲学术语中的“自然法”或“自然规律”。它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必须循道。
人类进化是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中才懂得循道,而且将养生与循道,两者应如何“相守”与“相保”,相互联系,相互为用,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早就告诫世人。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超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就是古人的养生法则。
三、中医养生贵在养德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养生有道,“德润身,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独具特色的养生观,仍激励今人效法。所言仁者即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仁”的核心,仁者爱人是也!
“养生重养德,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被医学实践所证实。养德就是注重人体精神的健康状态——精神卫生。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德高者具有以下三大特征:第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具有善良的个性人格,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情绪乐观,意志坚实,感情丰富。第三,具有良好的处世能力,能正确认识自我和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诚如古训所言:“善医者,必先医其心,然后医其身。”
随着医学模式和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现代健康的概念可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即精神健康)和完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的综合,即全面的健康概念。全面正确理解精神卫生,不仅包括健康个性特征的培养,而且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
四、养生与排毒解毒
现代毒物学认为,凡是少量物质进入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暂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该物质被称为毒物。它包括外来之毒和内生之毒。外来之毒如细菌、病毒、农药、化肥、药物、大气污染、水源污染、重金属污染、电磁波污染、噪音污染等。内生之毒系指机体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堆积、停滞而再生之毒。
中医学认为,“毒”侵害人体,可阻滞气机,耗伤气血,破坏脏腑、经络、气血、营卫之间的正常运行,从而发生疾病与衰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毒”长期积存体内,必然导致多种组织细胞的功能障碍,对人体产生众多的危害。它可使人发生各种疾病,诸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泌尿系统疾病等,并损害免疫系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为了达到祛病强身、养生保健,就必须采取排毒解毒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避免“毒”对机体的危害。所谓排毒就是排泄毒素的过程,保持排毒管道通畅及排毒途径无障碍。尤其是保持消化管道畅通,大便通畅与否是消化管道及排毒途径是否有障碍的重要标志。因为从医学角度讲,通过大小便排毒是最简捷最有效的途径。我国晋代医学家葛洪所言:“若要长生,杨中要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说明从大便排毒,即可长寿。解毒即中和化解毒素。其含义有二:一是直接毒,运用药物直接中和、化解毒素;二是间接解毒,利用人体脏腑自身的调节功能,使其达到化解中和毒素的目的。
五、中医养生与亚健康状态
何谓亚健康状态?以现代医学的健康与疾病的标准为依据,将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亦称机体第三状态。中医养生观正体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未病与当今亚健康状态相似,却不能等同。因为,中医未病的概念,本身含义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改变、有病早治、慢性
病的缓解期四个方面。既然中医养生在于预防疾病,强身保健,所以,中医养生也必然能改善人体的亚健康状态。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约占广大人群一半,这是个面广量大、值得研究的课题。亚健康状态的发展途么有二:一是向健康方面转化;二是向疾病方面转化。中医养生就在于促使机体向健康状态(包括精神方面)转化。
六、结束语
中医养生不仅包括行为养生、环境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等诸多养生文化,更重要的是养生必须循道,养生贵在养德,养生必须采取排毒解毒的重要手段,促使亚健康状态向机体和精神的健康状态方面转化,从而达到中医养生的目的——强身保健,防病抗衰。随着人们对“未病”学、亚健康状态等概念的建立,辅之中医养生之术,诸如汤药、食疗、气功、导引与按摩等,合理改善人们饮食营养结构,进一步增强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均能对改善调整人体亚健康状态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健康”与“保健”其内涵与外延的深化和延伸,真正体现出“健康”与“保健”的含义不再只是治疗疾病,而是在于促进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预防疾病。使所有的人都能享有高质量的、有充分活力的、有意义的生命。文坛泰斗冰心的养生经
其他 中医养生
冰心老人是蜚声中外的现代女作家。她生于1900年,是20世纪的同龄人。她自1919年步入文坛,始终笔耕不辍,从事文学创作达70多年,著作等身,硕果累累,是我国现代文坛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大师,为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晚年创造了自己文学生涯的新高潮。1999年2月25日,冰心安然去世。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福建长乐人。其父谢葆璋是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军官,曾参加过甲午海战。冰心从小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冰心之所以成为文坛不老松,首先她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冰心毕生的心血倾注于儿童文学创作中,她说:“我选定了自己的工作,就是愿为创造儿童文学而努力。我素来喜欢小孩子,喜欢描写光明的事物,喜欢使用明朗清新的文句。“她一生与儿童为伍,与儿童同呼吸,因此保持着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正因为她童心未泯,所以她爱一切小生命,小动物,尤其非常爱猫。她家养着一只波斯猫。这只猫个大体壮,一身亮丽的白毛,蓬松如云,轻柔如丝,走路、跑跳,动作轻捷灵敏,犹如田径场上的低栏赛跑冠军,可当它在冰心老人面前得宠撒娇时,却显得格外的温驯和娇嗔,常常逗得冰心老人像孩子般地开怀大笑。
冰心曾经说:“养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重要的是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好的修养。“她性格恬静,为人谦逊,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这种“养内“的功夫,使她永远处于一种和平、达观和刚毅的状态之中。晚年,有人再三探问她长寿奥秘,她回答说:“我确实没有特别的养生之道,就是性情豁达一点,从不跟人计较。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十几年前,我说过,生命从80岁开始。”她喜爱玫瑰花,家中总有鲜艳的玫瑰花插在花瓶中,有人问她为何如此偏爱玫瑰花?她答曰:因为它有坚硬的刺,浓艳淡香掩不住它独特的风骨。
冰心老人能健康长寿,也得益于夫妇恩爱。年轻时,冰心父母闲聊,其母说,我女儿不嫁给水兵;其父说,我女儿不嫁给当官的。这时,冰心插话说:“我不嫁给文艺界的人。文艺界的人大都风流,是好人,可以做朋友;但要我嫁给他,我可不同意。“后来她果然同文艺圈之外的吴文藻先生结婚。吴先生是社会学家,夫妻相知甚深,感情甚笃,不管是身处顺境,还是困居逆境时,夫妇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70年代初,他们夫妇共同承担了翻译巨著《世界史纲》的任务,洋洋数百万字的译稿,是她俩在斗室中互相切磋、字斟句酌地翻译出来的。因此,当有人问及她的养生之道时,冰心深情地说:“我不是依靠营养,吃补药;而是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知足常乐,我一直是在微笑中写作而长寿的。”
冰心老人晚年对生死淡然处之,对于死神有一种无畏的达观和潇洒的幽默。她说:“生死寻常事,从不可避免,但精神不可消灭,永远留存。“她身体不好,有人请来气功师为她发功,气功师发了一会功,问她觉得凉吗?她回答“不凉”。气功师又发了一会功,问她觉得热吗?她回答说“不热”。最后她对气功师说:你们别弄了,我这个人刀枪不入。她后来还对人说:“我这个人不信佛,不信神,不信上帝,只信我自己.晚年她虽然深居简出避免尘嚣,.但她情系神州,心系人民。有记者问她平生最痛恨的是什么?她答道:最痛恨的是官场腐败为人霸道。她曾风趣地说:“我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无权可夺,无官可罢。”她在95岁时,还为《女性世界》题词,勉励女同胞们做一个“自爱、自尊、自主、自强不息的新时代女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世纪老人的奋发向上的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