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1 节
作者:
猫王 更新:2021-05-04 17:25 字数:4816
屏?g,连翘15g,白茅根30g治之。
三、补气健脾法:此法为脾胃气虚所致之口疮而设。脾胃气虚多由饮食劳倦、或过吐、或大病之后损伤脾胃之气引起。其症除口疮不红不肿、疼痛轻微、久而不愈外,每每伴有精神不振、四肢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虚弱等。应补气健脾,用参苓白术丸或香砂养胃丸守方治之,其效颇佳。
四、益气生津法:此法为脾胃津气亏损所致之口疮而设。脾胃津气亏损,多由温热之邪侵入人体,损伤脾胃之津气引起。其症为口疮伴心烦口干、精神倦怠、不饥不食、口渴饮少、汗出短气、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等。应补益脾胃之津气。宜用仲景麦门冬汤(麦冬18g,人参、半夏各9g,大枣12g,粳米30g,甘草6g)加石斛、乌梅各15g治之。
五、滋阴清火法:此法为阴虚火旺所致之口疮而设。阴虚火旺多由思虑劳心致心阴亏损,或热病之后,阴分受伤引起。其症除口疮时愈时发、此起彼伏、久久不愈外,并伴有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舌尖红、苔少或无、脉细数等。应滋阴清火,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黄连6g,黄芩、阿胶各9g,白芍15g,鸡子黄1个)化裁治之,甚验。如上症更见咽干夜剧、腰酸腿软或遗精早泄,则为肾虚火旺。应滋阴降火,宜用知柏地黄丸治之。
六、温补阳气法:此法为阳虚所致之口疮而设。阳虚引起的口疮,临床较为少见。其因多由素体阳气不足,或过汗过下,或大病久病后伤及人体之阳气引起。笔者临证40余年以来,共治此病12例,治愈6例,4例有明显之效,2例无效。其经验是:脾阳虚而症见腹冷而胀、时痛、大便稀溏、食少乏味、苔白脉沉弱者,用理中汤(人参9g,干姜、白术各12g,炙甘草6g)加木香、砂仁各9g,谷芽30g,山楂15g治之;肾阳虚而症见畏寒不热、腰脊冷痛、阳痿滑精者,用金匮肾气丸守方治之;脾肾皆阳虚者,用四神丸(补骨脂15g,吴茱萸、肉豆蔻各9g,五味子6g)加附片治之。中医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
其他 中医常识
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视网膜杆细胞的视紫质的生成以维持暗光下的视觉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骨骆和牙齿的生长;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强皮肤和粘膜的抗病能力;增强兔疫功能,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和功能。小我需要量为900~1500υg(3000~50001u)/d。缺乏维生素a时出现眼、皮肤和粘膜症状及免疫功能低下。
(一)病史
1.注意询问喂养史,如长期以淀粉类食物为主;或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肝炎等造成的吸收不良;迁延性感染如肺炎、结核病时吸收不良而且消耗增加等。
2.早期表现常为眼干、泪少、暗适应差或夜盲,但婴幼儿不易被发现。
3.易发生呼吸道、泌尿道及消化道感染。
(二)体格检查
1.眼部
结膜及角膜失去光泽、干燥、泪少,毕脱斑,球结膜可有棕色色素沉着;角膜可由干燥而至混浊、软化、坏死,形成溃疡,继发感染而致前房积脓,愈后形成白翳而影响视力,重者角膜穿孔、虹膜脱出或眼球萎缩。
2.皮肤粘膜
皮肤干燥脱屑,有角质丘疹,毛发枯燥脱落,指(趾)甲多纹、少光泽、易折断。
3.可有生长发育落后、营养不良、其他维生素缺乏表现。
'治法':养肝明目,养血活血
'饭后汤水':(使用文火煮)
猪肝30党参12云苓10熟地15当归8枸杞子10
桑椹子10菟丝子10木贼9蝉衣9白术12 上火有多种“灭火”要对症 其他 中医常识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
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阴虚湿热瘀结型痛经证治
其他 中医常识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常分气滞血瘀、寒凝胞宫、肝肾虚损等型论治。传统方剂如姚红四物汤、温经汤、调肝汤等投入皆有效。其中,以膜样痛经、子宫异位症痛胀较重,然而皆有专方专药施治有效。本文对此病拟名为阴虚湿热瘀结型痛经。
该病多为水乡低洼地区青少年女性所得,且都有经期不慎卫生涉湖河游泳、捕捞或水里作业、野外淋雨等经历。发病时病人腹部胀紧坚硬灼热疼痛,热敷更痛。也有的得热敷痛缓之寒凝胞宫型;有较多附着粘液的色黑血块、有别于气血滞瘀型之胀多痛少,血块不多且色较红;又区别于有片状排汇物之膜样痛经。该病实为寒邪水湿侵袭经期胞宫,久之寒湿邪毒热化瘀结斫伤胞宫引起之痛经,故病情复杂,虚实相挟、病重痛剧。
一、病因病机浅析
水湿邪浊本为阴寒邪淫、性粘滞、遏气机、病易绵结缠绕。初伤阳、久之寒湿化热毒而伤及阴分。女子经期子宫内膜脱落以排旧血,此时宫壁伤口型开露未愈合,水湿邪浊之毒直冲伤口,胞宫极易受害。温暖之经水突遇寒凉之水湿,胞脉必骤凝不行,此为痛经一因。常有妇人在行经期吃冷饮或腹部受凉而得痛经,可证实胞脉遇寒凝结不行能引为痛经。按现代医学观点:江河湖滨之水不只寒凉不洁,且常常有多种致病菌。经期子宫伤口未合,一旦接触此疫水,子宫常受细菌侵袭而酿成炎症。现代医学称为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引起之腹痛,皆认为与经期涉水或不洁沐浴、性生活有关。有炎症则常有病理分泌物,中医归于痰浊瘀血一类。病程一长,胞宫内必是寒湿邪浊积腐,蕴化为湿热盘结为害。胞脉见寒则滞,又经湿热熏蒸,瘀结日重,于是寒热交作,气血相搏、湿热邪毒逼攻,终使胞脉壅遏不行,日久必作俗称血块之症瘕。当行经时胞脉因血块横断去路、经血受阻,“不通则痛”;又子宫组织因行经受阻、供血不足常因缺氧,于是子宫肌必强烈收缩,使败血瘀块拥挤伤口开露之胞宫,故其痛甚剧。病人因痛剧而打滚、脸色青白、出冷汗,甚至昏厥。三四天大痛,患者如大病一场,有数日卧床不起的,需半月才复元,不久又将来经腹痛。如此反复,气血大伤,也必伤及冲任元气,耗损肝肾之阴,久之必导致阴虚内热。内热与热毒湿浊相煎,使胞脉加上阴虚热结血瘀之害,而使经脉更阻,从而使排经艰难不净,必留下败血为害。古训:“肾气盛,冲脉流通”。如肾气不盛,冲任流不畅必引为痛经。叶天土先生指出:“因女子以肝为先天。肝阴不足,相火上燔莫制根本先亏也,急养肝肾之阴、不失为追兵之计。”近代不少医家认为,贫血(包括阴虚)可使妇女血瘀而产生痛经。上海妇科专家蔡小荪老师说:“至于痛经的虚实比例,张景岳曰‘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此言确有至理。但病至此时,已如同干河行舟船必伤,病人不只腹痛剧重,且已进入虚实挟杂、正虚邪盛、病重复杂难愈的地步了。
二、辩证施治
湿热水邪浊毒盘结胞宫、胞脉瘀结不行作痛,久之冲任受损。乙癸源枯、肝肾阴虚必生内热,胞脉阴塞更甚、终成虚实挟杂、病重症杂难治之痛经重病。当用滋阴化湿清热解毒逐瘀法。
急投救滋肝肾之阴,以防焚干乙癸源泽,充养耗伤之冲任血海。清化去除子宫湿浊热毒、疏通阻塞瘀积之胞脉,修复湿热毒邪损蚀之胞宫,以恢复其正常行经功能。
拟定基础方剂:
大生地30…60g北沙参20…30g生白芍30…45g 生甘果9g
土牛夕20g 蜀羊泉20g泽兰叶10g败酱草20g
泽泻10g佩兰叶10g忍冬藤30…50g丹参15…20g
川栋子6g元胡6…10g益母草20g 血竭粉2g(冲服)
薏仁米30g白头翁10g
加减:肝肾亏加兔丝子、苁蓉、女贞子;湿热重加红藤、虎仗根、小青草(爵床);气血亏乏加熟地、党参。
三、体会
该病虚实挟杂症重难治,总是阴虚湿邪热毒瘀结为害。自拟基本方重用生地、生白芍、北沙参峻滋肝肾之阴,充养血海、胞脉之源。化湿之品易伤阴,重用滋阴药势在必行,以防虚实更耗肝肾之阴。虽滋阴药易恋湿,一般为治湿法违忌,但近代不少中医学认为滋阴药与化湿药相伍,乃相辅相成。著名中医专家赵超琴先生善于处理滋阴化湿一法,以治阴虚湿热诸症。肝肾之阴得充,更利于清热化湿,逐瘀诸品发挥疗效,使湿去热除毒瘀散。加快疾病痊愈。大剂量生白芍配伍甘草,更有解痉止痛功能。川栋、元胡相配为伍为传统名方金铃子散,善止诸痛而功胜失笑散。且无腥臭败胃之虑。血竭、白头翁、丹参、泽兰、蜀羊泉诸药相合增强化瘀止痛功效。其中,白头翁是近代发现的善治妇科瘀热症瘕疼痛的良药。蜀羊泉(白毛藤)不只有较强清热解毒作用,更有止痛奇效。著名中医药专家浙江名医何任先生创用仙鹤草配蜀羊泉,以镇癌症剧痛。血竭不只行瘀止痛、且有生肌之力,投之能修复损伤之胞宫。土茯苓、土牛夕、忍冬藤、败酱草得佩兰、薏仁为一队强有力的清热化湿散结组方,湿去热清瘀散,乙癸之源得洁净滋生,新血昌生,正气渐复、痛经自会得愈。
自拟方较适合阴虚湿热瘀结型痛经,用以临床收效较佳。
辨“指纹”识儿病 其他 中医常识
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大人病,以号脉为主,诊小儿病,以望为主:望神、望色、望形态、望苗窃等,其中比较特殊一点的方法,就是望“指纹”。
看“指纹”是古代医家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多用于3岁以下小儿,这是由于3岁以内小儿的皮肤娇嫩,“指纹”显示清晰,易于观察。3岁以上小儿或成年后,其“指纹”隐伏于皮肉之内或基本消失往往不易观察,故不再用“指纹”诊断疾病,而以诊脉代替之。
“指纹”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青筋。前人将“指纹”称作“虎口三关”,所谓三关是指风、气、命三关,即可将食指上的“指纹”分为三部分,命名为风、气、命(如右下图),靠近拇指一方为风关,靠近食指尖一方叫命关,风关与命关之间叫气关。
正常小儿的“指纹”应该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如果有病缠身,则“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古人将小儿“指纹”的这种变化,概括为四句话: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疾病在表,则小儿的“指纹”浮浅于表面,显露在皮肤之上。而感冒之初,疾病在里,则小儿的“指纹”沉于内,深伏于肌肤之内。又如小儿食滞内伤,病属寒,则“指纹”呈红色。如外感风寒,“指纹”应鲜红而表浅。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病属热,“指纹”应见紫色。如外感风热“指纹”紫而表浅。若“指纹”紫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指纹”紫黑为热邪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指纹”颜色淡淡,以手推之则“指纹”消失,推后复见,多指示病为虚证,淡红为气血不足,为体虚;淡紫为体虚而有热,显示有虚火。
“指纹”推之不动,颜色无变化,多说明病为实证,或病邪稽留体内。如痰湿内蕴、食滞内伤、邪热蕴结等病。假如患病较轻,“指纹”一般仅见于风关。若“指纹”延至气关之上,说明病情较重。如果命关也见到了“指纹”,甚至“指纹”穿过命关,向指尖延伸,古代医家称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