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7 节
作者:猫王      更新:2021-05-04 17:25      字数:4763
  八、肝肾阴虚,痰蒙清窍
  此型常见于重度copd合并呼吸衰竭,症见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甚或昏迷,或躁烦谵妄,肢体瞤动,舌质暗红或红绛,舌体瘦小,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
  治法:柔肝熄风,涤痰开窍。方选一贯煎、菖蒲郁金汤合涤痰汤加减。药如生熟地各15g、山萸肉20g、玄参10g、菖蒲10g、郁金10g、清半夏10g、胆星6g、茯苓10g、竹茹10g、枳壳10g、酒军6g。
  综上所述,阻塞性肺气肿辨证以本虚标实多见,本虚以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为主,标实则以痰、瘀、风、热为著。急性发作期治疗当遵急则治其标治则,缓解期则要标本兼治,虚、痰、瘀等同调。至于重度copd合并右心衰竭或呼吸衰竭者,更要中西医结合治疗,尽快控制症状,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配合中医“望闻问切”有技巧
  其他 中医常识 医生:中山一院中医科副教授秦鉴采写:记者邱瑞贤通讯员陈起坤
  说起看中医,大家都知道讲求“望、闻、问、切”,但是临床经验告诉我,如果碰上一个“会看病”的患者,凭其适当配合可使中医诊断更加准确、迅速。别小看这些看病的技巧和小节,对于中医来说,很多时候一层口红几滴香水就可以让医生误诊。
  “望”:勿涂口红勿刮舌面
  “望诊”主要是医生通过视觉获得与诊断有关的信息,自觉或不自觉地掩盖自己的表象会影响医生的望诊的结果,导致误诊。现在的化妆艺术很容易以假乱真,如一个萎黄的面色本来是脾虚证的表现,经过面部化妆后红润的面色可能会使医生不能正确诊断;口红会让一个因阳虚而唇色苍白患者变成气血调和的“常人”。看病前不要化妆,让医生看到一个真实的你,有助于诊断。
  “望舌”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内容,医生希望能够看到患者真实的舌苔、舌色。有些患者早晨刷牙时拼命用牙刷刮舌面,目的是给医生看一个漂亮的舌头,但恰恰是因为这样让病看不明白、不准确。舌苔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病证,如黄色的舌苔是热证、灰黑而润的舌苔是寒证,如果患者来看病前喝一罐橙汁或者浓咖啡将舌苔染成黄色或灰黑色,热证或寒证的误诊就可能出现了。
  此外,望舌时往往有些患者将舌头伸得长长的、尖尖的,为的是让医生看得更全面,他哪知道不管什么颜色的舌头(舌色),伸得太紧太尖就变成代表热证的红色舌象。伸舌头时应该放松、自然,舌面充分展开,舌长的三分之一伸出口外就可以了。
  闻:勿吃香口胶勿压抑咳嗽
  “闻诊”是医生根据患者发出的气味和声音来判断疾病,香水或香口胶会掩盖患者的气味。此外,患者发出声音的强弱等对疾病的诊断也很有用,不要刻意地渲染或抑制自己的声音,如看咳嗽病时既不要怕医生听不见而大声咳嗽,也不用忍住不咳嗽而两眼泪涟涟。
  患者应该注意到,尽管医生有职业道德要求其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但邋遢的身体气味是任何人都不愿意闻到的。另外,还包括酒气、口嚼大蒜等气味。
  问:勿笼统说“热气”“好虚”
  “问诊”是医生聆听患者的诉说的诊断方法。要注意重点突出,不要笼统地用“热气”、“消化不好”、“全身不舒服”、“觉得好虚”来回答医生的第一个提问。
  当医生问你哪里不舒服或需要什么帮助时,应该用临床症状(如头痛、全身乏力等)或客观体征(如发热、皮疹)等准确描绘自己的病情。当医生问这些情况有多长时间时,很多广州的患者不管患病长短总是用同一个词回答:“好耐(好久)”,再问时仍然是“好耐”,死活不肯用年、月、日说出时间的长短,真是急死人。
  讲述完上述主诉后,患者应该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治疗经过、用药情况、治疗结果简明准确地告诉医生,不要加太多的形容词。患者还要将自己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个人的特殊情况(过敏药物、饮食特别嗜好等)适当告诉医生,女患者必要时还需补充月经、孕育情况。
  当医生再有提问时,按照客观情况如实回答,有时可用“是”或“没有”即可。对老年记忆力差的患者或病情复杂的患者,如果能将病情用纸记下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切:看病前勿快走勿穿连衣裙
  最后是“切诊”,主要是按脉和触按全身各部位。快速的走动会影响脉象,最好在诊室外休息数分钟后再看病。按脉时均匀呼吸,肌肉放松。同时,有些疾病的检查需要触按胸、腹部,女患者不要穿连衣裙,以方便检查。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
  其他 中医常识 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现将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总结于下:
  一、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运不升则生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
  二、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湿、滞又可从中而生,所谓因虚致实,虚中挟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湿、滞为病机之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行其滞,利其湿,复其升降为其总旨。
  三、脾胃病重在调理,兼以宣通肺气
  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症可除。
  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四、治疗经验
  1.脾湿外感:风为百病之长,常挟诸邪袭人。风邪挟湿之外感,症见发热恶寒,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头晕头胀,头重如裹,项背拘急不适,可用平胃散加杏仁、葛根、藿香、桂枝、羌活、防风等辛散祛风和胃之品,既祛表之风邪,又散胃中之湿浊,适用于胃肠型感冒。
  2.寒湿困脾:寒湿同属阴邪,易困脾阳,阻遏气机,症见背寒怕冷、脘腹满闷、纳呆便溏、恶心欲吐等诸症,可用五苓散和平胃散、杏仁、麻黄、藿香、草蔻仁、生姜,既增强除湿之力,亦能助脾之功。若寒重于湿者,草蔻仁改为砂仁,加桂枝、高良姜等温胃散寒之品;湿重于寒者,加用苍术。
  3.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4.肝郁脾湿:脾胃之升降与肝气的疏泄关系密切。若情志抑郁,肝气郁结,不得疏泄,则横犯脾胃,使脾胃升降运化失常,湿从内生,阻滞中焦而出现脘腹胀满,两胁胀疼,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溏泄,不思饮食,四肢困重,每遇情志不舒而加重等症状。治宜疏肝解郁,健脾燥湿。偏于胃气不降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偏于脾虚者多用逍遥散与平胃散合方;对于肝脾不调之腹痛泄泻者则以痛泻要方为主方,可酌加茵陈、香附、青皮、藿香、草蔻仁等开郁化湿之品,使肝得疏泄,脾湿得运,升降调和,湿浊祛除。
  5.脾胃虚弱:素体虚弱,加之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无力可见气短乏力、面色淡白、纳呆便溏等气虚之症;若伴有阳虚者可出现胃脘部疼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四肢困倦,神疲纳呆,遇寒加重,遇热则减,下利清谷等;脾气虚日久不愈可出现中气下陷,出院久泻、脱肛、崩漏等。对于气虚者可用六君子汤以健脾益气,方中陈皮、半夏使得补而不壅;若偏于脾胃虚寒者则温中散寒,方用良附丸、理中汤或黄芪健中汤加减;若中气下陷则应益气升提,升阳举陷,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6.脾虚挟湿:脾虚挟湿之症,属本虚标实,治应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多用党参、白术、茯苓、藿香、草蔻仁、厚朴、枳壳、杏仁、麻黄组成的方剂为基础方药。党参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具补中益气等功效;白术甘苦微温,专入脾胃二经,具有健脾和胃,燥湿利水之功效,且偏于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利湿,和胃安神,与白术相伍,可助其健脾燥湿之力,以扶正祛邪;藿香味辛微温,具有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与草蔻仁同用,祛邪扶正;杏仁、麻黄性味均苦温,同入肺经可开上焦肺气,使肺气宣通,湿阻得运;厚朴、枳壳可理气化痰,升清降浊。以上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燥湿、宣肺化痰之功效,用于各种脾湿之水肿、泄泻、咳喘等症。凡属于脾虚挟湿者,无论寒热均可加减运用。
  五、病案举例:
  1.胃脘痛案:张某,男,45岁。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善太息,呃逆频作,不思饮食,四肢困重,嗜睡,大便通而不爽,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弦滑。证属肝郁脾湿,治以疏肝和胃,健脾利湿。方用杏仁10g,栝楼皮12g,柴胡6g,香附9g,茯苓20g,藿香12g,草蔻仁9g,厚朴9g,枳壳9g,白芍12g,甘草6g,半夏6g。服药3剂,胃脘胀痛渐减,大便如常,食欲增加,舌苔厚腻渐退。继服4剂而告愈。
  胃脘痛常因情志不遂、劳累、饥饱、寒凉无常,导致脾胃气机不畅,病因虽多,但病机则是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据胃脘胀痛,每遇情志不遂而发作的特点,常从肝论治。故方中用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藿香、草蔻仁芳香化湿,健脾和胃;茯苓淡渗利湿;杏仁、栝楼宣肺解郁,使肺气宣通,湿阻得运;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健脾燥湿之功。
  2.湿热口疮案:李某,男,50岁。口疮反复发作3年余,用寒凉清泻药则口疮痊愈,然大便稀溏更甚。改用温热补虚则大便稀溏好转,而口疮转剧,疼痛难忍,不能进食,发作常与疲劳有关。现症伴见头痛,口干不欲饮水,大便稀溏,四肢倦怠,舌淡苔黄厚,脉滑数,口腔黏膜充血,舌边尖有两个溃疡面,周围发红,证属脾胃湿热,火毒熏蒸,拟以清热解毒之药:杏仁10g,薏苡仁15g,草蔻仁6g,茯苓15g,蒲公英15g,防风9g,山药20g,藿香10g,竹叶6g,茵陈10g,生甘草6g。服4剂后,口腔溃疡愈合,疼痛消失,大便正常,续与原方,巩固一周停药告终。随访一年,末见复发。
  口疮多为胃热熏灼或阴虚火旺所致。然本案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并兼有腹胀便溏,口干不欲饮水之脾虚湿盛之象,欲补不得,欲泻不能,需全面分析,辨为脾胃湿热、胃热熏灼之口疮。由于饮食劳倦,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热熏灼脾之苗窍,故口唇糜烂,疼痛难忍。方中用茵陈、竹叶清利湿热;杏仁以升上焦肺气,使湿阻得运;茯苓、薏苡仁、山药健脾利湿;藿香、草蔻仁芳香化湿;蒲公英、防风、生甘草清热解毒,又不碍利湿,使热清湿利,诸症自愈,收效亦速。
  3.风湿外感案:宋某,男,60岁。3日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