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谁与争疯      更新:2021-05-04 17:19      字数:4898
  恢殖墒斓淖刺U饩褪恰扒铩钡囊馑肌?br />
  《说文解字》里说:“秋,禾谷熟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谷子都熟了。
  “禾”字的大篆
  在中国文化中,禾谷垂下头经常被用来形容君子不忘本。“禾”的底下是根,经常垂下头来注视自己的根基,是谦虚的表现,也是做人不要忘记根本的意思。
  禾谷在二月份种上,八月份成熟,又叫嘉谷,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米。五谷当中,小米是最重要的养生食物。
  禾谷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古代常说江山社稷,“社”指土地之神,“稷”就是指谷神。中国自古是个农业大国,所以中国人首先要敬的就是土地、禾谷。
  《释名》中从声音的角度解读了“秋”,“秋,就也。”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万物成就之意。秋的发音与“愁”也很相近,秋天有肃杀之象,即愁苦之象,故“秋”字下边加个“心”,就成了让人发愁的“愁”。
  从
  字
  到
  人
  :
  养
  生
  篇
  秋
  秋
  之
  收
  ◆春秋可代表一年四季
  古代常用春秋这个词来代表一年四季。
  孔子修订的一本鲁国的编年史书就叫《春秋》。而中国历代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所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成为了后代史书的统称。
  为什么用春秋就能代表一年呢?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切都从气上来讲,而春秋这两个季节的阴阳之气是比较平均的,所以用春秋来代表一年。而夏天阳气过盛,冬天阴气过盛,都是阴阳不平均的象,而只有春秋是阴阳平均之象。
  过去有人把秦国的“秦”字拆解,上面取的“春”字的一半,下面取的“秋”字的一半,所以有一种说法,秦国取名的意思就是希望春秋万代,永世长存。
  秋季如何养生?
  秋季养生重在养“收”。
  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核心的词汇就是:生长化收藏。
  秋天万物收获,天地的气机开始收敛,人也要顺应天地气机的变化,逐渐收敛。下面我们就具体讲一下秋季如何养“收”。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秋天养“收”也是从睡眠开始养起。
  《黄帝内经》记载秋天养“收”的要诀是:“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秋天的睡眠与春天、夏天都不一样,一定要早点睡,早点起。怎么早点睡早点起呢?后面就给你打了一个比方,叫做“与鸡俱兴”,就是跟着鸡的生活规律去学。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而生肖也是十二个,每个时辰都对应一个生肖。酉时对应的是鸡,指每天十七点到十九点。
  酉时鸡都在干什么呢?归窝。鸡白天疯跑了一天,这个时间就都回窝休息了。古人认为,人在秋天的养生就要学鸡一样,在晚上十七点到十九点时回家休息。鸡都回窝了,人该回家就回家,别在外边喝酒唱歌的。傍晚时分,天地的气机开始收了,人的气机这时也该收了,早点休息可以多藏精。
  日出的时候,叫“闻鸡起舞”。天一亮公鸡就会打鸣,人这时也应该顺应自然的气机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了。早起可以收摄阳气,让阳气多生发一些。
  我们常说“贴秋膘”这个词,意思是要大鱼大肉地好好吃,把自己养得壮壮实实的。其实贴秋膘不是就局限在吃上,秋天早睡早起就是随着天地的气机,让我们的身体顺应大自然的变化,收敛气机,藏精补精,就是最好的贴秋膘。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秋天的气机趋向收敛,就是不再生发了,在往回收,相当于杀生(抹杀生机),杀气是很重的,所以人就要顺应自然,收敛心神和精气,让杀气尽量平和一些。但人的气机回收也常出问题,特别是男人,容易收得过大,被气机所憋,导致多愁善感、患得患失。常说的“男子悲秋”,其实就是一种心情过于收敛的表现。
  (1)古人为什么在秋季征兵?
  我们平时是否注意到一个现象,在秋天的时候男人跳槽的特别多,有逆反心理的也特别多,这都是一种男子悲秋的行为。秋天的男人是相对比较难以管理的。
  男人普遍有争强好胜之心,在万物收获的秋天,男人要是不很得志的话,就会很失落,心理不平衡,感慨人生的境遇,导致悲秋。
  那么在古代,男子悲秋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古人给出了两个答案。
  头一个解决的办法是:征兵。
  秋天有肃杀之气,人的情绪变化大,征兵有利于转移男子的悲秋情绪,让男人去战场上建功立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方法。就是不压制,而是转移。
  (2)秋天下聘礼
  在古代,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要去上战场,总还要有人在家里干活、收割。古人解决男子悲秋的第二个办法是:订婚。
  在秋天订婚的目的其实也还是为了让男子心态平稳,顺应生命之道。你不是老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吗,给你把婚事定下来,先满足你的一个愿望。
  订婚就是让男子把心放平,让你有责任感,不再出去闹事。对于男人来说,结不结婚往往会影响事业的成败,有了家的男人心就能够安定下来;没有家的男人就是一个流浪汉,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率性而为,没有责任感。
  古人秋天订婚的聘礼是十分有讲究的,一定是大雁。为什么是大雁呢?这其中暗含了什么玄机?
  “雁”字的里面由“人”字和“隹”(zhuī)字组成。“隹”是指短尾鸟,“雁”就是站在山崖下的小鸟。“雁”字中的“人”字的意思就是大雁具有人的某种行为和德行。
  雁的行为和德行是什么呢?首先,秋天雁南飞,大雁都是跟着阳气走的,而雌雁又是追随着雄雁走,有阴从阳的特性。此外,大雁十分忠贞,只要一方死去,另一方就终生单飞。
  跟着气机走就叫做顺势,借喻人也要学会借势,还要忠贞不二。
  聘礼送大雁的另一层含义是:体现男子身体的健康状况。
  能不能把大雁射下来,射得好坏,都是男子身体状况的一个反应。这能体现男子在身体上的几方面的能力:①肾气足——能拉开弓,说明很有力气,力气从肾来,从腰来,所以说明肾的功能很强(肾为作强之官);②肝气足——射得准跟眼力有关,眼力又跟肝有关(肝开窍于目);③胆气足——什么时候扣动发机跟人的胆气有关,因为“胆主决断”,男人做事也要当断则断,过分犹豫徘徊也有问题;④肺气足——肩背肺气足你就气宇轩昂,因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不足你就没法气宇轩昂。
  其实,无论是征兵也好,订婚也好,都源于人们对人体生命状态与天地之间关系的一种顺应与尊重。所谓天人相应,处处都能体现。
  所以秋天养生,重在掌控情绪,避免过大的波动,要学会找疏泄的渠道,使心情得以安宁。
  ◆多食酱剂
  秋天饮食养生要多食酱剂,酱剂是指发酵的东西。
  为什么秋天尤其要强调吃酱剂呢?因为秋天万物丰收,我们所吃的食物就量大面广,这会给脾胃造成一定的负担。多吃酱剂类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的脾胃消化和吸收食物。
  ◆秋天养生注意肺
  秋天对应人体的五脏为肺。人体秋天的气机全在于肺。
  肺的位置虽然在体腔的前面,但有了问题多表现为肩背部。所以,秋天你的肩背要痛了就一定要小心,查查是否是肺出了问题。
  秋天我们要多活动肩背部,这对健肺十分有好处。男人要显得气宇轩昂,就在于肺气充足,因为肺主一身之气。
  《黄帝内经》中说秋季要“使肺气清”。中医认为:秋季肺气旺,宜多吃一些生津润肺、养阴清燥的食品,不宜多食大辛大热、麻辣煎烤等燥热性食物。
  ◆秋不养“收”,冬易飧(sūn)泄
  秋天如果你没有很好地注意养“收”的话,冬天就很可能会飧泄(拉稀)。
  “飧”字左为“夕”,右为“食”,就是晚饭的意思。
  唐朝诗人李绅的诗《悯农》中有这样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原文实际应是:“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为什么是“飧”,而不是“餐”呢?早餐、午餐、晚餐,都叫餐,而只有当人劳作了一天,晚餐端起这碗来之不易的饭时才会有特别大的感触,才能深刻体会粒粒皆辛苦。所以应该是晚饭,就是飧。古诗中的每个字都是有意义的,不可以随便乱改,否则就丢失了本意。
  飧泄就是晚饭你吃了什么就拉什么,食物根本没消化吸收,全都拉出去了。
  为什么秋天没有养好“收”,冬天就容易腹泻呢?
  原因是秋天收的不够,阳气收进来的就太少,气会不足。小肠属于太阳,大肠属于阳明,它们本都是阳气所应聚积的地方,它们的阳气不足,就会影响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造成腹泻。
  中医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其实就是在强调养生并不单纯为了当下,而是为以后打下好的基础,这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
  “冬”字何解?
  “冬”字的大篆
  “冬”字的大篆写做“冬”,样子有点奇怪。
  有一种说法是像我们玩的链球,在冬天白茫茫的大地上,古人靠这种链球来捕获野兽吃。
  还一种说法是万物都冬眠了,大地上什么都没有了。
  《说文解字》中对“冬”的解释为:“四时尽也。”就是冬是一年四季的终结。
  “冬”在后来的演化中底下加了两点,象征为“冰”。冬天结冰了,万物都终结了、凝聚了。凝聚是冬天的一个重要特性。
  冬季如何养生?
  冬季养生重在养“藏”。
  冬天的天地之象是什么样的呢?《黄帝内经》中形容说:“水冰地坼。”
  水本是主散的,但冬天像水这么散的东西都结冰了,就是要发挥它的收藏之性了;地坼就是地都开裂了,好东西全都要藏在地下了。大自然在冬天把“藏”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人的生活也应遵循自然的规律,冬季养藏。
  养“藏”是冬季养生的关键,养“藏”就是要收藏住,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养精蓄锐。养精蓄锐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春天的生发。那么中医认为冬季应该如何养藏呢?
  从
  字
  到
  人
  :
  养
  生
  篇
  冬
  冬
  之
  藏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季养生也从睡觉谈起。冬季的睡眠要早卧晚起,就是早点睡,晚点起。
  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发现,在四季养生的睡眠当中,只有冬季是要晚起的,而春夏秋都要早起。
  冬天早点睡是为了尽量收藏,晚点起是避免无谓的耗散。《黄帝内经》中说,冬天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必待日光”的意思就是一定要等太阳升起来以后我们再起床。太阳升起来了,天地的阳气就起来了,我们人的阳气这时才能让它生发起来。这还是我们反复强调的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来决定作息时间的问题。
  ◆冬不炉,夏不扇
  中医认为,从天象的角度讲,冬天天地的阳气都是要闭藏的,所以冬天不应该打雷。冬天打雷,就叫扰乎阳。从养生的角度来讲,要想做到不干扰阳气,冬天要“去寒就温”。
  所谓“去寒就温”,就是要躲避开寒冷,尽量在温暖的地方呆着。
  人到了冬天,阳气全部内敛了,藏在丹田处。我们要穿厚一点的衣服,注意保暖;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过热。
  古语有:“冬不炉,夏不扇。”中医的养生原则是:夏天我们应该拼命地去出汗,不要怕热;冬天我们不要过分地接近炉火,过分地接近炉火也是属于扰乎阳。因为我们冬天养生的宗旨是让身体内的气机不要宣散出来,保温就可以了,没让你太热。这是一个原则。
  热和温有什么区别呢?《说文解字》中解释道:“热”从火,热字下的四点是“火”;而“温”从水。温是阴中有阳,所以是温温的、暖暖的感觉。
  因此,我们冬季保暖要注意一个尺度的问题,要保证温暖但不能燥热。
  《黄帝内经》中除了说到“去寒就温”外,还提到要“无泄皮肤”。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不要过分地开泄皮肤,因为我们人体气机的宣散都是从皮肤出去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呼吸系统。
  中医讲的皮肤包含两个层面:皮和毛。皮主收敛,毛主宣散。对于人体而言,要收敛大于开泄。
  所以冬天养生有一点很重要,叫做“冬不按蹻(jué)”,就是冬天不可以经常去做按摩,尤其有些人冬天一受凉就去拔火罐,这就会使气机过分开泄,是典型的扰乎阳。此外,冬天刮痧也是扰乎阳,对阳气有损伤。甚至说,冬天过频繁地洗澡都不对,洗澡也是种让身体开泄的渠道。
  中医养生学里,何为根本?五脏是根本,要先保五脏。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