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谁与争疯      更新:2021-05-04 17:19      字数:4827
  和三焦才能缓慢生发。
  ◆山之南,水之北
  “阳”字在《说文解字》里的释义是:“山之南,水之北。”这与阴正好相反,山的南面是能够被太阳照到的地方,所以“阳”有温暖的含义。
  “阳”字的大篆
  “阳”字的大篆写做“阳”。左边从阜部,所以也跟山有关。右边的上部是“”,代表太阳;下边的“”代表“阳”字的发音。
  ◆太阳、阳明和少阳之说
  中医把“阳”分为太阳、阳明和少阳。
  太阳是什么含义呢?日就是太阳,是阳气很盛大的意思。对应人体经脉,足太阳膀胱经气足了则能固摄全身,手太阳小肠经气足了就能吸收。
  阳明呢?阳明是指温和之阳。在人体经脉中,胃经和大肠经属于阳明。
  少阳呢?少阳就是初生之阳,未大之阳,如同少男,正在逐渐地成长壮大,纯洁、有力、阳光,所以不能被憋被堵。对应人体经脉,胆经和三焦经属于少阳。
  三阳之气发于我们的头部,下达于足,阳经末端均以阴象命名,为阳接阴之意,如足太阳经末穴至阴,足少阳经末穴窍阴。
  归根结底,无论是太阴、少阴和厥阴,还是太阳、阳明和少阳,都跟天地之间的变化以及天人相应有关,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所以人应该顺应这个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天地给我们的自然启示录。
  中医学里,把人体的前面当做阴,后背当做阳。这种定义的缘由是自然界中的动物基本上都是趴着的,朝太阳的背部就为阳,朝地的腹部就为阴。比如乌龟的龟背和龟板,按西医的成分论分析,认为二者没有差别,但从中医的气机上论一个为阳、一个为阴,内涵大为不同,所以龟背补阳,龟板补阴。人虽然直立起来了,但是前阴后阳的属性并未改变。
  从手臂上来分,手臂的前缘为阴,后缘为阳;手背为阳,手心为阴。从腿上分,大腿内侧为阴,外侧和后面为阳。
  水卦图
  中医里还有阳虚和阴虚的概念,这个概念总是让老百姓摸不着头脑。其实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体内应是一团太和之气,阴平(收藏的能力)阳秘(隐秘的生发能力)都均衡。一旦阴阳失调,就会导致出现偏阴或偏阳的问题,人体就会患病。可到底何为阴虚,何为阳虚呢?
  一般说来,阳是指气的层面或人体功能的层面。阴指血的层面或人体器质层面。用肾水来打比方,我们看看如何描述肾阴虚和肾阳虚:先看看这个水卦(瘙椾),上下两根阴爻代表肾阴,无阴则肾精不足,腰膝酸软,浑身无力(肾为作强之官);中间一根阳爻代表肾阳,无阳则肾水无法升腾,口干舌燥(肾液为唾)。因为血有形,好补,一般医生会以地黄、山药等滋阴药为补###的良方;气无形,难为,一般以桂枝、附子等为补阳药主打。
  其实阴虚阳必虚,阳虚阴必弱,人体的阴阳气血很像一对夫妻,要荣俱荣,要衰俱衰,盛大的只是邪气,如果人老久病必阴阳俱虚。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八味肾气丸便是治疗阴阳俱虚的良方,用桂枝、附子与六味阴药和合,取“气为血之帅”之意,就是血无气便无法运行,易于凝滞;气无血则属于空运化,虚火扰头易于头晕脑涨。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篇》中把阴阳做五行论,便有了一个有趣的分类,就是将人分为阳人和阴人,根据阴阳多少不同的表现再细分为五种人:少阴之人、太阴之人、少阳之人、太阳之人和阴阳和平之人。
  中医认为:阴阳和合是为人,人的阴阳气血的偏失也会影响性格的形成。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下这五种人的性格特点。
  ◆少阴之人是小人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嫉)而无恩。”
  意思是这种人心眼不太好,特别喜欢占小便宜;看见别人受了伤害就高兴,看见别人受了磨难就会偷着乐;还特别喜欢伤害别人,而别人过好了就会愠怒生气,常有忌妒之心而不懂得感恩。
  少阴之人阴气很重,是典型的小人之象。
  ◆太阴之人要提防
  太阴之人比少阴之人阴气更重,他们“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意思是他们贪婪而不具备仁爱之心,只喜欢得到而不喜欢给予,为人阴险狠毒,狡诈奸猾。
  这就不只是小人的问题了,是大恶之人,但这种人也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能力强,能干大事。这样的人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提防。
  ◆太阳之人刚愎自用
  太阳之人的阳气特别充足,而阳气过足的话,往往性格狂妄。这种人“居处于于(喜欢住大房子),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小事不做,大事做不来),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是非感不强),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意思就是太阳之人好大喜功,爱幻想、爱谈论不切实际的宏图大志,但做事并不踏实、稳健。他们好高骛远,刚愎自用,且不知反省,屡败屡战。
  ◆少阳之人沾花惹草
  少阳之人的阳气没有太阳之人那么多,这样的人性格上比较自恋,特别好面子。
  少阳之人“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好为外交而不内附”,就是自己特别拿自己当回事,当个小官就高兴得不得了,天天指手画脚,老想去管别人。哪怕就是当个小组长也要整日发号施令,开个玩笑说,这样的小组长往往特别喜欢开会,为什么呢?因为一开会好挥斥方遒啊,充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另外,少阳之人还比较喜欢四处交往,不顾家,到处沾花惹草。
  ◆阴阳和平之人奔向成功
  无疑,阴阳和平之人是五种人中最好的,这样的人气血平和,为人中正。
  他们“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就是阴阳和平之人喜好安静,不争强好胜,但这样的人遇事能担当,办事稳健大度,无往不利。他们常常表现出一种很高的境界——无为。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能够轻松掌控全局,不用亲力亲为,却能使事情按着自身的规律运作得通达顺畅。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阴阳和平之人喜怒不形于色,因为他们肾精足,气血和谐,所以他们能够做到“婉然从物”。就好比老子对水的推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放入圆形容器中就成圆形,放入方形容器中就成方形,水能够适应任何环境的变化,即使因温度的原因它或蒸发或冻结,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又能恢复成水,它能够不断地变化和修正自我。
  阴阳和平之人既不一味守旧,也不过度膨胀,他们能够与时俱进,顺势而为,顺利奔向成功。
  事实上,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行于事,义气施于人。
  锐气藏于胸。人要有锐气,没有锐气就没有生命力。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不仅会伤害别人,更容易伤害自己。想成功,就要保证自己的气血精足;精足则生智慧,这里的智慧就是能“藏”,就是能把锐气放在胸中藏起来,就能具有最大的生命力和最具韧性的持久力。
  和气浮于面。做人要谦逊,要有一团太和之气。跟人打交道,要学会礼貌待人,不能看人下菜碟,要一视同仁,尊重你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和气能使他人更容易接纳你,为你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才气行于事。才气不是整天挂在嘴上的,而是体现在做事上,只有将每一件事情做好后,才能真正体现你的价值,也就是做人做事。
  义气施于人。人要学会担当,承担责任。俗话说:“万事先为他人想,自有荣华在己身。”我们做事要先考虑他人,好处给别人,自己多承担责任,做人要讲义气,要乐善好施。
  锐气、和气、才气和义气,这几个气有的要藏,有的要浮,有的要放在外面,有的要放在内心。记住这句千古名言,才能更好地修炼自我,才能用以养生,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用阴阳五行来识人识己,其实只是中医提供给我们的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并不是判断一个人的绝对根据,而这种利用阴阳识人的方法的基本原则还是气血水平。
  《黄帝内经》不是算命的天书,它所表述的东西都有内在的道理。阴阳识人就是在表述什么样的气血决定了人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了人做事的行为。这其实也是一种识人之术,认识好了别人,也认识好了自己,才能知道如何与人交往,这也是养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话的根在哪里?——传统医学!
  这就是阴阳之道教给我们的亘古不变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天地有阴阳,阴阳和合又谓人,天地人三才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础。
  人要遵从生命的规律,就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首先就是要因天之序,即春夏秋冬这四季的周而复始。
  下面,我们就讲一讲“天”字。
  人的头上有片天
  “天”字的大篆
  “”字的下面是一个“大”字,就是一个站立的人。上边的一横是指头顶。所以就是头上有片天之意。
  ◆天,颠也
  《说文解字》中对天的解释有两个,第一个为“颠也”。颠即指头顶。
  正是由于“天”字中含有头顶的含义,因此古代很多跟头有关的用词都会有个天字。
  在中医里,管头痛病也叫做疾天症,也是用了天有头顶的含义。
  ◆“天”与“帝”
  “天”字的第二个含义是指至高无上。如我们常说的“老天”、“上天”、“天帝”,都是这个概念。至高无上的定义在于老天有“好生之德”,这个“好生之德”表现在“帝”这个字上。
  中国古代没有“上帝”这个概念,但有“天”和“帝”这两个概念。
  天为天之体,为本体;帝为天之德,就是所谓的德行、功能,它的功能就是指古代的生殖崇拜。
  “帝”字的小篆
  “帝”(帝)字上面是一个“冠冕”的样子,下面是一个“巾”,“巾”字在古代就是一块遮羞布,古代没有裤衩,就拿一块布遮挡一下。所以“帝”就代表一个戴冠的男性生殖器象,其德行在于生发生长、不断繁衍。
  中国古代的“帝”是专门负责丰收和生殖的一个神。
  丰收,解决的是“食”的需要,也就是族群生存的需要;生殖,也就是所谓的“色”,解决的是个体繁衍的需要。所以,“食、色,性也”。生殖崇拜,其实源于古代部族繁衍子嗣的一种生存需要。
  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修身是一切的基础
  天与人又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
  “天”字的造字就是由“大”和“一”组成,“大”字就是人的正面像,是指人的身体。
  《大学·中庸》里曾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也好、治国也好、平天下也好,做一切事都是从修身开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
  从这句话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条中国传统生命文化的线索:由“天”延伸到“修身”,而修身既包括个人修养,也包括对养生之道的感悟,最终就是人对生命的感悟。
  “天人合一”就是人的身体要首先遵循天道。这样来理解“天人合一”就顺理成章了。
  ◆疼叫妈、苦叫天
  “天人合一”绝非一个空洞的概念,从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就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痕迹。
  “疼叫妈、苦叫天”,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挨打的时候都会叫喊,回想一下,我们会叫什么?通常都是叫“妈呀”。人的身上只要一疼,就会本能地叫“妈”。这是为什么呢?
  老话的解释是: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肉一疼痛,就自然会叫妈。
  用中医的理论来趣解一下:脾主肌肉,而脾胃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就扮演着家庭中母亲的角色,无论家里人谁生病了,母亲都会跟着难受。所以,人的身上一有痛楚了,就自然会引发到母亲头上。
  人在情急之下所发出的声音都是一种本能,而这种本能是有共性的。五声对应五行,五行又对应人体的五脏,所以,通过呼喊的发音就可对照判断是哪个脏器发出的声音。
  肉体感受到痛苦会使人本能地叫“妈”,而心灵感受到痛苦和伤害就会叫“天”。
  人在失去亲人的时候极其痛苦,比如,我们常看到,女人死了丈夫总是哭喊“天啊,天啊”,这时候就不会喊“妈呀妈呀”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时就会本能地喊“天”,就好像是天塌了一样。
  “疼叫妈、苦叫天”,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从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人体和天之间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