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中国长城网      更新:2021-05-03 16:37      字数:5023
  经我仔细询问,得知她的情绪和睡眠状况。综合上述情况,我认为基本上可排除躯体疾病的可能,于是我决定采用投石问路法进行试探。
  处方一:阿普唑仑片(抗焦虑药)0?2毫克,早餐后、晚睡前服;百优解(抗抑郁药)20毫克,早餐后服。
  用药3天,患者反映:能入睡,但半夜会醒。疼痛如前。无药物副作用反应。改用处方二。
  处方二:阿普唑仑片0?2毫克,早、中餐后服,晚睡前服加至0?4毫克;心得安片10毫克,早、中、晚餐前服;百优解同上。
  用药7天,患者反映:睡眠改善,焦虑减轻,症状时间缩短,但吐口水现象还存在。改用处方三。
  处方三:在处方二中加阿米替林片12?5毫克,早餐后、晚睡前服。
  用药7天,患者感觉:睡眠好,焦虑明显好转,心情平静,自觉症状程度减轻,吐口水减少。
  第一部分 第23节:心病如何辨症(12)
  经过以上治疗,患者信心大增。
  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诉,生活中的不顺心事,如媳妇的不敬、子女的经济问题等,让其过度担忧,才导致病症的产生。
  这是一种神经症。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渐渐改善,脸上有了笑容,并主动跟我谈话。8周以后所有症状消失,她看起来精神爽朗。
  这就是投石问路法的威力。
  我提倡“投石问路”的方法,是因为它比较适合我们的国情和文化背景。它之所以能用且有效,是因为患者容易接受。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那些现实中的复杂问题暂时搁下来,先治疗疾病,等症状减轻、心境改善后,再进行心理疏导。其效果真实可靠,于医生和患者均有益。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文化和观念不同,有许多患者仍对心理疾病抱有偏见,他们在就诊过程中不愿主动叙述病情,暴露内心世界。这时运用这种方法,对于这类患者进行被动治疗,也会取得一定疗效。
  肖女士,26岁,大学本科毕业,从事销售,未婚同居。她的发病症状以阵发性上腹疼痛为主,病史3年。纤维胃镜检查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描述:胃黏膜大面积充血)。B型超声波检查结果:慢性胆囊炎(主要描述:胆囊壁增厚)。临床诊断同上述检查结果。化验结果:肝、肾、胆囊功能正常。
  曾用药治疗,以胃动力药为主:洛赛克20毫克,一日1次,疗程约3个月;莫沙比利片5毫克,一日3次,疗程约5个月;吗丁啉片10毫克,一日3次,疗程约3个月;雷尼替丁片0?15克,每天早晚各1次,疗程约4个月;西米替丁片0?2克,每天早、中、晚各1次,另睡前0?4克,短时期。
  服过中成药:香砂养胃丸、金佛止痛丸;服过中药汤剂:陈夏六君子汤加减方、小柴胡汤加减方、柴胡疏肝汤加减方、逍遥散方及温胆汤等。此外,还用过不知名的草药。
  患者反映:每一种药,初服总是能够有所好转,但长期服即失效,症状依旧。
  虽然患者避而不谈个人经历,不提供任何她认为无关的信息,但其职业和同居的现状理应与病症有关。其检查结果“慢性胃炎”的诊断几乎无人没有,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而“胆囊炎”的诊断,因无反酸,进食油腻食物无加剧,难与症状吻合;体检结果没有触及胆囊,无相应的压痛,难以解释。以上条件符合“前提一”。而长期服大量胃药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也符合“前提二”。以上条件排除了单纯躯体疾病引起症状的可能性,于是我采用投石问路法进行观察。
  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少量抗焦虑药:阿普唑仑片0?2毫克,早晚各1次;百优解胶囊20毫克,晨服。
  2周后,疼痛明显缓和,阵发性发作减少;
  4周后,症状消除,胃纳好,话增多,有笑容,睡眠好,减阿普唑仑;
  8周后,百优解改隔天服;
  12周后,开始停用所有胃药;
  16周后,停百优解。
  一年内随访,再也没有因此病的就诊记录。事后证明,患者的病症是因为同居男友是有妇之夫,不能经常陪伴她,自觉孤独、寂寞和无可奈何所致。
  此病的诊断,当属隐匿性抑郁症。
  我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表明,对于某些找不到病因,诊断又不明确的顽固性病症,完全可以从心理疾病方面进行筛查,运用投石问路法进行干预,常常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部分 第24节:三大心理疾病(1)
  第三章
  三大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五花八门,但实质不外乎神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这三大病症。了解它们,对我们认识心理疾病很有帮助。我以典型案例为主线,并加以分析点评,以便你能够更好地理解。
  第三章三大心理疾病
  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类临床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因为大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轻度精神障碍。它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就算详细检查,也难以发现明显器质性病理变化。病人深感痛苦,却不能摆脱。它包括以下几种疾病: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
  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其特点是焦虑的产生没有什么客观的对象和具体事物,表现为对某些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同时伴随着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
  老黄40岁,由于长期坚持锻炼,身体非常结实。在他瘦弱的妻子的引领下,他十分不情愿地来到我的咨询室,原因是他心慌心跳,害怕昏倒。
  一年前,老黄与一帮朋友打麻将至深夜,其中一位上厕所老不出来,后来发现他昏倒在厕所里,经送医院抢救,结果还是未能挽回生命。老黄问医生怎么回事?医生说是心脏猝死。
  几个月后,老黄一边“神游”,一边过马路,突然吱的一声响,一辆车在距离他仅仅一两尺的地方刹住,吓了他一跳,当即他感觉心慌、心跳加速、头昏眼花。回家后,躺了一阵,似乎没有什么事,他自然也就没加留意。几天后,由于工作过于劳累,他又出现上述症状。这时他忽然想起那位已过世的朋友,害怕自己也会心脏猝死,心里猛然一惊。
  此后,他总感觉心脏不舒服,有憋气感,心慌心跳就成了常事。他反复跑医院,在心脏科进行了多次系统检查,却查不出任何结果,令他更加恐慌。
  因为他的病症没有时间性,所以一出门就没有安全感。虽然他身体很棒,却总担心自己会昏倒,于是与世隔绝。他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记忆力也大不如前,什么事也放不下心来。他在家休养,如果妻子下班后还没回来,他就烦躁不安,不停打电话,不停看时间。在家不敢看电视,甚至连广告也怕,只要上面一提到“死、血、坟墓、病、药”这类字眼,他就会鸡皮疙瘩顿起,心中发寒,控制不住情绪。
  第二部分 第25节:三大心理疾病(2)
  就这样,老黄的焦虑症越来越严重了。
  中医对焦虑症早已有认识,历代医家描述也最为广泛,并依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和观察角度将焦虑症总结为“百合病”、“惊悸”、“怔忡”、“烦躁”、“脏躁”、“奔豚气”、“梅核气”等多种病名,这在前面内容中都有涉及。
  焦虑症的成因我们通常认为焦虑症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如果妻子下班后还没回来,他就烦躁不安,不停打电话……
  (1)生物学因素
  焦虑症的形成与某些大脑物质,如肾上腺素能系统、GABA能系统、五羟色胺能系统有关。其神经递质的抑制、吸收、释放和重吸收传递过程障碍是焦虑症发作的关键。另外,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应激反应过敏,也容易诱发此症。遗传研究显示,此症的某些方面具有遗传特征。对此,也有人表示怀疑,不排除焦虑症患者在家庭生活中情绪不稳会对其后代的心理发育造成直接影响,但不是完全遗传学因素。
  (2)社会心理因素
  焦虑症的产生多与社会环境相关。生活事件刺激为主要致病源,如生活窘迫、工作困难、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等。此外,与移民、下岗、生意失败、遭遇意外等也有密切关系。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按照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两个方面。
  (1)广泛性焦虑
  ◆总是无缘无故产生担忧、紧张、害怕和不安全感。既搞不清楚担忧什么东西,也不明白害怕什么事情。
  ◆凡事总往坏处想,表现得没有耐心、易被激怒。有时内心有种不祥预感,总担心会有什么不测事情发生。
  ◆经常莫名其妙产生忧虑。如家人一出门,头脑中就不由自主想到遭遇车祸、被抢劫、被伤害等恶劣事件,因此忧心如焚,坐立不安;听到丈夫赚了钱,不仅没有一丝高兴,反而害怕钱多会遭打劫。
  ◆经常神经过敏,怕强光,容易泪水满盈。如果有人在身后叫,大力关门,或是电话铃响,一般会被吓一跳。此外,还时常感觉身体某些部位有发热感或发冷感,但测体温正常。
  ◆注意力难以集中,以致影响工作和学习,甚至看不进电视和报纸。
  ◆记忆力下降,记不住日常小事。
  ◆经常头昏、疲乏,出汗多,入睡困难,浅睡多梦,半夜易惊醒。
  ◆感觉全身都不舒服,如心慌,心悸,心跳加速,心口闷痛;胃胀胃痛,返酸呃逆,肠鸣腹泻;胸闷气短,呼吸气阻;尿频,尿急,尿痛等。
  (2)惊恐障碍
  ◆内心莫名其妙出现恐惧感,不受自身控制,并迅速发展为极度不安、惊恐万分。
  ◆感觉吸气困难,心跳加快,出大汗,全身乏力,好像就快要死了;或者感觉精神不受控制,就要发疯了。
  第二部分 第26节:三大心理疾病(3)
  ◆虽然极力试图摆脱这种困境,却无能为力。
  ◆到医院做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
  ◆由于害怕这种感觉再度发生,或者担心自己真的会出问题,因此产生极度痛苦和不安全感,以致哪里也去不了。
  惊恐障碍发作的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2小时以上的极少见。发作的频率各不相同,较轻的患者一两个月1次,一般的患者每周12次,严重者每天皆可能发作,但不会影响生命安全。
  焦虑症的治疗焦虑症的症状表现往往会令人感觉“病情严重”,但它却是神经症中最易见疗效的。
  临床治疗中可以先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后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我们以此作为治疗的原则,初期必须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解释,取得患者共识,然后针对焦虑症状用西药进行抗焦虑治疗,等患者症状缓和后,再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个人需求、内心冲突、心理失衡的机制分析其矛盾心态。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在维持并逐步减药的过程中,帮助其安排好日常生活,协调好生活琐事,提高其应激防范能力。这样,焦虑症的治疗就较为理想。
  (1)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在本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抗焦虑药以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主,包括阿普唑仑、硝基安定、艾司唑仑、氯硝安定、三唑仑等。
  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的优点是起效快,当天即可产生反应,病人有明显的焦虑紧张减轻、睡眠改善的感觉,较易为患者接受;它的缺点是治疗时间长,长期服用容易产生依赖性,停药较困难。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警觉性会降低,对于高危工作及驾车人士存在一定风险。
  医生用药要注意,如果是初次就诊,从未服用过此类药物的患者,可首选作用较弱的阿普唑仑或艾司唑仑;如果是服用过此类药物,而作用不明显的患者,可选用作用较强的氯硝安定对其进行治疗。
  用药要点是昼轻夜重。早上、中午各服半粒,睡前服1粒。这样既不影响工作,又能促进睡眠,焦虑情绪较容易受到控制。
  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不能突然停药,否则会出现症状反弹。比较合理的方法是阶梯式递减,可按每半粒为单位,每12周减药1次,直到完全停药。原则是先减白天的用药量,后减晚上的用药量。
  此外,在治疗中加入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有协同治疗作用。有人也在焦虑症的治疗方案中,运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或选择性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进行联合治疗,对控制焦虑发作和加深睡眠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