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
溜溜 更新:2021-05-03 16:32 字数:4925
环境中的应激源如何导致人的心理行为变化?其病理机制的确切解释是困难的;一般认为应激源经人的认知系统作为中介;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个主要系统导致人的身心变化;好的变化是机体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环境;不好的变化是出现疲劳头痛失眠呕吐冲动厌烦等身心症状;重者产生身心疾病
(三)心理应对
心理应对是个体对抗应激的一种手段;它是指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作出的恒定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有人认为心理应对和心理防御机制相同;它们来自于弗洛伊德(Freud S)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概念;都是指摆脱精神紧张状态的心理适应机制;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从而改变自己对撞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以减少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平衡。
心理应对或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本身不是病态的;但若运用不当或过分;会影响个人对周围社会环境的适应;成为变态的表现心理应对或防御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积极作用可以暂时解除痛苦和不安;消极作用是一种自欺欺人;因为现实问题并未解决;只能使人逃避现实;或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情境中因此;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避免消极的防御措施;是处理应激情境防止身心变态的重要原则常用的应对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升华作用:即把那些意识不能接受或与社会道德规范不容的本能冲动或欲望以改头换面的方式变成高尚的追求;以保持内心的安静与平衡在升华作用的机制下;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可使个人获得成功的满足如失恋后发奋学习;从事文学创作;在事业上取得很大成就;以消除失恋的痛苦
2。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作用;是以个人需要的理由;来解释对自己不能实现的事实;它是一种自圆其说的编造;其目的是要掩饰自己的行为动机;以合理的言词去辩护偏离正轨的行为如将考试失败归咎于老师出偏题等
3。投射作用:将个人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自身所具有的性格特点观念欲望和态度转移到别人身上;如一位极端小气的人认为人人都自私;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内疚;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安全广义的投射作用还指心理的外在化表现;如把节日的欢乐心情投射为赏心悦耳的鸟语和含笑迎人的花枝在人格测验中;可以通过投射作用来观察人的内在动机欲望和情感活动
4。压抑作用:即把意识不能接受的使人感到困扰或痛苦的思想欲望或经验不知不觉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以便保持心境的安宁压抑的东西没有消失只是潜伏起来;一有机会就能重新活动;而影响人的行为;如出现口误笔误或记忆错误等
5。否认作用:这是一种简单原始的无意识防御机制;通过否认;把那些已经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变成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避免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成语中掩耳盗铃的故事就是否定作用的表现;不承认挫折和灾难的发生;使人心安理得;是最省事的办法
6。倒退作用:遇到挫折时;运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来应对;以取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避免面对现实问题或痛苦如哭得像孩子一样就是形容某些成人倒退的表现有人认为;所有心理变态的表现多少都有倒退作用的影响
7。补偿作用: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身心的某种缺陷;以减轻心理的不适感如盲人的触觉会变得特别灵敏;口吃的人通过训练成为著名的演说家过度补偿也会导致心理活动的畸形
8。反向作用:即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动机表现的方向相反如一位过分炫耀自己优点的人很可能内心存在着严重的自卑感人的行为过分;有时附表明他无意识中可能有则好相反的欲望或冲动
9。抵消作用:用某种象征性活动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好像那些事情根本没发生如用强迫性扫地行为来抵消工作中的失误;经历过性创伤的人立志宗教事业或出家
三 心理动力与内部冲突
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来自于弗洛伊德(Freud S)的精神分析理论;它强调动力因素的重要性;强调无意识领域中的心理冲突:在造成心理异常方面起关键作用;认为人的内在矛盾冲突或情绪紊乱是精神疾病的根源
弗洛伊德(Freud S)是奥地利的一位神经病学家;他曾学习;催眠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技术;并与他人合作从事癌症的治疗研究;从实践中他发现病人把恋情(或憎恨)转移到医生身上的|所谓移情现象;同时认识到;单纯用催眠术难以处理移情;也不?能提高疗效;而运用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等方法;鼓励病人议话;让其重新体验发病时的痛苦情感;使被压抑的情感引发出:来;就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弗氏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部分。
(一)无意识矛盾冲突
弗洛伊德(Freud S)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其核心是元意识的矛盾冲突假说;认为人的大多数行动是一种心理动机冲突的结果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它包括原始的本能欲望和冲动;由于道德现实和社会文明的约束;冲动和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中;它们不断寻找出路;回到意识中去寻求满足;这种无意识的矛盾冲突是各种精神症状的根源意识是心理结构的表层;主要功能是从心理结构中把那些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排除出去在元意识和意识之间的边缘部分称前意识;由一些可以经由回忆而进入意识的经验所构成;主要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不允许元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
(二)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Freud S)把人格结构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处于无意识的最深层部分称本我;它是行为动力的源泉;追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第二部分是意识中的自我;它是从无意识中产生的;指导人的行动采取社会允许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第三部分是超我;它处于无意识和意识各个领域;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对自我起监察作用;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人要保持心理正常;就必须依赖人格结构中这三种力量维持平衡;否则会导致心理失常本我和超我在无意识领域中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冲突引起焦虑;焦虑又使得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发生作用;以帮助人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安宁
(三)本能与心理性发展弗洛伊德(Freud S)认为人类有两种本能;一是性本能;一是攻击本能性本能背后有一种潜在力量称力必多(libido);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性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如口欲期脏欲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等;在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顺利进行;如停留在某一阶段上或遇到挫折而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都可能造成行为的异常;这是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的根源。
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人的心理变态并不都是由大脑的生理解剖结构损害引起;人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也会造成心理异常;这是对变态心理研究的重大贡献;它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变态表现的动力和内容;从病人内心深处寻找精神疾患的原因弗氏的1 理论体系也存在很多缺陷;如过分夸大无意识作用;泛性论;有些原理原则是虚构的;但他的心理动力学观点可以有效地解释某些心理现象;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一定疗效弗氏的许多观点被后来的追随者不断修订;出现新弗洛伊德学派;其共同观点是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反对本能冲动和泛性论;但在治疗方法上;仍旧采用精神分析技术;如自由联想释梦和移情分析等。
四 错误的学习与认知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对可以观察的行为以及控制这些行为的剌激和强化条件进行研究;才能获得人类行为原则的科学解释行为主义观点的核心是强调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本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通过实验使狗产生神经症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 J B)进一步认为;心理学应放弃内部感觉和其他内部事件等主观概念; 而把注意力放在可以客观观察的行为上;从此拉起了行为主义的大旗桑代克(Thorndike)和斯金纳(Skin。ner)注意到行为发生后会产生某种效果;而这种效果会影响到这一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学习称为工具性或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主义者极端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发展和行为的作用;认为心理异常是过去不良的条件反射经验的结果;可以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异常行为是习得的;就可以通过学习原则进行矫正根据不同的行为学习原则;就有不同的行为矫正技术
(一)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Pavlov)提出的学说;他认为条件刺激(铃声)和元条件剌激(食物)多次结合呈现给狗以后;再单独呈现条件刺激;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说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大部分异常行为都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结果;如有社交障碍的人可能在过去社交活动中有不愉快的经历;受人挖苦和嘲笑;久而久之;形成条件联系;每遇社交场合就紧张不安其治疗的原则是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学习放松技术;用放松来取代紧张;这就是后来被广泛采用的系统脱敏技术
(二)操作条件反射与强化
操作条件反射是由斯金纳(Skinner)提出的另一种动物学习方式;其特点是用奖励性的手段强化动物的某种反应行为;使其出现率增加这是一种学会操作的学习过程;被认为是行为改变的通则强化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变量;有正性和负性两类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异常是由于不恰当的行为受到强化的结果如恐惧学校的行为得到父母的特别关注;允许孩子逗留家中;这种错误强化会固化孩子的恐惧行为因此;对个体的异常行为不予强化;让其自然消退;或只是强化正确行为;可以使异常行为减少
(三)不恰当的泛化和辨别许多异常行为是由于不恰当的泛化或辨别能力缺乏造成的泛化是指某一反应和某种剌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他类似剌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的过程辨别是指个体学会对相似的剌激进行辨别;并作出不同反应正确的泛化和辨别对维持正常心理极为重要有些人可能把在某种特定场合的害怕泛化为对所有人际交往场所的恐惧;这就是不恰当的泛化或缺乏辨别能力为此;可以帮助患者对行为进行情境分析;增进辨别能力;作出正确反应
(四)模仿学习
班杜拉(Bandura A)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榜样来学习建立异常行为也可习得;如儿童可能模仿父母的行为而产生对狗的恐惧异常行为患者还可通过观察他人的正常行为来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恐水的儿童可以通过观看其他同伴的游泳或水中游戏;逐步消除对水的恐惧
(五)认知学习
本世纪50 年代起;随着心理学信息加工系统理论的讨论和对极端环境决定论的批评;行为主义观点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开始把关注点从外部行为本身转向引起这一行为的潜在认知过程;治疗行为障碍要重在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认知治疗专家关注患者的自我言语;因为自我言语是人们习惯来解释自己经验的方式;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生活中的大部分事件都倾向于消极解释;其结果就会出现抑郁情绪异常行为是由于不恰当的内部言语或自我强化所产生的;因此;矫正患者的不良自我暗步和内部言语;用正确的认知取代不良的认知;是认知治疗的基本原理
五 自我实现受阻
变态心理研究中的人本主义观点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ts C)在本世纪40 年代开始提出的;罗杰斯与马斯洛(Maslow。A。H)一样;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是积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这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自我是组织心理活动的中心
罗杰斯(Rogers C)提出了系统的自我概念;其主要命题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自我是这一世界的中心;个体最基本的动机就是自我保持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个体对外界的反应是根据他们对外界的知觉方式作出的;并且与自我概念和世界观一致;自我感知到危险后会出现自我防御行为;个体内部趋势是朝向健康和完整的;正常情况下行为是健康和建设性的;并寻求得到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行为方式。
(二)注重价值和个人成长
人本主义者强调价值和价值选择过程在指导行为以及寻求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意义;认为个体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价值是最关键的;人们一般不会盲目接受他人的价值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心理异常从根本上说是个人成长和朝向健康的自然倾向的中断或歪曲;其原因在于防御机制的过分运用使得个体脱离现实;或不利的社会条件以及学习中的失误;或是过分的紧张应激
(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