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古诗乐      更新:2021-05-03 16:31      字数:4842
  书名:医学传灯
  作者:陈歧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叙
  属性:医者意也。以我之意。揣病之情。始终洞悉。然后可以为医。但天下之意有有本之意。有无本之意。无本者
  师心自用。未尝有所闻见。妄而不可为训也。有本者得之师资。鉴之往昔。论一症。订一方。皆有上下千古之识。
  不敢以己意为臆逆也。然而几此亦甚难矣。晋朝以前。司是术者。类皆缙绅先生。苦心济世。精言微论。卓有可
  观。后世用为糊口之术。文人学士。概不与焉。脉理方论。已自不工。而又当兵火之后。医经残缺。凑合成书。
  其中虽有可采之说。精奥难解。不可从者十之六七。若非临症参考。将何去而何从乎。予不敏忝生名阀。
  当以书香为急。不幸稚年失怙。叠罹水患。不能沉心于举业。一生虚度。何以告无罪于祖宗。然而择术于医。
  固为温饱之计。而删述纂修之功。固当亦有责焉。于是访投明师。讲习数年。其所获者。医学之规矩已耳。法律
  已耳。临症不无少隔。因思孟子有云。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是知学道
  之功。始而求其中规,继而求其能贯也。然中规之学在乎师。而能贯之功则在乎我。不博无以为约。不约无以为贯。
  遍览群书。上而神农轩岐。张朱李刘。下而医统准绳。薛氏之十六种。以及指掌医鉴。无不细加详阅。
  究之相同者多。互异者少。宜遵者不过约略数言。纂集成编。尽可塞责。其中隐而未发之义。因此悟
  彼之妙。犹未之知也。先辈云。熟读王叔和。不如见症多。三十年来。阅历既
  烦。有一症。必有一症之理。以理思症以症合理。方敢下手调治。又于今医之中。一长可取者。虚心访问。一一笔
  诸笥中。悠而游焉。渐积而久焉。古今之妙义。始得融会于吾心。不揣庸陋。妄蹈作述之咎。更订十数余次。苦志
  成书。将古今奥妙。深入而浅出。言近而指远。高才视之。鲜不以为迂。然而病机之源流。治法之初终。俱莫遁乎是矣。
  非敢曰医囊无底。可于是集而大备也。但理路既明。由此扩而充之。其入于精微之地。岂有他哉。予之气
  禀甚怯。天鉴下民。加我数年。再将伤寒女科素难本草终其注释之事。则
  天祖之生我不虚耳。斯道之行废。又何足论乎。
  x时康熙庚辰菊月尚友斋陈岐德求氏自识x
  卷上
  脾胃
  属性:人之有脾胃。犹地之有土也。万物生化于土。而人之五脏六腑。大经小络。以及皮肉筋骨。无不资生于脾胃。
  一身之要物也。盖命门真火。乃父之精气。附于两肾之间。未有此身。先有此气。出于天成。不假人为。所以
  谓之先天。若夫脾胃之气。饮食五味。变生五气。以奉生身。全藉人为。后天之气也。饮食虽能养人。亦能害人。
  欲求长生者。全要饮食节制。为却病之良方。饮食之所以养人者。原取其气。不取其味。因谷味甘淡。故
  假五味以引之。然亦不可偏嗜。辛味归肺。肺盛则金来克木。肝血不生。甘味归脾。脾盛则土
  来克水。肾精消散。苦味归心。心盛则火来克金。肺气虚耗。酸味归肝。肝盛则木来克土。脾气亏损。咸味归
  肾。肾盛则水来克火。心血不足。今人烹炮一物。必备五味。全是不欲偏胜之意。惟肾水多有不足。
  故咸物独多。然亦不可偏胜也。(云来按若味过于辛且能伤肺耗气损阴味过于甘且能壅气生痰满中味过于苦且
  能伤脾胃而动燥火味过于酸且能挛筋槁骨枯肌伤肺味过于咸且能伤血损肺再评此按发原本所未发)每日饭
  食。只宜八分。不可尽量。凡遇外有茶水。家食即当减去一次。
  每见恣意饮食之人。非不节制。一至食当其前。不觉食指之欲动。此嗜欲之性。人所不自禁者也。吾
  辈终岁用药。补益者少。消导者不计其数。宁非
  嗜欲之自戕乎。日进饮食。必须碎咬细啮。徐徐咽下。方不伤脾。食后慢行百步。用手搓磨其腹。庶几饮食可消。
  最忌食后就寝。耳无所闻。脾即不磨。肺气又不为之四布。惟有郁结成病而已。至于夜食尤当屏
  绝。自平旦以至日中。胃气行阳。二十五度。饮食易消。日中以至合夜。胃气行阴。二十五
  度。饮食难消。释教过午不食。其亦卫生之大则欤。更有病后虚人。元气未复。脾气不能胜谷气。
  只须白粥调理。扶助元气。肥甘硬物。不但不能消化。且增其病。不可不察也。平日调理丸药。宜用滋阴健脾丸。
  盖肾主藏精。其所以生精生血者。全赖饮食生化。而输归于肾。脾胃一强。精血自足。张洁
  古云。补肾不如补脾。旨哉言乎。六味地黄丸一方。其性孤阴。但可降火。不能生精。苟非阴虚有火者。必以健脾为主
  治也。
  脾胃虽能化物。而其所以化物者。实是下焦水火二气。命门火衰。釜底无薪。其何能熟。古方理中汤
  八味地黄丸。皆知补火以生土也。至若水亏不能化物者。诸书毫未之及。肾司五液。入脾为涎。肾家阴虚有火。津
  液不足。脾土干燥。健运何施。予用归芍门冬。加入楂曲等药。无不应也。然脾胃虽为要物。而先天命门。又为
  一身之至宝。节房欲。慎劳苦。戒远行。其亦保养先天之一法欤。
  x滋阴健脾丸x
  人参(二两) 麦冬(三两) 五味(一两) 白术(三两) 白茯(二两)
  甘草(一两) 山药(三两) 石斛(一两) 陈皮(一两) 山楂(三两)
  古方健脾丸。乃纯阳之品。脾虚有寒者宜之。若中宫有火。不能化物者。此
  方极妙。
  x益气健脾汤x
  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陈皮 半夏 山楂 神曲 苡仁 泽泻
  正气虚。饮食少。当以补药为君。消食为佐。若饮食多者。又以消食为君。补
  药为佐也。症非泄泻下痢。宜加当归。气虚甚者。加黄 炮姜。滞重者加浓朴。
  x养血健脾汤x
  当归 白芍 麦冬 山楂 神曲 陈皮 泽泻 白茯 苡仁 桔梗
  滞重加浓朴。
  (添加)x戊癸汤x
  破故纸 人参 茯苓 鸡内金 生姜 菟丝子 白术 甘草 沙苑子 大枣
  (添加)x消食健脾丸x
  枳实 白术 山楂 人参 神曲 鸡内金 麦芽 连翘
  卷上
  伤风
  属性:风为阳邪。只伤三肠。不传三阴。由太阳而阳明。由阳明而少阳。亦有首尾
  只在一经者。非若伤寒之传三阴也。肺为华盖。内通膀胱。而为气之主。所以太阳伤风。则肺亦咳。凡浑身酸痛。咽
  干眼胀。或鼻之两旁迎香穴痛。不必咳嗽。汗出然后为风也。治分有汗无汗。无汗为感冒。有汗为伤风。伤风
  之脉。浮细而缓。或前小后大。人身之中有卫气。有荣气。荣深而卫浅。风但伤卫。所以不可发表。发之则汗多亡阳。
  或津液亏损。变生坏症。宜用参苏饮。微解其肌。仲景用稀粥以助汗者。因解肌之药不能达表。故与粥以助
  之。若腹中有滞。此法又不宜用矣。解散之后。身热咳嗽者。此中伏有妙义。经云。外邪之入必与内邪相合。伤风之人。
  平日有痰有火。火熏皮毛。腠理不密。风从火势。火借风威。互相鼓煽。不去其痰。屡痊屡发无有已也。此痰
  伏于肺胃之间。胶粘固结。非半夏可除。宜用苏杏二陈汤。内有杏仁油以润之。金沸咸以软之。庶几痰消而火降也。如
  耳中气闭。咳嗽口苦。邪传少阳胆经。宜用柴陈汤。亦加杏仁金沸之类。不可过用发散也。三阳既尽。咳
  嗽宜愈。每见伤风久嗽不止者。其故何耶。真阴素虚。咳久伤气。肺叶不收。不治多成痨怯。宜用加味地黄汤。
  敛而降之。若脉来细缓无力。或洪大无力者。中气大虚。土不生金。宜用加减补中汤。固其元气。曾见伤风气虚。随
  治随作。后至气脱而死。病症虽小。亦可畏也。
  伤风汗多者。卫气不固。风邪袭入荣中。以致四肢微冷。冷汗多出。脉来沉细如丝。宜用桂枝芍药汤。倍加黄
  。若脉来洪大无力。身热汗出者。元气犹未大伤。但用桂枝汤可也。
  伤风面肿者。咳嗽气急。脉多沉弦。风邪从呼吸而入。客于肺管。肺叶胀大不收。失其降下之令。气逆于头
  面而为肿也。甚则上身俱肿。医者不识。呼为水肿。误人多矣。宜用芎苏散散之。咳血者。宜用茯苓补心汤治之(
  肺逆失降而为肤肿且肺主皮毛故也岂可误为水哉)
  无汗伤风者谓之感冒。因有咳嗽邪气。留连三阳。不传三阴。所以较伤寒为轻也。但当禁其饮食。与伤风不同。
  宜用药芎散。或人参败毒散治之。其中在经在腑。悉从伤寒调治。无二法也。
  x参苏饮x
  陈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桔梗 枳壳 前胡 木香 紫苏 葛根 人参
  风盛则气壅。气壅故痰聚。是方多用顺气之品。可见伤风以利气为第一
  义矣。医者须识此意。咳嗽声哑者。宜加黄芩。(按黄芩宜用枯者取轻清之义原本未分晰特重订正)
  x苏杏二陈汤x
  陈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枳壳 桔梗 紫苏 杏仁 金沸草 桑皮
  此方顺气化痰。于理是矣。而又用紫苏者。以其余邪未尽也。胸不宽加浓朴。
  (按方中金沸草宜绢包不尔有毛射入肺而咳甚矣)
  x加味柴陈汤x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茯 枳壳 杏仁 金沸草
  x加味地黄汤x
  熟地 山药 白茯 山萸 丹皮 泽泻 麦冬 五味 乌梅
  x加减益气汤x
  人参 白术 甘草 黄 当归 陈皮 麦冬 五味子
  x桂枝汤x
  桂枝(三钱) 白芍(生用三钱) 甘草(二钱) 大枣(三枚) 浮麦(一撮)
  气虚脉细加黄 。
  x茯苓补心汤x
  陈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枳壳 桔梗 前胡 紫苏 干葛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万不可用以滋阴腻膈遏伏外邪当辨外风之有无是为至要)
  此即参苏饮合四物汤是也。参苏一倍。四物汤原是两倍。不可轻重失伦。
  咳血者。忌半夏。以花粉代之。川芎亦当议去。(按审邪正而用药如正虚邪重当用参苏饮二倍
  四物汤一倍医贵变通而化裁之岂可执一以误人哉。)
  x芎苏散x
  紫苏 干葛 柴胡 川芎 陈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枳壳 桔梗
  卷上
  中寒
  属性:中寒者。寒邪不从阳经传入。直中阴经。故曰中寒。其症有轻有重。重者。脉来沉微。一息三至。腹痛唇青。
  四肢厥冷。此因先有房事。胃气衰微。口食寒物。鼻吸冷气。中宫不能担当。直入少阴肾脏。气
  冷而血不流。顷刻死矣。治是症者。只以回阳为主。虽有他症。不必兼治。宜用附子理中汤。大剂救之。
  此症有兼自利。无脉者。生气已绝。似不可治。然寒极则伏。生机尚存一线。当以前药浸冷与之。一周时许。
  自然脉出而解。盖厥利无脉。阴盛格阳。热药入口。格绝而不入。惟以前药冷服。直达病所。自无格拒之患。
  内经所谓。寒因寒用者是也。但脉出之时。又要徐徐浮大。不宜暴出。暴出则气从外
  脱。非其所宜。故仲景云。微续者生。暴出者死。旨哉言乎。又云。下利清谷。里寒外热。面赤烦躁。其脉即
  出者愈。似与前说相背。不知前症无热。故脉不宜暴出。此症热浮于外。全要脉之速出。阳通于阴。豁然解矣。
  阴症如此变幻。奈何不体古训。执一方以司人命耶。最可笑者。庸工动用吴萸。以为其性大热。可以回阳。
  不知吴萸气热而味大辛。辛能散气。阳未回而气已脱。较之挺刃杀人。特一间耳。至若舌卷囊缩。自汗多出。断致不起。
  里寒阴症。古言之矣。又有非时暴寒。从口鼻而入。或食生冷凉物。以致呕
  吐痰水。微寒微热。甚则昏晕不醒。二便皆遗。亦名中寒。诸家未之详也。盖
  里寒阴症。先因欲事伤肾。先天命门真火。不可守邪。故令外邪斩关而入。
  此则胃气虚衰。不能胜寒。命门全然无恙。故可一温而愈。脉虽沉细。一息四至。与前之三至者不同。宜用
  香砂六君子汤。少加炮姜为妙。切不可兼用辛散之药。患是症者。又有轻重。轻者。脉来洪缓。按
  之无力。寒为标而热为本。先用香砂六君子汤。止其吐逆。后以杏仁玄明粉。加入柴陈剂中。无
  不获痊。重者。脉沉细缓。香砂六君子为丸。久服桂附八味丸。亦不可少也。
  (按辛能散气吴萸味辛故不可妄用以及寒为标热为本始用香砂六君子汤以止呕逆继用杏仁明粉加
  柴陈之治皆历练见道之言尤宜三复勿失)
  x附子理中汤x
  人参 白术 炮姜 甘草 肉桂 附子 黄
  桂附炮姜。俱为热药。但炮姜温肺之功居多。肉桂温脾之功居多。附子温肾之功居多。里寒症重。故三味合用
  也。有汗宜加五味。自利宜加茯苓。更加丹参为妙。以其活血故也。
  x灸法x
  用葱一大把。以带轻束。切去两头。留白二寸。以一面熨热置于脐上。用
  熨斗盛炭火葱上熨之。取其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