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独来读网      更新:2021-04-30 17:23      字数:4782
  ┑墓讨校灾泄糯萍嫉男纬珊头⒄蛊鹆嘶耐贫饔谩U缡澜缰萍际纷依钤忌ǎ浚┎┦吭诙灾泄萍际方邢钢驴疾熘笏贸龅囊环偌猓骸暗兰叶宰匀唤绲耐凭亢投床焱耆捎胙抢锸慷嗟乱郧暗南@八枷胂噫敲溃页晌鲋泄蒲У幕 !保?)在这里,李约瑟博士所指的“道家”是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先秦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又包括汉代以来的道教。
  道士们修炼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飞升成仙。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首先对人自身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探讨了人体奥秘与机理,寻求治病养生的良药,而探讨的结果,便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医药学专家,像东汉时期的华佗、东晋的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朝的孙思邈等,他们在中医药学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东汉时期,人称“神医”的华佗,发明了“五禽之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来锻炼身体,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健身操,也是体育科学史上最早的导引疗法。他还发明了“麻沸散”,在施行手术前,对病人进行麻醉,使外科手术学获得了长足进展,这些都是对世界医学的重大贡献。又如隋唐之际,人称“药王”的大医学家孙思邈也是一位道士,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枕中素书》、《福禄论》、《摄生真录》等多种著作,对中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孙思邈不仅医术高超,医学理论精湛,在医学观方面也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在医术方面,他运用动物甲状腺防治甲状腺肿大,用动物肝脏防治夜盲,用葱叶做导尿管为尿闭病人施行导尿术等等;另外,他所记录的下颌关节脱臼整复法至今仍为医学界所沿用。在医学观方面,孙思邈提出许多关于医学研究的目的、医著编撰的原则、医生应有的医德及医学与疾病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独到见解。其中关于医学与疾病的关系,孙思邈提出一些很好的看法。他将疾病按能否医治,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不治而愈;,第二类为“须治而愈”,第三类为“虽治难愈”,第四类为“真死不治”。在他看来,大多数疾病都可以治好,他说:“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4)“生候尚存,形色未改,病未入腠理,针药及时,能将节调理,委以良医,病无不愈。”(5)这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思想,是一种积极而正确的医学观,激励人们积极进取。
  1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实践积极的人生观浅析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实践积极的人生观浅析
  由此观之,道教各种各样的治病保健的理论和技术,是世界文明宝藏里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兼取西医之所长,相互补充,精益求精,将为现代医学文明做出更多更新的贡献。
  道门中人在炼制“长生不死”的灵丹妙药时,讲究恰当的气候、时辰、地理位置等。因此,道门中人大多注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热心致力于对自然界玄妙变化的探索,像《道藏》中就有许多著作反映了道门中人观察天地的活动,如《太上洞玄宝元上经》主要是对天体星宿与地象的观察记录;《雨炀气候亲机》主要是对云雨气象的观察描述。对天的观察获得了天文知识,有些道士同时也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如唐代著名的道教学者李淳风,便是当时杰出的天文学家。李淳风博古通今博览广识,对天文、历法尤为精通。他所奉命编撰的《麟德历》在唐代行用了六十余年,他还撰写了《晋书》和《隋书》中的《天文志》、《律历志》及《五行志》,对中国天文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对大地的观察获得地理知识,据有关研究表明,道士所重的《五岳真形图》中已有了地图学上最早的等高线画法,而且《五岳真形图》确与五岳的实际地形地貌有关,它大致能反映当地的地形和路径,可以说是古代道士所描绘的有独特价值的五岳古地图。(6)
  另外,道士们在实践“我命在我不在天”思想的过程中,还对我国的矿物学、化学、体育学、营养学、养生学、性心理学、性医学、武术、兵法等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道士们对各门科学知识的积累,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科技。
  (二)道教从人的生存立场出发,充分意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维持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这对我们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道教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都是由阴阳共同组成的,而又相互联系和谐相处。同时又认为万物各有其性,应该顺应物性,让万物自然发展。《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7)著名道士成玄英在《南华真经注疏》中说:“随造化之物性,顺自然之本性,无容私作法术,措意治之,放而任之,则物我全之矣。”(8)认为人们应该遵循“天道无为,任物自然”的原则,让宇宙自然发展。这种放任自由发展的原则体现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就要求人们禁止砍伐山林,禁止捕猎飞禽走兽,禁止探巢取卵,禁止乱倒污水等,以达到维持宇宙自然的、完美的和谐。这种维护生态环境的观点,对我们今天预防和解决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耗竭、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具有突出的借鉴作用。生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人尚且懂得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难道生活在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我们没有理由为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而奋斗吗?
  (三)为了达到延长生命乃至长生不死、飞升成仙的最终目标,道士们在待人接物方面制订了一系列人生行为模式,而贯穿于这些行为模式之中的基本精神是清静、寡欲。道教认为清静是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望是进入得道境界的障碍物。《清静经》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多,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9)因此,道教对人的欲望持严历的批判态度。《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10)强调要知足、寡欲。《西升经》更是严厉批判了人的欲望,《为道章》称:“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源。圣人者去欲而入无,以辅其身也。”(11)
  笔者认为,为了维持人个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适当的欲望是必要的。但人的欲海难填,放纵欲望,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享受,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抗争,导致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破裂,使今日的全球性生态困境越陷越深。因此,为了维护人与人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以
  2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实践积极的人生观浅析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实践积极的人生观浅析
  综上所述,“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指出了个人的生命不是由天地决定,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思想在发展中国科技、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正确的名利观、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是一种实践积极的人生观。
  注:
  (1) 《抱朴子内篇•;黄白篇》,《正统道藏》第47册,第37789页。
  (2) 见李刚、黄海德著《中华道教宝典》,第68页,中华道统出版社1995年版。
  (3)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第1页,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 《旧唐书•;孙思邈传》,第509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5) 《孙真人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正统道藏》第43册,第34724页。
  (6) 见卿希泰:《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科技的贡献》,载《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1期。
  (7) 《太平经合校》,第203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8) 转引自尹志华:《道教人生观与生态智慧》,《中国道教》1999年第2期。
  (9)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正统道藏》第28册,22746页。
  (10) 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第182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11) 《西升经•;为道章第十八》,《正统道藏》第19册,第14956页。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学院社科部)
  3
  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论
  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论
  按:无名子翁真人乃紫阳真人嫡传,张紫阳传刘广益,刘传翁,翁传若一子,若一子传龙眉子,其中刘真亲侍张真入室,亲见张真人之丹法实作过程,若一子亦亲侍翁真入室,故此派传承,少谈玄妙之理,多讲金丹实事,语言精炼,直指堂奥,乃目击而道存矣。至于张真人传石杏林,石传薛道光,薛传陈泥丸,陈传白玉蟾一系,则多谈玄理,旁参佛论,言语博杂,所传较之翁真一系,已不纯正显豁,反易使初学者误入歧途矣。二派皆为张真嫡传,翁派胜在以实作立说,故语言精简,次第分明;白派胜在玄理卓然,故文风超脱,汪洋广博。后世许多丹家皆喜白派,而于翁真一系,不甚注意也。
  诸家之注《悟真篇》者,惟以翁真所注最真,此《三乘秘要论》,泄《悟真》之精要,发《悟真》之未发,所论金丹大道,简明扼要,显豁分明,乃辩明邪正之试金石。金丹之道,正如翁真所谓:“其道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亦立跻圣位”,此无有半句虚言,更非象征及比喻之语,然翁真又曰:“奈何上圣秘重,不许轻泄,传之者皆口口相授,不记文字,是以难遇也”,又言“难莫难于遇人,易莫易于成道”,非法财侣地俱全,则不可得而行之,若真能条件俱足,则得而行之,一时成丹,至简至易,二三年间,即能成道,吕祖所谓“辛苦两三载,快活千万劫”也,正紫阳真人所谓“难遇而易成”者也。
  吾自得此道真传以来,广参博采,凡近现代稍稍有名者之所论所著,皆细参遍览之,然,遍天下未见一二人能透识金丹真宗者。以至现代物理、生物、哲学、各种最新科学等书,吾亦多有涉猎及关注,认为前圣称此金丹为“无上至真之妙道”,实为中肯之言也。)
  丹虽分三,道实一贯,必自小而中,自中而大,此修丹入道之次序,余故分为三卷,上卷以炼金丹,为强兵战胜之术。中卷以运火符金液还丹,为富国安民之法。下卷以九转大还丹,为神仙抱一之道。谓之三乘大法,以应阴符经之正义。……乃无上至真之妙道也,五师宗祖口口相传,惟此一法耳!
  夫混沌未显之前,虚无寂寞,无名可宗,强名曰道,道降而生一炁,非动非静,非浊非清,邈不可测,圣人强言,谓之混元真一之炁,一炁既判,化为阴阳。阴阳者,天地也,男女也,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故自有天地以来,未有一物不因阴阳相交而得其形也。
  夫欲修炼者,若以金石草木之象名万有不同之器类以至一身精津气血液之属而为丹质者,此皆后天地生滓质之物也,滓质之物,有形可睹,安能生有形而入于无形也哉?后天地生者,皆不离乎天地之内,而有形者未尝不坏,安能变化而超乎天地之外也哉?不超乎天地之外,而有形者未始不堕于阴阳生死之数者也。
  夫阳主生,阴主死,一死一生,一往一复,此理之自然也,设使煅炼得法,服饵有功,寿等龟龄,年齐鹤算,及其数尽,未有不亡,若箭之射空,力尽必坠,谓其有形未有不坏之理也。
  是故圣人采先天一炁以为丹,炼形还归于一炁,炼炁归神,炼神合道而归于无形之形,故能超乎天地之外,立乎造化之表,掌握阴阳,挈提天地,而不为阴阳生死之变易者,先天一炁使之然也,故得丹体常灵常存、不生不灭矣。譬犹运瓮,处瓮之内,焉能运瓮,必也处瓮之外,则能运瓮矣。
  真一之炁,生于天地之先,邈不可测,圣人以同类之物诱之成丹,亦犹日中有火,以阳燧引之,则得其火矣。又如月中有水,以方诸引之,则得其水矣。故煅炼同类之物,立为炉鼎,号曰真龙真虎。故吕公词有“自然炉鼎、虎绕龙蟠”之语也。
  夫同类者,无情之情、不色之色也,万物之中,得其性命之正,为灵为贵之最者也。假若采得同类初弦之炁,运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