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作者:独来读网      更新:2021-04-30 17:23      字数:4729
  传的炼丹秘中之秘,尽皆一一指破,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且是应用自己的内功和现代科学相结合进行破解的。
  丹功内炼不按图索骥,不泥相执文,而是行住坐卧灵活巧妙地应用。丹经中借用《周易》的“八卦”和“六十四卦”阴阳爻之变,实质上是喻指炼丹者自身丹田丹气的“一静一动”互变。为此炼丹者实际上不拘时节,不拘子午,不拘次数,抓住丹气动、静内外规律,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丹气发动,则极积主动因势利导的精功勇是,古丹家又喻此为“顺风发火”;当丹气不动,则伏产丹气在丹田“胎息”。为此丹功内炼正如《入药镜》丹经所说:意所到,皆可为。
  为此,丹功内炼要宜刚宜柔,相机而动。一进一退,一升一降,尽在自己“丹田丹气方寸之内”——万变不离其宗,易如反掌。
  这是古代丹经从不直发的“火候”天机之绝秘,在我们的整个学术新理论中,皆已被揭破,以奉献世人共同享用,不为我一己私用。
  可见,丹功内炼不是按世间固定不变的“子午”等时间来死板的修炼,而是按内丹气如此简明的内外规律来灵活和不间断的炼,才能使自己的的修炼立于不败之地和进展迅速。否则,如面墙而立,一步也不能进。
  八、忌导引行气
  我们从以上的阐述可明白知晓,丹功内炼不能用意念导引丹气运行,这是由人体内规律决定的,当然这不是指初学功时配合双手的导引功,因这时体内还未明显或没炼出内气来。
  丹气动机,是指丹气本身固有的“自然动机和尺度”,这里“尺度”二字又显得尤为重要。丹气粒子的“内动力”,是在一个相应尺度范围内波动,其间似乎有一个“动量值”,但炼丹者又不是专一搞科研,为此不必理睬到底有多准确的值,只管按规律炼功。
  丹气运行,正是从这种动机“内动力”的尺度为根基,修炼方法既不是守株待兔,也不是拔苗助长,两个极端、两种片面,我们都不要,只取其“中正”。面丹气的“中正”,又是处在不断运动和交替变化之中。
  九、简易
  丹经万卷皆言简易。丹功内炼所言的简易,是指方法要领简易:一是指只专一修炼丹气一个中心;二是指行住坐卧皆可炼功的方法;三是指丹气物质的动与静内外规律简易简易。古代丹经说的简易,不外乎是指这三项内涵的简易。
  为此古丹家说:知者至简至易,迷者愈惑愈繁。但这里指的简易是针对杂难而言,绝不是只要看到丹书中皆言简易,随之就认为只几句话或只一句话,这是一种误解,当然,若在内炼关键外,只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古丹家称此为“一诀值千金”,这些关键处有的我已在“十大定律”中指破;有的是在“揭开丹田千古之谜” 中指破:有的是在“丹法”部分等篇章予以指破。所以,中华丹功简易之法,简易之理,现已明白展现在世人面前。
  但是,如果炼丹者下决心要修炼到丹功的顶峰,确得用这些简易的方法为桥梁、为渡船,耗用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彼岸。
  如果人们想用丹功来治病、健身,不求进一步深入,实不用更多的练功时间。因丹功是最简明、最实用的一种功法,而且人们只要先学些丹功的“动力”和“直接治病法”,即可达事半功倍,治病健身的效果,是相当快速和显著的。
  十、丹功与品德
  这里,主要阐述更具体和更深层的功与德之间关系问题。
  1、功与德即是两码事又有内联系
  炼功夫和修品德,事实上是两个不同概念。功不等于德,德也不等于功。但德可对修功产生正与负两方面的直接影响。
  3
  初学三丰丹功的十个问题
  初学三丰丹功的十个问题
  功夫是炼出来的本身并不是德,但功夫的浅深度却能反映出这个人的品德如何。品德本身也不等于是功夫,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如一个品德好的人并不喜欢炼功,他就没有任何功夫。品德好,但炼功不吃苦也不肯付出时间,或没有时间修炼,他还是得不到真功夫,即便出些功也是些肤浅的功。
  品德差的人通过炼功,也可能获得些功夫,但却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能深入本质之中,也不能保持长久。为此如果简单地说,德高功必高,不用炼功只要修德修心性,就可速成圆满,这就不正确了。
  如果对同一炼功人,品德好,可有益有助于功夫;品德不好,可有损有坏于功夫,这里的功夫自然是内丹功夫。
  2、丹功须要修品德
  因为,丹气物质是在人的一种特定方法、特定神意下创生、发展壮大、直至最终成功的。没有一个特定条件修炼是激发不出内丹气,更谈不上深入下去。这个特定条件有两个侧面:一是炼功的空间和时间,即炼功的场地,房间和修炼的时间;二是功中的神态,主要是指排除杂念入静和意守丹田的方法要领。
  我们从丹气如何创生的,再加整个修丹过程已明显看出,丹气的功夫,就是有效的炼功时间,而最终还是取决于丹气物质的质与量。于是就产生如下问题:
  ①功时与世事的矛盾和转化。
  人们知道,我们每人一天的是时间是固定有限的,一天中其他事想多做多了,修道的具体时间就相对减少;修道的时间增多,世间杂事的时间也必然随之减少,两者显然有:即矛盾对立,又可相互转化的内在联系。这主要是从炼功的时间上看。
  ②有效的炼功时间。
  既是有效的炼功时间,于是又存在一个“有效”问题,也就是炼功时的功态效益收获。如果入静功态好,现场发挥的又好,出丹气内功就快;如果炼丹者不能相对入静或想入非非、心烦意乱,虽修两小时的功,或许只能得回半小时或更少的实际收获。丹功这里没有一箭双雕,而是舍与得,两者必居其一。
  3、修德是实的
  可见,丹功内炼要求修德是由丹功工程客观规律决定的,不是人为故意编造的,这是从自身得功夫狭义上讲,而对社会的益处就更大些。
  如果炼丹者为人品德不好,胡思乱想私利太重,不愿付出,只想占便宜和玩小手腕等等,功夫就不好进展。一是因为,虽耗用了一定的时间,但并未得回有效时间的实功;二是因为,内丹气是在心神意守最佳态,激发创生才快速,甚至可达最大限度的激发和应用。
  如果炼丹者同时修品德,平时做些好事,起码也不去做坏事,也不见利就忘义,不玩小心眼,更不去骗人,他的心情就坦坦荡荡自然地平顺,这样在炼丹时的功态就可发挥好,丹气进展也快,对自身身体的治病健身和长寿,又可起良佳调节的功态作用。所以说:丹功内炼是求实和求真的。
  我们从以上可看出,丹功内炼的整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求实“等价交换”的过程;炼丹者付出牺牲多少,也从中收回获取多少,从整体上取得了实际的平衡。而修炼者若是骗他(丹功),不认真求实炼功,丹功他在客观上自然同时也在骗你,实际上还是等于自己骗了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此也是一种客观事物的自然平衡之道。凡功内炼,是活生生的客观存在物体,这一客体,是十分客观公正的。
  4、古丹家对修德的论述
  我们选清代著名道长悟元子刘一明著《修真辨难》中一段,有关修道与品德——性命双修——性功与命功的关系,极为贴切透彻的论述,作为本篇文的结尾,或许正合适:
  “道是道,心性是心性,而非言心性是道也。夫所谓存心养性者,将欲行其道也。修心炼性者,恐有害其道也。明心见性者,乃欲全其道也。是用心性修其道,而非修心性即是道”,“果一空其心为道,则心即是道,修心者即可长生,养心者即可不死,又何必寻师访友,求问真诀乎?”
  4
  道教内丹“三要件”浅论
  道教内丹“三要件”浅论
  道教炼丹术,可以区分为炼外丹和炼内丹两类。在外丹产生以前,人们把那种以五金八石为药物炼制所谓长生不死仙丹的方术,叫炼丹术。内丹产生以来,仍然沿用外丹术语,把以人体精、气、神为药物炼制仙丹的过程也叫炼丹术。但为了区分起见,通常把这种人体内的炼养称为内丹术,而把原来以矿物为原料的炼丹术叫做外丹术。又因为外丹所谓炼丹主要指从矿物质中提取金银,因此外丹术又称为外丹黄白术(“黄白”为黄金白银的隐语)。而药物、鼎炉、火候,则是外丹术炼丹的必备条件,内丹继续沿用这些术语,并把它作为内丹炼养的“三大要件”,用来比喻内丹炼养的阶段和过程。药物、鼎炉、火候是内丹炼养的关键环节,历来被视为秘而不可传。《性命圭旨》一书打破以往成规,对“三要件”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揭露了其理论的实质,指出其要害最终都落在“修心”这一着。
  一、内丹学药物:精气神三宝说
  所谓“药物”,外丹指用以炼丹的五谷八石等物质。内丹借用外丹术语,把人体中的精、气、神称为“三宝”,即内丹炼养的“药物”。“药物”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最基本元素,因此被列为炼丹的“三大要件”之一。其中,“精”指的是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有先天后天两个层面。先天的精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无为状态下自然本能产生的,称作元精;后天的精指以精液为主的多种内分泌物质和激素。“气”也有先天后天的区别,先天之气是人体原发性的气,是内丹炼丹的丹母,称为“元气”,又称“祖气”、“道气”,通常写作“炁”;后天气指呼吸之气,内丹炼养讲求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配合,以后天之气转化为先天之气,从而产生还丹。“神”也分先天和后天,先天的神称为“元神”,是人的本来意识,是人体真正的“自我”,所以内丹家常称之为“主人公”;后天神即“识神”,对元神有干扰作用,识神凝炼而成元神,培育元神可以减少识神的干扰。
  《性命圭旨》“内外二药图”首句就点明“上药三品,神与精气”。此即是指先天元精、元气、元神。因精、气、神有先天、后天之分,因此药物也有内药、外药之别。外药,就是指“交感之精”、“呼吸之气”、“思虑之神”,属于后天的精、气、神;内药则指“元精”、“元气”、“元神”,为先天的精、气、神。内丹炼养讲求先天与后天配合,即内药和外药混合,从而产生还丹。“凡修炼者,先修外药,后修内药。若高上之士,夙植灵根,故不炼外药便炼内药。” ①按照内炼理论,一般以炼精化气为炼外药阶段,化气完成为炼内药阶段,由炼精化气到炼气化神中间有过渡阶段,此时内药、外药会合凝结,先由外运周天积成外药,再用神运下丹田促生内药,在下丹田会合凝结,成为大药。这是一般修炼的程序。
  精、气、神“三宝”,又有好多别的称呼,如“三姓”、“三性”、“三家”、“三物”、“三元”等。因此在《性命圭旨》中,将内药、外药合炼的过程又称为“三元合一”或“三家相见” ②。因先天为元精,后天为心;先天为元气,后天为身;先天为元神,后天为意,因此所谓“三家相见”,即身、心、意的凝成。其中“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意”指潜意识,用意控制精、气、神的凝合修炼,能起中间媒介作用,因此丹经中常称意为“媒”或“黄婆”,意在五行中为土,所以又称“意土”。既然在精、气、神的凝合修炼过程中,是“意”在起控制和中间媒介的作用。因此所谓“三家相见”,即身、心、意相见,所谓的“三元合一”,也就是精、气、神会合以“意”调和而凝成金丹。对于那些真精未泄,可以不筑基,直修顿法的“上根人及上上根人”,则可以不修外药直接修内药,即直接炼“元精”、“元气”、“元神”。
  综上,作者的“三家相见”一说,实质上是“意”为中介,凝炼后天的身、心、意,(即炼外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先天元精、元气、元神的统一(即炼内药)。这里的“意”究竟指什么呢?这实际上也触及到“修心”的问题。内丹所谓修炼,一般是先外药再到内药的过程,也就是克制后天的“思虑之神”等,使得先天的“元神凝”,并指出克制后天的“思虑之神”贵在安静,也就是心意专一、不外驰,而只要先天元神凝,思虑之神自然泰定,这实质上就是如何“修心”的问题。“意”在精、气、神凝炼过程中的控制和中介作用,也就是指内丹修炼过程中“修心”所起的作用。对于一般凡夫俗子来说,因迷失本心,因此内丹修炼起初仍是以“修心”为重。至于可以不修外药直接修内药那些“上根人及上上根人”,由于心本没有外驰,就可以直接进入丹道修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