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不落的滑翔翼      更新:2021-04-30 17:20      字数:3987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所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三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在临床中对本病症的中医按摩康复疗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临床与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研究总结如下。
  一、基本资料:
  病人采样81例;都是经过省、市级医院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和头颅CT扫描;诊断正确的中风患者;并且经过各大医院治疗后;中风病情已经基本康复;只留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其中;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36岁。从发病到第三个月36例;其他为发病4个月以上者。对侧松弛性偏瘫者17例;上肢屈曲、内收64例;下肢呈直伸58例;腱反射亢进49例;手足麻木72例;言语不利36例;口眼歪斜24例;吞咽困难18例;思维迟钝36例;联想困难42例;记忆减退12例;烦躁抑郁16例。
  二、治疗方法:
  1 按摩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2 按摩要穴:风池、风府、夹脊、环跳、阳陵泉、丰隆、绝骨、丘墟、肩贞、外关、后溪。
  3 按摩操作:
  (1)患者健侧卧位;患肢搭在患侧髂部;术者立于患者前方;用双手拇指揉按从云门到尺泽、从肩髃到曲池两线。
  (2)术者立于患者后方;用双手拇指揉按从肩贞到小海、从肩髎到肘尖两线。前臂滚揉三角肌。
  (3)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在上之下肢屈曲;在下之下肢伸直;双下肢交叉成“4”字形。患侧上肢尽量上举;肘部曲曲;前臂尽量放在耳上部;术者立于患者前方;用双手拇指按压揉拨闹俞穴、肩贞穴以及小圆肌、三角肌后缘。再用肘尖点按患者环跳穴。然后;再用肘前部在患者患侧背腰部延夹脊脉从上向下依次施按压手法数遍。
  (4)术者一手扶住患者患肩;拇指按揉肩前部;同时另一手患者患肢腕部;令患者患肢肘关节曲曲;前后被动活动、旋转肩关节。
  (5)医者用双手拇指点按揉拨患者患侧小腿前外侧阳明经路线数遍;点按揉拨阳陵泉、丰隆、悬钟、丘墟等穴。从上向下立拳叩击小腿前外侧。
  (6)患者俯卧位;术者双掌至上而下平推背腰部太阳经;在用双手拇指自上而下按揉患者患侧臀部从髂嵴到坐骨结节数遍;在用肘前部按揉底髂关节数遍。然后将患者患侧下肢曲成“4”字形;用肘尖点按患侧环跳穴。在将患者下肢伸开;用双手拇指揉按梨状肌数遍。
  (7)术者用肘部点按揉拨患者患侧大腿后面从承扶至殷门一段。重点点按承扶穴和殷门穴。在用前臂自上而下滚揉大腿后面;力度不要太大;重点在于放松肌肉。
  (8)术者用双手至上而下揉拿患者患侧小腿三头肌肌腹数遍;重点揉拨绝骨穴。然后用拇指揉按承山穴数遍;在用前臂自上而下滚揉患者患侧小腿三头肌肌腹数遍。在将患者患侧膝关节屈曲;用肘部点按委中穴。
  (9)患者两下肢尽量伸直;足尖内收;术者双手握成空拳;用拳心交替平叩殷门、委中、承山数遍;然后在用双拳夹叩小腿三头肌两侧数遍。
  (10)患者坐位;术者立其后;将一侧上臂从患者患侧肩后伸到肩前;绕过颈部;搭在健侧肩上;肘部拖住患者下颌;另手拇指揉按波理患侧天柱到大杼一线和风池到肩井一线。
  (11)患者颈部侧屈;颈肌暴露;医者用单手小鱼际快扶桥孔部;谓之“退桥孔”。“桥孔”即风池、翳明、缺盆、肩井四穴连线之间区;退桥孔以左侧为主;可退500次;右侧退300次;频率以90到120次每分为宜。再用单手掌心向下置于百会穴上;缓缓转动;另手空拳扣击;手转一圈;拳击4次;用力要轻柔。两手五指分出;指关节屈曲;交替推抖;轻轻拍击头颈部(从前额推至后枕);两手侧指敲击;多指抓拿;指关节碓击头部、额、及颞部。拇指点揉风府;空拳叩打颈侧及肩部;双手捏提肩井以及肩部肌肉。
  (12)双手握拿伤肢的腕掌部;将腕关节掌屈、背伸、侧偏及环转活动数次。然后在向两侧分掌3至5次;并分别牵动手指各关节。双手掌相对往返搓前臂至腕部数遍;捻揉、牵抖五指。按揉外关‘后溪等。
  4 功能性锻炼
  (1)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大小关节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在第一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分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随时间进展;偏瘫肢体的运动可逐渐恢复;下肢一般较上肢恢复为早;近端比远端的恢复好;手指精细动作的恢复最迟并最差。所以应以四肢远端小关节的运动训练为主。
  5 按摩师在治疗过程中应不断的与患者进行轻松愉快的语言交流;态度要和蔼自然;可以帮助患者解除治疗操作中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又能促进患者语言和思维的恢复。
  三、疗效观察
  治疗81例;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功能完全恢复;能胜任各种劳动和活动)39例;显效(症状与体征显著减轻;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自理)27例;好转(症状与体征有减轻;功能有所改善;生活不能自理)15例。从发病到第三个月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发病4个月以上者。
  四、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59岁。患中风一年余;经本市血栓病医院治疗;中风已达临床康复。后遗症:语言吐字不清;左侧上、下肢僵硬;肘‘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查体跛行;左侧直腿抬高试验40°;左膝腱反射增强。左侧上、下肢肌肉紧张度增加。左手握持能力减弱。每日用上述手法按摩加被动四肢关节屈伸和旋转运动训练;治疗30天;诸症大减。增加患者主动四肢运动训练;再治疗70天;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腰腿活动自如;随访1年无复发。
  五、讨论与体会
  1 在现代医学中中风后遗症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种;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烦躁抑郁等。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素体阳亢、饮食不节以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后遗症多为气虚血滞;风痰阻络所致。治疗立法应遵循醒脑开窍为主;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辅的治疗法则。在中医传统按摩疗法中;点穴可以起到醒脑开窍的作用;而巡经推拿又可起到很好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作用;被动运动四肢可以帮助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按摩师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轻松愉快的语言交流;可以帮助患者语言和思维的恢复。
  2 现代康复理论认为脑中风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能力或可塑性;'1'。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经穴;风府为督脉经穴;两穴均位于颈部;从解剖学分析;两穴均处于脑后颈部之枕骨大孔、延髓中枢体表处。在此二穴上施术一些有效的手法能通过枕骨大孔、延髓中枢使刺激力到达颅内;直接起到改善脑组织功能的作用。研究证实;按摩风池、风府穴对脑血管有扩张作用;并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血浆纤溶活性增强。夹脊位于脊柱两侧;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和静脉丛分布。环跳、丘墟、肩贞、外关、后溪等穴下面都走形着很重要的神经干或神经;都分布在人体重要的关节附近。对这些穴位上施以有效的按摩手法可以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难经?四十五难》:“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二穴可以促进已经损伤的筋肉‘关节恢复功能。丰隆为治痰要穴;具有化痰开窍的作用;而血酸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痰”的范围。上述腧穴配合使用可以达到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3 本病患者在临证治疗的同时;家庭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中风所致的瘫痪、失语、生活不能自理是最令老年患者担心的;年轻一些的患者则往往对此症有绝望的心理;因此通过家庭保健的心理康复;饮食调理;语言训练及主被动运动等环节;常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重返社会。病人除树立信心外;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
  4 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中风后遗症患者必须争取早期康复治疗;尤其在发病后的前三个月内的康复治疗是获得理想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治疗时间越早;见效越快;疗效越明显。90%的神经学恢复一般在脑中风3个月以内;3个月后关节挛缩;肢体强直;一旦形成错误的运动模式将很难纠正。但对病程长者;其潜在功能恢复力也不容忽视;应当继续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也可达到改善功能的效果;根据临床经验;在发病后两年内;如果康复措施得当;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总之;康复治疗越早越好;经过正规持久的康复治疗后约80%的患者生活可以自理;致残率明显降低;生命质量可提高。
  六、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