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作者:小秋      更新:2021-04-30 17:17      字数:4962
  全蝎(面炒) 滑石(水飞各一钱五分)
  上为末。糊丸。粟米大。一岁五七丸。二岁十丸。大小加减。薄荷汤点茶清送下。
  定志丸 治惊风已退。神志未定。以此调之。
  琥珀 茯神 远志肉(姜制焙) 人参 白附子(炮) 天麻 天门冬 甘草(炙) 枣仁(炒)
  上为末。炼蜜丸。皂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灯心薄荷汤下。
  保生锭 通治急慢惊风。痰涎壅塞。口眼歪斜。四肢搐搦。天 惊惕。并睡中惊跳。夜啼惊哭。及跌扑惊
  恐。并宜服之。
  代赭石(醋 七次) 蛇含石(醋 七次各二两) 僵蚕 胆南星 钩藤钩 白茯神(各一两)
  全蝎 天麻 枳实(各五钱) 白附子(炮) 薄荷叶(各四钱) 天竺黄(六钱) 朱砂(五钱)
  雄黄(三钱) 冰片(一钱) 麝香(四分)
  上为末。水煮糯米糊和成锭。每锭重五分。薄荷汤化服。慢惊枣汤化服。夜啼不安灯心汤下。
  宁志丸 治心经血虚。惊悸恍惚。服之安神定志。
  人参 白茯苓 茯神 柏子仁 琥珀 当归 枣仁 远志(各五钱) 乳香 朱砂 石菖蒲(各三钱)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远枣汤送下。
  醒脾散 治吐泻日久。转成慢惊。神昏目慢。多困有痰。
  人参 白术 木香 白茯苓 白附子(炮) 天麻 全蝎(炙) 僵蚕(炒去丝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姜一片。枣一枚。去核。煎汤调下。
  补脾益真汤 治胎气素弱。而成阴痫。气逆涎潮。眼目直视。四肢抽掣。或因变蒸客忤。及受惊误服凉药所作。
  官桂 当归 人参 黄 丁香 诃子 陈皮 浓朴(姜制) 甘草(炙) 草果 肉豆蔻(面包煨) 茯苓
  白术 桂枝 半夏(汤泡) 附子(炮各五钱) 全蝎(炒)
  上 咀。每服三钱。加全蝎一枚。水一盏半。姜一片。枣一枚。煎六分。稍热服。服讫令揉心腹。以助药力。候一
  时方与乳食。渴者。加人参茯苓甘草去附子丁香肉蔻。泻者。加丁香诃子肉。呕吐。加丁香半夏陈皮。腹痛。加浓
  朴良姜。咳嗽。加前胡五味子。去附子官桂草果肉蔻。足冷加附子丁香浓朴。恶风自汗。加黄 桂枝。痰喘。加
  前胡枳实赤茯苓去附子丁香肉蔻草果。气逆不下。加前胡枳实。去当归附子肉蔻。腹胀。加浓朴丁香枳壳。
  小儿误服凉药。或用帛蘸水缴口。因此伤动脾胃。或泄泻。或腹胀。或腹中响。小儿囟颅高急。头缝青筋。时便青
  粪。小儿肥壮。而粪如清涕。或如冻汁。小儿时时扎眼。粪便青白沫。时有干硬。以上五证。忽然呕吐者。必成阴
  痫。即慢惊是也。小儿头虽热。眼珠青白而足冷。或腹胀。或口破烂。或泄泻。或呕吐。或口渴。或目赤而足冷者。
  皆无根之火逆也。速服补脾益真汤。
  术附汤
  白术(四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按附子温中回阳。为慢惊之圣药也。如元气未脱。用之无有不效。
  聚宝丹 治慢惊。
  人参 茯苓 琥珀 天麻 僵蚕 全蝎(炙) 防风 胆星 白附子(生用) 乌蛇肉(酒浸焙各一钱)
  朱砂(五分) 麝香(少许)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菖蒲汤下。
  生附四君子汤 治吐泻。不思乳食。凡虚冷病。先与数服。以正胃气。
  人参 白术 附子 木香 茯苓 橘红 甘草(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五分。姜枣汤下。
  醒脾丸 治小儿慢脾风。因吐利后。虚困昏睡。欲生风痫。
  浓朴 白术 天麻 全蝎 硫黄(入豆腐中煮三五沸) 防风 官桂 人参(各一钱)
  上为细末。酒浸蒸饼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温米饮汤化下。
  夺命散 大能控风涎。不问急慢惊风。痰盛壅塞。其响如潮。药难下咽。命在须臾。先用此药入喉。痰即坠下。功
  有万全。夺天地之造也。
  青礞石(一两入罐子内同焰硝一两炭火 通红须硝尽为度候冷如金色取用)
  上为细末。急惊风。痰壅上。身热如火。用生薄荷自然汁。入蜜调微温服之。良久其药自裹痰坠下。从大便出。
  如稠涕胶粘。乃药之功也。次服退热祛风截惊等药。慢惊风亦以痰涎朝上。塞住咽喉。药食俱不能入。医者
  技穷势迫以待其尽。但用此药。以青州白丸子再研为末。煎如稀糊。熟蜜调下。其涎即坠入腹。次服术附等药。
  青州白丸子 治小儿惊风。大人诸风。
  半夏(生七两) 南星(生三两) 白附子(生二两) 川乌(生五钱去皮脐)
  上为末。以生绢袋盛。井花水摆出。如有渣滓更研。再入绢袋摆尽为度。于瓷盆中日晒夜露。至晚撇去旧水。
  别用井花水搅又晒。至来天早。再换新水搅。如此法春三夏五。秋七冬十日。去水晒干如玉片。研细糯米煮
  粥清。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汤下。瘫风酒下。并不拘时。
  琥珀抱龙丸 抱龙之义。抱者保也。龙者肝也。肝应东方青龙木。木生火。所谓生我者父母也。肝为母。心为子。
  母安则子安。心藏神。肝藏魂。神魂既定。惊从何生。故曰抱龙丸。理小儿诸惊。四时感冒风寒。瘟疫邪热。致烦
  躁不宁。痰嗽气急。及疮疹欲出发搐。并宜可投。
  真琥珀(一两五钱) 天竺黄(一两) 檀香(细锉)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五钱)
  粉草(三两去节) 枳壳(去穣麸炒) 枳实(去穣麸炒各一两) 朱砂(五钱先以磁石引去铁屑次用水乳钵
  内细研取浮者飞过净器内澄清去上余水如法制以朱砂尽晒干用) 山药(十两) 珍珠(五钱) 牛黄(一
  钱) 胆南星(一两) 金箔(四百片)
  上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五分重。其药性温平。不寒不燥。驱风化痰。镇心解热。安魂定惊。和脾健胃。添壮
  精神。薄荷汤下。伤风发热。鼻塞咳嗽。葱白汤下。痘疹见形惊跳。白汤下。因着惊发热。睡卧不宁。灯心汤下。夏
  月发热呕吐。麦门冬汤下。因吃母发热病乳。致身热不宁。甘草汤下。脾胃不和。头热黄瘦懒食。砂仁汤下。痰
  涎壅盛。生姜汤下。并不拘时服。初生数日者。每丸作四次服。或三分之一。或半丸。数岁者。每服一丸。量儿大
  小加减可也。
  卷下附方
  诸热门
  属性:生犀散 治心经虚热。
  生犀角(镑取末二钱) 地骨皮 赤芍药 柴胡 干葛(各一两) 甘草(炙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地骨皮散 治虚热潮作。应时而发。如潮信之不失其期也。亦治伤寒吐热及余热。
  知母 甘草(炙) 半夏 银柴胡 人参 地骨皮 赤茯苓(各等分) 如有惊热。加蝉蜕天麻黄芩。若加秦艽。
  名秦艽饮子。
  十味人参散 治潮热身体倦怠。
  柴胡 甘草 人参 茯苓 半夏 白术 黄芩 当归 白芍 葛根 加姜三片。水煎服。
  大柴胡汤 解利风热。痰嗽腹胀。及里症未解而潮热。
  柴胡(四两) 黄芩 白芍(各一两半) 大黄 半夏(制各七钱半) 枳实(七钱) 甘草(一两小方故多用)
  上锉剂。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煎七分。温服无时。
  天竺黄散 治小儿惊风热。
  天竺黄 川郁金 山栀子 僵蚕(炒去丝嘴) 蝉蜕(去土) 甘草(等分)
  上为末。每岁五分。熟水薄荷汤皆可服。不拘时。
  甘露散 治小儿惊热。通利小肠。去惊涎。清心止烦。安神稳睡。
  寒水石(研软而微青中有细纹者是) 石膏(研各二两) 甘草末(一两)
  上为末和匀。量儿大小。或一钱或五分。热月冷服。寒月热服。用薄荷汤。或灯心汤调服。被惊心热不宁。睡卧
  不安。皆可服。小便不通快。麦门冬灯心汤调下。加朱砂名加砂甘露散。一方有赤茯苓一两尤妙。
  四顺清凉散 治三焦积热。遍身红肿。口唇生疮。惊痰潮热。大便秘结。
  当归 赤芍药 川大黄 炙甘草(各一钱五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下。如小便不通。灯心汤下。
  栀子清肝散 治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作痒。身热生疮。或胸间作痛。寒热往来。
  柴胡 黑栀 丹皮(各一钱) 茯苓 川芎 芍药 当归 牛蒡(炒各七钱) 甘草(三分)
  上水煎服。
  柴胡清肝散 治肝胆三焦。风热怒火。或乍寒乍热。或身热头发疮毒等症。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炒) 人参 川芎(各一钱) 黑栀(一钱五分) 连翘 甘草(各五分) 桔梗(五
  分)
  上水煎服。
  滋肾丸 治肾热。
  黄柏(酒拌炒焦三钱) 知母(二钱) 肉桂(五分)
  上为末。水法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牛黄凉膈丸 治风壅痰实。蕴积不散。头痛面赤。心烦潮热。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睡卧不安。口渴唇焦。咽痛颊
  赤。口舌生疮。
  牛黄(一钱) 甘草(一两) 寒水石 牙硝(枯) 石膏(二两) 紫石英 片脑 麝香(各五分)
  胆星(七钱五分)
  上蜜为丸。重三分。薄荷人参汤。嚼下一丸。
  三黄丸 治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心膈烦躁。大小便秘涩。五脏实热。或下鲜血。疮疖热毒。
  黄连 黄芩 大黄(煨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汤送下。
  火府丹 治小儿壮热。
  生地黄 木通 甘草 黄芩
  上水煎服。
  金莲饮子 治小儿壮热潮热。眼赤口疮。心烦躁闷。咽干多渴。
  防风 甘草(炙) 连翘 柴胡 山栀子(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
  栀子仁汤 治阳毒吐热。骨节疼痛。下后热不退者。
  栀子仁(酒炒) 赤芍 大青 知母(各一两) 升麻 黄芩 石膏(各二两) 柴胡(一两五钱)
  甘草(五钱) 杏仁(二两去皮尖炒微黄)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生姜三片。水煎服。
  五物人参汤 治肚热咳嗽。心腹胀满。
  人参(去芦) 甘草(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各一两半) 茅根(半握)
  上为粗末每服二三钱。水煎服。
  柴苓汤 治小儿温壮伏热来去。
  柴胡(三钱五分) 麦门冬 人参(去芦) 赤茯苓 甘草(各二钱五分) 黄芩(五钱)
  上锉散。每服二三钱。加小麦二十粒。竹叶三片。水煎服。
  三黄犀角散 治温壮心热。神志不安。大腑秘结。
  大黄(酒浸蒸) 黄芩 黄栀子 犀角屑 钩藤钩 甘草
  各等分。为末。每服五分。热汤调下。量儿加减。
  地骨皮散 治小儿骨蒸。寒热往来。心膈烦悸。及伤寒后余热未解。
  柴胡(去芦) 地骨皮(各二两) 知母 甘草(炙) 龟甲(醋炙黄) 黄芩 人参(各二钱半) 赤茯苓(五
  钱)
  上锉碎。一岁二钱。水六分。姜梅各一片。煎三分。不拘时服。
  灵犀饮 治骨蒸潮热。盗汗咳嗽。少食多渴。面黄肌瘦。肚急气粗。虚热余热通用。
  犀角屑 胡黄连(各五钱) 白茯苓 人参 川芎 秦艽 甘草 地骨皮 羌活 柴胡 桔梗(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三钱。乌梅竹叶各少许。水煎服。
  绛雪丹 治小儿烦热。
  芒硝(一两) 朱砂(一两)
  上为末。饭丸芡实大。三岁一丸。砂糖水化下。
  竹叶石膏汤 治小儿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四体烦热。
  石膏(三两) 半夏(制) 人参(各七钱五分) 麦门冬(去心一两) 甘草(炙七钱五分) 竹叶(半把)
  上锉碎。每服二钱。加粳米三四十粒。生姜一片。水煎服。
  龙胆丸 治小儿食后多发热。至夜则凉。此血热症。疳热亦治。
  宣黄连(去毛) 赤芍(各五钱) 草龙胆(去苗) 青皮(去穣各一钱) 槟榔(一个大者) 麝香(少许)
  上为末。猪胆汁入少面糊为丸。萝卜子大。每二三十丸。米饮汤空心服。
  六合汤 治小儿血热。每日巳午时发热。遇夜则凉。
  当归 大黄 川芎 熟地黄(等分) 水煎服。
  四物二连汤 治血虚劳。五心烦热。昼则明 。夜则发热。胁肋剌痛。并一身尽热。日晡肌热。
  当归身 生地黄 白芍药 大川芎 宣黄连 胡黄连 各等分。水煎服。
  保和丸 治脾胃不和。饮食停滞。胸胀肚痛。嗳气吞酸。身热肚痛。或吐或泻。用此去滞消食。退热宽中。
  山楂肉(二两) 神曲 麦芽 陈皮 半夏 茯苓 砂仁 香附(各一两) 莱菔子 连翘(各五钱) 水法为丸。
  白滚汤下。
  当归补血汤 治肌热躁热。目赤面红。烦渴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此脉虚血虚也。若误服白虎
  汤必死。宜此主之。
  黄 (二钱) 当归(一钱)
  上用水钟半。煎五分服。
  补中益气汤 治中气虚弱。体疲食少。或发热烦渴等症。
  人参 黄 (各八分) 白术(土炒) 甘草(炙) 陈皮(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二分) 当归(三分)
  上姜枣水煎服。
  加味逍遥散 治肝脾血虚发热等症。
  当归 甘草(炙) 白芍(酒炒) 茯苓(去皮) 白术(炒) 柴胡(各一钱) 丹皮 山栀(炒各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