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1-04-30 17:15      字数:4967
  章 丙寅年二月十一日 头痛身热,脉芤数,口渴,自汗,喉痛,舌苔重浊而尖赤甚,
  温病也。势甚重,法宜辛凉,最忌发汗。
  连翘(三钱) 银花(三钱) 麦冬(三钱) 桔梗(三钱) 桑叶(钱半) 细生地(三钱) 甘
  草(一钱) 薄荷(八分) 射干(二钱) 元参(三钱) 牛蒡子(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二日 温热咽痛之极,阴本亏也。
  桔梗(八钱) 人中黄(三钱) 马勃(三钱) 牛蒡子(八钱) 元参(八钱) 连翘(六钱)
  射干
  (四钱) 黄连(三钱) 黄芩(三钱) 银花(三钱) 薄荷(二钱) 荆芥穗(二钱) 细生地(四
  钱)
  共为粗末,分八包,一时服一包。芦根汤煎,去渣服。
  十三日 大便通,咽痛减,脉渐静,不可躁。
  桔梗(三钱) 麦冬(五钱) 黄芩(一钱) 银花(三钱) 元参(五钱) 连翘(二钱) 射干
  (二钱) 人中黄(一钱) 丹皮(二钱) 芦根(二钱) 黄连(一钱) 细生地(五钱) 白茅根(三钱
  )牛蒡子(三钱)
  煮两碗,分二次,今晚明早各半帖。
  十四日 脉静,痛止大半,小便未畅,余焰尚存,仍不可食谷。
  细生地(五钱) 连翘(二钱) 射干(二钱) 丹皮(三钱) 银花(二钱) 人中黄(钱半)
  元参(三钱) 牡蛎(三钱) 桔梗(二钱) 黄芩(一钱) 麦冬(六钱) 黄连(八分)
  二帖共煎四碗,分四次服。明日午前服完,计今日两碗,明日两碗,如服完后,喉仍微
  痛,小便不畅,明晓再服一帖。如喉痛已止,小便亦畅,可少啜粥汤,静俟十六日换方服药。
  十六日 脉静身凉,用一甲复脉汤。
  炙甘草(六钱) 大生地(六钱) 阿胶(三钱) 麦冬(五钱) 白芍(六钱) 麻仁(三钱)
  牡蛎(八钱)
  赵 初六日 热病脉七至,烦躁无宁晷,谵语神昏,汗出辄复热,脉不为汗衰。《内经
  》所
  邪,获效亦不少。但黄帝岐伯所云之死症,谁敢谓必生,勉与玉女煎法。
  生石膏(四两) 次生地(八钱) 知母(一两) 麦冬(八钱) 甘草(五钱) 京米(一合)
  煮五杯,分五次服。外服紫雪丹。
  初七日 温热未清,又加温毒,喉肿,舌肿,唇肿,项强,面色反青。伏毒不发,与痘
  科之闷痘相似,可与代赈普济散。
  一时许服一包,鲜荷叶边汤煎,其紫雪丹照旧服不可断,有好牛黄清心丸亦可。
  初八日 热病螈 ,痉厥神昏,脉洪大而芤,与育阴潜阳,咸以止厥法。但喉舌之肿,
  未能一时消尽,可与代赈普济散间服,其紫雪丹仍用。
  细生地(一两) 麦冬(四钱,连心) 生白芍(五钱) 勾藤勾(三钱) 丹皮(四钱) 生鳖
  甲(八钱) 生牡蛎(八钱) 犀角(三钱) 黄芩(二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初十日 左脉洪而有力,右脉甚软,是温邪日久,陷入下焦血分无疑。古谓三时热病,
  深入
  下焦血分者,每借芳香以为搜逐之用。仍用紫雪丹五分一次,约三次,热退神清能言即止。
  次生地(一两) 丹皮(三钱) 生鳖甲(六钱) 生白芍(五钱) 麦冬(五钱,连心) 生龟
  板(六钱) 生牡蛎(六钱) 生甘草(五钱) 生阿胶(五钱,药化入)
  十一日 汗已得而脉未静,宿粪已解而肿未消、神未清,其代赈普济散仍服一二次,紫
  雪丹仍服三五分,其汤药与重收阴气。
  生白芍(五钱) 细生地(一两) 生甘草(五钱) 麦冬(五钱) 黄芩(三钱) 生牡蛎(二
  钱,研粉煎汤代水)
  煮三杯,分三次服。渣再煎一杯,明日服。
  十二日 汗出脉静身凉之后,甫过七八日,忽又身热,脉洪数有力,便涩口渴思凉。乃
  余邪续出,以当日受邪之时,非一次也,并非食后劳复之比。但久病不宜反复,恐气血不支也,
  与玉女煎法。紫雪丹(三分)一次,身热神昏螈 则服,否则止。
  生石膏(八钱) 生甘草(三钱) 知母(五钱) 细生地(五钱) 麦冬(五钱) 黄芩(三钱)
  京米(一撮)
  十三日 减石膏。
  十四日 今日脉浮大,下行极而上也。
  生石膏(二两,另煎),有热则加。
  知母(五钱) 次生地(八钱) 生鳖甲(五钱) 生甘草(四钱) 龟板(五钱) 麦冬(六钱)
  生牡蛎(五钱) 京米(一撮)
  头煎三杯,今夜服。二煎两杯,明早服。若能睡熟但令稳睡,不可呼之服药。
  十五日 今日右脉已小,左脉仍壮,邪气又归下焦血分。先用紫雪丹以搜之,继之培阴
  清热。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法。
  知母(五钱) 生甘草(四钱) 生牡蛎(六钱) 次生地(一两) 丹皮(四钱) 生鳖甲(六
  钱) 黄柏(三钱) 麦冬(六钱) 生龟板(六钱) 生白芍(三钱)
  煮五杯,今晚服三杯,明早两杯。
  十六日 今日右脉复浮而大,犹思凉饮,暂与玉女煎法。其芳香搜逐邪浊之法,仍不能
  止。
  生石膏(一两) 知母(五钱) 生甘草(四钱) 次生地(六钱) 麦冬(六钱) 生鳖甲(六
  钱) 京米(一合)
  煮四杯,分四次服。
  十七日 今日右脉稍沉而小,左脉仍洪大而浮。余邪续出,神识反昏,微螈 ,肢微厥
  ,非
  吉兆也。舌上津液已回,大便甚通。自始至终,总无下法,只有护阴,一面搜逐深入之伏邪
  。
  大生地(一两) 生鳖甲(五钱) 生甘草(四钱) 丹皮(三钱) 勾藤勾(三钱) 生白芍(
  六钱) 生牡蛎(五钱) 麦冬(六钱) 阿胶(三钱) 生龟板(五钱)
  煮五杯,分五次服。
  十八日 神清改方。
  十九日 温毒日久,诸症渐减,惟脉未静,应照邪少虚多例,其不尽之邪,付之紫雪可
  也。
  生白芍(四钱) 钩藤(三钱) 生鳖甲(五钱) 大生地(八钱) 麦冬(六钱) 生龟板(五
  钱) 炙甘草(三钱) 羚羊角(三钱) 生牡蛎(五钱) 丹皮(四钱) 阿胶(三钱)
  煮四杯,分四次服。
  二十日 病虽渐次就退,伏热犹未清楚。暂与少加清热之品。
  生白芍(四钱) 钩藤(二钱) 次生地(一两) 生甘草(三钱) 羚羊角(三钱) 丹皮(三
  钱) 麦冬(六钱) 生牡蛎(六钱) 黄芩(二钱) 生鳖甲(四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二十一日 犹有螈 ,仍从少阳中求之,再用紫雪丹(一钱),分二次服。
  刘 六十岁 癸丑年七月初九日 温病误表,津液消亡。本系酒客,热由小肠下注,溺
  血每
  至半盆,已三四日矣。又亡津液,面大赤,舌苔老黄而中黑,唇黑裂,大便七日不下,势如
  燎原,与急下以存津液法。
  大承气,减枳朴分量,加丹皮、犀角。
  初十日 昨日下后,舌上津液已回,溺血顿止,与清血分之热。
  焦白芍(四钱) 犀角(四钱) 麦冬(四钱) 丹皮(五钱) 银花(五钱) 细生地(五钱)
  生甘草(二钱) 天冬(二钱)
  十一日 照前方。
  十二日 前方加麻仁(三钱)。
  十三日 前方四帖。
  十七日 邪去七八,已能进粥,阴虚甚于余邪。
  复脉汤去参桂姜枣,二帖。
  十九日 照前方加生牡蛎、生鳖甲,二帖。
  二十一日 照前方又加生龟板,服二十一帖。
  八月初十日 照前方又加海参(二条),鲍鱼片(五钱),服二十帖。
  史氏 二十七岁 癸丑年七月初一日 温热误汗于前,又误用龙胆芦荟等极苦化燥于后
  ,致
  七月胎动不安,舌苔正黄,烂去半边,目睛突出眼眶之外,如蚕豆大,与玉女煎加犀角。以
  气血两燔,脉浮洪数极故也。
  生石膏(四两) 知母(一两) 炙甘草(四钱) 犀角(六钱) 京米(一撮) 细生地(六钱)
  麦冬(五钱)
  初二日 烦躁稍静,胎不动,余如故。照前方再服三帖。
  初五日 大便不通,小便数滴而已,溺管痛,舌苔黑,唇黑裂,非下不可。虽有胎,经
  云∶有故无殒,故无殒也。
  生大黄(六钱) 元明粉(四钱) 川朴(一钱) 枳实(一钱)
  煮两杯,分二次服,得快便即止。
  初六日 下后脉静身凉,目睛渐收,与甘寒柔润。
  初十日 复脉汤去刚药。
  十四日 复脉加三甲。
  二十日 服专翕大生膏十二斤,至产后弥月方止。
  赵 五十五岁 癸丑年六月二十六日 体瘦无子,过服桂、附,津液枯燥。于二十二日
  得温
  热,自服补中益气汤三帖,致邪无出路,服辛凉轻剂二帖,竹叶石膏汤三帖,至七月初二日
  ,烦躁不寐,并不卧床,赤身满地混抓,谵语干热,无汗舌黄,与调胃承气汤,加元参一小
  剂,得大便少许,随出赤红疹数十枚,少安半日,其症如前,与沃阴之甘凉法。二三日大躁
  大狂,又与调胃承气汤一小帖。又出疹数十枚,又少安,热总不退,脉总不静。如是者前后
  共下十三次,出疹十三次。而后脉静身凉,服复脉汤七帖后作专翕大生膏半料,计十二斤,
  半年后始撤消。此证原案已失,举其大略,以备一格。
  王 三十八岁 温病狂热,大渴引饮,周十二时,饮凉水担余,癫狂谵语,大汗不止。
  每日
  用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石膏用半斤,日服二帖。外用紫雪一两有余,间服牛黄清心丸五六
  丸。如是者七八日,热始渐退,药渐减,后以复脉汤收功。
  温疫者,厉气流行而兼秽浊,户户皆然,如役所使也。是证也,悉从口鼻而入,先病手
  太阴
  ,而后延布三焦。治法一以护阴、清热、逐秽为主。然法者规矩也。规矩不能使人巧,巧用
  在人也。今于其证中之有证者,先生则法中之有法。病见极重之证,方施至重之方,然未尝
  有一毫护此失彼之弊。如案中王、赵、史、刘数姓之 ,非先生胸有定见,法施奇绝,安望
  其生耶?真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岂庸手所能乎!至于精微妙旨,善读者细玩案中,自知其
  妙,予不敢再加妄论也。(舒配瑭)
  卷二
  暑温
  属性:甘 二十四岁 壬戌六月二十九日 暑温邪传心包,谵语神昏,右脉洪大数实而模糊,
  势甚危险。
  细生地(六钱) 知母(五钱) 银花(八钱) 元参(六钱) 连翘(六钱) 生甘草(三钱)
  麦冬(六钱) 竹叶(三钱) 生石膏(一两)
  煮三碗,分三次服。牛黄丸(二丸),紫雪丹(三钱)。
  温邪入心包络,神昏痉厥,极重之症。
  连翘(三钱) 竹叶(三钱) 银花(三钱) 生石膏(六钱) 细生地(五钱) 甘草(钱半)
  知母(三钱) 麦冬(五钱连心)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再服紫雪丹(四钱)。
  周 五十二岁 壬戌年七月十四日 世人悉以羌防柴葛,治四时杂感,竟谓天地有冬而
  无夏
  ,不亦冤哉!以致暑邪不解,深入血分成厥,衄血不止,夜间烦躁,势已胶锢难解,焉得速
  功。
  鲜芦根(一两) 丹皮(五钱) 荷叶边(一张) 羚羊角(三钱) 元参(五钱) 杏仁(三钱)
  桑叶(三钱) 滑石(三钱) 犀角(三钱) 细生地(五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五日 厥与热似乎稍缓,据云夜间烦躁亦减,是其佳处;但脉沉弦细数,非痉厥所宜
  ,急宜育阴而恋阳,复咸以止厥法。
  生地(六钱) 元参(六钱) 麦冬(八钱连心) 生白芍(四钱) 桑叶(三钱) 羚羊角(三
  钱) 丹皮(三钱) 犀角(三钱) 生鳖甲(六钱)
  日服二帖。
  十六日 脉之弦刚者,大觉和缓,沉者已起,是为起色;但热病本属伤阴,况医者误以
  伤寒温燥药五六帖之多,无怪乎舌燥如草也。议启肾液法。
  元参(一两) 丹皮(五钱) 桑叶(二钱) 犀角(三钱) 天冬(三钱) 麦冬(五钱) 沙参
  (三钱) 银花(三钱) 生鳖甲(八钱)
  日服三帖。
  十七日 即于前方内加∶
  连翘(钱半) 鲜荷叶边(三钱) 细生地(六钱)
  再按∶暑热之邪,深入下焦血分。身半以下,地气主之。热来甚于上焦,岂非热邪深入
  之明征乎?必借芳香以为搜邪之用。不然,恐日久胶固之邪一时难解也,则真阴正气日亏一
  日矣
  ,紫雪丹之必不可少也。
  紫雪丹(钱半) 分三次服。
  十八日 厥已回,面赤,舌干黑苔,脉洪数有力,十余日不大便,皆下证也。人虽虚,
  然亦可以调胃承气小和之。
  生大黄(五钱) 元明粉(三钱,冲) 生甘草(三钱)
  先用一半,煎一茶杯,缓缓服,俟夜间不便,再服下半剂。(服前方半剂,即解黑大便
  多许)。便后用此方∶
  生白芍(六钱) 大生地(一两) 麦冬(一两) 生鳖甲(一两)
  十九日 大下宿粪如许,舌苔化而干未滋润,脉仍洪数,微有潮热,除存阴无二法。
  生白芍(六钱) 沙参(六钱) 炙甘草(三钱) 麦冬(六钱) 丹皮(四钱) 牡蛎(五钱)
  天冬(三钱) 大生地(一两) 鳖甲(五钱)
  日服二帖。
  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