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节
作者:打倒一切      更新:2021-04-30 17:06      字数:5600
  过期证治
  属性:过期饮
  21。过期血滞物桃红; 附莪桂草木香通; 血虚期过无胀热; 双和圣愈
  及养荣。
  【注】经水过期不至; 因血气凝滞胀痛者; 用过期饮; 其方即四物汤
  加桃仁; 红花; 香附; 莪术; 肉桂; 甘草; 木香; 木通也。 若过期不
  至;并不胀痛者; 乃无血可行; 是血虚也; 宜用双和饮; 圣愈汤; 人
  参养荣汤。
  卷四调经门
  经行发热时热证治
  属性:加味地骨皮饮 六神汤
  22。经来身热有表发; 内热地骨加胡连; 经后六神加耆骨; 逍遥理脾
  而清肝。
  【注】经来发热有表邪证者; 用前桂枝四物等汤发之。 若内热者; 用
  地骨皮饮加胡连清之; 名加味地骨皮饮。 经后发热; 乃血虚内热; 用
  四物汤加黄耆; 地骨皮补而凉之; 名六神汤。 若脾虚肝热; 用逍遥散
  理脾而清肝。
  逍遥散方见前。
  卷四调经门
  经行腹痛证治
  属性:羌桂四物汤 黄耆建中汤
  23。经来身痛有表发; 无表四物羌桂枝; 经后血多黄耆建; 耆桂芍草
  枣姜饴。
  【注】经来时身体痛疼; 若有表证者; 酌用前麻黄四物; 桂枝四物等
  汤以发之。 若无表证者; 乃血脉壅阻也; 宜用四物汤加羌活; 桂枝以
  疏通经络; 名羌桂四物汤。 若经行后或血去过多者; 乃血虚不荣也;
  宜用黄耆建中汤以补之; 其方即小建中汤──桂枝; 白芍; 甘草; 姜
  ;枣; 饴糖加黄耆也。
  卷四调经门
  经行身痛证治
  属性:当归建中汤 加味乌药散 琥珀散
  24。经后腹痛当归建; 经前胀痛气为殃; 加味乌药汤乌缩; 延草木香
  香附榔。 血凝碍气疼过胀; 本事琥珀散最良; 棱莪丹桂延乌药; 寄奴
  当归芍地黄。
  【注】经后腹痛或去血过多; 乃血虚也; 宜用当归建中汤补之; 其方
  即小建中汤加当归也。 经前腹胀痛; 乃血气凝滞。 若胀过于痛; 是气
  滞其血也; 宜用加味乌药汤开之; 其方即乌药; 缩砂; 延胡索; 甘草
  ;木香; 香附; 槟榔也。 若痛过于胀; 是血凝碍气也; 宜用琥珀散破
  之;其方即三棱; 莪术; 丹皮; 官桂; 延胡索; 乌药; 刘寄奴; 当归
  ;赤芍; 生地黄也。
  大温经汤 吴茱萸汤
  25。胞虚寒病大温经; 来多期过小腹疼; 归芎芍草人参桂; 吴丹胶半
  麦门冬。 不虚胞受风寒病; 吴茱萸汤更加风;?? 细干姜茯苓木; 减去
  阿胶参芍芎。
  【注】凡胞中虚寒; 一切经病; 皆因经水来多; 胞虚受寒所致。 或因
  受寒过期不行; 小腹冷痛者; 宜用大温经汤; 即当归; 川芎; 白芍;
  炙草; 人参; 肉桂; 吴茱萸; 丹皮; 阿胶; 半夏; 麦门冬也。 若胞中
  不虚; 惟受风寒为病; 宜吴茱萸汤; 根据大温病经汤方更加防风;?? 本
  ;细本; 干姜; 茯苓; 木香; 减去阿胶; 人参; 白芍药; 川芎; 即是
  吴茱萸汤也。
  卷四调经门
  经行吐泻证治
  属性:26。经泻参苓白术散; 鸭溏清痛理中汤; 肌热渴泻七味散; 呕饮香砂
  六君汤。
  【注】经来泄泻; 乃脾虚也; 宜用参苓白术散。 鸭溏清彻冷痛; 乃虚
  寒也; 宜用理中汤。 肌热渴泻; 乃虚热也; 宜用七味白术散。 呕饮痰
  水;乃虚湿也; 宜用香砂六君子汤。
  卷四调经门
  经行吐衄证治
  属性:三黄四物汤 犀角地黄汤
  27。经前吐衄为热壅; 三黄四物大芩连; 经后吐衄仍有热; 犀角地黄
  芍牡丹。
  【注】经前吐血; 衄血; 乃内热壅迫其血; 宜用三黄四物汤泻之; 其
  方即四物汤加大黄; 黄芩; 黄连。 经后吐血; 衄血; 虽仍有热; 亦不
  宜泻; 但当用犀角地黄汤清之; 其方即犀角; 生地黄; 赤芍药; 牡丹
  皮也。
  卷四调经门
  调经门汇方
  属性:1。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 ( 土炒 )  茯苓各二钱 甘草一钱
  上锉; 姜; 枣水煎服。
  2。异功散
  人参 白术 ( 土炒 )  茯苓各二钱 甘草 ( 炙 ) 五分 陈皮二钱
  上锉。 加生姜水煎服。
  3。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 ( 土炒 )  茯苓 半夏 陈皮各一钱 甘草 ( 炙 ) 五
  分
  上锉; 姜; 枣水煎服。
  香砂六君子汤
  即本方加藿香叶; 砂仁。
  4。七味白术散
  人参 白术 ( 土炒 )  茯苓各一钱五分 甘草 ( 炙 ) 五分 藿香
  木香 干葛各一钱
  上锉; 水煎服。
  5。参芩白术散
  人参 白术 ( 土炒 )  茯苓 山药 ( 炒 )  甘草 莲肉 ( 去心
  ) 白扁豆 ( 姜汁炒 ) 各一钱五分 薏苡仁 ( 炒 )  砂仁 桔梗
  各八分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姜; 枣汤调服。
  6。归脾汤
  人参 黄耆 ( 炙 )  白术 ( 土炒 )  茯神 当归 龙眼肉 远志
  (去心 )  枣仁 ( 炒 ) 各一钱 木香 甘草 ( 炙 ) 各五分
  上锉;姜; 枣水煎服。
  7。逍遥散
  当归 ( 酒洗 )  白芍 ( 酒炒 )  白茯苓 柴胡各一钱 甘草 (
  炙) 五分 白术 ( 土炒 ) 一钱
  上锉散; 水一盏半; 加薄荷煎服。
  8。八珍汤
  人参 白术 ( 土炒 )  茯苓 甘草 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各等
  分
  上加姜; 枣煎服。
  9。十全大补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耆 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各一钱 肉桂
  甘草 ( 炙 ) 各五分
  上;姜; 枣水煎服。
  10。双和饮
  即十全大补汤去人参; 白术; 茯苓。
  11。人参养荣汤
  即十全大补汤去川芎; 加陈皮。
  12。理中汤
  白术 人参 干姜 甘草 ( 炙 ) 各一钱
  上锉; 水煎服。
  13。四物汤
  熟地二钱 川芎一钱 白芍 ( 炒 ) 二钱 当归二钱
  上为粗末; 水煎服。
  14。芩连四物汤
  即本方加黄芩; 黄连。
  15。芩术四物汤
  即本方加黄芩; 白术。
  16。桃红四物汤
  即本方加桃仁; 红花。
  17。羌桂四物汤
  即本方加羌活; 桂枝。
  18。柴胡四物汤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各一钱五分 柴胡 人参 黄芩各二钱 甘
  草五分 半夏 ( 制 ) 二钱
  上为末; 每五钱; 水煎服。
  19。玉烛散
  当归 川芎 熟地 白芍各二钱 大黄 芒硝 甘草各一钱
  上锉; 每服八钱; 水煎; 食前服。
  20。地骨皮饮
  当归 生地各二钱 白芍一钱 川芎八分 牡丹皮 地骨皮各二钱
  水煎服。
  21。胶艾四物汤
  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阿胶 ( 蛤粉末炒成珠 )  艾叶各一钱
  甘草 ( 炙 ) 五分
  上锉; 水; 酒各半煎; 空心服。
  22。桂枝四物汤
  当归 熟地 川芎各二钱 白芶 ( 炒 ) 三钱 桂枝 三钱 甘草 (
  炙) 一钱
  姜;枣煎服。
  23。麻黄四物汤
  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各二钱 麻黄 桂枝各一钱 杏仁二十粒
  甘草一钱
  姜;枣煎服。
  24。当归补血汤
  当归三钱 黄耆 ( 蜜炙 ) 一两
  上水煎服。
  25。圣愈汤
  熟地 ( 酒拌蒸半日 )  白芍 ( 酒拌 )  川芎 人参各七钱五分
  当归 ( 酒洗 )  黄耆 ( 炙 ) 各五钱
  上水煎服。
  26。姜芩四物汤
  当归 熟地 赤芍 川芎 姜黄 黄芩 丹皮 延胡索 香附 ( 制
  )各等分
  水煎服。
  27。佛手散又名芎归汤
  川芎二两 当归三两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水一盏; 酒二分; 煎七分; 温服。
  28。过期饮
  熟地 白芍 ( 炒 )  当归 香附各二钱 川芎一钱 红花七分 桃
  仁泥六分 蓬莪术 木通各五分 甘草 ( 炙 ) 肉桂各四分 木香八
  分
  上水二钟; 煎一钟; 食前温服。
  29。加味地骨皮饮
  生地 当归 白芍各二钱 川芎八分 牡丹皮 地骨皮各三钱 胡连
  一钱
  上水煎服。
  30。六神汤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黄耆 地骨皮各等分
  上?? 咀; 水煎。
  31。小建中汤
  白芍 ( 炒 ) 三钱 桂枝一钱 甘草 ( 炙 ) 八分
  上姜; 枣水煎服。
  32。黄耆建中汤
  黄耆 ( 炙 )  肉桂各一两 白芍 ( 炒 ) 二两 甘草 ( 炙 ) 七钱
  上每服五钱; 姜枣水煎服; 日二三服。 如虚甚者加附子。
  33。当归建中汤
  当归一两 白芍 ( 炒 ) 二两 肉桂一两 甘草 ( 炙 ) 七钱
  上?? 咀; 每服三钱; 加生姜; 枣水煎; 空心服。
  34。 加味乌药汤
  乌药 缩砂仁 木香 延胡索 香附 ( 制 )  甘草 槟榔各等分
  上细锉; 每服七钱; 生姜三片; 水煎温服。
  35。琥珀散
  三棱 莪术 赤芍 当归 刘寄奴 丹皮 熟地 官桂 乌药 延胡
  索各一两
  上前五味; 用乌豆一升; 生姜半斤切片; 米醋四升; 同煮; 豆烂为度
  ;焙干; 入后五味; 同为末。 每服二钱; 温酒调下; 空心食前服。
  36。大温经汤
  吴茱萸 ( 汤泡 )  丹皮 白芍 人参 肉桂 当归 川芎 阿胶 (
  碎炒 )  甘草 ( 炙 ) 各一钱 麦冬 ( 去心 ) 二钱 半夏 ( 制
  )二钱半
  上加生姜水煎; 食前服。
  37。吴茱萸汤
  当归 肉桂 吴茱萸 丹皮 半夏 ( 制 )  麦冬各二钱 防风 细
  辛 ?? 本 干姜 茯苓 木香 炙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38。三黄四物汤
  当归 白芍 川芎 生地 黄连 黄芩 大黄
  上锉;水煎服。 大黄量虚实用。
  39。犀角地黄汤
  芍药七钱半 生地半斛 牡丹皮 ( 去心净; 酒浸 ) 一两 犀角 (
  如无; 以川升麻代 ) 一两
  上?? 咀; 每服五钱; 水煎服。 有热如狂者; 加黄芩二两。
  卷四经闭门
  血滞经闭
  属性:1。石瘕寒气客胞中; 状如怀子不经行; 胞闭热气迫肺咳; 伤心气血
  不流通。
  【注】经曰: 石瘕生于胞中; 寒气客于子门; 子门闭寒; 气不得通;
  恶血当泻不泻; 衄以留止; 日以益大; 状如怀子; 月事不以时下; 皆
  生于女子; 可导而下。 此论经闭; 因寒气客于下; 故病石瘕; 而不病
  肺劳也。 经曰: 月事不来者; 胞脉闭也。 胞脉者; 属心而络于胞中。
  今气上迫于肺; 心气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来也。 此论胞脉闭; 因热气
  攻于上; 故迫肺作咳; 病肺劳而不病石瘕也。
  卷四经闭门
  血亏经闭
  属性:2。二阳之病发心脾; 不月有不得隐曲; 血枯其传为风消; 息贲者死
  不能医。
  【注】二阳者; 阳明胃也。 女子有隐曲不得之情; 则心脾气郁不舒;
  以致二阳胃病; 饮食日少; 血无以生; 故不月也。 血虚则生内热; 愈
  热愈虚; 肌肉干瘦如风之消物; 故名曰风消也。 火盛无制; 心乘肺金
  ;金气不行; 不能运布; 水精留于胸中; 津液悉化为痰; 咳嗽不已;
  日久成劳; 传为息贲; 则不能医矣。 息贲者; 喘也。
  卷四经闭门
  血枯经闭
  属性:3。脱血过淫产乳众; 血枯渐少不行经; 骨蒸面白两颧赤; 懒食消瘦
  咳嗽频。
  【注】失血过多; 面与爪甲之色; 俱浅淡黄白; 乃脱血病也。 或因过
  淫精竭; 或因产多乳众; 伤血血枯; 经来渐少; 二; 三月后经闭不行
  ;以致证见骨蒸肌热; 面色枯白; 两颧红赤; 懒于饮食; 皮干消瘦;
  咳嗽频频不已; 多成虚损之证。
  卷四经闭门
  久嗽成劳
  属性:4。男劳已详心法内; 女损阴血传风消; 或因病后素禀弱; 经闭咳嗽
  血风劳。
  【注】男子虚劳治法; 已详于『杂病心法要诀』虚劳门内。 女子之劳
  多因损其阴血; 或因病后伤其阴血; 或因素禀阴血不足。 然必见阴亏
  骨蒸; 血枯经闭; 咳嗽; 日久不已之证; 始名曰劳。 若不咳嗽; 则谓
  之虚; 不可谓之劳也。 风消者; 古劳证名也。 女子曰血风劳者; 盖以
  『内经』曰: 劳风发于肺下; 是谓虚病之人感受风邪; 则肺受之; 故
  始病必先咳嗽也。 若不先解风邪而即补者; 未有不因久嗽不已而成劳
  者也; 故曰血风劳也。
  卷四经闭门
  妇人经断复来
  属性:5。妇人七七天癸竭; 不断无疾血有余; 已断复来审其故; 邪病相干
  随证医。
  【注】妇人七七四十九岁时; 天癸竭; 地道不通; 当月水不下。 若月
  水不断; 不见他证; 乃血有余; 不可用药止之。 若已断; 或一年; 或
  三;五年复来者; 当审其有故无故; 是何邪所干; 随证医治也。
  室女经来复止
  6。室女经来复不来; 若无所苦不为灾; 必是避年未充足; 若见虚形
  命可哀。
  【注】室女年幼气血尚未充足; 有经来数月复又不来者; 若无他证所
  苦;则不得谓之灾疾; 必是避年; 或气血未充。 若兼见虚损形状; 则
  为室女血枯经闭童劳; 多属难治; 故曰命可哀也。
  卷四经闭门
  师尼室寡经闭
  属性:7。师尼室寡异乎治; 不与寻常妇女同; 诊其脉弦出寸口; 知其心志
  不遂情。 调经若不先识此; 错杂病状岂能明; 和肝理脾开郁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