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节
作者:
打倒一切 更新:2021-04-30 17:06 字数:4946
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
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藏府,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
贤人。
【注】
此总叙平脉之根源,借问答以示其法也。脉者血之府,气血流行之动会也。三部者,
寸为上部,关为中部,尺为下部也。三部既定,阴阳属焉,上部为阳,下部为阴,阴
阳平则相易,阴阳偏则相乘。相易则和,相乘则病。人之体躬,卫统气而行脉,外荣
统血而行脉中,故凡呼吸出入,上下于中,莫不因息以游布于四体,随津液而流通于
周身,故随时动作,而效像夫脉之形容也。察色,察五藏之色也。肝青、心赤,肺白
,肾黑,脾黄,各以其色合乎藏。然四藏又皆以黄色为主,他色为兼,以土寄旺于四
季也。观脉,观五藏之脉也。肝弦,心洪,肺浮,肾沉,脾缓,各以其脉主乎藏。然
四藏又皆以缓脉为本,盖人以胃气为本也。其间,色或参差相错,脉或大小相乖,一
时之间,变无常经,病辄改易,或存或亡,无定象也。师曰:子之所问,脉为医道之
根源,当以平旦复会于寸口之时诊之,而虚实见焉。寸口脉浮无力,为虚为风,牢坚
有力,为实为寒。脉沉为水滀,脉弦为支饮,脉动为痛,脉数为热,设或病脉不应,
则于其三部太过不及,阴阳变化相乘之理,消息诊看。料度藏府,则顺逆吉凶,自然
独见若神也。
@@@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注】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四动,乃平人不病之缓脉也。闰以太息故五
动,亦为平脉,非呼吸不能定其至数,持脉时必从此始,故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集注】
方有执曰:呼者,气之出,脉之来也;吸者,气之入,脉之去也。头,头绪也,脉随
气之出入来去,名状虽多,呼吸则其源头也。然脉有二,此以尺寸之脉言,若以周身
言之,则循环无端,浑然不断,无头尾之可言,学者当识之也。
@@@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
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注】
此初持脉,以来去疾迟,而诊表里虚实法也。来,脉出来阳也,故以候表;去,脉入
去阴也,故以候里;疾,脉数疾有余也,故以候实;迟,脉徐迟不足也,故以候虚。
言脉若出来疾,入去迟,为表实里虚,故名曰:内虚外实也。脉若出来迟,入去疾,
为表虚里实,故名曰:内实外虚也。
【集注】
方有执曰: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而上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
还于骨肉之间,气之降而下也。出呼而来也,入吸而去也。经曰:来者为阳,去者为
阴。疾为阳太过也,迟为阴不及也。内虚外实者,阴不及而阳太过也;内实外虚者,
阴太过而阳不及也。故来去出入者,脉之大关键也;内外虚实者,病之大纲领也。知
内外之阴阳,而辨其孰为虚孰为实者,诊家之切要也。
@@@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
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按】
脉来头小本大者,当是「脉来大去小」。上微头小者,当是「上微小者为阴盛」。下
微本大者,当是「下微小者为阳盛」,始与上下之义相属。
【注】
上以脉之来去疾迟,候内外虚实之诊,此以脉之来去大小,诊表里盛衰之病。脉上来
微小,下去反大,反之像也,故名曰:反脉。上来益大,下去微小,覆之像也,故名
曰:覆。反者病在里为阴盛,覆者病在表为阳盛,阳盛则病格,阴盛则病关,阴阳盛
极不相交通,则病关格。头无汗者,阳未离阴,故可治,有汗则阳已上脱,故曰:死
也。
@@@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
卑,惵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
【按】
名曰沉之「沉」字,当是「强」字,玩下文自知。
【注】
此详上条,脉之来去盛衰之状也。寸口,通指寸、关、尺而言也。卫主气为阳以候表
,荣主血为阴以候里。脉随指有力上来,卫气盛也,谓之高;脉随指有力下去,荣气
盛也,谓之章。高者长盛也,章者分明也。高章相合,名曰纲,纲者以荣卫俱有余,
有总揽之意也。脉随指无力上来,卫气弱也,谓之惵;脉随指无力下去,荣气弱也,
谓之卑,惵者恍惚也,卑者缩下也。惵卑相合,名曰损;损者,以荣卫俱不足,有消
缩之意也。若高章、惵卑之脉,与不疾、不徐缓迟之脉同见,则为盛者不过,弱者不
衰,皆名和脉。强者,即下文所着是也。
@@@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
生,血脉满,肌肉紧,薄鲜□,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按】
「薄鲜□」三字不成句,应是衍文,当删之。
【注】
此承上条,以释「强」字之义。言凡人禀阳气盛,则得高章之盛;禀阴气盛,则得惵
卑之弱,此平人之常。若能兼见缓迟平脉,斯为阴阳相抱,荣卫相和,始名曰强。强
者即色鲜颜光,血满肉紧之谓也。
【集注】
方有执曰:缓以候胃,迟以候脾。阳气长者,言胃气有余也。颜色声音毛发,皆阳也
。鲜,丽也。光,辉也。商,清也。长,美也。形容胃阳之有余也。阴气盛者,言脾
气充足也。骨髓生,血脉满,肌肉紧,骨髓血肉皆阴也,形容脾阴之充足也。相抱,
言和洽也。俱行,言周流也。相搏,言合一也。极言二气得其和平,皆由脾、胃盈余
之所致,必如此,则其人之健王而强壮可知,故曰:强也。
@@@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注】
上条以脉之盛衰,候人之强弱,此条以脉之浮中沉,分人之皮、脉、肉、筋、骨,以
候五藏之诊法也。心肺俱浮,肝肾俱沉。以皮之浮、脉之浮而别心肺之浮也;以筋之
沉、骨之沉而别肝肾之沉也。脾主肌肉,在浮沉之间,故候中也。肥人肌肤厚,脉当
沉;瘦人肌肤薄,脉当浮,今肥人脉反浮,瘦人脉反沉,故当责其病在何藏也。
【集注】
方有执曰:责,求也。肥人当沉者,饥肤厚,其脉深也,故求其病于浮。瘦人当浮者
,肌肤薄,其脉浅也,故求其病于沉。
@@@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可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
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
;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
,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
【注】
此承上条详言皮、脉、肉、筋、骨,各有所主,以候五藏之病也。菽,豆也,约略轻
重言之,非谓有其形也。『难经』曰: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六菽之
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九菽之重,与肌肉相等者,脾部也;十二菽之重,与筋
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肾部也,各随所主之部,以候藏气也。至于
寸口、关上、尺中,亦各有所主之位,以候藏气。左寸心也,右寸肺也,左关肝也,
右关脾也,尺中肾也,今特举肾藏之部例之,以概其余也。假令下利而甚,元气暴夺
于中,寸口、关上、尺中全不见脉,法当死;其不死者,必是尺中时有一小见之脉也
。再举头者,谓一呼再起头,一吸再起头,合为四至也。夫尺中时一小见之脉四至,
则是肾间生气之源未绝,即下利未止,尚为易治。若一息二至,名曰损脉,是气衰无
胃,故为难治也。
【集注】
程知曰:『难经』三菽、六菽之说,盖言下指轻重有差等,以候五藏之气也。又云:
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者,是胃之阳气已绝也。『难经』以损脉为阳气下
脱之脉,故曰损脉,至为难治也。
@@@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藏也。
【注】
寸口,通指三部言也。此以浮、沉、迟、数,候人表、里、藏、府之诊法也。浮者,
皮肤取而得之脉也,浮主表,故曰:浮为在表。沉者,筋骨取而得之脉也,沉主里,
故曰:沉为在里。数者,一息六至之脉也,数主阳,府属阳,故曰:数为在府。迟者
,一息三至之脉,迟主阴,藏属阴,故曰:迟为在藏。假令诊其人脉迟,此为病在藏
,举一迟脉以例其余也。
【集注】
程知曰:躯壳之外,荣卫为表,躯壳之内,藏府为里,故以浮沉别之。诸阳虽皆属府
,诸阴虽皆属藏,当以迟数别之,然伤寒中之传变,亦有数而入藏,迟而入府者,熟
读经文自知也。
张璐曰:此以浮、沉、迟、数,定表、里、藏、府,而全重于「迟为在藏」句,故重
申以明之。设脉见浮迟,虽有表证,祗以小建中和之,终非麻黄、青龙所宜,以藏气
本虚也。
@@@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注】
此以阴阳同等,发明平人和缓之脉也。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谓浮、中、沉
,阴阳同等也。名曰缓者,谓和缓之脉也。然缓脉有二义,和缓之缓,脉有力濡柔,
不大不小,以形状之缓,验二气之和也。至数之缓,脉来四至从容,不徐不疾,以至
数之缓,验胃气之和也。
【集注】
方有执曰:缓有二义,此以相兼言,盖谓气血和平也。
程知曰:缓有和缓之义,宽缓之义,与浮大相类,不与迟相类。故经谓之浮大而濡,
不曰浮大而迟也。盖脉之迟数,以至数言,缓急以形状言耳!
张璐曰:脉虽浮大而濡,按之仍不绝者为缓,若按之即无,是虚脉非缓脉也。
@@@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
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
藏伤,故知死也。
【注】
此以下四时五藏平脉、病脉、死脉之诊法也。东方属木,主春令风,在天为风,在地
为木,在人为肝,故曰肝者木也,名足厥阴经,其脉当弦。若得微弦濡弱而长,此弦
而有胃,是肝平脉也,病自易愈也;若得微弦而长,而少濡弱和缓,为弦多胃少,肝
病脉也;若得纯弦而直,无濡弱和缓,为但弦无胃,是肝死脉也。下三藏虽无纯洪、
纯浮、纯沉之文,省文也,当仿此。
【集注】
方有执曰:微非脉名,盖微微之弦,有胃气之谓也。
魏荔彤曰:微弦不甚弦,且带濡弱,如短促,亦非木之本性,又必兼长脉,是象木之
柔和而修长,此肝之本脉。肝脉见此,肝藏平脉,如有微疾,亦易愈也。假令纯弦,
如树木将枯,枝干干硬,故知死也。
@@@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
,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
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注】
二月春令也,毛浮秋脉也,春得秋脉,何以断言至秋当死?盖春肝木旺,秋肺金旺,
二月肝旺之时,尚得毛浮肺脉,其衰可知,至秋金气愈旺,金乘木,木愈受克则绝,
故知至秋当死也。余藏皆仿此。
【集注】
方有执曰:此以四时脉气属五行生□应病,以主吉凶生死之理,揭一以例其余,所以
示人持诊之要法也。
@@@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
得洪大者愈也。
【注】
南方属火,主夏令热,在天为火,在地为热,在人为心,故曰:心者火也,名手少阴
经,其脉当洪。若得洪大和缓,此洪而有胃,是心平脉也,虽有心病,自易愈也。若
得洪大而少和缓,此洪多胃少,是心病脉也,若得洪大而无和缓,此但洪无胃,是心
死脉也。
【集注】
方有执曰:其脉洪大而长,应万物盛长之象也。
@@@
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
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