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节
作者:点绛唇      更新:2021-04-30 16:58      字数:4752
  举一个歇斯底里的女性痛恨男人,有强烈报复心的例子:
  她神经衰弱,身体又不好,最讨厌闻到丈夫抽的雪茄,为了顾及她的健康,即使寒冬时丈夫也只能在阳台上抽雪茄。每当丈夫观赏电视转播的足球赛,她就在孩子面前嘲笑他品味不佳,所有她没兴趣或自觉跟不上的活动,她都极尽讽刺之能事。丈夫的教育程度比她高,推荐给她看的书她都觉得乏味透顶,因为她看不下去,也不愿试着去阅读。对于性生活她十分严苛,每次都提出不同的理由拒绝丈夫。她从各方面贬抑她的丈夫,却不懂得这是在下意识地报复自己的父亲,因为他偏怜比她聪明的姐姐。再举一个耍手段的例子
  一位病人接受治疗一段时日之后告诉我,他同时也接受另一位医师的心理治疗。这么做是因为他想知道谁的方法对他比较有益。他对我说另一位医师糟透了,又对另一位医师说我不好的话。我们这两个医师对他同时做两种治疗都不知情,因为他谈到另外一位医师时,佯作那是好久以前发生的事。他让我和另一位医师鹬蚌相争,坐享渔翁之利,如同以前在父母之间饰演的角色一样。他是在报复父母亲没有善待他:小时候他父母经常在他面前谩骂另一半,若争取到他的同情,就认为自己打胜了仗。他重复施展这个报复手腕,像小时候得到父母奖赏一样,不费吹灰之力;他并未因此放弃两个不同的心理医师,这情形也和小时候一样。
  榜样的阴影:歇斯底里人格的成因
  那些所谓“不成材”的小孩,往往就是这种严厉矫饰作态、权威封闭环境下的产物。
  是什么造成一个人对既定的规律和待人处世前后一致感到戒慎恐惧,逼得他把内心的冲动变得离心脱轨?先从天生的因素探讨起,我们会发现活泼与有反应是人类天生的感觉之一,随性自在,想要倾诉,要把内心所感说出来:喜欢与人交往,有虚荣心。因此,别人欣赏与否,肯定与否,对我们十分重要。这些性情若得到正面的发展,会很活跃、开放、适应力强,应变能力也不错,这些特质足以使人魅力无穷——这样的人很有意思,他需要刺激,自己也像一帖兴奋剂。他天生迷人,通常长得也好看,到处赢得好感;他也很容易就爱上一个人或一样东西,以至于习惯于讨人欢心,因为他就是他;别人觉得他可爱,而他很清楚这一点。成为万人迷却不需要做任何努力,有时候也会使他不受欢迎。他很早就晓得要运用自己外在的优势,以为自己所到之处理应受人爱戴。
  榜样的缺失
  心理分析研究指出,4到6岁时最容易发展出戢斯底里人格。这个年纪的小孩逐渐脱离童稚,迈向成长,这时他比以前有能力,行动上也自由自主得多,接受新的挑战的时刻到来:他将慢慢踏进成人世界,学习大人的游戏规则;认知自己的性别角色,知道有个未来在等他,不但要证明白己的能力,同时也与众人较劲儿。这意味着原先那个轻松舒适的日子不再,他处于真实的生活中,愿望与能力都有一定的界限。
  他的内心与外在的经历越来越丰富,可说与成人无异。别人期待他谨言慎行、有责任感以及冷静理智。总而言之,这个阶段的小孩正接受真实世界的各种考验,他将发现事情的真相,并且接受真相。
  要通过这些考验,他需要模范和榜样,才会心向往之。他一心一意想走的路,应该先前有人走过了,而成人世界必须有吸引力,他才会心甘情愿遵守其中的规矩与形式。
  此时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也改变了,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不再至高无上:小孩用批判的眼光观察父母,求知欲一天比一天强,问东问西,希望知道为什么这个不能做,那个却可以做;小孩希望父母认可他是一个完整的个人,接纳他,疼爱他;他最希望父母看重他对他们的爱,而且证明他有能力付出。男女有别而形成的不同行为模式,追求或征服,在这个时期初具规模,他也希望别人严肃对待他。父母的人格是否成熟,是否有充裕的理解力,关系到小孩有没有一个健康的榜样,以便探索自己,培养恰到好处的自尊心,并且认同自我。
  在这个最需要领导与模范的阶段,如果两者缺失,就会造成歌斯底里人格。一个小孩要长大,认识人生的真实面,脱离稚气,不再当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童,而是要负起责任,尊重约定俗成的规律——这个世界必须给孩子井然的秩序,他才能承揽这些新任务;父母也必须唤醒他勇于做自己的愿望。唯有万事俱全,孩子才能成长。孩子还需要具备与年龄相符的能力,异性的肯定,当他努力完成新任务时感受到喜悦,自豪于用正当的方式满足了自己的自尊心。
  让我们想象一个五光十色或乱糟糟的环境,今天被罚了,到了明天好像没这同事。大人们认为孩子永远是孩子、无须严肃对待,不被要求什么,他太小也太笨,分量不够,不需要回答他的问题,不必认真作答。想想那些在孩子面前演出全武行,以为反正小孩不懂,用不着收敛,却又要求小孩行为端正的父母。如果他模仿父母亲的行为,不能问为什么父母可以如此,而他却被视为粗鲁无礼而挨骂,应和r“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句话,尤其是那些混乱、充满矛盾、费解叉欠缺领导与模范的环境,孩子能获得的方向与立足点实在少之叉少,他宁愿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儿童。
  举一个例子(一位少女的日记):
  与众不同,别人才会注意到你;生病时妈妈会照顾你,太健康或太正常的话,别人会视为当然。所以,狡猾一点儿,演戏,一方面满足别人的需求——做阳光少女,上得了台面的孩子,魅力四射地拥抱别人,甜美怡人——另一方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假若温和柔顺还不足以讨好所有人的话,那就让人为你操心,以便心想事成;病得越严重越惹人怜。青春期时问题陆续出现,尤其是我长大以后情况更糟。有一次姑姑来我家做客,当时我大约十二三岁,我像往常一样冲下楼梯,紧紧搂着她的脖子:
  “不要这样欣喜若狂”,妈妈警告我。“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我问道。“夸张、怪模怪样。”我压根儿听不懂,为什么以往的“甜美”、“可爱”,忽然变成了怪模怪样?慢慢地我理解到,每种年龄都有不同的规范要守,大人会原谅小孩捣乱,对青少年就没有那么宽客,对成人则不。我学到新的伎俩,当一个天真无邪、涉世未深的女孩,睁大眼睛,那无助、感动的眼珠只看到这世界美好的一面。天啊,我真的天真极了,但如果哪位老朋友说我天真得可以,我就会变得有计划的天真。这使得花花公子有所顾忌,不敢越雷池一步。昨天我向妈妈问起我小时候的事,她说:
  “你在幼儿园的时候,有时候我会把你给忘了。我总想你在那儿好得很,写来的信都是开开心心的。”听得出小草抽长的声音,素来敏感的妈妈,居然会被我那些经过幼儿园审查的信给蒙了!难怪虽然我苦苦哀求,却还要待在幼儿园里,对付这个唯一的武器就是:生病。
  另一位年轻女孩说:
  “为什么我在一个小丑世界中(说的是她的家庭)长大,还得保持理智?这太折腾人了。”
  惯坏了的不肖之徒
  一位30开外的男子因为恐惧征候来就医,看电影时他只能坐在某一个角落,无法搭乘快车(“因为两站之间距离太远:如果我是火车驾驶的话还可以——害怕时可随时停车,然后下车”),无法兼坐电梯、开车过桥(他得下车走过去);他怕极了单独待在房间里,唯恐天花板会掉下来;他同时担忧自己被这些莫名其妙的恐惧给逼疯了。这几年来他疯了似的担心有增无减(他的弟弟因精神病住进疗养院,死在那儿)。
  阅读他从小到大的故事,就会明白他的恐惧何来
  他当独生子的日子很长,弟弟小他8岁,妈妈比较宠爱他这个老大。他的爸爸是一个循规蹈矩、有严重强迫人格的公务员,每天都把公事带回家,得等到吃晚餐时才露脸。妈妈背着爸爸娇宠他,偷偷地塞钱、买衣服给他,当他在学校里碰到难题,或遇上其他麻烦时,妈妈责无旁贷地担任他与这个世界之间的缓冲嚣。爸爸一概不知情,向来不过问,乐得耳根清静。他小时候经常生病,妈妈更是百般疼爱。她的丈夫比她大得多,乏味无趣,这桩婚姻委实令人失望,儿子成了她最重要的人,为了要抓住儿子的心,她言听计从。十七八岁时,他和朋友搞起黑市买卖,收入颇丰,过着奢华的生活,女朋友多不胜数。妈妈知道他靠黑市赚钱,以爸爸平日的态度以及社会地位来看,想必会严词谴责(爸爸一丝不苟,如果坐上一辆拥挤的巴士,没办法把车票交给驾驶的话,他会在第二天递上两张车票)。他常逃学,担心所从事的不法勾当哪一天东窗事发,他有双重面目——在爸爸面前是乖儿子,转脸又成了受母亲掩护的不肖之徒。
  虽然日子多彩多姿,心脏却越来越弱,常常发作,伴随着头晕目眩。身体不适透露了他继续招摇撞骗的原因——在内心与周遭环境中都找不到真正的立足点。要他与父亲看齐,但父亲的世界里只有工作,不仅毫不吸引他,也因为父子之间联系甚少而难上加难。譬如他星期天走进爸爸平日谁也不准踏进去的书房,父子两人遥遥对坐,爸爸看报,他则看画报,没有人说话。他们根本无话可说,换言之,双方都为缺乏话题而尴尬万分。他觉得爸爸以及他的生活方式很滑稽,常在背后与妈妈一起嘲笑“老头儿”,说他是怪胎,吹毛求疵。妈妈很年轻的时候就嫁给年长她许多的爸爸,看上的是爸爸的地位:她始终没有长大,比较像是加入反对党的孩子,只有在儿子身上才找得到她渴望的“伟大的爱”,因此没有能力给儿子一个立足点,把他给惯坏了。
  这位病患在茫茫人海中找不着方向,不识脚踏实地为何物,时时觉得大难临头,所有的东西都将瓦解(天花板掉下来),什么都承载不了他(怕过桥);其他的恐惧则视情况而定,譬如他不能如他所愿的“下车”;让他吃香喝辣的“招摇撞骗”,随时都有被揭穿的可能(伴随头晕目眩的心脏病)。担心自己会发疯当然与弟弟有关,另一方面表示幽暗的潜意识告诉他,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比这个好的环境,所谓的“黄金鸟笼”,也会造成歇斯底里人格。在这种环境里,人们重视外在,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比教养小孩重要,随便把小孩交给别人照料,以至于孩子对自己是何等人物、父母的分量,有很强烈的感受。同学们羡慕他们,因为他们应有尽有,而他们也配合演出幸运儿童的把戏,否则好像没良心。到后来,傲慢自大掩盖住他们内心的凄惨,没有人了解,甚至觉得这样家庭的小孩的确令人羡慕。
  没有父母作为榜样的小孩,只有两种可能:仍然以父母以及他们表面的价值为师,此其一:不然就不把父母当一回事,孤立无援,此其二。等到他长大了,以前父母怎么傲,他依样域葫芦;要不就与之对立,发誓绝对不要像父母一样,但良好的示范依旧缺失。
  父母角色错位
  另一重困扰是父母双方的性别角色错乱,妈妈独揽家中大权,爸爸惧内。这里说的不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性别角色,而是阳刚与阴柔的气息倒置。惧内的男人被妻子削去了权力,因此怕老婆;趾高气昂的妻子因为痛恨男人,想与之一较长短,轻视自己的性别,因而变成男人婆。他们的小孩没有一个恰当的性别角色可以效法,成长过程也很崎岖,日后与异性相处时问题丛生。父母亲的男性与女性角色恰如其分,有关键的作用,如此一来,小孩才会认同父亲——男性、母亲——女性的形象。
  我们的社会提供男女两性各种可能,让大家接收性别角色的讯息。一方面,男人或女人应有的行为举止业经大家认可,这牵涉到从古至今,或者理想中的权力分配,而我们正开始扬弃这些既定的模式,要解开传统加诸男女两性身上的锁链。事实是,每一种文化的男子气概与女子气息都十分迥异,我们要明白性别角色的订定与时代有关系,而非大多数人以为的,是基于生物学上的条件。每个社会都男女有别,依照需要设定角色,从孩提时代就着手教育。米德(MargamtMead)在她的著作《男人与女人》中举了不少精彩的例子。
  4到5岁的小孩,如果体验到父母亲婚姻的不幸,也有可能形成歇斯底里人格,那些作为父母一方替身的独生子和独生女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