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保时捷      更新:2021-04-30 16:22      字数:4765
  腥炔〉淖ㄊ椋庖患砦蟮娜鲜吨钡角宕庞兴勒?br />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3、强调厥阴不是伤寒的最后阶段,而是太阴。
  4、经方辨证体系是六经八纲辨证与辨方证的统一。
  5、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6、经方辨证为病-证-方证三级结构。
  7、六经八纲是辨万病的总纲。
  8、古方(经方)能治今病
  9、可用排除法确认半表半里病。
  等重大观点。胡老在经方体系内来解释条文与经方,使经方独特而又朴素的概念及脉诊得到正确的解读与总结,使《伤寒论》自身朴素的辨治体系重现于世,使整部伤寒论亲切可读,使辨证论治的实质得以体现。既纠正了中国研究伤寒传统的错误观点,亦纠正了日本古方派不注重六经病机辨别的极大不足,为后人研究伤寒论指明了正确方向。
  解放后,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中迷失了自我,胡老虽苦苦坚守,奈何不为世人所重,胡老与陈慎吾前辈友善且学术思想相近,二人每相互促进,曾共同办学,皆为经方大师。
  胡老自我要求甚高,文稿一再修改,身前皆未出版。胡老一生,只在别人要求下发表一篇文章,足见其严谨与耿直。
  经方体系的辨病机就是辨六经,很简明。它符合上古生命哲学中“一分为三”、“涵三维一”的核心思想。《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六经辨证就是在〃三〃的阴阳和合中辨病机,脏腑经络等很多辨证方法是在〃万物〃这一层次来辨的;五行八卦九宫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三十二天罡六十四卦;令人眩目〃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很多有志之士便是深陷其中;白白消耗心血而不得其门而入。
  自胡希恕大师横空出世,融合古今中外--“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伤寒论》自此方可读,古朴可珍,比它家更近仲景原意,可谓真得仲景之心,甚至可以说胡希恕前辈是近代研究《伤寒论》第一人,至今仍无人能及。
  曾有听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在讲课中对其学生说到:有人统计,自东直门创院以来,病人数最多,疗效比较公认的就数胡希恕前辈,只是一般人难接受其学术见解,致了解他的人有限,范围不广而矣。但有些内行人对其则有极高评价,如刘渡舟前辈就对其很佩服,多次在书面及口头赞其“擅用经方,出神入化”、“经方学派的大师”等,以及当时的很多名家如陈慎吾、谢海洲、任继学等大师级人物对胡希恕的经方疗效亦佩服不已。
  然〃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国人积重难返,多数中医至今仍对其不甚了解、不甚认同,良可惜也。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是其方证和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后世称“张仲景为方剂之祖”,即认为《伤寒论》的方证都是张仲景一人发明创造,但这不免有过誉之嫌,更不符合中医发展史,也因此影响了正确认识《伤寒论》。因此,要认识《伤寒论》,认识经方,必须弄清楚《伤寒论》方证的起源。
  经方,是指《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经》简称《汤液》)、《伤寒杂病论》(简称《伤寒》)为代表的中医药学体系,在我国医药学界有着深远影响,其魅力所在,不仅是其方药及方证,更关键在其特有的理论体系。《伤寒》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本经》标志了经方的起源。《本经》的撰成年代和作者是谁,至今仍不清楚,但一致公认是我国最古最早的医药学著作,代表了我国医药的起源,如徐灵胎于《本草古今论》谓“本草之始,仿于神农”如是说。其实其与《伤寒》一样,“神农一日遇七十毒”,不是一个人、一个朝代所完成的,而是我们先人祖祖辈辈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它起始于神农时代。
  《本经》所以依托神农之名,一是确与神农有关;二是因在神农时代虽没有文字,但已积累了不少防病治病知识,后世记载其内容权当属于神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说:“神农时代大约距今10000年前到5000年前”,即在黄帝之前。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9年至1984年对河北省蔚县的多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6处房屋形制基本相同,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半地穴式建筑,这些房屋,都是在生土层上向下挖约40厘米,四壁和居住面都用草拌泥进行抹平,然后用火焙烤,居住面平整而又坚硬,火堂位于屋子的中央。同时又发现许多石器、陶器等属仰韶文化。又于1995年在河北省阳原县姜家梁遗址考证,恰好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也与史书中记载的神农氏时代相对应。这些考古资料,证实了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逐渐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天(自然环境)有白天、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为了防寒、防止生病则盖窝棚、房屋而居,为了进一步防寒,则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门向南开;为了夏天防暑,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同时生活中难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生姜、葱、大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也因之经方又称“汤液”),或用大黄、芒硝可以解除便秘之苦……当时虽没有文字,但积累的经验被流传于后代,当有文字后便记载下来。《本经》所记载:“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柴胡,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大黄,味苦,寒。下瘀血……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365味药,显示了神农时代用药总结,显示用药理念与《伤寒》一脉相承。因这些医药知识产生于神农时代,称之为《神农本草经》当名实相符。有关《本经》成书的时代,章太炎认为:“神农无文字,其始作本草者,当在商周间,代有增益,至汉遂以所出郡县附之耳”;钱超尘教授据《周易》有“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国语?楚语》有“若药弗暝眩,厥疾弗瘳”、《论语》有“季康子馈药”等关于药物知识记载,认为“先秦时代人们对药性药效已有所认识,并载于古书,《本经》形成于先秦乃至周初,增补于汉代,《汉书?艺文志》所以无其名者,或与《汤液》32卷合为一书亦未可知”。说明不是一朝一代一人所著成,但其起源确是始于神农而早于岐黄。
  《本经》中“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论述,根据症状反应用相对应的药物治疗,反映了经方科学的起源,是根据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以八纲辨证、以八纲辨药,开创了以八纲辨证的经方医学体系。书中更详于记述了365味药物,以四气五味适用于人体患病后,表现出寒、热、虚、实、阴、阳的症状论述,显示了单味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其述证主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即八纲理论,标志了经方基础理论的起源。
  任应秋老师考证认为,张仲景系《神农本草经》一派,主要依据是两者都是用八纲辨证。《本经》单味药和适应证,实际是单方证,这在《伤寒》可见有相类记载,如一物瓜蒂散方证、百合洗方证、文蛤散方证、矾石汤方证、苦参汤方证、狼牙汤方证、大猪胆汁方证、大乌头煎方证、甘草汤方证、猪肤汤方证、雄黄熏方证等等,这些方证与《本经》一脉相承。后来发展为复方证,其理论仍是用八纲辨证,而不用脏腑五行、经络辨证,对比《本经》与《伤寒》的内容即可清楚。更重要的是,《伤寒》中有许多记载了神农时代的医疗经验,如《伤寒》中多处记载“若被火者”、“若火熏之”、以粥治病、以麻黄汤发汗、以大承气通腑实等治法,标明了汉代对神农时代的继承和批判及弘扬。
  皇甫谧《甲乙经序》谓:“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说明《汤液》、《伤寒》的方证,不论是单方方证还是复方方证,都与《本经》有渊源关系。即说明《伤寒》的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值得注意的是,《伤寒》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本经》不仅指方药、方证,更重要的是其理论,即八纲辨证理论,亦起源于神农时代。
  《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下简称《伤寒论》)是不同时代的两部中医古籍,《内经》前而《伤寒论》后。两书皆同源于古代的医经,也即以《易》学、阴阳、五行、六气、卫气营血、精气神等为主导,认证皆以四诊、八纲。不同的是,《内经》集古代医学、哲学理论之大成,其中阴阳、五行、六气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用其推衍疾病的生理、病理、治疗用药,而且用于推衍防病、养生等。由于六经辨证是根据症状反映来分析病情、病性的,所以《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实质: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即《伤寒论》只是根据疾病所反应的症状治病,不再应用《内经》中的五行、六气推衍辨证。
  一、五行、六气用舍不同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