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
大刀阔斧 更新:2021-04-30 16:15 字数:4763
烧散,少腹急痛引阴中,身重少气头眩晕,拘挛热气上冲胸。
【注】男女新愈交接,因而复病,名曰房劳复。男女新愈交接,病男传不病之女,病
女传不病之男,名曰阴阳易,即交易之义也。犯是病者,男以女之 裆,女以男之 裆烧
灰,白汤或酒,日三服之则愈。少腹急痛牵引阴中,身重少气,头目眩晕,四肢拘挛,热
气冲胸,是其证也。
卷三类伤寒五证
停痰、伤食、香港脚、虚烦、内痈
属性:相类伤寒有五证,头疼发热恶风寒,停痰头项不强痛,胸满难息气冲咽。伤食恶食
身无痛,痞闷矢气噫作酸,香港脚脚漆胫肿痛,或为干枯大便难。虚烦微热无表里,内痈能
食审疼缘,肺痈喘咳胸引痛,唾粘腥臭吐脓涎,胃痈当胃痛难近,肠痈肿痛少腹坚,身
皮甲错腹中急,便数似淋证中看。
【注】类伤寒五证,初病之时,皆与太阳表证相类。一曰停痰∶但胸满不得息气,上
冲咽,头项不强痛,与伤寒异耳。一曰伤食∶但身无痛,心下痞闷,矢气,噫气,作酸,吞
酸,与伤寒异耳。一曰香港脚∶但病起自脚,脚膝两胫肿痛,或干枯肿痛,名曰干香港脚,大
便硬难,与伤寒异耳。一曰虚烦∶惟发热而烦,无表里证,与伤寒异耳。一曰内痈∶其
状颇类伤寒,但饮食如故,有痈痛之处,与伤寒异耳。胸中隐痛,或喘或咳,吐唾腥粘,
是肺痈也。当胃作痛,手不可近,是胃痈也。少腹重痛,便数似淋,身皮甲错,是肠痈也。
卷三同伤寒十二证
冬温、寒疫、瘟疫
属性:春温夏热秋清凉,冬气冷冽令之常,伤之四时皆正病,非时有气疫为殃。应冷反温
冬温病,应温反冷寒疫伤,瘟疫长幼相传染,须识岁气汗攻良。
【注】冬病伤寒,春病伤风,夏病暑病,秋病疟疾,皆四时正令之常病也。若春应暖
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疫为殃也。
冬应冷反温而病伤寒者,名曰冬温。春应温反寒而病伤寒者,名曰寒疫。若一时之气不
正,长幼皆病,互相传染,名曰瘟疫。凡治此病,须识岁气太过不及,六淫胜复,人之
强弱,脏之寒热,量其轻重,或汗或攻。轻以刘完素之双解散,重以李杲之二圣救苦丸,
随证施治可也。
卷三同伤寒十二证
温病、热病
属性:冬伤于寒春病温,夏日热病早亏阴,脉浮头疼发热渴,不恶寒兮是所因。无汗河间
两解法,有汗清下早当寻,失治昏狂诸热至,无证随经以意神。
【注】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至夏为热病。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冬伤于寒,
谓冬伤正令微寒未即病也。早亏阴,谓冬不藏精之人,或辛苦之人,汗出内外失其固密,
在冬则早已损伤肾藏阴气,阳热独治,所以至春一感微邪,即引内热,炎炎之势,不能
已矣。故病而即渴不恶寒也。初病无汗有表证者,从刘完素两解汤治法可也。有汗内热
盛者,或清或攻,急泻其阳而救其阴,若因循失治,昏狂诸热证至,则缓不及事也。无
证,谓表里无证,当随六经以意消息治之,自可通神也。
卷三同伤寒十二证
风温
属性:风温原自感春风,误汗灼热汗津生,阴阳俱浮难出语,身重多眠息鼾鸣,误下直视
失溲少,被火发黄螈 惊,葳蕤桂枝参白虎,一逆引日再命终。
【注】冬伤于寒不即病者,复感春寒,名曰温病;复感春风,名曰风温。风温有汗,不
可汗也。若误汗之,益助火邪,则身热如火,自汗津津不止,言语难出,身重多眠,鼻息
鼾鸣也。风温阴阳脉俱浮,不可下也。若误下之,热陷膀胱,竭其津液,则直视失溲,小
便少也。风湿热盛,若误以火熏蒸强汗,火旺津亡,则发黄色,螈 惊痫也。风温之证,
不可汗下,主以葳蕤汤。若脉虚汗多,主以桂枝合人参白虎汤。一逆引日再命终,谓一
逆尚可引日,若汗而又下,下而又火,则为再逆,是促命期也。
卷三同伤寒十二证
温疟
属性:温疟得之冬中风,寒气藏于骨髓中,至春邪气不能发,遇暑烁髓消肌形,或因用力
腠发泄,邪汗同出故热生,衰则气复寒后作,证同温热治相同。
【注】经曰∶温疟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阳气尚微,邪气不能自出,
因值大暑,烁脑髓消肌肉,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同出,出则阴虚而阳盛,故
热生也,衰则气复入,入则阳虚而阴盛,故后作寒也。其证同温热,治亦相同也。
卷三同伤寒十二证
湿温
属性:温复伤湿湿温病,身重胸满及头疼,妄言多汗两胫冷,白虎汤加苍术苓。
【注】温病复伤于湿,名曰湿温。其证则身重胸满,头疼妄言,多汗两胫逆冷,宜白
虎汤加苍术、茯苓,温、湿两治法也。
卷三同伤寒十二证
中、温毒、风湿
属性:温病中 温毒病,证同温热热尤炎。伤湿汗出当风立,风湿发热重疼牵。
【注】中 ,即中暑也。温热之病复中于暑,名曰温毒证;治同乎温热,但热尤盛也。
伤湿之病复感于风,名曰风湿;其证发热身重,疼痛牵掣也,治法已详于身痛矣。中
详在暑门。
卷三同伤寒十二证
痉证
属性:痉证反张摇头噤,项强拘急转侧难,身热足寒面目赤,须审刚柔治法全。
【注】风湿寒之邪合而为痉,其证则背反张,摇头口噤,项强拘急,转侧艰难,身热
足寒,面目赤色也。须审刚柔治之可痊也。风湿盛者则有汗,为柔痉。风寒盛者则无汗,为
刚痉。均以小续命汤主之。刚痉去附子,柔痉去麻黄。表实者去参、附,加羌活、独活。
里实者去参、附,加芒硝、大黄。甚者则以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发之。此治痉之大略
也,详在痉门。
卷三
易愈生证
属性:神清色泽亮音声,身轻肤润脉和洪,忽然口噤难言躁,脉即停伏战汗宁,饮多消散
知酿汗,能食脉浮表还平,子得午解阳来济,午得子解是阴从。
【注】易愈之病,取于神则神清,取于色则色泽,取于声则音长,取于体则身轻,取
于皮则肤润,取于脉则和洪,皆一派不死之证,故曰生证也。若有如是之生证,忽然口
噤不语,烦躁而甚,六脉停伏,宜谨察之,非变凶也,乃邪正交争,生战汗之候,为将愈
之兆也。凡伤寒渴者,多阳证易愈,若忽然饮多寻常,消散无停,知酿汗而作解也。伤
寒多不能食,若忽然能食且脉浮,知胃和邪还于表而作解也。若不即解者,阴阳未得其
时也,子时得之午时必解,阳济阴生而解也,午时得之子时必解,阴从阳化而解也。
卷三
难治死证
属性:伤寒死证阳见阴,大热不止脉失神,阴毒阳毒六七日,色枯声败死多闻。心绝烟熏
阳独留,神昏直视及摇头。环口黧黑腹满利,柔汗阴黄脾败由。肺绝脉浮而无胃,汗出如
油喘不休。唇吻反青肢冷汗,舌卷囊缩是肝忧。面黑齿长且枯垢,溲便遗失肾可愁。水
浆不入脉代散,呃逆不已命难留。大发风温而成痉,湿温重 促命终。强发少阴动经血,
口鼻目出厥竭名。汗后狂言不食热,脉躁阴阳交死形。厥冷不及七八日,肤冷而躁暂难
宁,此病名之曰脏厥,厥而无脉暴出凶,厥
而下利当不食,反能食者名除中。
【注】病有生死,治有难易。生病不药可愈,死病虽药莫救,何则?以阴阳邪正有盛
衰也,正盛邪衰则生,阴盛阳衰则死。伤寒阳证,见浮大数动滑之阳脉,则易愈而生,见
沉微涩弱弦之阴脉,则难治而死。故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也。大热不止,邪
盛脉失神正虚,正虚邪盛,故死也。阴毒阳毒,亢极不生化也。色枯声败,内外两夺也,
故均主死。形若烟熏,神昏直视摇头者,此阳邪独留,攻心而绝也。环口黧黑,腹满下
利不止,柔汗阳黄者,此为脾绝也。脉但浮无胃,汗出如油,喘息不休者,此为肺绝也。
唇吻反青,四肢冷汗,舌卷囊缩,此为肝绝也。面黑齿长枯垢,溲便遗失者,此为肾绝
也,水浆不入,生无所赖也。脉代散,真气衰散也。呃逆无休,元气不藏也。误发风温
之汗,因而成痉。误发湿温之汗,名曰重 ,皆促人命也。强发少阴汗,动其经血,从口
鼻目出,名曰下厥上竭。以上皆死之候也。汗后狂言不食,仍复发热,不为汗衰,脉躁疾
者,名曰阴阳交,死之形也。厥逆不回,至七、八日即通,身肤冷而躁,无暂宁时者,名
为脏厥,为阴邪盛极,真阳飞越也,凡厥逆而甚者,多无脉,服四逆、白通等汤,脉微
续者,真阳渐复也,脉暴出者,回光反照也。凡厥逆多下利,当不能食,今反能食,名曰
除中。中者,胃也,除者,去也,谓胃气已去,即反能食,亦无补于胃也。故仲景曰∶除
中者死。凡诸病久不能食,忽然大能食而即死者,亦此类也。
卷三
汇方
属性:x桂枝汤 小建中汤 当归建中汤 黄 建中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新加汤 当归四
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桂枝加附子汤 芍药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x
桂枝芍药草姜枣,加饴归 曰建中,加葛根汤加干葛,新加倍芍加参称。当归四逆
归通细,更加吴萸姜用生,加附子汤加附子,去桂去芍两名兴。
【注】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也。根据本方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
更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更加黄 ,名黄 建中汤。根据本方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
根据本方倍芍药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根据本方加当归、通草、细辛,名当归四逆汤,更
加吴茱萸、生姜,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根据本方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根据本
方去桂枝,名芍药甘草汤。根据本方去芍药,名桂枝甘草汤。
x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苓桂术甘汤 茯苓甘草汤 茯苓棱枝甘草大枣汤x
桂枝去芍加苓术,苓桂术甘去枣姜,茯苓甘草生姜桂,加枣除姜大枣汤。
【注】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即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茯苓、白术也。根据本方
减去大枣、生姜,即苓桂术甘汤也。茯苓甘草汤,即茯苓、甘草、桂枝、生姜也,根据本
方加大枣减生姜,即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也。
x葛根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x
葛根桂枝加麻葛,合麻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麻减半,桂二越一桂倍方。
【注】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也。桂枝麻黄各半汤,即桂枝汤、麻黄汤二方合
剂也。桂枝二麻黄一汤,即桂枝汤合减一半麻黄汤也。桂枝二越婢一汤,即越婢汤合加
一倍桂枝汤也。
x麻黄汤 大青龙汤 越婢汤 越婢加附子汤 越婢加半夏汤x
麻黄麻桂甘草杏,加膏姜枣大青龙,越婢大青减桂杏,加附加半风水清。
【注】麻黄汤,麻黄、桂枝、甘草、杏仁也。根据本方加石膏、生姜、大枣,名大青龙
汤。根据大青龙汤减桂枝、杏仁,名越婢汤,治风水病之肌热者。若阳虚恶寒,加附子,名
越婢加附子汤。喘咳上气,加半夏,名越婢加半夏汤。当分别而施治也。
x麻黄加术汤 三拗汤 麻杏石甘汤x
麻黄加术风湿痛,三 去桂喘寒风,加膏麻杏石甘剂,外寒内热喘收功。
【注】麻黄加术汤,即麻黄汤加白术也,治风湿在表身痛。麻黄汤去桂枝,名三 汤,
治风寒表实而喘。三 汤加石膏,名麻杏石甘汤,治内热表寒无汗而喘。
x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x
麻黄附子细辛汤,减辛加草甘草方,两感太阳少阴证,能发表水里寒凉。
【注】麻黄附子细辛汤,即此三味也,去细辛加甘草,名麻黄附子甘草汤,不但能发
两感太阳、少阴表热里寒之证,且能发太阳、少阴表水里寒之肿也。
x小青龙汤 附子汤 真武汤x
桂芍干姜辛半味,麻黄甘草小青龙,附子术附参苓芍,真武无参有姜生。
【注】小青龙汤,桂枝、白芍、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麻黄、甘草也。附子汤,
白术、附子、人参、茯苓、白芍也。真武汤,即附子汤除去人参加生姜也。
x干姜附子汤 白通汤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
理中汤 桂枝人参汤 附子理中汤 治中汤x
姜附加葱白通剂,更加尿胆治格阳,加草四逆葱通脉,加参茯苓四逆方。理中参术
干姜草,加桂桂枝人参汤。加附名曰附子理,加入青陈治中汤。
【注】干姜、附子,名曰干姜附子汤。根据本方加葱,名曰白通汤,更加人尿、猪胆汁,
名白通加人尿猪?